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厉兵秣马·天降双星(1 / 1)
丹阳郡。
校场上,呼喝声震天动地,新募的丹阳精兵演练着刀枪搏杀之术。
江岸边,船坞中叮当作响,初具雏形的战船骨架林立。
孙坚以铁腕加上张良的精心治理,丹阳这块立足之地,正以惊人的速度变得稳固。
郡守府内。
巨大的地图铺陈在中央,孙坚、张良、程普、黄盖、韩当以及年轻的孙策围图而立,目光皆聚焦于那被长江汉水环抱的广袤区域——荆州。
张良羽扇轻点襄阳:“刘景升以‘八俊’清流之名入主荆州,看似坐拥蒯、蔡等大族鼎力支持,根基深厚。然此等根基,亦如沙上之塔,暗流汹涌。”
“刘表与河北袁绍,同属名门,皆自诩汉室纯臣。袁绍早有鲸吞河北之心,岂会坐视刘表坐大?二人之间,名为呼应,实则互相提防,暗通款曲却又各怀鬼胎。此乃可乘之隙。”
羽扇指向襄阳,“蒯氏兄弟智谋深远,蔡瑁掌握水军,皆非甘居人下之辈。蒯越与蔡瑁,一政一军,争权夺利之势已显。刘表居中调和,看似平衡,实则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平衡即破!”
张良总结道:“荆州本地豪强林立,刘表乃外来客主,虽得大族支持,却难掩其与诸多地方豪强的疏离隔阂。此等豪强,或可为我所用,成为乱其腹心之引信。”
孙坚听得血脉偾张,胸中豪气直冲云霄。
丹阳的稳定,张良的智珠在握,让他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他猛地一掌拍在地图上襄阳的位置:“子房先生洞若观火!荆州,必为我孙氏囊中之物!传令各部,整军备武,打造战船,广积粮秣!目标——南郡!”
整个江东孙氏集团在张良的规划下开始高速运转。
募兵、造船、屯粮、搜集荆州情报……
丹阳与庐江郡交界处。
一支孙坚军的精锐巡逻队正沿湖岸巡视。
带队校尉深知主公与军师对荆州动向的重视,对任何可疑迹象都不敢掉以轻心。
突然,湖面薄雾中传来不同寻常的划水声,隐约可见数艘形制奇特的梭形快船轮廓!
“有敌情!戒备!”校尉厉声喝道,巡逻队瞬间进入战斗状态,弓弩上弦,刀枪出鞘。
对面的快船似乎也发现了他们,非但没有逃离,反而调整方向,船速之快,远超江东水师现有战船!
“放箭!”校尉毫不犹豫下令。
箭矢射向快船。
然而,对方船体似乎经过特殊加固,大部分箭矢被船侧竖起的厚实蒙皮盾牌格挡。
更令人心惊的是,对方船上士卒面对箭雨,竟无丝毫慌乱,阵型纹丝不乱!
就在双方距离迅速拉近,水面冲突一触即发之际!
快船队首船上,一员身披锁子甲、头戴凤翅盔的将领霍然站起,声如洪钟,穿透湖面:“前方可是孙破虏将军麾下?我乃戚继光,率部自海外漂泊归来,久仰孙将军威名,特来投奔!绝无敌意!”
校尉心中一惊,对方将领气度不凡,士卒精锐异常,绝非寻常水寇或袁术军。
“戚继光?未曾听闻将军名号!”校尉高声回应,箭矢虽未再发,但警惕不减,“既是投奔,为何鬼祟行踪?”
戚继光朗声道:“实因沿途遭遇袁术军哨船拦截,恐生误会,故取道巢湖水路!我等可放下武器,只求面见孙将军陈情!”
就在此时,另一艘快船上,一员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魁梧大将也长身而起,声若巨雷:“还有我林冲!与戚将军同路,亦为投效孙将军而来!某等诚意,天地可鉴!”
他身旁两百健卒,虽无戚部那般森严阵型,却个个龙精虎猛,显然亦是悍勇之士。
孙军校尉见对方主动提出放下武器,且观其气度言行,确非作伪,心中疑虑稍减,但仍不敢大意。
“既如此,请诸位将军约束部属,随我回营!是非曲直,自有孙将军与子房先生明断!”
戚继光与林冲对视一眼,皆无异议。
他们约束部下,收起兵刃,快船紧随孙军巡逻船,驶向孙坚设在巢湖口的水寨。
宛陵郡守府。
孙坚端坐主位,张良侍立一旁,程普、黄盖等宿将分列左右,审视着堂下二人。
戚继光率先上前,抱拳行礼,不卑不亢:“末将戚继光,参见孙将军!久闻将军威震华夏,讨逆扶汉,特率本部亲兵五百,跨海归来,愿效犬马之劳!”
林冲随后上前,声音洪亮:“末将林冲,参见孙将军!飘零半生,幸得与戚将军同行,闻将军招贤纳士,故率麾下两百兄弟来投,愿为先锋,万死不辞!”
孙坚目光锐利,沉声问道:“二位将军远道而来,其志可嘉。然天下英豪何其多,本将军何以信你等?又有何能可助我江东基业?”
早有准备的戚继光从容应对:“将军明鉴。末将不才,略通水陆战阵、筑城练兵之法。观将军水师初建,战船虽具其形,然船型稍显笨重,转向不便,临阵配合亦欠章法。末将麾下所乘‘鹰船’、‘网梭船’,乃经特殊设计,船身狭长低矮,桨橹并用,破浪如飞,于复杂水域可收奇效。末将愿献上船图与操练之法,助将军打造一支纵横长江的无敌水师!”
他随即取出一卷简易图册,上面勾勒着几种新颖战船的构造和一个小型步兵协同作战的阵列图解,并简述了其在水战、城防中的应用理念。
其思路之清晰,见解之独到,远超时下水战认知。
孙坚与张良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
这绝非空谈!
轮到林冲,他更显直接:“末将出身行伍,擅使枪棒,尤精步卒近战搏杀与陷阵突击。观将军麾下丹阳兵勇则勇矣,然单兵技艺与小队配合尚可精进。末将愿倾囊相授枪棒技艺,并可为将军训练一支专司攻坚拔寨的‘虎贲’劲旅!将军若不信,末将愿与营中任何一位将军切磋,以证微末之能!”
堂上诸将,包括年轻气盛的孙策,都被林冲的豪言激起了战意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