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赴约(1 / 1)
待到仲善灰溜溜地离开了自己的驻地之后,万界城中的一些修士都开始纷纷议论起来,不知道这个横空出世的北冥神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时间城中的流言开始四起。
挑战的事情结束之后,叶城便让手下接手了这处对于他们百人来说,算是比较豪奢的驻地。而他本人,则是和枯桑一同前往荒天界的驻地拜访,二女有些疲乏,便没有一同跟去。
荒天界驻地中央神殿中,叶城正和枯桑端坐在其中,荒天神王依旧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靠在神殿中的王座之上。“有点意思,那仲善的实力不弱,尤其是一手大弓更是出神入化,鬼神莫测。”
荒天神王语气之中尽是夸赞,叶城摆了摆手问道:“这都不算什么大事,我只想知道,这万界城中势力复杂吗?”他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主要是这次将蛰月界的修士给驱逐了,与他们交好的势力反攻的话,却有些麻烦。
听闻叶城的询问,荒天神王摇了摇头道:“不复杂,城中各个势力之间虽然偶有摩擦,但所有人都清楚,现在最大的敌人还是古辰界主。”
“就算与之交好的盟友,也不会出手相助吗?”叶城将自己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荒天神王笑了笑回答道:“你是担心有人会挟私报复吗?放心好了,你今日的战斗我看了,威势不错,只要日后在古辰战场之中多发挥,那城中自然没有敢动你。”
叶城恍然,一切的尊严,还是要自己用双手创造。“好,日后在战场之中,还要多依仗荒天神王了。”叶城起身便准备告辞,这次前来本来就是准备拜访一下罢了,现在心中的疑惑解决了,那待着这里也没有什么用了。
正当他准备离开神殿的时候,一道空灵的声音从神殿之中响起:“既然有了驻地,那你们便要准备出战场了,会有人去通知你的,准备一下吧。”
回到距离荒天神界不远处的驻地中,景灵和阿扎力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了,腾出了一个大房间给叶城。正在叶城准备和二女休憩的时候,门口的一名守卫来通报叶城。说是有人正在门口要见他。
想起从荒天神王那里回来时,他对自己说的话,看来这来人应该就是通禀自己出征的时间了吧。“将他请到大殿,我在那里等他。”叶城淡淡地说道。
不一会儿功夫,端坐在大殿之上的叶城看见一名孩童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北冥之主你好,我是万界城军备处的王山。今日前来,正是想要通禀你们北冥神界在接下来的时日里的安排。”孩童王山说道。
几人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叶城轻笑地开口道:“好啊,不过在你说之前,我能不能询问一个问题?”叶城撑着脑袋问道。
孩童一滞,显然是没有想到叶城会来这么一下,但转瞬还是笑着回道:“自然,北冥之主您说,我定然知无不答。”
“我在这前线征战自然没有问题,为了诸天万界的利益,我确实应该出一份力。不过,若是我后方的北冥神城再次受到了伤害,我在前线岂不是很不安?”叶城依旧带着微笑看向那孩童。
当年的大规模入侵,绝对有人在幕后推动,所以叶城如今才会含沙射影地提及这件事。孩童听完之后,眉头一皱,他知道叶城之前战斗的情况,也知道他曾经对万界城一众势力宣告过的一件事。
说到这里,叶城眼中似要迸发出一道精光一般,直勾勾地盯着那孩童:“所以?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做啊?”
叶城的眼神就好像是能够杀人一般,孩童虽然同样是执宰境的修为,但是被叶城盯上这么一眼,浑身都有些冰凉了起来。“后方之时我们自然无法插手,不过万界城中,北冥之主尽管放心,没人敢胡来。”孩童依旧是一套官腔。
闻言之后,叶城挑了挑眉,依旧笑着起身道:“好,你说说安排。”见从孩童这里套不出什么话,叶城便让他说说正事。
孩童将一张神纸甩了出来,原本明亮的大殿之中,光芒再次强盛了几分。“安排全在神纸之上,我还没有资格过眼,所以劳烦北冥之主自己看吧。”孩童依旧一副恭敬的模样。
揣起神纸一看,上面写着几行字:“北冥神界,出战时日为每征战年一次,顺序排在荒天神界之后,负责西南战场,即日生效。”
征战年?这倒是一个新的衡量时间的单位,叶城将神纸上的内容看完之后,原本熠熠生辉的神纸开始变得黯淡,直到最后,神纸上的光亮消失,神纸也回归了平常,其上再无任何字迹。
“你且和我说说,那一个征战年是多久?”叶城再次询问道,排在荒天界后,岂不是快要轮到他们前往战场了?
孩童不敢怠慢,连忙解释道:“这一个征战年,便是百年光景。在这百年的时间内,还要辛苦北冥之主为了诸天万界征战,若是遇到不敌,可向万界城中求援,援军即刻就到。”
这战场倒是有些意思,叶城摆了摆手,便示意孩童可以下去了,至于他何时进入战场,回头问问荒天神王就知道了。
一夜旖旎过后,叶城第二天一早没有叫醒二女,独自穿上神袍后,便朝着荒天界驻地走去,神纸上的内容说了,荒天界回来之后,就轮到他们上战场了。
还没进入其中,绝就在门口守着,见到叶城前来,便对他说道:“请留步,荒天神王不在,去战场中了。有何事,可以和我说。”
看着面无表情的绝,叶城有些好奇,这绝的实力绝对不弱,之前不在枯桑之下。荒天神王怎么会将他放在后方,而不是带到战场之上呢?
“此次前来,只想问一下你们的征战年什么时候结束?”叶城开门见山问道。
绝闻言之后,才淡淡地开口道:“三十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