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洪武罪己,死不悔改朱允炆!(1 / 1)

加入書籤

是夜,月明星稀。

武英殿。

朱元璋坐在金案后陷入沉思,此刻他不是积威深重的皇帝,而是因家事忧愁的老人。

白天,天幕消散之后没多久他便让百官离宫,结束了已然变成笑话的皇太孙册立典礼。

然后就在这武英殿,独自一人从白天待到了黑夜。

朱允炆。

这个不孝、不敬、不逆之人,究竟该如何对待?

如寻常皇帝不同,年幼双亲皆丧,出身底层的朱元璋十分重视家人。

这是他为何会顶着朝野巨大的舆论,也要分封诸王的原因。

一方面,是让诸藩为国屏障。

另一方面,则是让儿子们能够拥有富贵。

而要说他最疼爱的子嗣,当属与孝慈高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大明已逝懿文太子朱标。

白月光加嫡长子,造就了历史上地位最稳的太子。

两爷子共用一套朝臣班底,父不忌子,子不疑父。

在洪武十年,朱元璋便下令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只可惜,这位被朱元璋悉心栽培了几十年的太子英年早逝了。

朱元璋对他的感情,被转嫁到了朱允炆的身上。

按照朱允炆未来的所作所为。

虽说不应对未有之事对人做出处罚,可朱元璋也应该将其贬为庶人。

但一想到死去的嫡长子,朱元璋就狠不下心来。

一向强硬、果决的洪武皇帝,如今也似妇人般犹豫不决。

殿外。

被一群叔叔围在身边‘嘘寒问暖’的朱允炆跪在冰冷金砖上,面色苍白浑身颤抖。

“大侄子啊,你不要怕,削藩嘛,多正常的一件事情,四叔我能理解你。”

燕王朱棣面容和善的说道。

旁边的秦王朱樉接过话茬:“没错,残害血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咱们就没见过几面,又何来血亲感情可言,是不是?”

“我们理解你,你也应该能理解我们吧?”

感受着这些叔叔言语中暗藏的杀意,朱允炆不敢吭声,生怕那句话惹怒对方,被当场打杀。

“念在儿时多是我照顾你的份上,告诉我,你为何要对我下杀手?”

湘王朱柏还在为自己被逼杀的事情感到不忿,出言逼问。

朱允炆不语。

因为这个问题,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见状,朱柏怒上心头,一把揪住朱允炆的衣领,大声质问:

“说啊,你到底为何要逼杀自己的亲叔叔!!”

“我又是干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说啊你这畜生!”

眼见朱柏有动手的迹象,众兄弟忙上前阻拦。

虽然大家都很想和他一起动手,但现在朱允炆身上还有皇孙的身份。

在朱元璋没有开口前,没有人能够动其分毫。

“够了!”

这时,武英殿内传来真龙天子的暴喝。

“全都给咱滚进来!”

朱柏立时冷静下来,狠狠瞪了朱允炆一眼,冷哼一声,松开手。

随后众人按照年纪大小,有序进入大殿。

金碧辉煌,雕龙画凤的大殿里静悄悄的。

诸藩分两列恭敬站立,朱允炆则在中间双膝跪地,头触冰冷金砖,一副罪人模样。

金案后的朱元璋面无表情,瞥了他一眼,随后又陆续看向自己的儿子们。

沉默良久,一声轻叹打破寂静。

“咱对不起你们。”

诸藩诧异抬头,看着朱元璋这位严厉的父皇,严重怀疑先前出现了幻觉。

洪武皇帝,竟然认错了?

自从孝慈高皇后马秀英离世后,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瞧着众人的表情,朱元璋自然猜出了他们心中所想,一时间有些挂不住面子。

有心想冷哼一声,吼上一嗓子。

但一想到因为自己选错了人,导致这些儿子未来被贬为庶人,被软禁,被逼杀。

愧疚,终究是压过了面子。

“是咱的错,错选了一个不孝、不敬的畜生,让你们受苦了。”

在场诸藩,以往见到的是威严无匹,一言而决天下事,令百官臣服颤栗的铁血皇帝。

何曾见过其脸上露出落寞的神色?

心中那些许不满,此刻全都烟消云散。

“父皇您不必自责,谁能想到这小子以往满口的仁义道德,后面却做出矫诏篡位,逼杀血亲的事情来呢?”

最崇拜父亲的燕王朱棣,率先开口为其辩解。

“是啊父皇,都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若不是天幕揭露,天下又有谁人能知晓他的本性?”

“您也是被其蒙骗的受害者,谈何对不起,再说了您可是君父,哪有对儿子道歉的道理,这要是传出去,那些文人估计就得说我们不孝了。”

朱元璋摆手,“错了就是错了,你们不用给咱找理由,明日咱会下诏罪己。”

“这......”

诸藩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

有心想要劝说,可大家都知道自己父皇的性格。

说一不二,一旦有所决定,除了发妻外,没有人能让其收回成命。

目光看向五体投地的朱允炆,朱元璋寒声道:

“朱允炆,你可知罪?”

朱允炆心灰意冷,事到如今知不知罪又如何?

皇帝都要下诏罪己了,这储君的位置自己是铁定要失去,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

失去了储君的身份,周围这群叔叔会如何收拾自己?

届时,只怕会是生不如死。

想到这里,朱允炆心底反而涌起了一股怒气,抬起头与皇帝对视。

“孙儿无罪!未有之事,我何罪之有?”

“畜生!事到如今你还死不悔改?!”朱元璋拍案而起,整个人愤怒的像是噬人恶龙。

朱允炆已是破罐子破摔,干脆一股脑把心中深埋已久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有何好悔改?”

“是,孙儿承认这大明天下是您和中山王、开平王等武将打下来的。”

“可那些骄兵悍将能治国吗?”

“这些年来,他们在各地干出的违法之事还少吗?”

“再说我的叔叔们,秦王暴戾,宠妾辱妻,折磨宫人,强收军民金银。”

“晋王好杀,曾数次以奔马缚人,车裂之。”

“燕王好战,与武将勋贵结党,视北平布政使如无物,燕地俨然国中之国。”

“提升六部尚书品阶,降低武将势力;削弱藩王权势,巩固朝廷皇权,又有哪里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