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技术突破,活到老学到老(1 / 1)

加入書籤

时间匆匆。

一年一度的春耕正式开启。

盘莲花之前闲着没事设计的一件小竹器,居然爆火,公司接到了大量的定单,一下子就成为了今年的销售冠军。

方唯可不像婆娘这般春风得意,先后去县里和地区接受了两次询问,这才把所谓的“高额提成”问题说清楚。

县里和地区是支持科研技术人员凭劳动致富的,更何况方唯取得的成绩世人瞩目,拿这点提成真不算多。

可即便是有关部门做出了澄清,但谣言已经开始广泛流传,根本停不下来。

方唯也懒得去辟谣,他又不是体制内的干部,管那么多干什么?只要上面认定他没有违法就行了,至于别人怎么想,和他没关系。

他几乎每天都会在田间地头巡视,生产的具体问题不用他操心,但他需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与此同时,项目组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已经选定了三个玉米品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杂交试验。

方唯接到消息就赶去了试验田,作物所和研究所的相关人员都在这边,一个个跟打鸡血似的,都很兴奋。

杂交玉米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当然令人欢欣鼓舞。

“方支书,这是试验种植记录,你看看。”

育种小组的负责人拿着种植记录走了过来,然后递给了方唯。

方唯接过来仔细的看一遍,没发现任何问题。紧接着他又查看了选定的三种玉米植株,从外形上观测倒是很符合要求。

“方支书,这三种品种的玉米我们都做了测定,和自交系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希望通过杂交之后能获得更加优良的品种,并能稳定的遗传。”

作物所的项目负责人等方唯看完了记录,便笑着补充了一句。

之前的测定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也让研究所和育种小组的成员,第一次见识了生物基因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了这项技术,很多东西就会显得更直观一些,不再是完全撞大运。

“支书,还得多谢作物所的同志,是他们带来了新技术,让我们受益匪浅。”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了句大实话,国内在生物基因方面的研究比国外差很远,没有作物所的同志手把手的教,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掌握了先进的测定方法。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开始培育杂交玉米吧,然后再进行最终的筛选。”

接下来就是配对试验,经过测定筛选之后的目标减少了绝大部分,现在剩下的只有三个品种,这就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项目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能否成功很快就可以见分晓。

在试验田这边呆了小半天,方唯随后和研究所的负责人一起去了办公室。研究所这边需要购买几样仪器,趁着方唯心情好赶紧让对方签字。

“支书,我想再引进几个生物基因方面的人才。作物所的同志的确很不错,但毕竟是其他单位的人。另外,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可以展开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贺青云今年63岁了,他退休的早,已经在育种研究所干了好些年。

研究所当初是由几家单位共同投资建立的,成立公司后就被瑶岭农业收入囊中,投入明显加大。

正因为公司的育种技术独步国内,因此作物所才会和【育种研究所】长期合作,甚至连最新的技术都毫无保留的进行了传授。

研究所的贺青云所长有了更多的想法,所以趁着今天这个机会,向方唯提了一句。

“转基因技术?”

方唯并不排斥转基因技术,这项技术在目前这个时间点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很快就会成为国际巨头们的杀手锏。

对于这项技术褒贬不一,但肯定不像前世传说的那么邪乎,到后来都快视为洪水猛兽了。

转基因技术和杂交育种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技术路径,方唯选择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完全摒弃另一种技术。

“贺所长,可以开展转基因技术的前期研究,但需要慢慢来,毕竟研究工作耗资巨大,而且我们选择的技术路径也不同。”

方唯答应了贺青云的请求,让对方回去写份报告给蔡桐,公司会进行审议。

作为他个人,是支持对转基因技术进行前期研究的,但暂时不会有太大的投入。

随后,他在采购清单上签了字,贺青云便告辞离去。

“方支书,这是会议通知,你看看。”

方唯正准备回去吃午饭,工作人员送来了会议通知。

又到了去京城开会的时间,他回去收拾了一下,第二天就动身去了陈州。从陈州再乘火车进京,这是最为快捷的一条线路。

因为刚过完年不久,所以他就没有急于去看看斌斌,而是和吴天明等熟悉的代表聚了聚。

“方支书,你的运气可真好,又躲过一劫。”

七八个人在酒店餐厅聚餐,有个代表就开了句玩笑。

“人家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结果差点栽进去,简直不可理喻。好在上面及时放开了土地流转,方支书这下子可以大展宏图了。”

吴天明一直在关注此事,他紧随其后发表了意见,举双手欢迎允许土地流转的政策。

土地流转虽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较于问题而言,好处是足够大的。别的不说,就像瑶岭农业这样的先进企业,一旦拥有足够的土地,那么创造出来价值就会成倍增长。

“事情已经过去,不说了。我这次准备的提案是关注本土的种子安全,一定要将粮食安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家怎么看?”

方唯不想就过去的事情说太多,因为没有意义。

他成功的转移了话题,大家的注意力果然就集中到了种子安全以及粮食安全这些方面。

事实证明,现阶段大家对于种子安全没多少概念,一门没心思就是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至于用什么种子都无所谓。

国外的种子好用就用国外的,本土的老种子不好用就摒弃,这不很正常吗?

“方支书,你这项提案有点超前了啊,等咱们的粮食产量上来了,再谈其他也不迟。”

吴天明的话很含蓄,其实就是不赞同对方的提案。

因为他看不到十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不会明白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毕竟这几年很多从七十年代延续过来的项目都下马了。

方唯倾听了大家的意见,但没有和他们争论。等会议开始之后,他还是按照计划提交了提案,然而这份提案并未引起重视。现在的主流观点就是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然后走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子。

所以,很多产业都被冲击的很厉害,像一些知名的国产品牌就是从现在开始逐渐消亡的。

会议结束之后,方唯才去学校看望了斌斌,本想喊婷婷出来一起吃顿饭,结果婷婷又去了国外,只好父子两人去吃了顿涮羊肉。

“爸,婷婷姐怎么去了国外留学?”

“搞不清楚,单位上说是去进修,不知道是读硕还是访问学者。”

方唯和儿子聊起了婷婷,都觉得对方的工作似乎有点神秘。

不仅仅是平时工作忙,而且还经常去国外,这次干脆去了国外学习,据说要一两年的时间。

他现在有点能理解田桂花的抱怨了,有这么个女儿和没这么个女儿几乎没啥区别,反正好几年都见不着人影子。

“婷婷姐不会是从事什么特殊的工作吧?”

“怎么可能,你小说看多了吧?”

父子俩的对话到此结束,但方唯心里面也很怀疑,只不过这种事没办法求证,他一直相信婷婷不是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这世界上往往有很多的无奈,他愿意相信婷婷只是无奈罢了。

回到村里,方唯马不停蹄的开始巡视春播工作。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即将进行插秧工作,然后春播就彻底结束。

这一季是全年的重头戏,将会大面积培育稻种,所以公司上下都很重视。

阳山那边的20万亩水田则全部种植【南光五号】水稻,方唯提前针对那些土地进行了指定,全都纳入了【种植区】。

日子在匆匆忙忙中溜走,等插秧工作结束之后,方唯才闲了下来。

趁着最近不忙,他对于之前的收获进行了结算。

公司现在的盘子大了,但作为方唯来说,点数的收获依然不尽如人意。他这次结算了17亿点点数,但依然不够升级的消耗。

【总体结算,点数+】

【总点数:】

手上现存的点数差不多有29亿点,方唯想了想,首先选择对研究所进行升级。

【归属设施】→【生产设施】→【育种研究所】

【设施等级:(16级,0\5亿点)】

【设施属性:提高研究效率、提高研究水平、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高学习效率,提高项目研究成功率。】

【在此建筑内进行科研,全属性额外增加160%,灵光乍现+1,妙手偶得+1】

【总点数:点。】

研究所一直没有升级,方唯便直接把【育种研究所】从1级提升到了16级。

之前他一直觉得研究所不是很重要,但现在引入了生物基因技术,研究所的重要性便会逐渐显现。这几次的育种成功,研究所里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待遇也会有所不同。

在升级的过程中,方唯刷出了两个大礼包。

【灵光乍现】,在研究工作中会突然迸发出灵感,新思路、新想法或许是成功的关键。

【妙手偶得】,在研究工作中无心之举,或许直接推动了研究的成功。

这两个属性都很逆天,尤其是在科研工作中,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方唯感到很满意,特别是研究所居然是【归属设施】,简直令他喜出望外。

从此后,研究所的研究工作会大大提速。

说曹操曹操就到,方唯刚去泡了一壶茶,贺所长就拿着申请报告走了进来。

研究所是铁了心要开始研究转基因技术,申请报告之前递交到了公司,蔡桐等人开会研究同意了研究所的请求。

现在只需要方唯签个字,研究所就能拿到一笔研究经费。

方唯接过报告看了一遍,然后二话不说就签了字,然后交还给了贺青云。

“贺所长,你把报告转交财务部,他们会及时拨款的。”

“好的,谢谢支书。”

贺青云开开心心的走了,他下决心要攻克转基因技术的难题,在人生的后半段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方唯觉得研究所的路还很长,国内在转基因方面的研究明显滞后,想要取得成果任重而道远啊。

好在公司的实力雄厚,现金流十分的充裕,倒也不怕花钱。

时间匆匆。

三个品种的杂交玉米都有了收获,经过细致的筛选,分别选出来了符合标准的种子,然后再进行第二轮的培育。

所谓杂交玉米,就是将父本和母本的优良特性集中到一起,从而培育出高品种的新玉米品种。

这其中的难题就是抗逆性,要不然获得的种子再种植就会产生性状分离,那么一切都前功尽弃。

目前看,三个品种的杂交玉米品种,筛选出来的种子有多有少,暂时还不能确定最终的结果。经过反复培育之后,才能最终确定优秀的杂交玉米品种。

到这一步,基本上就算育种成功了。

鉴于种植区的强大属性加成作用,最终筛选出来的玉米品种就可以进行二代常规育种。这才是方唯的终极武器,用什么技术都难以弥补这个差距。

只不过使用二代常规育种得到的玉米种子,只能种植一代,这一代也是各项性能最强的一代,包括抗性、产量、口感、品质等等。

要是留种继续种植,大概率会产生性状分离,逆化,所以是不可行的。

“【遗传稳定性+1】是这么用的,对于育种工作来说,这简直是逆天的属性。”

方唯觉得胜利在招手,新凯奇想要翻盘恐怕就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