第187章 派人劫粮(1 / 1)
唐璇玑听到了林昊的话后眼睛瞪的溜圆。
颇有些难以置信。
一万担粮食!
“林昊,你确定吗?这种事情可不敢开玩笑的!”
林昊点了点头,开口道。
“放心吧,这件事情保准的!”
唐璇玑此刻都愣住了。
一万担粮食!
最近一段时间深渊裂缝越来越大,各地的遗迹也越来越多。
八大主区域的飞地面积也在逐渐的缩小。
近一段时间,他可是为了粮食愁疯了。
若有了这一万斤粮食,的确是可以暂尽燃眉之急。
“行,林昊,此次若是成功劫取粮食,我必记你一功,你尽快把粮食的信息告诉我!”
林昊不急不慢将粮食的信息告诉了唐璇玑。
唐璇玑随后便挂断了电话,喊来了甲光城的负责人,古老头。
当古老头听到了唐璇玑的话后顿时也是惊了个够呛。
“唐丫头,你认真的嘛?”
“一万担,是一万担粮食啊!”
唐璇玑缓缓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古老头。
“你们甲光城最大的粮商钱家你应该知晓吧,就是他们家的。”
“而且钱家还是和谐之光的信徒成员!”
古老头听到了唐璇玑的话后却是并未否认。
“不错,这件事情我们一早便知道了。”
“这种事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们身为当地最大的粮商,根深蒂固,若是在城区之内不作奸犯科,也对夏国恭敬,那便暂时不必动他们的。”
唐璇玑点了点头。
每个地区都是如此,国家的力量有时候无法辐射所有地方。
再光明的地方也都有黑暗。
“现在不管他是不是和谐之光的成员了,这一万担粮食我们要定了!”
古老头也是狠狠地咬了咬牙。
“他妈的,钱家那老爷子敢忽悠我!”
“之前我去征粮,求爷爷告奶奶也不过是搞到了几千斤。”
“还特么骗我没粮,哼!”
唐璇玑思索了片刻之后却是一脸严肃的看向古老头。
“这个情报是我们新曙光城先发现的,别的不说,所得粮食二八分账。”
古老头眼珠子叽里咕噜乱转,片刻过后却是瞥了唐璇玑一眼。
“唐丫头啊,这个……谁八谁二啊?”
唐璇玑转头冷冷的瞥了古老头一眼。
这下古老头老实了。
“哎嘿嘿,你八,我二,我二!”
唐璇玑给古老头交代好时间地点之后便转头离去。
在转头的刹那却是再次开口。
“古老头,我也不年轻了,以后不要喊我丫头了。”
说完唐璇玑便扭头走了出去。
等唐璇玑走后,原本站在古老头身后的一个男孩却是疑惑的开口。
“师父,唐议长都那么大年龄了,你喊她丫头的确不合适呀。”
古老头闻言却是反手一个凤眼锤敲在了他的脑壳之上。
“就你多嘴!”
随后古老头目光中露出了一抹追忆之色。
严重浮现出一个风华绝代的身影。
“有很多事情你是不知道的。”
“甚至你很难想想,唐议长现在也只不过四十岁罢啦。”
那徒弟闻言惊讶不已。
“四十岁?”
“师傅你认真的嘛!”
“咱们转职者的四十岁和普通人的四十岁可不一样的!”
“普通人四十岁长皱纹啥的正常,可是转职者毫不夸张的讲,四十岁还正当年呢!”
古老头闻言扭头瞥了他徒弟一眼。
“你说的也没错,可惜啊,唐议长体内有一种不知名的家伙在作祟,以至于有了早衰之相。”
……
这边林昊和唐璇玑讲完之后倒挺是开心。
乐呵呵的四处转悠。
一脸三天,林昊和暗部的那群人倒像是一群混子似的,每天不是到处乱窜就是聚在一起聊天打屁。
整个组织的其他人都没他们闲。
到了第四天,钱钧终于是给林昊发来了消息。
林昊得到消息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唐璇玑,第二件事就是带着手下的一群小兄弟准备去接粮。
做事得做全套不是,否则就太假了。
甲光区,钱家粮局并非是在中心城内,而是位于边城西部。
这会儿钱家粮局之内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拉车的是一种叫做独角马的异兽,是普通的马和异兽角马结合生出来的半异兽。
每一个马车都摞起来了足足有一人高。
这些全是粮食。
等到林昊到达之后,钱钧给林昊一一介绍着。
“我答应你的一万担粮食,五千担糠米,五千担稻谷。”
随后钱钧冷眼一笑,似乎是为了摆了林昊一道而开心。
“我只说了一万担粮食,可没说大米和小麦。”
林昊却是并不在意。
啥粮不是粮啊,量大管饱就行。
林昊让手下一个一个的去轻点清楚,随后拍了拍手,四个人抬着一个更大的笼子走了出来。
笼子里不是别人,正是钱万甲。
“看看,我够有诚意吧?”
“唐胖子那么胖,小笼子太小了,我还专门请人打造了一个大笼子。”
钱钧闻言嘴抽了抽,当看到笼子里都饿瘦了像的钱万甲,嘴抽的更狠了。
可真的够有诚意啊!
我是不是还得感谢你咯?
钱钧眼皮子不停的抽搐,叹了口气,对着手下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将粮食拉下去。
他害怕,怕下一秒他直接用强,把钱万甲救下来,粮食一粒儿都不给他。
众人听到了钱钧的吩咐,一个个的坐上马车,朝着和谐之光总部走去。
路上,林昊疑惑的朝着钱钧询问。
“去和谐之光总部不是有大路吗,为什么要绕这些小道呢?”
钱钧扭头看了林昊一眼。
“大陆都有大夏的那群人把守,稍不留神粮食给你扣押了咋办,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林昊龇牙一笑。
“呐,这些粮食是你们运的,现在还没有到达暗部驻地,所以钥匙出了差错肯定算你们的咯!”
钱钧冷哼一声,不再搭理林昊。
不过钱钧却是并不担心,这条路他走了何止千百次,一次都没有出现过意外。
再者,钱家在大夏也是有关系的。
两边都押注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商队缓缓的走着,却是没有看到不远处的土坡上一大群人低头埋伏。
这群人一身夏国军队的服饰,人手一柄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