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立之路启程(1 / 1)
宋玉兰明白,葛红梅看到自己出事,怕给自己说了添堵。
她下意识地问了句:“对方是做什么工作的?”
葛红梅有些不好意思:“在肉联厂上班。”
宋玉兰心里很吃惊,葛红梅和王大海这么早就交往了吗?
可是想到王大海的本性,她看着葛红梅:“你自己是什么想法?”
葛红梅很开心又能和闺密说心里话了。
她捋了一下头发,撩到耳后,红着脸说:
“我的年龄也不小了,又没有正式工作,能找个有正式工作的我就很知足了。”
宋玉兰不能直接说王大海人不行,想了想道:
“你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是你勤快,厨艺很好,长得也好看,肯定能找个好人家。”
葛红梅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就你知道夸我,逗我开心,长得好看的人是你,怎么看都好看,像画里的人一样。”
宋玉兰笑着捏了捏葛红梅的脸颊:
“那是,咱俩都长得好看!所以咱俩找对象必须慎重!”
葛红梅蓦然睁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宋玉兰,几天不见,那个乐观自信的宋玉兰又回来了。
她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在公交车站遇到醉酒的小混混,是宋玉兰挺身而出训斥那些小混混,那时候的她真像小说里的女侠。
她也跟着笑起来:“玉兰,你能想开,恢复到从前的样子真好。”
宋玉兰一阵心酸,她是从地狱走了一趟,历经痛苦与煎熬才回来,心态已经完全改变。
她真诚地拉着葛红梅的手郑重其事地道:“记住,咱们都很年轻,不能将嫁人当成一生奋斗的唯一目标。
婚姻不是儿戏,一定要找个对你好的。
你不比别人差,就算不依靠男人,你也养得起自己,你手艺那么好,现在国家政策也很好,咱们可以做点小生意也能养自己。”
葛红梅点点头,又惊讶地看着宋玉兰:
“做生意?你想做生意吗?你可是正式工啊,有多少人羡慕你呢。”
宋玉兰笑起来:“我们还这么年轻,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趁年轻赶紧出去闯闯,要不然老了会后悔。”
葛红梅犹豫:“可是万一不成呢,没有经验,万一不成怎么办?
我虽然是临时工,但是每个月也有二十多块钱的收入呢,还不算面粉,过节还发福利。”
宋玉兰拍了拍她的手道:“你如果担心,那就等我干出点名堂再说?”
葛红梅惊讶的啊了一声道:“你真的打算做生意啊?那你还嫁给那个瘸子吗?”
宋玉兰皱了皱眉:“陆大哥是为了抓歹徒受的伤,他是英雄,以后不能喊他瘸子,我们不该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葛红梅也是听别人瘸子瘸子的叫,她一时嘴快也这么说,这会赶紧捂住嘴: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没别的意思,就是你和他还结婚吗?”
宋玉兰笑着道:“肯定结呀!之前我不同意不是因为他腿受伤,而是因为我自己出事,担心他家人以后知道了会嫌弃。
还有一点,就是陆建之是他堂弟,他们两家就隔一堵墙,每天低都有可能遇到,别扭。
但是现在接触了才发现,他人很好,能嫁给他,是我的福气。”
葛红梅看到宋玉兰说起陆奕辰眼睛都亮了,心里松了口气:
“你能这样想真好,陌生人他都会出手帮忙,你是他媳妇,他以后肯定会更疼你的。”
说起陆奕辰,宋玉兰就嘴角上扬,一脸的甜蜜:
“陆奕辰真的值得托付,你放心吧,婚姻是大事,不能凑合,而且还有一段时间才结婚,正好多了解一下。”
葛红梅看到宋玉兰现在的样子,也笑呵呵的道:
“太好了!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样子,我们都要好好的!努力把自己日子过好!”
宋玉兰点头道:“是的!我们都要好好的,婚姻不是儿戏,一定要慎重!”
葛红梅感觉宋玉兰对自己的终身大事似乎不放心,也就郑重其事的说:
“玉兰,你的提醒是对的,我一定会认真考虑。”
宋玉兰开心地拉着葛红梅的手又闲聊了一会突然想起来自己想租房子的事。
就让葛红梅给留意一下车站附近有没有房子出租,如果有,帮忙问一下价格。
葛红梅惊讶地问:“你租房子做什么?”
宋玉兰就告诉了她实话:“不想和舅舅他们住一起,想搬出来,顺便看看能不能在车站做个小本生意。”
葛红梅好奇地道:“为什么不想和他们住一起?你舅舅舅妈不是对你很好吗?
所有人都知道你舅妈对你比对亲生女儿都好,不是还来回跑着帮你找了份正式工作,多少人羡慕你呢。”
宋玉兰心中冷笑,马巧玲这些年伪装的可真不容易,如果和她公开撕破脸,所有人肯定都会骂自己白眼狼。
如果要搬出来,就得在搬出来之前让家属院的人都看清马巧玲的真面目。
她笑着道:“我想做小本生意就得辞职,舅舅舅妈肯定不同意,他们还等着我的工资养家糊口呢,到时候免不了争吵,我早点搬出来,他们眼不见心不烦。”
葛红梅秒懂,点点头:“好,我在家没事,今天就帮你问,不过辞职的事你一定要考虑好。”
宋玉兰点点头。
她看时间不早了,估摸着葛红梅父母也快回家了,就起身和葛红梅道别。
宋玉兰很清楚,自从自己出事后,葛红梅父母就反对葛红梅和自己来往,他们觉得是自己不检点。
他们认为宋玉兰出事就是她的错,谁让她长得像个狐狸精,还夜里跑出去看什么流星。
宋玉兰从葛红梅家里出来,又在车站附近转了转,清一色简陋的房屋,外墙上刷着:“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
街上的行人虽然衣着朴素,但是人流量很大。
车站无疑是做生意的黄金地段。
来来回回走了几圈,观察了很久,宋玉兰对自己的判断更加自信。
她又仔细看了看周围小生意的种类,这才慢悠悠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