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孙支书,你怎么来了?(1 / 1)

加入書籤

张楚揶揄道:“如果我说是我,你信不信?”

“哈哈哈哈……”陈刚笑了,他没有回答张楚的问题,但是这个笑足以说明他的想法。

也对,毕竟张楚看上去这么年轻,很难让人相信是他。

路上很颠簸,越靠近坨平庄,路就越烂。

原本需要走大半天的路程,这一次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到了。

周遭的一切都熟悉起来。

村头的小溪出现在视野里。

张楚有种别样的感觉。

虽然他是穿越来的,但他也继承了前身的记忆。

小时候在这边怎么玩耍的,都还记得。

这年头的龙国虽然清贫,但也淳朴,特别是农村。

“汪汪汪汪……”

车子还没停稳,张楚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只见两条黄狗正对着车子狂吠。

估计这是它们狗生第一次见到汽车。

这两条狗,张楚有印象,六月份他从村里出来,去县城坐车的时候,见过它俩。

陈刚帮忙开门,张楚从车上下来,果然,这两条狗见到他之后,不叫还摇起了尾巴。

“张主任,我什么时候来接你?”陈刚问道。

张楚一愣:“你还要来接我?没必要,我自己去就行了,村里有拖拉机。”

“这恐怕不行,是王书记安排的,他叮嘱过一定要约好时间。”陈刚应道。

接着又补充一句:“我来接你比较安全,昨天如果不是我的话,你估计已经损失惨重了。”

“你们这些搞技术的,是能改变战场的人,所以要好好保重,注意安全。”

张楚笑了笑:“既然这样,那就麻烦你了,过完年……正月初十吧,上午十点,我在这里等你。”

陈刚应道:“没问题。”

张楚感觉陈刚对他有种特别的期待和尊重,估计是因为南边战事的影响吧。

张楚从车上把行李拿下来,朝着村里面走去,而陈刚则是目送张楚走远,直到消失在视野里。

“那个不是村西老张家的孩子吗?”

“听说他在城里工作?好像还是个大厂。”

“看他这样子,混得应该还不错啊。”

“他娶媳妇没有?我闺女年纪也到了……”

张楚倒是习惯了村里的这种评头论足。

实际上,每年过年,在外面打工的人回来,都会被各种评价。

村里面闲着的时候没有其他娱乐方式,就只能八卦。

恨不得把各家祖宗十八代干过的事情都给刨出来。

张楚按照记忆中的方向走到村西,很快,一栋泥砖房出现在视野里。

这房子的墙是用土砖砌的,用稻田泥和稻草混合,晒干之后就是土砖。

混入稻草是为了增加抗拉防裂的能力,和钢筋的作用类似。

这些都是农村的智慧,是千百年总结下来的。

张楚走到泥砖房门口,往里面看了一眼。

里面没什么家具,客厅里面有一张竹椅,上面躺着一名中年妇女,眼神呆滞,感觉是无聊在想事情。

张楚的突然出现,让对方愣了一下,表情随即发生变化。

“张楚!张楚你回来了!”

“妈!”张楚招呼道,快步走上去。

这中年妇女便是张楚的母亲,王秀兰。

“哎哟,你终于回来了,张楚回来了!”王秀兰很兴奋,朝着旁边的房间大喊。

不多时,一个老汉从旁边房里走出来,扫了一眼。

“爹,我回来了。”张楚招呼道。

这老汉就是张楚的父亲,张青山。

张青山反应稍微冷淡一些:“回来了。”

说话的同时走上来接过张楚的行李,往旁边屋里走。

王秀兰则是招呼张楚坐下休息,突然,她想到一件事情:“你怎么这时候回来?昨晚走的?还是坐拖拉机回来的?没听到声儿啊。”

如果从县城走回来,需要大半天,现在还没到中午,那就必须昨天半夜开始出发。

如果是坐拖拉机回来的,早就听到动静的。

张楚应道:“别人送我回来的。”

“送你回来的?谁?”

“我们单位。”

张楚只能先应付过去,他也不想炫耀这些东西。

王秀兰继续提问,恨不得把张楚这几个月在外面的见闻都问一遍。

张楚倒也耐心,一一回答。

不过,工作上的事情,王秀兰也听不懂,所以只能话家常。

“你还去过京城出差?我们家张楚也是出息了。”听到张楚去京城出过差,王秀兰顿时感觉脸上有光。

张青山坐到旁边,不过没说话,但也一直在观察着张楚。

王秀兰说道:“你儿子前段时间去京城出差了,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张楚,你跟你爹说说,京城是啥样的,让他也竖起耳朵听听。”

张楚笑道:“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张青山不屑:“可不是嘛,难道还比得上天宫?住的都是神仙?不还是两条胳膊,两条腿。”

张楚知道张青山的脾气,比较爱面子。

实际上,大部分农村的男性对面子都是比较看重的。

这倒不是什么缺点,是因为作为一家之主,他们代表着一个家庭的脸面。

他们折损了面子不单单是个人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外人对整个家庭的观感。

一番闲聊之后,王秀兰准备做饭去了:“今天张楚回来了,我得准备点好吃的,对了张楚,你们单位食堂,能吃到肉吗?”

张楚点点头:“能,最近单位的效益不错,伙食比较好。”

他还补充一句:“不过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

王秀兰笑得合不拢嘴:“那我得你给做顿肉吃。”

“孩他爹,要过节了,大队发了肉票吧。”

这年头村里想吃肉,得用肉票去换,肉票则是由生产队统一发放,每个月都会发一次。

当然,逢年过节,可能会多发一点,特别是春节这种重要节日。

张青山却摇摇头:“还没有,估计得过两天。”

王秀兰看向张楚安抚道:“张楚,先等两天,妈再给你做肉吃。”

张楚连忙说道:“没事,我在单位天天都吃肉,早吃腻了。”

现在农村大部分人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张楚没有兄弟姐妹。

可能是因为这缘故,王秀兰对他疼爱有加。

然而就在这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张青山迎了出去,招呼道:“孙支书,你怎么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