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向巴黎进军(1 / 1)
阿尔及尔征战中,赵一文对于沿着阿特拉斯山脉以北居住的贫穷穆斯林非常宽厚,每到一处就把当地拥有最多土地的地主抓捕起来然后审判流放,接着把他的土地分给了贫困的无地穆斯林们。
而对于沿海地区,那些依赖劫掠商船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如果对新法兰西做出了抵抗的行为,那么整个城市都会被新法兰西军队抹去。
而沿海地区最为肥沃的土地,赵一文毫不犹豫的分给了摩洛哥的贵族和新军的军官们。
在土地和财富的刺激下,这些穆斯林劫掠起自己的同胞来,同样毫不手软。
阿尔及尔的总督,试图同赵一文谈和,并愿意奉上阿尔及尔堡一半的财富,作为对新法兰西的赔偿。
但是赵一文拒绝了他,并回复道:“阿尔及尔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向新法兰西无条件投降,并接受新法兰西政府对于阿尔及尔的善意保护。”
仅仅半个月时间,赵一文率领的军队就已经横扫了阿尔及尔最富庶的沿海地区。
2021年1月17日,被新法兰西海军和摩洛哥新军困在阿尔及尔堡内的阿尔及尔总督,派出了使者向新法兰西北非总督投降,一周之后整个阿尔及尔地区都放弃了抵抗。
对于阿尔及尔的统治,赵一文采取的方式比摩洛哥更为温和一些。阿尔及尔几个重要的港口被新法兰西直接管辖,沿海地区被分配给了摩洛哥的贵族、地主和军人们。
沿海地区和沙漠之间的广大内陆地区,则是被分给了那些愿意投靠新法兰西人的贫穷穆斯林们,阿尔及尔广大内陆地区则依旧处于旧部族制度的统治之下。
阿尔及尔本身就是一个发展极为不平衡的地区,在著名的阿特拉斯山脉的阻隔下,这是一座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三国(包括直布罗陀半岛),把地中海西南岸与撒哈拉沙漠分开的巨大山脉。
阿特拉斯山脉以北地区年降雨712毫米,而在山脉以南的撒哈拉大沙漠只有25毫米。
阿尔及尔的人口和财富80%都在阿特拉斯山脉以北,而沙漠深处的游牧民族不但居无定所,且人口远远不及沿海地区。
但是这些沙漠内定居的游牧部落却是最为优秀的骑手,也是最为吃苦耐劳的沙漠战士。
在征服阿尔及尔的战争中,这些被北方领主们招募而来的部族武士,也是给予新军和摩洛哥国民军造成最大麻烦的存在。
战后,赵一文否决了摩洛哥军官们提出的,绞死所有的沙漠部族战士的提议。
他亲自去看望了这些坚忍的沙漠战士们,安抚了他们一阵后,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了,阿尔及尔已经成为北非联盟的一份子,现在你们可以回家享受自己的生活去了。”赵一文发给了每人一笔路费,好让他们返回自己的部族中去。
这些战士返回了各自的部族之后,立刻缓解了撒哈拉沙漠游牧部族对于新法兰西人的敌意。
一个小部族主动派出了一只15人的骑兵队,按照传统为新领主作战。赵一文的反应是,宣布这15人将编入自己的总督卫队之中,并记录下了这个部族的人口及居住区域,然后承认该部族对于该区域的合法统治权力,并赠送了一部分军火。
有了这个榜样的存在,沙漠内的游牧部族纷纷开始向新法兰西人进行效忠。不到一年时间,赵一文便发现,来投靠自己的游牧部族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阿尔及尔地区了。
1821年2月初,在阿尔及尔安纳巴集结的陆海军,让相邻的突尼斯侯赛因王朝战栗不已。
突尼斯和摩洛哥一样,名义上虽然同样是奥斯曼帝国的一省,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君主国家。
和自己的力量差不多的阿尔及尔,在半个月之内就投降的消息传来之后,突尼斯人就开始惶恐不安了。
而当新法兰西的北非总督在安纳巴集结军队的时候,突尼斯的君主立刻向赵一文派出了使者,愿意比照摩洛哥的条件,接受和平谈判。
此刻的赵一文刚刚重新改组了当地的军队,把摩洛哥、阿尔及尔人编制到了同一只部队中去,并命名为北非联盟军。
当突尼斯向赵一文派出使者的时候,英国人终于有些忍耐不住,新法兰西人在北非沿岸的势力扩张了。
赵一文以极少数的新法兰西陆军,驾驭一只人数是其本身几倍的殖民地部队。在殖民地战争经验丰富的英国人眼中,这将会是一次漫长的拉锯战,英国人准备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再插手这场战争,从中获取利益。
但是阿尔及尔迅速的沦陷,让英国人顿时措手不及。不过英国人是不会允许和西西里岛隔海相望,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之地,突尼斯就这么被新法兰西人也纳入怀中的。
纳尔逊强横的派出舰队,以检查走私法国的军火贸易为名,再次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似乎已经不再顾及英国和新法兰西之间是否会出现直接的战争了。
当然,这也和联军在反法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拿破仑头上的皇冠摇摇欲坠也不无关系。
纳尔逊虽然认同英国不能同时陷入到两场战斗之中去,但是在他眼中这必须有个前提,就是皇家海军在海上的权力不能被挑战。
显然赵一文的举动,已经威胁到了皇家海军对于地中海不可动摇的统治权力了。
赵一文不动声色的接受了突尼斯人的投诚,并把大军开进了突尼斯境内,而海军舰队主力则返回了休达,和纳尔逊的舰队进行对峙。
当英国地中海舰队,和新法兰西的北非舰队在直布罗陀海峡内对峙,两只舰队即将要开枪走火之际,英国内阁再次派出了特使,勒令纳尔逊必须保持冷静,不可以挑起两国的战争。
英国内阁的慌乱是有理由的,1821年1月底,拿破仑再次上了前线之后,以不到联军三分之一的军力,打的联军节节后退,如果不是拿破仑手下的元帅们失去了胜利的信念,也许法军已经把联军重新赶回莱茵河东岸去了。
20万联军在一系列的战斗中损失了8万人,但是联军的人数依然还是法军的一倍。
拿破仑对于自己的元帅在战争中不断犯错感到不可思议,他狠狠的怒斥了这些元帅们,但并没有改变这些元帅们对于这场战争悲观的想法。
联军的总司令之得到了奥、普、俄三国君主的首肯下,再此向拿破仑提出了和解,保证他们不会把波旁王室送上法国的王位,曾经提出的让拿破仑退位,让他的儿子罗马王登上法国皇位的条件,联军也不再提及了。
虽然联军提出了和解,但是几位君主也惶恐不安的思考着,如果拿破仑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还能取得胜利,那么给他几年休养生息的时间之后,这个世界上谁还能制的住他呢?
3月9日,在英国人反复周旋之下,反法同盟各国在肖蒙城重新签订了一个条约,条约规定:一、法国的疆域必须恢复到1792年之前,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及一切德意志国家必须完全解放。
二、俄国、普鲁士、奥地利每个国家各自提供15万军队,而英国每年补助联军军费500万英镑。
战争开始继续进行下去了,拿破仑固执的不肯失去一寸土地,哪怕丢失了自己的皇冠也在所不辞。而联军同样把1792年法国的疆域作为和平的底线。
虽然联军在东方战线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被打的抱头鼠窜的却是人数众多的联军。
相比起东方阵线的失败,威灵顿勋爵率领的英西联军已经占据了波尔多,击退了苏尔特和絮歇两位元帅。
正当联军为不知如何粉碎拿破仑绝望的抵抗而烦恼的时候,波旁王室的代表,塔列朗的密使维特洛尔伯爵赶到了联军的军营。
他为联军带来了这样的消息:塔列朗认为联军不应该去追逐拿破仑的军队,而是应该直接向巴黎进攻,他在巴黎等待联军的到来,只要联军一抵达巴黎,他便会宣布拿破仑失败了,路易十八及普罗旺斯伯爵将会登上法国国王的宝座。
让维特洛尔伯爵感到震惊的是,沙皇亚历山大居然认为联军不应该干涉帝国继承人的位置,而且即便是波旁王室复位,也应当交还给法国退位的国王路易十六或是他的儿子路易.查理王太子。
亚历山大的建议遭到了其他代表的反对,除了奥地利之外,其他国家都支持波旁王室的复位。而除了亚历山大之外,没人愿意新法兰西和法国合二为一,就连英国人都不愿意。
当联军惶恐不安的害怕法国人民再度被拿破仑唤起大革命时代的热情时,拿破仑却深刻的知道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他如此对自己的将军说道:“…在革命消灭了贵族和僧侣,而我自己又消灭了革命的国家里,怎么能发动全民族的抗战?”
拿破仑很清楚,在他长久的统治期内,他曾经铲除了任何关于革命的回忆,任何代表着革命精神的标志,他做的是这么的彻底,因此也就不必再指望法国再来一次革命帮助他了。
反法联军最终还是决定向巴黎进军了,趁着拿破仑率领军队绕到联军后方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