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股东大会(1 / 1)

加入書籤

“早川桑,这边的瓶装水还没放好。”

“嗨,我这就去拿。”

“田村桑,投影仪再上一点。”

“嗨,明白。”

1990年3月20日上午8点,负责布置会场的工作人员,在东京王子酒店忙碌个不停。

因为下午2点,就是松本制造的股东大会。

松本制作这边,为了体现对这件事的重视,也早早来到酒店。

主要是在楼上的小会议室,简单的进行一遍彩排,避免出现严重失误。

星海集团的几位领导都是第一次,没什么经验,只能使用这种笨方法。

时间很快来到中午,为了避免犯困,竹下雅人甚至只吃了两根香蕉。

要的就是万无一失。

通常来说,股东大会都是固定套路。

首先是社长致辞,然后是社长总结去年公司的发展情况。

不过星海集团和日本一般公司不同,本来应该是公司养老位置的会长,才是那个可以决定一切的存在。

因此社长就被替换成会长,也就是竹下雅人亲自下场。

“诸位松本制造股东,大家下午好,我是竹下雅人。”

伴随着掌声的渐削,站在前台中央位置的青年,这才重新挺直身体说。

“今天,将由我向诸位介绍松本制造的发展情况。”

“首先是公司最大的支柱产业拉杆式行李箱。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提高42%的销量,达3000万件。”

“其中高端品牌风雅增长26%,销量超过300万件。”

“中端品牌疏影增长21%,销量超600万件。”

“至于低端品牌玲珑,增长速度最快,全年销量近2100万件。”

……

仔细介绍完销量过后,竹下雅人开始讲起股东最关心的盈利。

“公司去年的拉杆式旅行箱销售额,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毛利润也突破2000亿。”

“这其中,风雅行李箱贡献最多,达1600亿。”

……

详实介绍完行李箱产业后,竹下雅人开始介绍公司的第二项业务——服装产业。

这一产业,松本制造刚进入不久。

因此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都有点不够看,还不到行李箱零头。

但那些想着长期持有的股民们,反而对这部分听得最认真。

因为服装产业,代表着松本制造的明天。

“除了行李箱和服装,公司也小小的投资了一点食品行业。”

“不过这部分花费不足10亿日元,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服装产业虽然发展的很一般,但也给星海投资带来了上百亿日元的销售额。

食品就不一样了,去年基本就是白送,没有任何销售额。

介绍完公司各项业务的盈利情况后,竹下雅人总结道。

“公司去年实现全年销售额突破3200亿,毛利润2100亿,实际利润1060亿。”

因为竹下雅人的大撒钱行为,松本制造的利润最终没能突破10亿美元大关。

不过早在去年11月,松本制造已经在进行降火,所以股民也没有太大反应。

大家现在更公司在服装和食品方面,有什么战略规划。

这时,竹下雅人见有人站起来举手,便放下稿子温和的问:“这位先生,您是有什么事吗?”

穿着黑色西装,梳着小胡子的中年人点点头。

“是的,我现在很司在食品方面,有什么更具体的规划。”

竹下雅人自信的比划一个ok的手势。

“没问题。”

“我现在就和大家说说,公司今年的发展规划。”

既然答应了中年人的请求,青年也就没有按照原计划那样,先从拉杆式行李箱说起。

他自信的站在舞台中央问:“不知道诸位家里,有没有做开车相关生意的?”

“有!”

会议室内,响起稀稀拉拉的声音。

“ok,既然有,那么应该有人知道新出现的,防止犯困的能量饮料吧。”

这时一位做物流生意的老板,不太确认的大声喊。

“那个补充精力防止犯困的饮料,莫非是我们公司的新产品?”

竹下雅人肯定的回应说:“没错,能量饮料就是我们公司即将推出的新产品。”

“别的不说,在开车或者建筑工地,一定能受到欢迎。”

这位站起来的老板,对此非常认同。

他平日里,就喜欢开车的时候喝一罐。

他佩服的再次喊道:“不愧是松本制造,竟然可以研发出这么好的饮料。”

“是啊,是啊,这款饮料也太管用了,我们出租车司机都很喜欢。”

随着数位和开车打交道的股东陆续站出,大家也开始对松本制造的饮料期待起来。

虽然在场的股东一致认为,松本制造的下跌只是暂时行为,但能尽快涨上去,终归是好事。

没错,松本制造的股东们,都以为股价下跌是暂时性调整。

很快,公司的股价就会再次一飞冲天。

其实不仅是他们,就连高层的大藏省和日银,也是这样想的。

大家都一致认为,股价下跌只是暂时性调整。

随着日本的发展,东证很快就会恢复,然后继续往上涨。

这点,从大藏省和日银,对于1990年日本经济的白皮书可以清楚看出。

整个白皮书,股市根本就不是重点,三言两语轻松带过。

经济届,更关注的是消费市场和房地产。

整个社会的普遍认识是,股价都涨了这么多。

现在跌一点,也只是将泡沫成功挤出。

尤其是随着3月的股市又一波反弹,这种观点更加的深入人心。

他们就没想过,股市的再次反弹,是大资本故意制造的增长,借此更好的出逃吗?

只能说,日本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的经验,确实十分不足。

不过这也正常。

日本在80年代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每家公司都必须有自己的主银行,也只能通过主银行贷款。

然后大藏省和日银,通过控制银行发展经济。

这种主银行经济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窗口指导。

在这一模式下,日本通过短期大幅度降息加息的方法,成功战胜了70年代的石油危机。

要知道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日本是遭受打击最严重的国家。

如果不是田中角荣顶着美国压力谴责以色列,国家甚至有破产的可能。

既然短期大幅度降息加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日本很自然的认为,这一招在现在同样管用。

可惜,时代变了。

80年代的日本,开始了所谓的自由化改革,主银行制度下的窗口指导已经失去意义。

日本大企业通过市场融资获得的钱,要远远超过通过银行融到的钱。股市不再像70年代那样坚实,而是左脚踩右脚式的踩空。

这时候突然大幅度加息,企业无法在市场融到钱,纷纷出现经营性风险。

尤其是金融业,这种现象最严重,很多金融公司都有破产危机。

当然,因为房地产的坚挺,金融公司还可以小小的狂欢。

但很快,随着大藏省和日银对房地产的下手,市场就会出现连锁反应。

只能说长期的计划经济发展体制,导致日本高层对自由经济模式认识不足。

没能意识到,影响最大的是股市问题。

如果日本可以一边打压房地产,一边维持股市的稳定。

日本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惨淡场景。

消费迅速由通货膨胀变为通货紧缩,居民消费能力严重不振。

就算银行利息降到负数,大家也不再进行投资。

数位股东的认可,算是坚定了股民们的信心。

甚至有人想着,回去之后再买点松本制造股票。

一旦新饮料大获成功,松本制造的股价不仅可以重新涨回,估计还能抬升一部分。

那么自己在别家公司的亏损,岂不是可以赚回来了。

如果青年知道有股民出现这种想法,绝对哭笑不得。

只能说,全世界的股民,都有那种抄底抄在山腰上的情况。

不过松本制造其实也还好,股价就算跌的再惨,最多也就是跌到市值巅峰的三分之一要论坑钱能力,还是日后的白头鹰厉害。

一场金融危机,银行的股价能跌到1美元以下。

搞得那些抄底抄在40美元、30美元、20美元的家伙。

瞠目结舌。

谁能想到,一家世界知名巨头银行,股价能跌的那么惨。

当然,如果你没有加杠杆,那么一切都好。

因为这类公司的股票,很快就会回到正常位置。

聊完国内,竹下雅人又开始介绍起国外的发展情况。

“公司在申城合资的箱包厂,今年生产了1250万件玲珑行李箱。”

“预计明年,这一数字可以扩张到1500万规模。”

“这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在低端市场的占有率。”

松本制造的中高端市场占有率太高,做到维持现状都很难。

所以竹下雅人也不说这个,大家不喜欢。

“此外,公司在泰国独资的箱包厂,已经快要完工,年产量有机会达到300万件。”

低端产线全放在申城,终归不太合适。

尤其是这部分皮箱的市场在东南亚,自然就近生产更方便。

说起来,青年都忘了这家东南亚的工厂,还是前些日子去松本制造视察才想起来。

他一直以为,公司今年的全部增产都在中国进行。

没想到,竟然还有东南亚一部分。

不过东南亚的产线,最多也就扩张到500万件,远比不上申城的合资工厂,只能算是对申城箱包厂的一种补充。

股东大会进行的非常顺利,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竹下雅人本以为,会有人对股票价值下降进行问责。

没想到,大家更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对这一部分基本没提。

不知道是该夸股东有远见好,还是该骂他们脑子糊涂。

这时候,那些只是单纯买卖股票的,自然可以无所谓。

因为就算损失惨重,也就亏一点钱。

那些借钱杠杆炒股的完全不一样,很容易时光永驻。

股东大会结束后的酒会,竹下雅人走到好友羽田一郎身边。

“没想到,大家竟然这么和善,没有人对我进行口诛笔伐。”

“口诛笔伐,什么意思?”

羽田一郎没搞懂学弟,紧皱眉头思考。

“那个,公司不是股价下跌了吗?”

虽然3月股价有所反弹,但相对于巅峰时期,松本制造的股价已经大降15%。

换成美国的股东大会,投资人早就骂街了。

“市场调整而已,大家自然不在意。”

“再说,下跌的都是泡沫涨起来的。”

羽田一郎也深信社会上的主流观点。

股市挤出泡沫是好事,有利于企业自身业务的提高。

只能说,人很有难脱离时代的眼光。

事后诸葛亮谁都可以。

事前诸葛亮,甚至事情发生时诸葛亮,都是小概率出现。

“额,那你从股市离开了吗?”

“那必须的。”

羽田一郎抹了下自己头发。

“我可是时刻关注星海投资相关新闻。”

“当我知道你们撤走的时候,也跟着第一时间卖掉股票。”

说到最后,羽田一郎用略带惋惜的口吻道。

“可惜,有点卖早了。”

“如果12月再卖,能赚更多。”

竹下雅人笑着锤了下他的胸口说:“你就知足吧。”

“如果一直不卖,小心最后卖不出去。”

“不可能,我当初卖的可是地产股。”

羽田一郎十分自得,内心为自己的选股水平点个赞。

“呵呵,地产股,这可是大藏省和日银的重点打击对象。”

“住宅法都推出来了,早晚要完。”

日本的住宅收税,将在今年实行。

一方面是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机打压房地产项目。

不过这一政策有利有弊。

好处是打压成功,日本再也没出现过如此夸张的房价。

同时,也增加了财政收入。

坏处是,日本农村、小城市、偏远郊区住房废弃更加严重。

因为想要继承这些房屋,不仅要交遗产税,还要每年交房产税。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打工人来说,非常的不划算。

“嘿嘿,也是,所以我只后悔了一点。”

羽田一郎根本不在意好友的调侃,美滋滋的拿起一杯啤酒。

“嗯,说个正经事。股市现在风云变化,几年内最后不要进入。”

“放心吧,我知道。”

羽田一郎很精明,自然不会傻到动荡期进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