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闹离婚(1 / 1)

加入書籤

“凭什么王姐就得在家带孩子,你就能在外面跟其他女人潇洒,孩子不是你的吗?”

阮玉将王丽拉到了自己身后,直面朱大元。

王丽想要阻止阮玉,但阮玉完全没有要退后的意思,依旧是目光咄咄地看向朱大元,道:“朱同志,有些事情我想你心里比谁都清楚,事儿要是闹到团长那里去,你猜猜,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阮玉话里的威胁显而易见,几乎是一瞬间,朱大元的脸色就白了。

刚经历了阮玉和林建国的事情,现在军区对乱搞这事儿管得很严,要是在这个节骨眼闹出去的话,恐怕他要吃不了兜着走。

此时朱大元完全没有考虑到,阮玉是怎么知道他搞小三的。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阮玉闭嘴。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是我跟王丽的家事,还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来管。”

朱大元的态度十分强硬,语气也有些重。

现在阮玉可不是连长媳妇的身份,一个平民而已,他还能怕了不成?

“如果你要是还这个语气跟王姐说话的话,我会在走之前再跟团长写一封举报信,反正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阮玉的态度强硬得让朱大元感到陌生。

他知道阮玉,虽然回来的次数不多,但毕竟是住在隔壁,而且还是连长媳妇,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让王丽去讨好过阮玉。

只是后来知道林建国真正看重的人是文工团的方慧,就没有再管过阮玉这边,但她的性格,朱大元却是知道的,就是一个软弱胆小的妇女,完全不足为惧。

可眼前这个女人,虽然看着弱不禁风,说话的声音都是柔柔的,可偏生叫人听着有几分威慑力,让人心生忌惮。

“你...我不跟你吵,王丽,赶紧给我滚回来!”

朱大元居然说不过阮玉,最后将气全部都撒在了王丽的身上,瞪了王丽一眼后,气冲冲地回了家,大力的将门打开关上,发出嘭的响声。

隔着门板,两人都能听到两个孩子被吵醒后,惊慌的哭声,以及朱大元不客气的训斥声。

阮玉回过头,就看到王丽有些红的眼睛,此时正擦着眼角的泪。

她叹了口气:“王姐,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朱大元出轨的事情。”

刚才她提起的时候,王丽一点都没表现出惊讶的模样,似乎早就知道了朱大元外面有女人这事儿。

王丽垂着眼睑,轻轻点头嗯了声:“我早就知道了。”

阮玉早有预料,可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半晌,才叹着气拍了拍王丽的肩膀。

“王姐,你忘了在医院是怎么劝说我了吗?怎么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就变得不一样了呢?”

王丽没忍住,捂着脸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她哭了好一会儿,才终于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不是没想过离婚,可两个孩子还小,我只是想让他们有一个完整的家,朱大元他丧良心,两个儿子他一个都不要,真要离婚了,我娘家人那边肯定不会让我回去,我带着两个孩子没法活。”

朱大元这个人的品行本来就不好,王丽也是结婚后慢慢才发现的。

也争吵过,可我朱大元这个人十分不要脸,她直接跟王丽说,只要离婚了,两个孩子他一个都不要,全让王丽带走,还说他要让其他女人给他重新生儿子,不在乎她王丽生的种。

这话很伤人,但也让王丽忌惮。

一旦离婚了,她那只会占便宜的娘家是肯定不会让她回去的,到时候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根本就活不了,所以就算是在忍气吞声,她也不敢轻易的跟朱大元离婚。

阮玉听了王丽的话,不仅没有觉得气愤,还笑了起来。

“王姐,这是好事儿啊。”

“你什么意思?”

王丽带着重重的鼻音看向阮玉,一双眼睛都是通红的。

阮玉说:“孩子本来就是你生的,要离婚肯定不能便宜了朱大元,他不要刚刚好,王姐,你好好想想,就算委曲求全在朱大元的身边把孩子养大,这样的爸爸对于两个孩子来说真的是好事吗?”

“我知道...”

“犯错误的人是他朱大元,军区肯定是站在你这边的,王姐,你就算愿意跟朱大元凑合一辈子,但他对你这样的态度,你能确定他有一天不会逼你离婚吗?”

阮玉直白的话让王丽都傻了,直愣愣地看着阮玉,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王姐你回去问问孩子们,他们真的想要这样的爸吗?就算离婚了也不怕,养孩子的钱我出,到时候我从乡下给你寄钱过来。”

阮玉认真道。

下乡干活会有工分,应该也足够她温饱了,而且就她目前手里的钱,也应该足够让他们几个人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王丽感动得直掉眼泪,一句句感谢化作沉默,给了阮玉一个真挚的拥抱。

两人将东西都收拾完,已经是半夜十二点。

跟王丽在门口分别,阮玉回屋后倒头就睡。

白天办理好军区的手续,阮玉正要去之情报名处的时候,就从家属院的其他军属口中知道,王丽在和朱大元闹离婚的事情,据说已经闹到了领导那里去,朱大元搞小三的事情也被爆了出来。

朱大元包养小三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他跟林建国这个痴情种不一样,朱大元可是在外面包养了好几个小三,基本上都是外面的寡妇。

事情一闹起来,那就没那么容易收场了。

而王丽的意思,就是要跟朱大元离婚,带走两个儿子,并以朱大元出轨为由,逼朱大元拿出两千块补偿金。

听到这事儿,阮玉勾了勾唇。

王丽能想得开,真是让人高兴。

阮玉心情很好地来到知青办,她报了自己的名字后,知青办的同志就从几张纸里,找阮玉的资料。

几分钟后,知青办的同志看着阮玉的下乡地点,愣了一下,好半晌,才终于确认了上面的地址。

“黑省平西市大荒地农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