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大同战略启动(1 / 1)
金色的余晖尚未完全褪去,林府后院却依旧热闹非凡。
顾云菲已经完全沉浸在骑行的乐趣中,虽然骑得歪歪扭扭,时不时需要尖叫着冲进一旁早有准备的勤务人员组成的人肉缓冲带,但她乐此不疲,笑声几乎没停过。
顾云嘉则在林砚的悉心指导下,进步稳健,已经能够独立缓慢地骑行一小段距离,虽然紧张得手心冒汗,但成功后的喜悦让她文静的小脸也焕发出兴奋的光彩。
苏婉贞看着孩子们玩得开心,便吩咐下人将晚膳直接摆到了后院的花厅里。
精致的菜肴和点心摆上桌,香气四溢,才总算将两个玩得满头大汗、小脸红扑扑的小姑娘吸引了过来。
“哇!好香!”顾云菲几乎是扑到桌前的,眼睛盯着那盘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差点流出口水。
顾云嘉虽然也饿了,但还是规规矩矩地先向苏婉贞道谢:“谢谢苏姨!”这才在妹妹身边坐下。
苏婉贞笑着给她们夹菜:“快吃吧,都是你们爱吃的。玩了一身汗,小心着凉。”
饭桌上,顾云菲的嘴依旧闲不住,叽叽喳喳地跟苏婉贞描述着骑车的感受:“苏姨,那个车跑起来,风呼呼的!好像要飞起来一样!就是……就是屁股有点疼。”她说着,还不好意思地揉了揉小屁股,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苏婉贞被她的直白逗笑了,怜爱地帮她理了理跑乱了的鬓发:“姨已经让人去准备厚棉布了,明天就给你们俩的车座都包上软软的套子,再做两个手套,免得磨了手。”
“谢谢苏姨!”顾云菲立刻眉开眼笑,顾云嘉也小声道谢。
正说着,前去顾府通传的勤务人员回来了,恭敬地回话:“夫人,顾夫人说,多谢夫人款待,让两位小姐在此用饭便是,只是叮嘱莫要太淘气,扰了夫人清静。顾夫人还说,改日再备帖请您过府一叙。”
苏婉贞笑着点头:“知道了。”她转向三个孩子,“看来你们俩今晚是赖在我这儿了。也好,玩累了正好多吃点。”
晚餐的气氛十分融洽。
运动过后,顾家姐妹胃口大开,吃得格外香甜。
席间,她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骑车的心得,约好明天放学后再继续练习。
饭后,又玩闹了一阵,直到顾家姐妹都开始打哈欠了,苏婉贞才让管家备车,亲自将她们送到门口,看着她们登上顾家的汽车离去。
汽车尾灯消失在巷口,院子里重归宁静。
那六辆自行车被勤务人员们小心地推到了廊下存放,在灯光下静静地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苏婉贞没有立刻回房,她站在廊下,看着这些充满现代工业美感的造物,目光悠远。
林砚走到母亲身边。
“娘,样品出来了,效果看来不错。”他开口道。
苏婉贞收回目光,看向儿子,眼神中充满了赞许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岂止是不错。我敢说,这东西一旦面世,足以引起轰动。你二舅的手艺,配上你的巧思,真是珠联璧合。”
她沉吟片刻,语气转为商人的精明与果断:“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量产的计划,该提上日程了吧。还有这材质,成本太高,量产需得改用普通钢材喷漆。轮胎也是个问题,实心的终究太笨重,骑行费力。”
林砚点了点头,母子俩的思路再次同步。
“量产的计划书我已经在起草了。厂址就放在太原工业区,靠近正太铁路,方便原材料和成品运输。”林砚条理清晰地回答,“设备方面,需要引进专门的冲压机、焊机、组装流水线。工人可以从本地招募,但核心技师需要从长治和晋城抽调。”
“至于轮胎,”林砚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我已经让京哥去西北寻找橡胶草的踪迹了。另外,长治周边的杜仲资源也很丰富,提取杜仲胶也是条路子。”
苏婉贞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儿子的谋划总是如此周全,走一步看三步。
“好。”她最后只回了一个字,却包含了全力的支持,“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协调哪些关系,你列出章程来,娘去办。”
夜色渐深,母子二人又低声商议了片刻,苏婉贞转身回房。
林砚毫无睡意,煤油灯将他的身影拉长,投在挂满地图的墙壁上。
他的目光越过代表着自行车和橡胶计划的纸张,落在了那幅巨大的山西全舆图上,最终定格在北方——大同府。
那里土地辽阔,水草丰美,自古便是养马屯兵的重地。
仅仅建立一个蒲公英橡胶草种植基地,似乎太过浪费这片得天独厚的资源。
一个更大胆、更宏远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成型。
他铺开新的稿纸,提笔蘸墨,笔尖落下时,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标题赫然便是:《关于领航者公司重点投资大同地区,建设现代化大型马场及附属产业的战略规划书》。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切入核心:
“……鉴于未来领航者公司产业扩张、矿产开发(尤其指向包头、蒙古方向)及特殊后勤保障之长远需求,单一的橡胶草种植已不足以支撑大同基地之战略地位。建议公司调整资源倾斜,将大同作为未来五年核心发展区,重金投入,建设三位一体之现代化马业基地:”
他的笔尖有力,条分缕析:
“一、设立大同挽马育繁中心。
目标:选育、繁殖重型挽马。此乃工业之脚力!未来厂矿运输、铁路建设、重型设备牵引、乃至大型农用机械牵引,皆需依赖强力畜力作为内燃机普及前之重要补充。可引进国外优良重挽马种(如贝尔修伦、佩尔什、夏尔)与本地蒙古马进行杂交选育,培育出力量足、耐力好、适应性强的晋马品牌。”
“二、设立大同驮马育繁中心。
目标:专业化培育优质驮马。此乃山区运输、军队后勤、远程商队之核心载具。尤其针对未来向西北(甘肃、新疆)、正北(蒙古)矿产勘探与运输之极端地形与气候环境,需培育负重力强、耐粗饲、山地行走稳健之特种驮马。”
“三、设立大同军马育繁中心。
目标:为军队提供优质乘骑、驮载马匹。此乃巩固国防、强化军备之要务。需严格筛选体型、速度、耐力、胆量俱佳之上驷,建立从马驹、调教、防疫到退役之全周期管理体系,确保稳定、高质量之马匹供应。”
写到这里,他笔锋一转,开始阐述其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战略意义:
“……三大马场建成,不仅可满足领航者公司自身庞大物流需求,更可对外销售,获取巨额利润。优质马匹历来是战略物资,利润丰厚。此举更能极大促进地方就业、带动相关兽医药、饲料加工、皮革制造、马蹄铁锻造等产业发展,繁荣大同地方经济。”
“……更为关键者,掌握优质马源,即等于掌握未来深入蒙古、乃至更远地域进行资源勘探与开发之通行证与保障线。此乃为公司未来北上战略铺就之基石!”
他一气呵成写了三份。
一份送往长治父亲林永年处,需要父亲调动行政资源和地方力量进行配合;一份送给母亲苏婉贞,需要母亲调度庞大的资金并协调海外引进事宜;最后一份,则是送往督军府,阎长官处。
对于阎长官,他额外附上了一页简短却分量极重的说明:
“阎伯伯:此计划若成,一则,可解我军未来军马扩充之渴,强我军旅;二则,大同经济繁荣,百姓得益,乃伯伯治晋之功绩;三则,领航者北上开发之利润,亦有山西公帑之份。此为利国、利民、利军、利我三方之百年基业。盼伯伯鼎力支持,协调大同地方,共襄盛举。”
他深知,与阎长官之间,气运相连,利益与共,无需太多虚言,直指核心即可。
这份计划对阎长官的军队建设、政绩、财政收入都有着巨大的好处,他没有理由不支持。
写完最后一份,仔细封好,盖上自己的私印。他唤来值夜的勤务人员,神色郑重:
“这三份计划书,列为最高优先级。明日一早,用最快、最稳妥的渠道,分别送往长治父亲处、督军府阎督军,母亲那份明早直接给她。”
“是,砚哥儿!”勤务人员接过那沉甸甸的三份文件,深知分量,躬身领命而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
林砚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带着凉意涌入,吹散了屋内的墨香。
国家积弱已久,很多事只能一点一点来补足,他相信总有强壮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