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老狐狸唐庆阳(1 / 1)

加入書籤

唐庆阳对着在场的众村民深深鞠了一躬。

这可把众人惊的不轻,连忙叫嚷着让书记不必如此,同时一个个心中又感动的要死。

唐庆阳起身继续说道:

“春节是盗抢案件频发的高峰期,我们必须汲取教训、提高警惕、加强管控,以强有力的手段惩处震慑犯罪分子,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各区县、各乡镇,必须引以为戒,加强巡逻布控,畅通报警举报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深入调查、惩凶除恶……”

众人纷纷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

随行而来一些官员,更是一副醍醐灌顶的模样。

许学明不由暗暗感慨。

到底是唐书记!

这一开口,水平就是不一样。

不用打草稿,就说话一套一套的,官腔十足。

周围的村民听了都是拍手叫好。

那天的事情可把他们给吓得不轻,打死了一个蟊贼倒是其次,主要是谢印彪和牧云的联合,把他们给吓到了。

现在有了书记发言,大家心里自然就宽心许多。

然而他这么义正词严、大义凛然的开口。

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受制于经济水平有限,别说是临市,夏国乡镇和农村的交通和通信都极为不便。

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

真要有蟊贼流窜作案,报警根本来不及。

要报警还得去村口小卖部,用座机打电话。

而从出警到抵达案发现场,路况糟糕的烂泥路,又得花费不少时间。

真要及时发现并迅速抓住蟊贼,还不是要靠村民自己。

并且。

很多人发现被盗之时,蟊贼早就不见了。

报案也苦于没有证据,无法立案,即便立案了,也很难破案。

而这还是普通的盗窃案。

如果是遭遇了有背景有后台,与当地公务警务人员勾结的黑恶团伙。

被他们给欺负坑害了,那么报案举报,不仅没有任何用,反而容易招来打击报复。

因此。

唐庆阳的话,许学明觉得说的是好听。

但能起到多大效果,这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等他一番高谈阔论之后,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甭管接下来是否能对基层反腐与农村治安起到改善作用。

反正现在,不少人对他的讲话,都是欢欣鼓舞。

对于村民而言,这种话相当的抚慰人心,尤其说话的大官还亲自来了他们村子。

在热烈的掌声中,李怀志自然是忙不迭的引领唐庆阳,来到许学明身前。

“唐书纪,京都明羽科技公司总经理许学明许总,我就不用过多给你介绍了吧?”

“早就听说咱们临市出了一个神童许学明,拿了高考状元的时候我还想着去见一见您,可惜有事耽搁了,再听说许学明这个名字时,您已经在京都闯出名头了,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唐庆阳笑容和煦的,仪态优雅的伸手和许学明握了握手。

许学明微笑道:“您过誉了,我也就是有点小聪明,做了点不起眼的小事,碰巧被国家看上了而已。”

唐庆阳脸色一僵,谦虚是好事,但是你这未免特谦虚的有点太过分了吧?

“哈哈哈,许总太谦虚了,您已经做到很多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了。”

“要是这样都只是不起眼的小成就,那您让我们这些一事无成的家伙,怎么自处啊?”

“咱们临市这些年也在发展,虽然比不上京都、省城之类的地方,但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些年我可是经常下乡,发现了不少咱们临市的特色美景、美食,许总以前忙于学业,想必是没有领会过的。”

“如果您行程合适,我可以充当向导,带许总好好看一看咱们临市嘛!”

唐庆阳一口一个您。

言辞之间,不仅用上了尊称,而且语气也是格外的谦和客气。

对此许学明也不意外,而且他已经猜到唐庆阳过来的目的了。

如果市场经济足够发达,各行各业繁荣,身家上亿的富商足够多。

以唐庆阳的职务级别,他显然用不着对许学明如此尊敬客气。

金钱与权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以现在这个年代来说。

国家发展还处于前期,经济也不够发达,金钱的地位有所提升,哪怕是个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也能在一些小级别的官员面前拿捏一下架子。

可要是放到后世。

随便一套房,都是价值上千万,有的人啥也不懂也不会,光靠拆迁就成了亿万富翁。

而且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出了许多时代宠儿,资产上亿的企业家,简直不要太多。

有钱人数量急剧暴增的结果,便是社会地位有所下降,而始终人数有限,还手握实权的高官,却并没有增多。

权力,就不是金钱可以比拟的了。

到了那个时候,除非是行业龙头、身家千亿,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否则像唐庆阳这种级别的,都不是想见就能见的,更别说省级以上了。

也正因如此,许学明才猜到了唐庆阳亲自过来的意思。

临市作为许学明出生地,这里承载着他此前十八年的记忆,承载着他的父辈祖辈的汗水努力。

这里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的家乡。

你许学明现在发达了,可临市还不发达啊!

唐庆阳都不惜身份地位,亲自过来慰问你了。

自己好意思,不为临市的经济发展,出出力、帮帮忙吗?

不过临市这个地方。

后世的规划是做物流,而且还搞得非常不错,有了物流之都的称号。

只是自己是个搞机械搞科研的,这物流,跟自己也不太搭啊!

而且如果真要在东山省做投资,有的是比临市合适的地方。

临市?

还是算了吧!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

所以许学明委婉的说道:

“实在是不好意思,唐书记,我跟您实话实说,其实早两天我就打算回京都了的。”

“我现在手里还有一个项目,非常重要,而且时间紧迫,必须在军部那边的事情开始之前,搞定设计和生产。”

“所以我现在都还头疼怎么交差呢,游览临市,也只能等我下次有空回来再说了。”

唐庆阳一开始以为许学明是委婉推辞,但想到军部那边,他突然就明白了什么,立马拍着许学明的手,亲切地说道:

“好啊,还是研究重要,这样,咱们交换一下电话号码,等您下次回临市,给我打个电话,我必须好好招待您!”

接着唐庆阳身后就识趣的蹦出来一个秘书,拿着纸笔给二人写下电话号码。

随后一行人在他的热情引领下,前往许家院子用餐。

席间聊起村子里落后的交通状况,许学明就当众表示,愿意捐资一百万。

用于村镇之间的道路建设。

不说全部换成水泥路,至少也要稍微休整一下。

听到这话,无数人欢呼雀跃、高兴不已。

而唐庆阳拍手叫好之余,心里更是盘算。

许学明随手一捐便是一百万。

如此财大气粗,岂能不让他多捐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