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我还得准备开会呢(1 / 1)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对于艇上的官兵而言,死神即将降临。
随着最后一秒倒计时结束,“轰”一声巨响,两道几乎连成一线的爆炸如期发生。
此时已距潜艇数百米开外的利刃小队成员们本能地回望过去。
“队长快看,潜艇飞起来了!”
的确,受两次强力冲击波的作用,潜艇瞬间被抛向空中。但在姜明眼中,可以看到潜艇刚露出水面便已支离破碎,大大小小的碎片四散飞溅。
几秒过后,残骸纷纷落入水中,在海面上激起阵阵浪花与火焰。
而潜艇内的人员甚至连声音都没来得及发出,就已经全部丧生。
“别看了,全力游!”姜明喊道,“我们必须在台军战舰到达前安全上岸。”
听到指令,所有人都拼尽全力向不到六十公里远的海岸线冲去。大约一个小时后,所有队员顺利抵达陆地。
事后证明,台军应对速度慢得出奇。
整整一小时过去了,附近海域依旧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既不见军舰现身,也没见直升机出动。
姜明暗想,这种情况若发生在自己国家沿海地区,恐怕救援船只早已经赶来了。
登陆后,众人首先寻找了一处密林隐蔽起来。稍作休整,姜明便掏出量子通讯器准备汇报情况。
此时,在军委会议室里,气氛十分紧张。京城内的重要将领全都聚集于此等待结果。
情报部门正在密切监控湾区方面的动静,所幸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异常活动。
眼看这时间快要过去一个小时了,姜明那边依旧没有消息,领导坐不住了。
他轻轻敲了敲桌子,将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后,开口说道:“龙魂小队的潜入行动恐怕已经暴露了,咱们得赶紧决定下一步怎么办。大家说说意见,是否现在就启动备选方案?”
领导刚说完,二号和三号人物摇了摇头,苦笑着举手同意。
其余的人也纷纷举手,表示支持这个决定。
这次行动是为了统一稳定,并不是要打仗,所以尽量减少损失才是最重要的。
本来计划里,是等龙魂小组潜入成功,确定目标后再进行精准攻击。
如今既然他们的任务出了问题,只能根据先前的侦察数据去行动了。
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误炸、错炸的情况,风险确实增加不少。
见所有人达成一致,领导没有犹豫,马上做出决策:“我现在代表组织和军委发布命令——”
“叮铃铃——”电话响了,在最后时刻,姜明终于来电话了。
一直忧心忡忡的陈良玉见到姜明来电,立刻接通并且按下了免提键。
没等他说什么,领导直接抢过话筒问道:“你们那边怎么样?需不需要我们这边支援一下海军力量?”
听到领导的声音传来,姜明心里还是暖暖的,知道在这种时候国家会先想到救援。
“报告首长,不需要了,我们已经安全登陆且未被发现。”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领导更是感到格外欣慰。
姜明他们这支队伍的实力非同一般,可以说每一个队员的能力都能抵得上十个顶尖飞行员。
特别是拥有特异能力队员培养技术的姜明,更是在领导人眼里被视为宝贵的资产,若真在湾区海峡出了事,损失难以估量。
缓了口气后,领导又追问了一个问题:“之前听说你们遇到了潜艇,后来是怎么脱身的呢?”
姜明回答道:“报告首长,实话说那次我们确实没躲过去。也不知道那个艇长怎么想的,竟然允许手下出来透透气。”
旁边的参谋长忍不住插话:“那既然已经被发现了,台军为何没来追捕你们?”
“很简单,把那艘潜艇给炸掉不就行了。”姜明简短地解释道。
会议室里的几位高层将领顿时惊讶不已,尤其是参谋长对此尤为不满,“不可能啊!即便是最普通的潜艇也不至于被轻易摧毁吧?除非你们有非常强大的爆炸物……”
姜明知道这时候不能隐瞒了,便如实说明:“对不起首长,实际上我们出发前从叶欣她妈妈那里借了些材料,带上了自己做的高性能炸药。”
说到这里,负责武器装备方面的部长又提出质疑:“这种级别能瞬间消灭一艘潜艇还让对方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所需的当量肯定不小,而携带如此多炸药穿越海峡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时小丫接过电话,开始详细讲解N6的相关知识,从分子结构到爆破原理再到具体的生产工艺,说得条理清晰但十分专业。
对于这些化学术语大多数人都不太懂,不过他们总算明白这款炸药具有怎样的体积和威力了。
等到小丫讲完,姜明再次拿起话筒继续沟通:“首长,请记得尽快拨款归还这批材料费用。”
主管装备发展的那位官员听完后激动不已,立马表示会解决这个问题:“放心吧,我们会补偿到位,具体数额是多少?”
姜明回答道:“总共花费大约十一亿元。”
听到这个数字,刚才还满面春风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极了:“你再说一遍?确定没少个零什么的?”
“没错,就是一百一十亿分之一百亿!”姜明再次确认道。
虽然这两年军队预算有所增加,但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这笔意外开销令部长大人颇感头疼。
四大总部手头能灵活使用的钱其实并不多。
姜明一开口就是11亿,相当于抽走了总装部应急资金的十分之一,总装部长怎能不心疼?他的长脸此时皱得像朵花一样,其他高层也都在旁边看笑话。
你这不是自找麻烦嘛,这下傻眼了吧?
“怎么这么多?”总装部长还是不甘心,做着最后的努力。
姜明以一副生意人的口吻说道:“部长,这不是我乱报的价格。您也清楚,实验室里的设备本来就贵,再加上材料费也不便宜,这个价格我一分都没赚您。还有别的装置和材料我都还没算呢。”
这个时候,总装部长真想翻脸不认账,但有这么多人都在场,他实在拉不下脸,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好,等这次任务结束,我立马给你拨款。”
说完后,总装部长找个借口上厕所,在大家的哄笑声中匆匆离开。
姜明虽然遇到了些波折,但总算是把问题解决了,计划二也没必要执行了。领导交代完继续执行任务后,挂断了电话。
挂了电话后,姜明收起通讯器,对队员们说:“大家都脱了泳装,换上平时穿的衣服吧。”
听到这话,女兵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
“队长,这种时候你不觉得应该回避一下吗?”何璐第一个发言,表达了所有女生的心声。
姜明假装听不懂:“为什么要回避?我还得准备开会呢。”
小丫不满地嘟囔:“大坏蛋,别想在这偷看我们换衣服,赶紧走开。”
姜明脸皮再厚也不能这么赖着啊,只好转身离开。
直到姜明走出去上百米远了,女兵们才开始换衣服。
听到后面的声音,姜明毫不犹豫地转过身,开启了鹰眼、夜视和红外探测三种模式。
本以为能看到一番好风景,没想到女兵们都机智地躲在树后换衣服。
姜明只能看到红外探测显示的人体热量分布,其它什么也看不到。面对如此防范严密的女兵们,姜明无奈之余只得感叹没机会看她们一起换衣服了。
半分钟后,姜明迅速换下自己的泳装,紧接着往回走去。
快走到换衣地点时,姜明开口说:“换衣时间到啦!现在开会。”
姜明像只狸猫似的轻手轻脚跑回来,想抓到几个还没换完的女兵,结果又是一次失望。
女兵们早已猜到他会来这一手,一个个手脚麻利,全都穿好了日常服饰,并用戏谑的眼神盯着他。
姜明轻咳两声掩饰尴尬,认真地说:“好了,我们现在说正事。我们利刃小组这次负责的是湾北地区,还按之前商量好的那样,两个人一个侦查组。一会儿行动时你们自己找交通工具,每人身上都带着量子通讯器,保持联系,记住在正式行动前绝不暴露身份。”
“那如果我们的身份被人怀疑了怎么办?”安然问了一句。
姜明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声音也低沉了几分:“记住了,这次的任务关乎祖国统一,不管你们是男是女,我不希望有人妇人之仁。如果有人对你们的身份产生怀疑,第一时间让他永远闭嘴,不管是谁,什么身份,多大年龄。”
“那要是对方也是爱国同胞呢?”何璐有些不忍心地问。
姜明坚决摇头:“我再说一次,这次任务至关重要,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除非你能百分之百确定他是爱国人士,否则一律严惩不贷。”
虽然姜明也不想这样下令,但他深知只有提前说清楚,才能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跟着姜明这么久,队员们都明白,只要队长下了死命令,哪怕内心再抵触也会毫无条件地执行。
半小时后,率先登陆的利刃小组开始分组行动,每两个人为一组,前往不同方向。
此时,防洪堤东南方向通往市区的路上,装扮成驴友的姜明与张芸并肩而行。
两人真的就像情侣一样手牵手散步。
一路上也没有打灯,完全是靠姜明的夜视带着张芸走。
“小姨,你看夜色多美,我们好像有十年没这样牵着手走了。”
张芸看了看四周漆黑一片,忍不住吐槽:“现在是凌晨两点半,连日出都不见,一天中最暗的时候,哪里好看?”
姜明笑了笑,“重要的是能和你在一起,去哪里都是美景。以前是你拉着我,现在换我拉着你了。”
张芸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怀念的表情,想到姜明小时候的模样,不由得笑了起来。
她可从没料到,有一天会和当年那个跟在她身后瞎跑的小跟班在一起。
一个小时后,另外三支小队也依次传来了已经上岸的消息。等到所有队伍都安全登岸,姜明立刻把情况报告给了指挥中心。
两小时后,太阳渐渐露出海平面,金红色的阳光照在两人身上,姜明看到张芸被朝霞映得红扑扑的脸蛋,忍不住低头亲了她几下。
张芸轻轻打了他两下表示不满,姜明却得寸进尺地在她胸前摸了一把,然后一溜烟儿跑了。
“坏小子,你别跑!”
清晨的海边小路上,上演了一出男女朋友互相嬉戏的画面。
这两人根本不需要演戏,自然流露的情意让任何人都不会怀疑,他们其实是刚刚渡过海峡的专业特战队员。
天慢慢亮了起来,道路上的车辆也开始增多,最早出现的是运送海鲜的小货车,这些车子一大早便去码头收购渔民捕捞的新鲜海货,随后驶向市内的各大市场。
由于姜明他们二人长得格外显眼,一路上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但是似乎没有哪个司机好心到主动停下来邀请他们搭顺风车。
直到早晨六点半,公交线路开始运营时,二人才结束了徒步之旅。
因为是头班车,开往湾北市里的车上乘客不多,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公交车载着他们缓缓朝着市区方向前进。
湾北并不像大陆的一线城市那样广阔,从海滨到市中心不过二十公里路程。
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二人终于抵达了湾北城区,面对眼前密布的高楼大厦,姜明感慨万千,“这就是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吗?感觉比我们那的一些二线小城市还冷清。”
张芸也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这种情况其实挺正常的,在许多资本主义体系里,土地私有导致城市发展缓慢。尤其是在政局经常变化的地方,今天计划建这个,明天可能就会取消那个,这样的环境下搞城市建设自然不容易见成效。”
的确,环顾四周几乎看不到多少新建的大楼,现有的建筑大多数都有至少三十年历史。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街道还算干净,只是马路上跑的大多是摩托车而非汽车,这一点着实让来自内陆城市的姜明感到新奇不已。
原本他认为培训时提到湾北居民主要依靠机车代步略显夸张,亲眼见到才意识到并非如此。
看过这里的街景之后,姜明对于此前听说的有关当地经济状况的各种言论有了新的认识,比如所谓的高人均GDP,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把本地企业在国外投资也算进了国内生产总值之中。
这种算法虽然提高了数字,但真实反映出的却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一现象,而普通人每月收入大概只相当于人民币几千块钱。如果考虑到当地生活成本几乎是大陆的一倍以上,实际购买力还要再打个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