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己查自己(1 / 1)

加入書籤

“这么说,我爹要回北境了?那南边彻底停战了?”

沈识目光微凝,随即皱起眉头思索起来。

他就说他爹近几年征战南疆,开疆拓土无往不利,怎么刚打到临安国,晟皇就准备议和了。

如此看来,恐怕是这两年大晟发展太快,让中原几国感受到了危机。以至于互相征战之余,还不忘联起手来打压大晟。

大晟武将不少,但有开疆拓土之能的,只有他爹。

中原几国此举目的,无非是制止大晟继续吞并小国,暗中发展。

晟皇妥协倒是情理之中,如今大晟国力虽然远超从前,但依旧无法与中原几个大国相比。

如果太过强势,引起几国出兵,绝不是大晟能抵挡的。

如果是这样……

“是啊,怎么了?”玲珑见沈识脸色有些不对,问道。

“我这罪名,恐怕没那么容易洗脱了。”沈识欲哭无泪。

“啊?什么意思?”玲珑神情微紧。

“咱们这位陛下雄才大略,如今大晟外战停止,恐怕要着手掌控内部军权了。”沈识解释道。

“今晚的事,只怕会成为他最好的借口。”

玲珑的消息,让他猜到了背后之人的目的。

虽然不知道是谁,但对方先是阻止和谈,明显是不希望看到两国停战。

对他下毒,可能也是为了离间他的便宜老爹,和朝廷之间的关系。

联系大晟内部,有动机又有能力这样做的人,屈指可数。

这背后之人,必定手握军中大权,且有不臣之心。

沈识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对不对,但目前来说,这是唯一的可能。

“你是说皇上要借此对王爷的镇北军下手,可这明明是陷害啊!”玲珑脸色变了变。

“重要吗,我都能意识到是陷害,陛下会看不透?”沈识道。

“可我若真死了,我爹会什么都不做?就算会,陛下会信吗?别忘了北境可是有二十万大军,陛下会允许这样的威胁存在吗?

况且经此一事,某些人的不臣之心显露,换做你是陛下,你会无动于衷?”

沈识心中一阵恶寒,背后之人虽然没能杀了自己,但依旧给晟皇敲响了警钟。

近些年大晟开疆拓土,发展迅速。为了稳定疆域,这才允许亲王养兵。

如今外战结束,扪心自问,沈识如果是皇帝,绝对不会继续允许这样的威胁存在。

恐怕一有机会,就会收归地方兵权。

“那该如何是好?”玲珑双手不自觉握紧,心中有些慌乱。

之前没想这么多,不得不说,沈识所言很有道理。

沈识眉头紧锁,思索了半晌,觉得自己应该是多虑了。

毕竟皇帝还需要他爹镇守北境,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动镇北军,那他暂时就是安全的。

不过不动镇北军,不代表不会防备。如果皇帝真的有心提防,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自己制衡他爹了。

想到这里,沈识暗下决心,这次事情过去,一定要尽快离开京城,绝不能被皇帝留在这里当人质。

沈识看向玲珑,将自己与王怀安的交易,以及原本的打算告诉了她。

“皇上会同意吗?”

听完沈识的叙述,玲珑狐疑道。

沈识耸了耸肩,语气不是很确定:“应该会吧,他留我在狱中又没什么意义,总不能杀了我吧?”

随后半开玩笑道:“实在不行,就等我爹回来解决呗。”

玲珑顿时满脸嫌弃,目光却又有些复杂。

这还是那个小他两岁,不学无术的世子弟弟吗?

怎么考虑起事情来,比自己还要成熟?

又和玲珑聊了几句,没有想到更好办法的沈识,最终决定先按原计划执行,看看皇帝的反应。

此时的皇宫御书房。

一张檀木棋盘上,黑白两色的棋子错落。

一个面目威严,身穿黑底金纹龙袍的中年,与一个身穿玄色银纹长袍的儒雅男子相对而坐。

棋盘的一侧,还堆着几摞奏章。

“丞相觉得,王怀安的话,几分真假?”晟皇拿起一枚黑子,稳稳落下。

随后捏起几枚被圈住的白子,收入棋奁。

萧怀璋捏起一枚白子,略微犹豫后,指尖轻落棋盘。

“赤翎卫不是报了吗,王府的人,在王怀安离开大理寺后,才见到沈识。”

“这么说来,咱们这位大晟第一纨绔,并不像传言中的那般不堪啊!不过胆子确实不小,还敢让人给朕传话。”

晟皇再次落子,吃下几颗白子。

“那就要看他是真有办法说服使团,还是病急乱投医了。”

萧怀璋不急不慢地落子。

“不过也幸好这小子命大,不然武成王估计得发疯。”

晟皇动作微微一顿:“这次倒是朕疏忽了,丞相觉得,朕应不应该给他这个机会?”

“不成器的小辈罢了,是惩是饶,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不过陛下,国库已经空了,经不起外战了。”萧怀璋笑道。

“你啊,说话就喜欢绕弯子。”

顿了顿,又道:“只可惜我偌大晟国,竟找不出第二个沈莽夫了。”

“武成王的军事才能,确是当世罕见。这几年若不是武成王以战养战,国库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

萧怀璋说着,只见棋盘上原本处于劣势的白子,不知何时已经突围而出,反倒是将黑子围了起来。

晟皇看了看棋盘,又看了看萧怀璋,放下手中的棋子,无奈摇头。

“也罢,沈莽夫在前线浴血厮杀,朕也不能寒了功臣之心。就给这小子一个机会,能做到什么程度,全看他自己了。”

“不过朕这几个兄弟这么心急,朕也不能装看不见……”

次日卯时,沈识躺在草垫子上睡得正香,被王怀安叫醒。

“武成王世子沈识接旨。”

一道公鸭嗓传来,沈识立刻精神起来,连忙翻身而起,跪地叩拜,王怀安紧随其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成王世子沈识,毁慧宁郡主清白,影响两国和睦,罪不可恕。今念其无心,特令其自行缓和两国关系,钦此。”

“臣接旨!”

沈识接过传旨太监递过来的圣旨,心中松了口气,看来晟皇是同意了他的提议。

正欲起身,就听太监尖着嗓子继续道:“王少卿,世子,圣上还有一道口谕。”

两人连忙再次俯身。

“今武成王世子险遭毒害,关乎重大,特命大理寺少卿王怀安,与武成王世子沈识一同彻查此案,务必于七日内查明真相。”

“王大人,世子殿下,陛下可是说了,这件案子若是不能查明,是要两罪并罚的。”

空气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沈识顿时一脸懵,这对吗?

明明我是受害人,你不做主就算了,我还得自己找凶手?

找不到你还要降我的罪?

王怀安则是满脸惆怅,按理说这确实是他的职责范围,可这烫手山芋,他是真不想接啊!

“臣遵旨!”

纵然不愿,两人也只能答应。

直到走出大理寺,沈识还是懵的,搞不明白晟皇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