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悲观的长史,汉王的灵魂拷问(1 / 1)

加入書籤

当刘承安和狄云开始商量募兵事项的时候。

一个身穿襕衫,头戴四方巾的儒雅文士进了马苑。

“吾卫百里,乃是陛下钦点的汉王府长史,今日特来拜见汉王殿下。”

梁帝钦点的汉王长史,姗姗来迟。

这位卫家大才子,在得知被梁帝钦点为汉王长史后,曾一度心灰意懒。

他甚至萌生了致仕归隐的念头。

可是,他终究不甘心。

在做了一夜的内心斗争后,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命。

哪怕明知道去汉州是去赴死,但是,如果能够以他的死而唤醒天下人,他卫庄愿意一死。

马苑的一处树荫下。

刘承安跟狄云正在做着规划,侯青赶了过来。

“王爷,卫长史来了。”

听到这消息,刘承安暂住了话题。

“不过,臣看卫长史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一副慷慨赴死的样子。”侯青接着又补充了一句。

旁边的狄云,忍不住一笑。

“王爷,看样子,咱们这位卫长史,似乎对于您就藩汉州,并不看好。”狄云笑道。

相比于作为文臣的卫庄,身为武将的狄云反而乐观很多。

当陛下旨意到了,他正式成为汉王府指挥使后,他就开始了对汉州局势的考虑,以及对汉王亲军的规划。

虽然明知道只靠着自身的实力去抗衡强大的西蕃人,胜算微乎其微,但是,他依旧没有自暴自弃,依旧寻找着制敌制胜的办法。

听到狄云的话,刘承安不置可否的一笑。

“丞相等人把他推举出来,让他做本王的长史,本就是想让他去汉州送死的,他是个聪明人,不可能看不出来,而且,汉州的局势危若累卵,即便本王能够抽调阴山部的骑兵,但想要战胜西蕃人,也是千难万难,他悲观也是正常的。”

刘承安说着,苦笑着摇了摇头,目光又看向狄云。

“王府的亲军,就藩前,能招募多少人算多少,不过,宁缺毋滥,此番去汉州就藩,你也无需太过于悲观,咱们手里可是有一个十万人的大部落呢,到时候,若是局势真的无法挽回了,大不了,咱们直接带人跑路就是了。”

第一时间,狄云都以为自己幻听了。

昨晚他做了很多设想,可唯独没有设想过丢下汉州跑路。

要知道,藩王丢下自己的藩国逃跑,致使藩国沦陷敌人之手,这可是大罪啊。

到时候,不仅是汉王自己,连带着他们这些人,都要被朝廷治罪。

作为臣子的他,都没有想过舍弃汉王藩国,可谁能想到,身为亲王的汉王,竟然一早就想好了跑路。

他现在发现,自己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家这位王爷了。

谁他妈说的王爷是傻子?

有这么聪明的傻子吗?

“王爷,这不太好吧。”狄云有些委婉的说道。

其实吧,当听到王爷说到跑路时,他是心动了的,毕竟,谁也不愿意去送死啊。

“为国捐躯,本王可没有那个高风亮节,谁爱去谁去,本王还没有活够呢,再说了,老话说的好,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地皆失,保存有生力量,才能够伺机打败敌人,夺回失地。”刘承安不屑一顾的说道。

狄云的瞳孔,猛地收缩,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王爷。

存人失地人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他心中不断的念叨着这句话,隐隐有一道无形的门推开来。

他相信,古往今来的兵法大家,从没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句话,是王爷自己想出来的。

这种极具战列眼光的观点,让他深深的震撼到了。

王爷,难道是那种天生的战略家?

狄云默默的将这句战略性的话记在心里头,心中对汉王又多了一份的崇敬。

“是臣迂腐了,王爷的话,臣会牢记于心,随后会按照王爷的意思,制定新的策略,保证我们自己的有生力量。”狄云起身来,朝着刘承安躬身一拜。

看着自己这位很懂得变通的指挥使,刘承安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战场上,最怕的,就是那些不懂得变通,思想僵硬的武将。

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他可不愿意,将自己的安危托付给那种死板之人。

好在,狄云并不是那种死板的人,很懂得变通。

在君臣两人统一了想法后,狄云明显的轻松了许多,没有了最初的压力。

“臣卫庄,叩见汉王千岁。”

卫庄在侯青的引领下前来,然后向着刘承安行了叩拜大礼。

刘承安坐在那里,观察着自己的这位长史。

三十岁的年龄,高高瘦瘦的,整个人看上去很是儒雅,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不俗的气度,真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只不过,此时的卫大才子,身上明显又有一种悲观之气。

就好像是准备慷慨赴死。

“卫先生请起。”

说实在话,对于卫庄的悲观,刘承安很不喜欢。

如果他卫庄不愿意去汉州,就以他卫家的能量,完全有许多方法,可他卫庄并没有拒绝皇命,同意了做汉王府长史。

既然你卫庄已经同意了做汉王府长史,那理应出谋划策,想办法带着自家王爷求活,但他呢,偏偏就不去想,一副慷慨赴死的样子。

“卫先生既然不愿意做本王的长史,人各有志,本王会奏明陛下,另择他人为长史,卫先生请回吧。”刘承安无波无澜的说道。

刚刚起身的卫庄,顿了一下。

他满脸错愕的看着坐在那里的汉王,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了。

这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我都接了圣旨,做好了去汉州赴死的准备了,这刚过来,你汉王就说不要我了,要换人,这……

此时的卫大才子,都有些不会了。

刘承安没有再多看卫庄一眼,起身来,准备离开。

“王爷请留步。”卫庄终于反应了过来,开口喊道。

刘承安放缓了脚步。

“王爷为何说,臣不愿意去汉州?臣明明已经接了旨意的,今日也来叩拜王爷了,王爷为何说臣不愿意做王爷的长史呢?”卫庄有些气恼的问道。

此时的卫庄,心里头多有些委屈,有些愤懑。

刘承安不屑的冷哼一声。

“那好,本王问你,正所谓,在其位谋其事,你既愿意做本王的长史,那自从你接了圣旨后,可有思考,到了汉州后,如何帮本王治理汉州?又如何帮本王打败西蕃人?”

面对刘承安的质问,卫庄瞬间哑火了。

此时此刻,他那骄傲的脑袋终于低下去了,嘴里反复的念叨着刘承安的那句话。

在其位谋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