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有趣的想法(1 / 1)

加入書籤

竹下雅人不知道他的演讲可以唤醒几人,但哪怕仅有一人也让他开心。

起码最少一个家庭,大概率被他拯救。

说的太多,有点口干。

青年从桌子上拿起星海饮料旗下的纯净水,一口气喝掉半瓶。

“OK,现在我们继续讲招聘。”

“我曾在多所大学说过,未来世界是信息时代。”

“如果不懂电脑,都有可能会被视为文盲。”

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然后大声问众人。

“大家想做新时代的文盲吗?”

“不想!”

听到大家的齐声回应,竹下雅人满意的点了下头。

“很好,既然不想,那就多学一点计算机技术吧。”

“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问问大手公司,是不是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也可以仔细观察家附近的各类商店,是不是使用电脑进行收银的越来越多?”

竹下雅人的询问,让众多学子一愣。

他们中记忆出众者,很快就发现一切如竹下雅人所说。

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说不定未来不懂电脑真会被说文盲。

“泽野,周六早点去网吧?”

“行啊,正好熟悉熟悉电脑。”

在记忆出众者的影响下,几乎全部学子都意识到电脑的重要性。

但这个东西价格昂贵,网费之类的更贵。

没什么钱的学生,便选择通过网吧学习。环境确实有点差,但相对于别的地方,已经是最优选择。

竹下雅人见众人纷纷聊起这类话题,便笑着暂停了几分钟。

等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他这才继续说道。

“我不要求你们每个人都学会写代码,那不现实。但起码要学会使用各类办公软件,以及制作出好看的PPT。”

办公软件属于什么岗位都最好能熟练使用的软件,可以提升一个人在公司的价值。

尤其是PPT,更是对上对下的神器。

这玩意制作的好,对上可以哄领导开心;对下可以更容易的说服大家接受。

只能说,学会制作精致好看的PPT,走遍天下都不怕。

絮絮叨叨的聊完就业,竹下雅人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那么接下来,开始到问问题的时间。大家先举手,让我看看有谁想提问。”

面多大半人举手的情况,竹下雅人随机挑了个他看着比较顺眼的男生。

“这位穿着白西服的同学,就你了,想要问什么?”

白西装青年惊喜的站起来,然后恭敬的询问。

“请问,竹下先生,您是如何看待日本市场的?”

果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经济问题。

竹下雅人在心里摇摇头,但脸上丝毫未变,很快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日本是个很好的市场,因为银行贷款利率只有1%。你在股市上找到年利润超过1%的公司,就会有回报。找到年利率超过5%的公司,就会有不错的回报。”

“而这样的公司,日本还是有很多的。”

日本股市整体回报率很低,许多只有4%到5%的样子。

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日本银行的贷款利率更低,银行恨不得免费借钱。

“如果你不将日元兑换成美元等外币,那么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如果随时准备换兑,那就很一般了。”

“现在日元和美元的汇率不是很正常,太高了。”

本国赚钱本国花,那么日本银行的低利率简直就是天使。

如果本国赚钱外国花,日本银行就不怎么样了。

因为日本当下的超高汇率难以维持,很快就会重回100:1以上比例的正轨。

“还有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选,那么就选最稳定的企业。比如丰田汽车,或者是NTT通信。”

丰田汽车和NTT属于日本最稳定的企业,别的企业都破产,这两家都影响不大。

非常适合喜欢稳定拿收益的股市小白玩家。

听听完青年的讲解,白西装男子大胆的试着问。

“不包括星海集团吗?”

“当然,我们星海集团是新兴企业,没有老牌巨头那么稳定。”

星海集团各大子公司,在全世界攻城略地。

和星海集团做一桌的,都是新兴企业。

一个问题完事后,青年看了看大家,又随意指了个女性。

“接下来,就左边那位穿着黑色制服的女孩。”

女孩发现点到的是自己,立马站了起来。

“那个,那个,竹下先生好。”

“嗯,你也好,不用紧张,有什么想问的吗?”

竹下雅人语气温和的安慰,缓解着女孩的情况。

“嗯,是这样的,我很喜欢中华文化,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去中国工作学习。”

“您能帮我介绍下,中国的市场特点吗?”

难得碰到一位想去中国发展的日本女生,青年的态度顿时变得更加友好。

“去中国发展,那你能接受眼下那边的落后吗?”

“嗯,我知道,我每年暑假都会过去一趟。”

女孩不是盲目大胆,她有做充分的考察。

就是因为考察后发现,中国每年再去都会变了模样,才下定决心前往中国发展。

“这样啊,很好,就是要有这股精神才行。”

竹下雅人十分认可女孩的实践态度,狠狠地肯定一波后,才开始就女孩关心的问题展开回答。

“在我看来,此时的中国,就是六七十年代的韩国,五六十年代的日本。”

“到处都充满着活力,到处都充满着机会。”

“现在我们有很多企业被中国的这股活力吸引,去那边投资发展。”

“如果你加入一家大的公司,然后主动申请去中国,未来一定会有非常不错的发展。”

一连串肯定后,青年敲了敲桌面进行提醒。

“但是,你一定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中国人口众多,人口素质也越来越好,市场潜力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

“这样大的市场,开始的时候因落后会是大超市。”

“但很快,市场就会出现茫茫多的竞争者,最终演变成全球最强的竞技场。”

“如果你的公司总是将中国市场当大超市,不想着投资当地,而是单纯赚一票就走。”

“那么除非你的专利别人不可缺少,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中国市场,是前世界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

如果你的态度不够端正,很快就会消失不见。

最早的白色家电产业,索尼等公司的产品,不肯将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后果就是只能在少数领域苟延残喘。

有的巨头,比如说东芝,甚至不得不将白色家电业务卖给中国公司。

通信市场同样如此。

眼下中国通信产业七国八制,NEC也是其中之一。

但很快,随着巨大中华几家本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崛起,NEC基本上丧失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竞争残酷,但也有着众多的好处。

那些脱颖而出者,都能在全世界有着不错的发展。

毕竟竞争残酷,就需要你在各方面都做好才能生存。等到去竞争不发达国家,就是降维打击。

“大市场,竞技场。谢谢竹下先生的忠告,我会记住的。”

“不用客气,我很佩服敢于向外闯荡的年轻人,日本现在就缺少这一类型的人才。”

日本国内特别高压,必须走出去才有活路。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星海集团自然也不能例外,主要靠着全球市场发展产业。

当然,眼下星海集团依旧以本土为重,本土的销售额依旧在50%左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本土会越来越不重要。就算不计算星海基金,海外占比预计也会在70%以上。

中日两国都有了,日本海外最重要的市场美国自然也不能例外。

“美国股市值不值得投资?”

“肯定值得,美股可是全世界最值得投资的资产。”

美股的发展非常成熟,就算单纯的投资股票指数,收益都远超银行利率。

如果能选中对的股票,更是会大赚特赚。

下完结论后,竹下雅人开始解释为什么值得。

“美国股市的公司和日本有很大区别,那就是它们的收益率特别的高。”

“很多上市公司的年收益率,都在10%以上。”

“公司收益率高,股东能获得的收益也跟着提高,大家自然也更愿意炒股,股市也就愈发火热。”

美国公司的超高收益率,是支持美股大发展的原动力。

等什么时候美国公司收益率变低,这股积极向上的火热投资场面才会消失。

当然,其中也会有波折,但总体上来说没有太大影响。

毕竟美国股市资产蒸发,只是美国股市在配合美元潮汐全球收割而已。

此外,信心也是关键因素。

炒股就是炒信心,一旦集体意识形成,好的资产也能让股民们整烂掉。

典型的就是网易,有一段时间股票市值远低于公司实际资产。

著名投资人段永平就是看到这一机会,果断重仓买入,进而大赚数亿美元。

而烂的公司,也能靠集体信念长期维持高价。

泡沫时代的日本,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一大堆收益率和增长率只有百分之几的公司,却能有超过50倍的市值。

一般情况下,股市投资的基本要求是10到15年赚一倍。

所以很多经营稳定的公司,比如银行,公司的估值都不高。

股民就算玩高倍率,也要选哪种年增长速度15%以上的公司。

像日本泡沫阶段那种增长速度和利润都不行的公司,市值还那么高倍数,自然是需要信心支持。

当然,股民的信心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后世同样以不赚钱为代表的B站视频,刚上市那几年大家还比较期待。

亏损什么的大家也不在意,只要看到增长就行。

结果等了许久,却一直不见气色,市值最终一泻千里。

曾经很多人预言的千亿美元市值不是梦,也成了一则笑话。

陷入发展瓶颈还赚不到钱的公司,市值还能过百亿,都是看中它的出色宣传能力。

和美国相对的,此时的日本股市就是信心丧失的产物。

什么时候能像美国那样来上一挤强心剂,股民们的信心才会提上来。

要知道七八十年代,美国的股市也是一坨。

最终靠着失去最大敌人,以及信息时代的领航员角色,成功上演牛市不断的画面。

当然,也有一种较为残酷的恢复股民信心手段。

等!

等经历过泡沫破裂的这一代投资人离场,新的投资人入场。

毕竟不切身体会,人是不会有深刻记忆的。

那些喊着大国小民,渴望小国生活的部分人,就是被眼前世界主要地区和平现状迷魂了头脑的典型案例。

听完竹下雅人的讲述,他再次询问。

“这就是星海基金只投资美国股市的原因吗?”

“不,星海投资从来不会只投资单一市场。”

竹下雅人连连摇头,然后开始和他举更具体的例子。

“日本股市我们投资了索尼、东芝、NEC等一大票公司。”

“港岛股市我们投资了新世界地产、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一大堆华资。”

“欧洲股市我们投资了诺基亚、飞利浦、西门子等巨头。”

……

“可以说,我们在投资上实行的是全球布局。”

20年后,东芝、飞利浦等公司会衰落。但眼下,还是它们的辉煌时期。

星海基金现在进入,只要离开的及时就能赚大钱。

接下来,竹下雅人又回答了一系列关于投资、关于经济发展的问题。

直到演讲接近结束,才好不容易碰到个互联网领域的。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不知道我们可不可以在网上做个专门听歌的网站?”

“当然可以,非常好的点子。如果你能解决歌曲版权问题,那就更好了。”

听歌是人类的刚需,但现在歌曲市场被唱片巨头垄断。而唱片巨头讨厌互联网,不喜欢有人将歌曲搬到网上。

互联网打车Uber的创始人,就在这方面栽了跟头。

他创建音乐分享网站,然后被唱片巨头告了,被判赔偿数千万美元。

还好他是天才,靠着不停创业东山再起。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就被这笔庞大的债务压垮。

“版权吗?”

“是的,版权是个门槛。”

竹下雅人点点头,然后又好心建议道。

“如果你真的想靠着音乐网站进行创业,我觉得你最好去美国。国内音乐行业非常保守,你根本没有机会。”

“美国那边不一样,没钱的时候可以偷偷搞,拿到投资了再补票。”

新兴企业,都没什么钱,早期只能靠盗版起家。

先上车后补票虽然不道德,但互联网公司只能这样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