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全场哗然,听取蛙声一片(1 / 1)

加入書籤

一行三人坐上一辆吉普车,白色牌照,是军方的车。

片刻之后,一行人来到一家酒店入住,把行李放一放。

然后马不停蹄,再次上车。

张楚有种感觉,很匆忙,非常匆忙!

甚至不给他们休息时间。

半个小时之后,吉普车停在了一栋政府大楼前。

“下车。”顾清远招呼道。

张楚和林强军打开车门下车,林强军像个小跟班,跟在张楚身后。

两人跟着顾清远进入大楼,顾清远似乎不是第一次来,轻车熟路。

来到一处会堂门口,门口站着几个人影,正在攀谈。

顾清远大步走上前,招呼道:“王部长,你好。”

站在顾清远身前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四十多岁,身材挺拔,精神抖擞。

顾清远自我介绍:“我是5371第三设计院下的办公室主任,顾清远,现在主要负责122MM火箭弹的研发项目。”

“你好,顾主任。”王部长招呼一声,两人握手。

张楚能看出来,这王部长对顾清远没什么印象。

他们之前可能见过,但王部长见过的人太多了,没印象也很正常。

张楚继续观察,这一切对他来说还挺新鲜的。

虽然穿越之前他也是研究院下属建模仿真实验室的研究员。

但他主要负责的是日常的建模仿真试验,其他事情和他没关系,也没去过招标现场。

这是头一遭。

片刻之后,王部长看了一眼手表,便说道: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先进去吧。”

张楚一行三人进入会堂,这会堂不小,上百个座位。

现在只有十几人,显得有点空荡。

张楚注意到另外一行人,看上去也是来投标的,阵容比这边要强大一些。

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带着几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相比之下,这边看上去有点人才凋敝。

而在台上,一排座位坐着五个人,王部长在中间,目光扫过会场:

“时间紧迫,我们开始吧。”

“林强军。”顾清远使了个眼神。

林强军站起身,手上提着一个袋子,里面是招标方案。

只见林强军走到台上,给五人分发招标方案,当然,方案他们提前看过了,现在是走流程。

分发完毕之后,林强军回到顾清远这边,长舒口气。

“很紧张?”张楚调侃道。

“嗯,有点……我其实也是第一次……”林强军擦擦额头,出汗了都。

就在这时,顾清远指了指不远处的几人,介绍起来:

“764厂的团队,他们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实力强劲,他们的方案仿制的是北方邻居的产品,苏制122毫米火箭弹,冰雹用的就是这一款,你们听说过吧。”

冰雹,张楚有所听闻,非常经典的一款自行火炮,使用的正是122毫米火箭弹。

基础射程二十公里,散布精度,200-300米。

在这个精确制导技术稀缺的年代。

对于一种廉价、走量的火箭弹来说,这精度、射程已经很不错了。

张楚正思索着,王部长开口了:“你们的方案我们之前已经研究过了,目前来看,难分伯仲,不管是射程还是精度,差距都不大。”

听到这话,顾清远有点意外,意外的是对方的实力似乎比他想象中更强。

不过转念一想,对方毕竟是仿制成熟方案,有这结果也正常。

与此同时,对方几人也看过来了,似乎也很意外。

各厂互相之间都有所了解,他们没想到顾清远他们竟然也能做出来。

王部长继续说道:“现在南边战事紧急,69式火箭弹精度和射程无法满足要求,所以我现在想问一句,你们双方能否在现有的方案上,继续提高射程,提高精度,同时控制成本?”

此话一出,顾清远汗颜,嘀咕道:“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若要达到这些要求,岂不是要超过苏制122的水平……”

不仅是顾清远感觉到了压力,张楚发现竞争对手764厂的人也都是面面相觑。

毕竟他们是仿制的,能接近苏制122成熟方案的指标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就要求超越?

难度可不是一星半点。

王部长没有说话,观察着众人的神色,期待着能有意外的惊喜。

但很快,讨论的声音平息下来。

会堂内鸦雀无声。

沉默是一种表态。

张楚大概能猜到王部长的想法,南方战事,对方在战前大量引进了冰雹火箭炮,以及苏制122毫米火箭弹。

按照现有两份方案,水平也就和对方差不多。

没有技术上的领先,那就只能拼人,拼生产力。

这种消耗,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巨大的负担。

如果指标能更进一步,就能减少很多伤亡。

王部长似乎心里有数了,便说道:“那就按照现有的方案来评审吧……”

“唉……”林强军叹了口气,随即握紧拳头,似乎心有不甘,又感觉有心无力。

张楚看过去,林强军挤出勉强的笑容。

接着,张楚看向顾清远,问道:“我现在可以直接说话吗?”

顾清远听后一愣:“说话?你想说什么?”

张楚指了指台上:“我的意思是,我想和他们说话,是直接说吗?”

他没经验,所以只能问问顾清远。

“那你想说点什么呢?”顾清远不理解张楚的意思。

张楚刚要解释,突然,王部长的声音传来:“5371厂的同志,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出来。”

林强军猛地坐正身子,似乎被吓到了。

就像上课讲小话被班主任抓现行。

闻言,张楚却是镇定的站起身,说道:“王部长,你刚才说想要增大射程,提高精度同时还要控制成本的要求方案,我有办法。”

此话一出,现场所有人都看过来了。

764厂的几人开始打量张楚,看到对方如此年轻,低声议论:

“他是谁?好像没见过。”

“我也没有印象,第一次见。”

“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吧,顾清远这老小子不站起来,让一个年轻后背站出来?”

王部长也在打量张楚,眉头微皱,似乎也有所怀疑。

不过,他还是问道:“你打算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

张楚应道:“不大幅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我可以把射程做到30公里,如果可以接受成本增加,增加一半,射程做到40公里也不是问题。”

“散布精度,二十公里射程,可控制在200米以内。”

听到这话,全场一片哗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