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在琼州,无人可违逆琼王王命!(1 / 1)
朱樉常年征战,学的都是军中最为实用的杀人技,抓住年轻土民男子晃神的时机,迅速冲到其身前三步。
右手紧握,中指突起,抬起大臂,对准年轻土民男子的喉结狠辣攻去。
这要是被击中,怕是立马就会决出胜负。
千钧一发之际,年轻土民男子终于回神,瞧着与自己近在咫尺,满脸肃杀的朱樉,眼中闪过一丝惊恐,忙侧步往旁边用力一蹬。
然,一步快,步步快。
真实的打斗不是稚童回合制的过家家游戏,朱樉抢先一步占据局势上风,便绝不会给年轻土民男子喘息的机会。
以右脚为轴心,转身大跨步追上,顺势带动左腿用出一记撩阴腿。
年轻土民男子吓的下半身一凉,菊花一紧,狼狈不堪的后退躲避。
朱樉得势不饶人,攻击如春雨连绵不绝,戳眼、击太阳穴、刺喉、打腰、撩阴,招招狠辣。
场边戚玲玲这边的土民以及武馆的人,瞧见这一幕全都目瞪口呆。
“这...这厮好不要脸,便是以往琼州的地痞无赖打架怕也不会像他这般,竟往人下三路招呼吧?”
一名武馆的学徒夹着双腿不忿道。
旁边站着的武馆师父闻言,反手就给他后脑勺来了一下。
“小兔崽子你懂个屁!打架是打架,决斗是决斗,签了决斗书,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去在乎什么要不要脸?赢下决斗活下来才是正道!!”
此言一出,获得了武馆其他师父的赞同,纷纷对身旁的学徒说教,让他们放下那点子无人在乎的面子。
“没意思,对面那小子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老二看来是能轻松获胜了。”
朱棣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
他倒不是真想看到朱樉输掉决斗,只是不喜欢这种一边倒的战斗,看着太没意思了。
朱棡笑着点头:“这是好事。”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轻叹口气,暗叹可惜了。
朱允炆的心理活动与他相差无几,瞧着场上威势熊熊的朱樉,撇了撇嘴。
李景隆和蒋瓛是在场中对此刻的情况感到最为开心的二人,压倒性的胜利好啊,这样就不用怕被皇帝责怪了。
至于盛庸,他紧紧盯着朱樉,瞧着那狠辣的攻击招数,心中思索道:
“这招式,怎么感觉像是边军中的杀人技?朱安西当过边军?”
最终,决斗在一众土民不甘的注视下结束了。
在狂风暴雨的攻击下,年轻土民男子终是露出了破绽,被朱樉抓到机会,一拳爆肝。
爆肝是什么感觉?
反正年轻土民男子是说不出来,因为他直接倒在地上昏死过去了。
“我们认输!!”
场边的戚玲玲见状,第一时间替己方选手喊出认输。
按理,她喊认输是不算数的,得场上的选手自己喊才有效。
不过瞧着倒在地上昏死过去的年轻土民男子,盛庸转头看向站在原地一脸淡然用手指抹去额头汗水的朱樉。
朱樉明白他是在询问自己的意见,瞥了眼昏死过去的年轻土民男子,淡淡道:
“到此为止吧,咱的手下从不杀无名之辈。”
盛庸点了点头,上前三步,向四周高声宣布:“决斗胜者,凤阳府朱安西!!”
无视快步冲来查看地上年轻土民男子的几名土民那仇视的目光,朱樉施施然走到戚玲玲的身前。
居高临下的俯视着眼前这野性十足的土民少寨主,嘴角一勾笑道:
“小娘皮,准备好给咱当洗脚丫鬟了吗?”
“内陆人你找死!!”
“少寨主你快回寨子,这些内陆人和那监察司副司长让我们来挡着。”
“少寨主快走!”
土民们护在戚玲玲的身前,一个个怒目圆睁的瞪着朱樉这个胆大包天的内陆人,恨不得一拥而上将其打成死狗。
对于这些土民的敌意,朱樉毫不在意,扭头看向正朝这边走来,面色凝重的盛庸,阴阳道:
“盛司长,看来这些土民是没有把你放在眼里啊。”
盛庸没有理会,不含任何感情的目光扫视着眼前的土民,最后落到被土民们护在后边的戚玲玲身上。
“决斗制度乃吾王所定,琼州府无人可违逆王命,我只说一遍,现在,立刻遵守决斗约定。”
听到琼王的名号,刚才还气焰嚣张,完全没有把盛庸这大权在握的监察司副司长放在眼里的土民们,立时蔫了。
有句老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虽说有点地域歧视,却也从侧面表明土民的彪悍。
土民的彪悍,有一部分原因是远离中央王化,更大一部分是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
是无奈,是顺应自然。
在琼王朱桢就藩琼州以前,琼州的土民一直都不太安分,时常与内陆迁来的汉人发生争执,甚至引来械斗。
然后,琼王来了,他带着前所未有的神兵利器,镇压琼州岛上的一切不安因素。
土民们一开始试图挑战琼王的权威,但在火器的面前,在军纪严明,作战有素的琼王亲卫军面前,他们根本不堪一击。
但凡敢作乱,立杀!
管你是土民首领,还是浑水摸鱼的汉人,只要敢威胁琼州岛的安定,一律杀无赦!!
为何以往琼王朱桢经常向朱元璋以及其他藩王兄弟们,讨要百姓?
实在是就藩前面那几年,琼州府杀的人太多了,导致民力已不足,琼州的开发进度严重受损。
杀伐,永远是暂时平定祸乱最有效的手段。
剩余的土民再不敢乱来,接受琼王的招抚,受王化,归民籍。
当然,光杀是肯定不行的。
恩威并施,方为王道。
后面琼州府在琼王朱桢的带领下,大肆铺设水泥路、铁路,实验高产水稻,引进红薯、玉米,征服安南、暹罗,每年低价获得大量粮食。
琼州府百姓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
到如今,已是百姓家家安居乐业,年年有余粮,餐餐可见肉食。
是以,琼州上下无人不敬畏、崇拜朱桢。
见过族人被无情屠戮,感受过现在美好生活的剩下的土民们,则更甚,敬畏、崇拜如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