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回家报喜(1 / 1)

加入書籤

本应是大家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不管几人欢喜几人忧,拿完通知书后大家在一起聚一聚,回顾一下自己高中时光的日子,最终却只能不欢而散。

虽然他们拿到了京都大学的通知书,但是发生了这么一档子事,让苏思羽实在高兴不起来,她不高兴,许学明自然也不高兴。

而于美玲最后疯着跑出教室,不管是真疯还是假疯,想来这件事会成为她一辈子的阴影,至于傻愣愣留在原地的张靖怡,都不用许学明开口,其他同学就自发的讨伐起来。

更有人主动邀请许学明他们一起去聚一聚,想化解一下误会,被许学明拒绝了,他只是笑笑:“本来就没什么误会,你们不过是被诱导了而已,不过聚一聚就算了,思羽不太舒服,我得把她送回家。”

于是众人纷纷表示理解,并对于美玲二人诱导他们的行为表示愤懑。

“就是嘛,我就说有哪里不对劲,咱们大学霸学明哥,怎么可能会考不上大学?简直就是搞笑!”

“就是就是,要我说啊,是那些大学不懂事,明哥的实力,还用高考?他们就应该直接来把明哥接走!”

“说得对,明哥以后可是前途无量啊,到时候可别忘了老同学们!”

“别忘了老同学,我们还等着你多提携提携我们呢,哈哈哈!”

面对众人的吹捧,许学明也是很给面子的回应几句,随后便以苏思羽身体不适为由,带人离开了。

路上,方俊对刚才的事情还是有些耿耿于怀,一脚踢飞路上的小石子:“我呸!还提携他们,真是脸皮有够厚的,竟然还能说出这种话,墙头草!”

苏思羽也是情绪低落,被许学明牵着手一言不发。

“这就是人,你好了他们就捧你,落寞了他们就踩你,没什么好奇怪的,只要自身强大,就像今天这样,最终成为小丑的还是他们自己。”

这种事情许学明前世见的多了,也经历的多了,多付这种人没有别的手段,就是要努力让自己更好,然后用事实狠狠打他的脸。

随后许学明先将苏思羽送回家,约定好两天后回省城,自己也拿着通知书回去给家里报喜去了。

许父许母知道今天是出通知书的日子,特意跟厂里请了假,就为了等儿子把通知书拿回来。

“爸,妈,我回来了。”

许学明刚打开门,许父一马当先冲了过来,上下打量一眼,最后将目光定格在许学明手中的文件袋上。

“啪”的一把夺过文件袋,迫不及待的将其拆开了看看。

“嘶!”

看到通知书上的字,许父倒吸一口冷气,许母姗姗来迟,探头去看通知书。

“哎呀妈呀!”

许母尖叫一声,捂着嘴不敢置信的再去看了一眼通知书,确定真是那几个字后,惊喜的眼泪顿时汹涌而出。

他们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是什么学校好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他们知道儿子很优秀,上大学肯定不成问题,但是能上什么大学他们心里是没底的。

他们考虑过很多种可能,也希望儿子能考上那些顶尖大学,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许学明竟然真的考上了京都大学!

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祖宗保佑啊!

“怎么样,爸,妈,没让你们失望吧?”

许学明笑呵呵的说着。

许父拿着通知书的手有些颤抖,不,不只是手,连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这个一生要强的糙汉子,也是被这份惊喜激出了泪水。

“好好好,好小子,没让我们失望!你是我们的骄傲!”

许父一把将许学明揽住怀里,狠狠拍了几下他的后背,给许学明拍的一阵眼冒金星。

“爸你快别拍了,再拍我就让你拍死了!”

许父哑然失笑:“你这个臭小子。”

等二老平复了一会心情后,许父率先提出回老家。

“咱们回去,让你爷爷奶奶也高兴高兴!”

“对,而且咱们还要办个酒席,咱们一块高兴,大家都高兴高兴!”

许母附和道,自家儿子可是考上了京都大学啊,这种事情要是不跟村里那些长舌妇分享一下,总感觉不够喜庆。

许学明自然清楚父母的想法,也没有反对,只是有点可惜,回乡下的话,这两天就不能陪苏思羽了。

许母在回村办酒席这件事上兴致高昂,雷厉风行,当天就让许父借了一辆自行车给许学明骑,许父骑着自家的车载着许母,风风火火的就回乡了。

许学明老家是在许家屯,爷爷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父亲许向党排行老三,家里有一个二伯,还有两个姑姑。

这次许学明金榜题名,锦衣返乡可是惊动了不少亲戚。

京都大学啊!

在这个年代,别说考上京都大学,就是考上一所普通大学,那都是小母牛上天,牛的没边了!

村里都说老许家这次是要翻身了,言语中满是羡慕,同时也不乏一些酸言酸语,比如什么我们家的娃更聪明,以后长大了也能上京都大学,甚至说不定都能出国,去上洋学去!

村头的妇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各自都是信心满满,开始幻想自己家的孩子考取功名,走出农村,天天大鱼大肉,大金链子小手表,骑上小摩托,每天潇洒快活的日子了。

于是乎那些还在忘我玩耍鬼混的孩子们便遭殃了,这次许学明家大办的升学宴深深刺激到了他们的家长,一个个把自己的娃从犄角旮旯里揪出来带回家,逼着他们坐在桌子前开始背书,家家户户都传出了小孩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村里能出一个大学生,而且还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那自然是件大事,乡里乡亲的都自发帮忙,第二天所有人就都行动起来了。

有负责收礼登记的,有布置酒席的,有去买食材的,有做饭的,村里还有一家做红白喜事的人家,也是拉出个乐队来为许学明庆贺,整个村子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随着几声吆喝伴随着鞭炮鸣响,宴会开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