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参观太原工业区(1 / 1)

加入書籤

汽车并未在喧嚣的太原站前停留,而是沿着一条新修的、足够两辆大型卡并行的水泥路,驶入了站台后方被圈起来的广阔区域。

与外面的嘈杂混乱不同,一进入这片挂着“领航者公司太原工业区”牌子的地界,气氛陡然一变。

道路两旁栽种着尚且稚嫩但排列整齐的杨树苗。

远处,数排高大的厂房和仓库已然矗立,红砖灰顶,透着一股崭新的工业化力量。

更远处,新建水泥厂和砖瓦厂的几根烟囱正喷吐着淡淡的灰白色烟汽,却并不显得污浊,反而有一种井然有序的忙碌感。

最引人注目的,是路口一栋明显与众不同的三层建筑。

它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风格,整体是坚固的砖石结构,窗户却开得极大,镶着透明的玻璃,显得格外明亮。

楼顶甚至竖立着一根不算太高的金属桅杆,隐约有电线与之相连。

“娘,叶姨,我们到了。”林砚率先下车,然后是紧随其后的顾云嘉和顾云菲。

叶知秋下车后环视四周,眼中难掩惊异。

她随丈夫旅居欧美数年,见过真正的工业城市,但在这内陆腹地的太原,骤然见到如此规划清晰、气象崭新的工业区,确实感到十分意外。

“婉贞妹妹,这里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叶知秋由衷赞叹,“格局气象,竟不输我在天津、汉口所见的一些洋人工厂区。”

苏婉贞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自豪,却也淡然:“皆是外子与同事们胡乱折腾,摸着石头过河罢了。知秋姐见多识广,正好帮我们瞧瞧,可有哪里不妥当的。”她顺势改了称呼,拉近了距离。

“这栋新起的楼,是区里的办公之所。”苏婉贞引着叶知秋走向那栋三层楼房,“下面两层,是咱们领航者自家处理太原、晋南事务的各科室。三楼则租给了几家有些新技术的小公司,算是…嗯,砚儿说的,叫孵化。”

“孵化?”叶知秋对这个新奇词汇颇感兴趣。

“就是像母鸡孵蛋一样,给些他们急需的帮助,比如场地、些许资金、或是牵线一些定单,盼着他们能快些成长起来。”苏婉贞解释道,这概念自然是林砚平日灌输的。

进入楼内,叶知秋的感受更为直观。

地面铺着打磨过的水磨石,光可鉴人。

走廊宽敞明亮,两侧是一个个挂着小牌子的办公室,门牌上写着规划科、技术协作室、物料调度处等字样。

穿着干净制服的职员们抱着文件夹匆匆行走,见到苏婉贞和林砚,都会停下脚步,恭敬地打招呼:“夫人好!”

他们的眼神锐利,行动敏捷,透着一种高效干练的气息,与衙门里那些暮气沉沉的胥吏截然不同。

苏婉贞颔首回礼,偶尔会叫住一两人,询问一两项工作的进度,对方都能立刻清晰作答。

叶知秋心中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这哪里是个普通的家族企业?

分明已有了几分现代商业的雏形,管理之精细,远超她的想象。

苏婉贞带着叶知秋参观了几个科室,并未深入技术细节,主要是感受氛围。

最后,她们来到一间名为通讯技术实验室的办公室门外,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有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台布满线圈和电子管的古怪设备争论着什么,桌上散落着设计图纸。

“这是…”叶知秋好奇。

“几个留洋回来的年轻人弄的,说是要改进无线电报机的灵敏度和小型化。”

苏婉贞轻声道,“公司投了点钱,也帮他们从天津弄来些紧缺的元件。成不成两说,总归是份希望。”

叶知秋深深看了一眼实验室里那些专注甚至有些狂热的年轻面孔,点了点头。她明白,这种对“希望”的投资,其长远价值,或许远比建一座工厂更大。

与此同时,林砚则带着顾家姐妹,熟门熟路地绕开办公区,朝着西侧传来整齐口号声的区域走去。

越靠近,那口号声和脚步声越发震耳欲聋,还夹杂着教官嘹亮甚至有些粗暴的口令。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正步——走!”

顾云菲兴奋地小脸通红,忍不住就想往前跑,被顾云嘉轻轻拉住。

转过一排用来堆放物料的棚子,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巨大的水泥操场映入眼帘。

操场边缘立着木制的单杠、双杠、障碍板墙。

而操场中央,是黑压压的方阵!

足足数百名精壮汉子,剃着短发,穿着统一的绿色军服。

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随着口令做着各种战术动作。

行动之间,数百人如一人,步伐砸在地上,发出沉闷而富有力量的“咚!咚!”声,带起的尘土仿佛都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阳光照在他们古铜色的皮肤和渗出汗珠的额头上,反射出油亮的光泽。

每个人都专注盯着前方教官的动作,没有丝毫懈怠。

顾云菲张大了嘴,刚才的兴奋劲被这磅礴的阳刚气势压了下去,下意识地往林砚身边靠了靠,小声惊叹:“哇……好、好多人……好整齐啊!”

顾云嘉也屏住了呼吸,文静的眸子里充满了震撼。

她不是没见过兵,在北京、在天津,她见过扛着枪逛街的北洋兵,多是些兵痞模样,何曾见过如此军容整肃、精气神十足的队伍?

林砚看着眼前的队伍,眼神平静,仿佛在欣赏一件精心打造的工具。

他低声对姐妹俩解释道:“这些都是从长治招来的良家子。已经完成了三个月的基础操练和纪律灌输,现在算是补充整训,熟悉新装备,强化班组战术。”

正说着,一名穿着同样制服,但领章不同的精悍青年军官看到了他们,小跑过来,在林砚面前三步立定,“啪”地一个干净利落的军礼:“砚哥儿!您来了!”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他目光扫过顾家姐妹,微微点头致意,并无多余表情。

“飞扬哥,不必多礼。”林砚摆了摆手,“今日操练科目是什么?新到的G98抢可还顺手?”

这军官正是代理太原第一保安团长林飞扬。

“回砚哥儿!”林飞扬声音依旧洪亮,“上午是队列和体能,下午是射击预习和战术配合!新枪刚下发三天,兄弟们都在加紧熟悉!”

“走,去射击预习场看看。”林砚说着,便领着好奇的姐妹花朝操场另一边走去。林飞扬自然紧随其后。

所谓的射击预习场,就是一片土坡前立着一排排人形靶子。

士兵们以班为单位,趴在地上,对着空枪练习瞄准和击发动作,旁边有教官来回巡视,不时弯腰纠正士兵的姿势,甚至用树枝敲打那些不够标准的后背和腿弯。

“举枪!瞄准!屏息!心要静!手指慢慢扣!”教官的吼声不绝于耳。

顾云菲看着那些士兵趴在地上,枪托紧紧抵着肩窝,一动不动,不由好奇地问林砚:“林砚,他们这样趴着,不累吗?什么时候才能真打枪啊?”

林砚还没回答,林飞扬已经开口,语气严肃:“这位小姐,练兵无小事。据枪不稳,呼吸不匀,心意烦躁,上了战场就是浪费子弹,丢性命!平日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他这话是对顾云菲说,眼神却看向林砚,像是在汇报。

顾云菲被他严肃的语气说得缩了缩脖子。

林砚笑了笑,对林飞扬道:“取一支枪来。”

“是!”林飞扬毫不犹豫,立刻小跑过去,从一名士兵手中接过一支保养得油光锃亮的步枪,又拿了一个装满子弹的弹夹,小跑回来,递给林砚。

那步枪比林砚还高出一大截,看上去沉重异常。

顾云嘉轻轻“啊”了一声,有些担心。

却见林砚毫不费力地接过枪——他的身体经过异能潜移默化的强化,力量远超成年人。

从柱子那里复制过来的神枪手技能,今天终于可以用得上了。

他熟练地检查枪栓,拉动两下,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然后咔嗒一声装上弹夹。

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看得周围的士兵都侧目不已,眼神更加敬畏。

林砚没有趴下,只是采用立姿,双臂稳稳地将沉重的步枪举了起来,枪托紧紧抵在肩上——虽然姿势因为身高原因显得有些奇特,但那稳定性却无可挑剔。

他闭上左眼,右眼透过标尺照门,瞄准百米外的人形靶。

这一刻,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那股孩童的稚气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专注的冷静,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手中的枪和远处的目标。

顾云菲和顾云嘉都屏住了呼吸,怔怔地看着他。

林砚的指尖轻轻预压扳机。

在他的感知里,周围的风速、湿度、甚至地磁场的细微扰动,都化为一道道数据流汇入脑海,被瞬间处理。

他不需要完全依赖肉眼和经验,异能赋予了他近乎绝对的射击修正能力。

他并没有真正击发,只是保持了这个姿势数秒,然后缓缓放下枪,退出弹夹,将枪交还给林飞扬。

“枪保养得不错。但告诉他们,抵肩要再实三分,呼吸还要更缓。”林砚淡淡地说了一句。

“是!谨记砚哥儿指点!”林飞扬大声应命,看向林砚的目光充满了钦佩。

顾云菲直到这时才长长呼出一口气,拍着胸口:“吓死我了,林砚,你刚才的样子,好像真的要去打仗一样!”

顾云嘉则深深地看着林砚,眼神复杂。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平日里和她一起上学、说笑的男孩,背后隐藏着另一个她完全陌生却又充满吸引力的世界。

那种冷静、专注、甚至带着一丝掌控一切的气势,让她心弦微颤。

林砚笑了笑,那股慑人的气势瞬间消散,又变回了那个略带早熟的同学少年:“不过是平日里看多了,学了个样子罢了。走吧,带你们去看看别的。”

夕阳开始西斜时,两拨人在办公楼下汇合。

苏婉贞和叶知秋相谈甚欢,显然之前的参观给叶知秋带来了极大的触动。

而林砚身后的顾云菲,则叽叽喳喳地对着母亲比划着保安团操练如何威武,林砚如何举枪,小脸上满是兴奋的红晕。

顾云嘉则安静地站在妹妹身边,偶尔补充一两句。

苏婉贞和叶知秋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