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玉人代绾·惊风不栖(1 / 1)

加入書籤

晋阳城万人空巷。

当那数万被解救的百姓,尤其是那些牵着孩童的妇人、重获自由的青壮,在士兵护卫下缓缓行来时,整个城市沸腾了!

“刘将军回来了!”“恩公啊!是刘将军救了我们!”“爹!娘!我们回家了!”

哭喊声、欢呼声、感激涕零的呼喊声,席卷了每一条街道。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这一刻,刘英在并州军民心中的地位,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不仅是驱逐胡虏的统帅,更是万家生佛般的救星!

蔡琰坐在一辆简陋的牛车上,看着眼前这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她再次清晰地认识到,那个在绝境中与她相依为命的“刘君”,是何等人物。

他不仅救了她,更救了这千千万万的黎庶。

这份功业,这份仁德,让她心潮澎湃,更添倾慕。

郡守府张灯结彩,庆贺大胜与百姓归家。

貂蝉作为刘英的伴侣,以女主人的身份,温婉得体地主持着内务,安抚归来的妇孺,安排食宿。

她早已听闻了蔡琰的事迹——断魂谷中临危不乱的智勇,逃亡路上对刘英的悉心照料,以及她那显赫的家世与满腹才情。

一日午后,貂蝉特意邀请蔡琰至内院花厅品茗。

“文姬妹妹,”貂蝉亲自为蔡琰斟茶,声音温柔似水,“一路艰辛,妹妹受苦了。妹妹在断魂谷中救护夫君的壮举,妾身感激不尽。”她目光真诚,带着由衷的欣赏。

蔡琰连忙欠身:“夫人言重了。当时情势危急,琰只是……做了该做之事。刘君……将军他吉人天相。”

貂蝉微微一笑,拉过蔡琰的手,轻轻拍了拍:“妹妹不必拘谨。你我皆是乱世浮萍,能在此处相逢,亦是缘分。妹妹才情绝世,家学渊源,更难得的是这份临危不乱的胆识与仁心。妾身……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蔡琰心中微动:“夫人请讲。”

貂蝉看着蔡琰清澈的眼眸,柔声道:“妹妹对将军的心意,妾身看在眼里。将军对妹妹,亦是欣赏有加,患难之中更见真情。妹妹身世飘零,才华横溢,若……若妹妹不嫌弃,妾身愿代夫君向妹妹提亲,迎妹妹入府。如此,妹妹得一安稳归宿,将军身边也多一位红颜知己、贤内助,岂非两全其美?”

蔡琰的脸颊瞬间飞起红霞,心跳如擂鼓。

貂蝉的提议,直击她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期盼。

然而,她心中亦有矜持与忐忑,低声道:“夫人厚爱,琰……惶恐。只是……此事还需将军……”

“妹妹放心,”貂蝉笑容温煦,“将军那里,妾身自会去说。妹妹这般品貌才情,将军岂会不喜?”

当夜,貂蝉便将此事婉转告知了刘英。

“什么?纳文姬为妾?”刘英闻言,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几乎是本能地摇头,“不行!这绝对不行!”

貂蝉有些意外:“夫君……为何?文姬妹妹才貌双全,对夫君情深义重,更于夫君有救命之恩。给她一个名分,让她有个依靠,不是很好吗?”

刘英站起身,在房中踱步,脸上带着一种貂蝉难以理解的纠结:“蝉儿,你的心意我明白。但……这对你不公平!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我……我心中只有你一人。再者,这对文姬也不够尊重!她是当世才女,她的天地,不该只局限于后宅庭院!我若纳她为妾,岂不是将凤凰关进了金丝笼?”

“夫君,”貂蝉柔声劝道,“妾身明白夫君待我之心,也敬重夫君待文姬妹妹的这份尊重。然,夫君可知,在这乱世之中,一个女子,尤其像文姬妹妹这般才貌出众又曾陷于敌手的女子,若无一个强有力的依靠和名分,她的处境将何等艰难?给她一个名分,是保护她,也是给她一个光明正大留在夫君身边、施展才华的平台。至于妾身……”

她微微一笑,带着豁达与真诚,“能与文姬妹妹这般才女共侍夫君,是妾身的福气。夫君心怀天下,身边岂能只有蝉儿一人?多一位知心人照顾夫君,为夫君分忧,蝉儿高兴还来不及,何来不公?”

然而,刘英心中的现代观念根深蒂固,他依旧摇头:“蝉儿,你不必说了。此事……容我再想想。或许,我可以拜文姬为女师,主持府中藏书阁,甚至开设女学,让她能光明正大地施展才华,受人敬仰,不必依附于谁的名分之下。”

貂蝉见刘英态度坚决,心中暗叹,知道一时难以说服,只得暂时作罢。

消息虽未正式传达,但府中并无秘密。

刘英拒绝纳妾的风声,还是隐隐约约地飘到了蔡琰耳中。

或许是某个侍女无心的议论,或许是貂蝉委婉的暗示,蔡琰的心,瞬间从云端跌落谷底。

“他……拒绝了?”蔡琰独坐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明月,心中一片冰凉。

“是了……他贵为并州之主,功勋盖世,而我……不过是一个被匈奴掳掠过的残花败柳,虽有几分虚名,又怎配得上他?他待我以礼,许我以职,已是莫大的恩典,我竟还痴心妄想……”晶莹的泪珠无声滑落,滴在冰冷的窗棂上。

她取出心爱的焦尾琴,独自来到后花园的凉亭中。

月色如水,洒在琴弦上,也映照着她苍白而哀伤的容颜。

指尖轻抚琴弦,一曲悲凉婉转的《胡笳十八拍》幽幽响起。

琴声如泣如诉,时而如大漠孤烟,诉说着被掳北上的凄惶与绝望。

刘英因白日政务和纳妾之事心烦意乱,难以入眠,信步来到后花园散心。

清冷的月光下,那如泣如诉的琴声幽幽传来,瞬间攫住了他的心。

他循着琴声走去,只见凉亭之中,蔡琰一身素衣,纤弱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

她低垂着头,全神贯注于琴弦之上,泪珠无声地滴落在琴身上,每一根弦的颤动都仿佛在泣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