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公主的指责(1 / 1)

加入書籤

法兰西镇之战后英军屠杀投降的美国民兵的消息传回来之后,哈里森将军发现自己手下的士兵因为愤怒,而战意开始高昂起来了。

哈里森不失时机的喊出了勿忘雷森河这句口号,让士兵们牢牢记住这次惨烈的失败,而这句口号也成为了号召西北地区民兵坚定的战斗下去的勇气。

在法兰西镇雷森河附近的失败,让美军损失了1000人,这几乎是哈里森手中兵力的一半,还是最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这场战争之后,哈里森马上醒悟了过来,美军士兵的战斗素质和英国正规军之间的差距。

哈里森不再侥幸的想要依靠一两场发挥出色的战斗,夺回底特律城。而是在伊利湖西端,底特律城的南方修筑了两座要塞,以遏制英军继续深入西北地区。

哈里森希望通过这两座要塞阻止英军南下,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把他从西北地区召集来的素质参次不齐的民兵们,进行整编和训练,教会这些民兵怎么打一场真正的战争。

在美国西北边境和英军陷入僵持的局面时,美国政府终于忍受不住威尔金森拙劣的指挥。麦迪逊总统一边召回威尔金森返回华盛顿,对国会解释战事失利的原因。另一边则命令杰斐逊总统时代的战争部长亨利.迪尔伯恩,接替了东北地区正规军司令亚历山大·斯迈斯的职务。

在迪尔伯恩接替东北地区美军的指挥官之前,斯迈斯制定了一个从安大略湖最东面的萨基茨港出发,夺取北面的金斯顿的作战计划。

金斯顿位于圣劳伦斯河同安大略湖交接处,紧紧的扼守着圣劳伦斯河的入口,而加拿大西部地区的英军所需要的物资来源,都需要经过圣劳伦斯河运输,可以说这是英军后勤路线上的一个关键节点。

斯迈斯终于进入了战争的节奏,制定了一个相当出色的战略计划。但是美国政府被前期不利的战事所惊吓,迅速换上了迪尔伯恩,这使得斯迈斯终究没能洗刷他在尚普兰湖战役中犯下的错误。

而亨利.迪尔伯恩是一位殖民地战争经验丰富的将领,他虽然经历了独立战争,但是在战争期间他主要负责华盛顿将军和法军之间的联络工作。

因此亨利.迪尔伯恩并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验,他上任伊始就否定了斯迈斯的作战计划,强行命令萨基茨港的美军舰队转向西北,对英国在安大略湖北岸的重要据点约克城进行了攻击。

美军舰队司令伊萨克·昌西和陆军泽布伦·派克准将,服从了迪尔伯恩的新命令。1700名美军在舰队的护送下,在约克城附近登陆,出其不意的攻下了约克城。

美军终于扭转了节节败退的战争局面,约克城的占领为美国民众恢复了几分对美英战争的信心。但是占领约克城只是在战术上的胜利,约克城是加拿大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但是它的意义也就仅此而已,美军占领了它并不能改变,英军占领了底特律给美军带来的战局劣势。

而加拿大总督乔治·普雷沃却趁着萨基茨港空虚的机会,打算一举摧毁这个美国在安大略湖上最重要的海军基地。

美军攻占了约克城之后,美军士兵对这座加拿大西部的繁华城市进行了洗劫,他们把城市的居民赶到了野外,并放火焚烧了城市。

不过美军失去军纪的行动,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火引燃了约克城内的火药库,炸死了泽布伦·派克准将及不少美军士兵。这场大火对于美军的伤害,比约克城的守军给予的更大。

当乔治·普雷沃组织部队进攻萨基茨港的时候,迪尔伯恩正离开约克城,带着舰队打更西面的乔治堡和昆斯敦。由于萨基茨港兵力空虚,乔治·普雷沃轻松的占领了萨基茨港。

不过为了避免附近的美国民兵向萨基茨港集结,且担心美国舰队收到消息返航,截断英军的退路。乔治·普雷沃摧毁了一些港口设施之后,同样放了一把大火就撤离了萨基茨港。不过这次运气在美国人这边,乔治·普雷沃撤离不久之后,这一地区下起了暴雨,大火迅速被扑灭了,萨基茨港的损失并不如普雷沃想象的那么严重。

1816年,美英之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三条战线上。大西洋上美国军舰对英国皇家海军及商船的游击战争;美国东海岸线上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战,及美国海军的反封锁战;大湖区及加拿大边境地区的陆地战争。

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现在都已经发现,最重要的还是要取得大湖区的控制权,谁掌握了大湖区,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导权。虽然英国皇家海军在军舰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英国军舰无法通过圣劳伦斯河进入大湖作战。这样一来,在大湖区占有优势的,反而是美国海军的舰队。

但是美国人同样有着不利的因素,因为新法兰西占领了芝加哥以西地区,导致美国在大湖区建造军舰的港口和树木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而英国因为占据了大湖区北岸,有足够的地方和树木修建军舰。

当美英两国都意识到大湖区的重要性之后,就开始了在大湖区内的造舰比赛。美国海军在这方面显然屈居于下风,他们一方面四处搜索英军造军舰的峡湾,一方面向麦迪逊政府请求,向新法兰西购买适合于内湖航行的军舰。

新法兰西虽然在芝加哥、密尔沃基两地建有两个造船厂,但是在美英战争爆发前,美国制造的内河商船更为廉价,新法兰西的商人更愿意购买美国人制造的商船,因此这两个造船厂储备的木材数量根本不够建造军舰。

不过达文波特钢铁基地的迅猛发展,让钢铁价格大幅度的下降之余,也让新法兰西海军想要修建全铁甲舰的设想提上了日程。

对于美国人的请求,在路易.查理召开的内阁会议讨论后,决定同意向美国人出售军舰,但不是老式的风帆战舰,而是还在设计中的第一艘内河铁甲舰。

虽然路易.查理知道铁甲舰是未来海军的发展趋势,但是从木帆船跃进到铁甲船,其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是数以千计的。为了保险,新法兰西海军原本就打算先建一艘小型的内河铁甲舰,作为将来海上大型军舰的试验舰只。

而美国人提出的请求,不过正好让这艘试验舰可以经历实战的考验罢了,因此新法兰西政府很快同意了美国购买军舰的请求。

而对于麦迪逊政府来说,他们并不在乎新法兰西卖给他们什么样的军舰,他们只在乎新法兰西肯不肯卖给他们军舰。在战前以为轻松可以取胜的加拿大战争,变成了现在这个局面,是美国主战派人士所意料不到的。

在英国人封锁海岸线的军舰越来越多之后,美国国内的舆论开始分裂了,亲英派分子和软弱的联邦党人开始跳出来攻击这场战争,他们宣称这是麦迪逊先生的战争,不是美国人的战争,让美国人在这场愚蠢的战争中流血牺牲是毫无意义的。

而新英格兰地区的人民开始向英军舰队走私补给物资,毫无一丝背叛国家的愧疚感。当美国国内的舆论发生分裂,支持战争的麦迪逊总统也陷入了被民众不断攻击的困境。

支持战争的民众认为他过于无能,不能让美国取得胜利。而反对战争的民众则认为,麦迪逊总统滥用了自己的权力,违背了民意,发动了一场愚蠢的战争。

在这种时刻,新法兰西向美国出售军舰的消息,对麦迪逊政府来说,是一针强心剂,也为麦迪逊政府捞回了不少民心。这个时代军舰属于战略兵器,英国也许可以对新法兰西向美国出售火枪和各种物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向美国人出售军舰就无法忍受了。

受到消息的加拿大总督乔治·普雷沃向新法兰西提出了抗议,并派人联络了路易.查理的妻子阿米莉亚公主,希望公主能够阻挡这次交易。

正在书房中悠闲的看着纽约新闻报的路易.查理,见到了怒气冲冲而来的妻子。对于阿米莉亚公主的质问,路易.查理只是平静的回答道:“亲爱的,新法兰西是一个民主国家,我怎么可能独自决定,卖或不卖军舰给美国人,你一定是被人欺骗了。”

阿米莉亚公主对于路易.查理的解释有些半信半疑,虽然她是一名英国公主,但是在乔治三世的保护下,她对于政治并不怎么感兴趣。

她之所以匆匆赶来质问,是因为纯粹觉得路易.查理居然帮助一群英国的叛逆,而不是她的祖国,而感到不悦。

听了路易.查理推脱责任的话语,阿米莉亚公主转动着眼珠子,想了一会后突然说道:“那么就把那艘军舰卖给英国皇家海军,这样就不会让不列颠和新法兰西交恶了。”

“这不可能,哦,我的意思是说,这需要国会讨论,卖或不卖军舰给英国人,我同样也决定不了。”

“你在撒谎。”阿米莉亚公主瞪大了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她虽然不了解政治,但是她却了解路易.查理的性格。书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两人都不愿意触犯对方的底线,阿米莉亚公主静静的呆了一会,就转身沉默的离开了。

看着妻子离开的背影,路易.查理不由抚摸着自己的额头,感觉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