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二车间又出问题(1 / 1)
阴雨绵绵,天色暗沉。
许学明在第三车间巡视,尤勇跟在一旁为他解说。
第一批数控车床的总装已经进入尾声,从三所那边借调过来的人正在调试设备。
“主轴组件装配是你亲自负责的吧?同心度、平衡度和旋转精度都测试过吗?”
这件事本来许学明是要亲自上阵监督的,但是这段时间太忙,工厂的事情交给周军负责,他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今天过来查看进度,发现已经进入调试阶段了。
“没错许总,您放心就好了,我都盯着呢!”
尤勇拍着胸脯说道。
“嗯,这样最好,是按照我教你的步骤装配的吗?”
许学明采用的是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这类轴承具有高刚性和高精度的特点,适合用于高精度数控车床的主轴。
主轴与轴承座以及轴承之间,主要采用了过盈配合装配,由于现在的技术限制,主要采用精密热装配。
所谓过盈配合,是机械装配中的一种方法。
一般而言,孔和轴之间的配合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即孔的尺寸大于轴的尺寸,导致二者间有一定缝隙,可以较为容易的组装到一起。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需要相对运动的部件,也便于装配和拆卸,比如风扇的轴和轴承座就是如此。
过盈配合即轴的尺寸大于孔的尺寸,常规操作难以完成装配,需要利用压力如液压机,或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用热装配冷装配。
这种方法装配后难以拆卸,用于需要高强度连接且无相对运动的地方,比如汽车轮毂和轴之间就是如此,以保证轮毂在高速运转中不会松动。
过渡配合则是处于间隙配合与过盈配合之间,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有轻微的过盈。
在装配前,还要对轴承进行预紧力调整,这个难度比较高,扭矩扳手也不是大多数工人会用的。
所以预紧力调整方面,主要是尤勇以及几个车间组长负责。
尤勇干咳几声:“放心吧许总,绝对是按您说的步骤来的!”
许学明瞥了他一眼,自顾自说到:
“尤主任,你知道吗,这种高精密机床可娇贵的很,如果我要求的环节有任何一个没做到位,都有可能导致精度下滑。”
“有一些可以通过微调修正,有一些就只能拆了重装。”
“主轴组件的装配方法你也知道,基本没有拆卸的必要,报废是肯定的了。”
“而每报废一台机器,都意味着我有可能要订单超时,那个损失不是我想看到的,明白吗?”
尤勇咽了口唾沫,他确实有的地方没有按规矩来,但是测试的时候也确实没什么大问题。
“我、我明白的许总,测试开始了,咱们快去看看吧!”
另一边,几个研究员同时启动五台车床,调试好程序后,夹杂卡盘上的工件在刀具的切削下,铁屑飞舞,逐渐勾勒出想要的形状。
许学明在几台车床周边转悠,观察工件旋转时是否有颤动,换刀时是否有卡顿等情况。
尤勇也在一旁紧张的盯着,生怕出什么问题,否则他这个车间主任怕是要干到头了。
好在机器运转顺利,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让他稍微松了口气。
但这还不是放松的时候,机器运转不出问题,不代表加工出来的零件没有问题!
这时,车床停止运转,许学明一马当先,率先将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工件取了下来,要来千分尺开始测量。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许学明更愿意用三坐标测量机。
可惜这东西比较少,而且只有高端型号才能达到微米级测量精度,九所那边倒是有一个,被丁顺年那些老头当宝一样,根本不可能外借,给他更是别想。
许学明看着千分尺上的刻度,勉强还算满意。
“尤主任,这次的结果还算可以,希望你们能好好保持,一些步骤不要随意简化,我要求你们那么做是有原因的,不是故意给你们增加难度。”
“是是是,许总,我以后肯定会更加严格的要求生产,争取再创佳绩!”
许学明嘴角一抽,再创佳绩不是这么用的……
不过他也没有多说,点点头就去了第二车间。
前第二车间主任被许学明辞退后,他便将当时考核的第二名提拔了上来,此人正是柳叔柳青山。
柳青山虽然现在已经五十多,快到退休年纪了,无论是技术还是体力脑力都有所下滑。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深耕机械行业几十年的老人家,哪怕老了,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许学明将他提拔上来,一是看他年龄大了,反正都要退休了,提拔提拔也正常。
二来,这个柳青山在厂子里似乎威望颇高,很有话语权的一个人,把他提拔上来,以后做事也能方便一些。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他看到第二车间车床的检测结果之前。
“柳主任,你不应该给我一个说法吗?”
许学明拿着手里的工件脸色难看,这第二车间还真是净出人才,没一个省心的!
柳青山有些尴尬,五十多的人了,被一个二十不到的小年轻训话,他心里别扭的很。
“嗯……不好意思许总,是我疏忽了,没有亲自监督,您放心,下次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正常来说,机器车出来的零件有误差是很正常的,但是误差太大可就不正常了。
一共查了十台车床,出现四台有问题的,其中精度最差的已经到了8微米的地步。
如果说精度只能达到2、3微米,那也情有可原,微调一下总是能修回来的。
可是误差达到8微米,这就很难调整过来了,这十台之中就有一台,而车间一共总装30台,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一到两台是有问题的。
“查!”
“所有车床,全部检查一遍!”
“误差超过五微米的上报给我。”
许学明大声呵斥,目光不善的看向柳青山。
“柳主任,你能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