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风洞实操(1 / 1)
听到这话,在场所有人都眉头一皱。
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国产的几款防空导弹都是仿制的
区别无非是仿制谁的,美,苏,法等等。
而张楚竟然打算从头设计一款远程防空导弹?
还要能上舰?
就算是美帝来了,也得好好想想能不能实现。
于是有人提问:“张主任,你打算仿制哪款防空导弹?苏制的还是美制的?有具体型号吗?”
很明显,他们认为张楚说的应该还是仿制,只是张楚没有明说而已。
张楚应道:“是自主研发,不是仿制。”
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众人窃窃私语:
“自主研发?好像没有这么简单啊。”
“国内要补的东西太多了,我觉得不太行。”
“很多部件、设备都需要对外采购,这怎么自主研发?”
“我觉得步子不能跨太大,不然容易扯着蛋。”
坐在张楚旁边的林强军额头出汗了。
虽然很多技术细节他不懂。
但是他大概能理解张楚这话有多夸张。
这难度,远不是之前那些优化项目能比的。
就在这时,张楚突然笑了,众人再次看过来。
只见张楚说道:“不管怎么说,试一试总没错吧,而且,各位应该也很清楚,红旗61的上限已经被卡死了,再怎么努力也就这样。”
“最后还是要重新研发一款新的导弹,无非是自力更生还是依靠外部的问题,以及依靠多少的问题,如果我们试过之后发现不行,可以再对外求助嘛。”
张楚只能这么说了,不然对方肯定觉得实现不了,不会同意。
赵主任似乎对张楚更信任一些,他提议:“这样吧,张主任,今天我们先聊到这,然后我们内部需要开会讨论一下,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你的说法的。”
“不过我们内部需要统一认识,这样才方便开展后续工作。”
张楚点点头:“没问题。”
“我看时间不早了,张主任,我们一起吃顿便饭?”
“好。”
张楚和林强军跟着赵主任离开,去外面饭店吃饭,要了一个包间。
入座之后,赵主任招呼道:“两位想吃什么就点吧,我请客。”
张楚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林强军,让他来点。
接着,赵主任压低声音说道:
“张主任,关于你说的新的防空导弹,其实我们内部之前已经有想法了,而且已经进行过一些研制工作。”
张楚听后并不意外,项目立项之前,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特别是某些关键技术,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如果实现不了,要么降低技术指标,要么就是对外求助了,采购或者引进技术。
赵主任继续说道:“按照我们之前预研工作的情况来看,还是得引进一些技术,我们的想法是引进苏制的S300……”
张楚点点头,难怪刚才听到自主研发的时候,其他人反应这么大。
他们其实已经评估过,甚至进行过一些技术的预研工作,发现难度太大了。
也就是说,他们早就论证过,完全的自主研发现在是走不通的。
现在突然来了一个年轻人说走得通,那肯定接受不了。
张楚便说道:“既然这样,可以两条腿走路嘛,求同存异。”
赵主任听后嘀咕道:“是个怎么走法?”
张楚解释起来:“不是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引进技术吗?你们可以继续引进,而我这边也进行攻关,如果我提前完成攻关,满足技术指标,就可以用我们自己的技术。”
“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用引进的技术。”
赵主任听后思索起来,感觉好像的确可行。
只不过他难以想象,张楚要怎么完成技术攻关?
毕竟5371厂根本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就靠他一个人?
不过最终赵主任还是选择试一试,就像张楚说的,两条腿走路,如果这边失败了,也不影响另外一边的工作。
吃完饭之后,张楚和林强军回到招待所,休息一个晚上。
次日上午,赵主任先开一个内部会议,转述张楚的想法。
经过一天的争论,最后有结果了。
在赵主任的强烈建议下,大家还是认可了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于是红旗远程防空导弹,红旗-9,立项了!
张楚的名字出现在研发团队的名单上。
当然,这对张楚来说是一个长期项目。
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可能中间会有多个过渡型号。
倒不是因为他依靠系统做不出一款成熟的远程防空导弹的方案。
关键问题在于,他能拿出成熟方案,工程实现能力做不到。
必须结合当下的工程实现能力才行。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钱!
工程实现问题往往需要不断积累经验。
就需要不断有订单,有事情做。
哪怕造出来的东西技术指标不行,也得支持他做下去,才有机会慢慢改进。
所以,在完成设计方案的同时,张楚还得想办法搞钱。
事情定下来之后,张楚并没有选择直接回5371厂,而是选择继续留在这边,沟通技术细节,分配任务。
时间来到十二月底,这天,张楚照常去“上班”。
当然,张楚不是二院的人,所以严格来说不是去上班,是去技术援助的。
不过见到赵主任之后,只见赵主任神秘兮兮地说道:“小张同志,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两人熟络不少,称呼也变了。
“什么好消息?”张楚反问道。
“你之前不是说没有进行过风洞试验的实操吗?机会来了!”赵主任挤眉弄眼。
赵主任这人其实并不古板,很多时候还挺风趣的。
实际上,很多科研工作者都比较有活力,只不过在学生、外人看来,他们比较古板而已,因为他们工作的时候足够认真。
而不工作的时候,就是另外一种形象了。
张楚问道:“什么机会?二院好像没有风洞吧。”
赵主任解释起来:“我们院有个项目要去进行风洞试验,正好是我负责的,我想着这一次带你一起去,去现场看看,实操一下。”
张楚这下懂了,然而他利用系统,这段时间进行了上百次的风洞试验,并不是没有实操经验。
而且,用系统进行试验很方便,设备不需要日常的维护工作。
可以连续不断地使用,也不会坏。
这段时间张楚把这系统基本摸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