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翻拍《水浒》?(1 / 1)

加入書籤

接下来的几天,张辰一直在闭关,主要是丰富《2012》的故事板。

这部电影,他瞄准的是明年暑期档,奥运会之前上映。

按照时间倒推下来,满打满算只剩下13个月,时间上非常紧。

他突然有些后悔当初答应任仲伦担当上影节颁奖嘉宾了。

上影节在六月中旬举办,那么他最早也得六月下旬才能开机。

白白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可已经答应了,不好反悔,剩下的这段时间就只能尽量完善故事板。

有时候,这玩意的作用比预演动画还要重要。

故事板,或者说分镜稿越详细,工作人员越能直观的了解导演的意图。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时,张辰在画的就是洛杉矶板块翘起的那张特效图,《2012》最震撼的几个标志性镜头之一。

这种镜头单纯靠语言描述是很难准确表达的,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就直观很多。

张辰绘制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样子,角度,各元素的布局,位置。

类似这样的镜头,肯定是特效和模型结合。

张辰已经让特效公司制作对应的液压机了,有《环太平洋》的经验,制作起来并不难。

只是比之前的更大而已。

不止这里,灾难第一次降临时的那一幕也用到了液压机模拟地震。

这些镜头都会在横店的影棚里拍。

这是张辰故意的。

一个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这些东西在国内生产,拍摄,费用会更低。

另一个则是他的一点私心,想要尽量锻炼国内的队伍。

硬件模型这块,国内其实非常有优势。

强大的工业能力决定了,想要什么样的道具都可以造出来。

只不过以前缺少类似的场景,所以就缺少必要的配套。

但只要有需要,这块可以很快组织起来。

目前张辰手下的特效公司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另外就是cg特效这块,这东西,不是说有钱就行的,必须得上手干。

国内从事这块的特效公司不算很多,不超过50家,且80%为10人以下的小团队。

如bj“视点特艺”承接《京华烟云》特效时,全组仅 7人,用 3台电脑完成 200个镜头,单镜头制作周期平均 3天,质量仅达“能看”标准。

项目流程混乱,无标准化分工,常出现建模师同时负责渲染、合成师手动调整每一帧色彩的情况。

06年《鹿鼎记》神龙教祭坛的火焰特效因反复修改,最终呈现“五毛钱火焰”。

这也是‘五毛特效’的起源。

cg特效这块,一口吃不成胖子,只能慢慢来。

张辰已经在有意识的派人学习,《环太平洋》《2012》两部电影,大头虽然都在工业光魔,但也有一部分分给了立方体。

而立方体就有张辰从国内派去学习的工程师。

现在,他拍一部《环太平洋》要8亿人民币。

而后悔,《流浪地球》的总成本也才3.2亿。

论特效镜头,两者其实差不多。

那成本为什么相差如此悬殊?就是因为国内的特效起来了,不再受制于国外。

特效成本下来了,总制片成本自然也就下来了。

类似上面这样的镜头画稿,张辰准备了很多。

剧组开机之后,程龙并不能马上进组,他得等《功夫之王》那边杀青,大概9月份才能进组。

在此之前,张辰要做的就是尽量完成其他的镜头,提前给工业光魔让他们先一步制作特效。

正想着这些,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青花瓷》的歌声委婉悠扬,很是好听。

拿起电话,看到上面的来电号码是董建强。

张辰皱起眉头,公司里的人都知道这两天他在闭关,难道有急事?

接通,那头传来董建强的声音:“张辰,你来一趟公司吧~”

“怎么了?”

“宁昊回来了,他这边出了一些状况~”

宁昊?

张辰有心想再多问一句,但想来董建强给他打电话,事情应该不简单,电话里多半说不清。

“行,我现在出发,一会到~”

一个小时后,张辰终于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宁昊这小子,现在本来应该在拍摄《无名之辈》,可拍摄了一个月后,突然不想拍了。

“你到底怎么想的?”

此时的房间里人可不少,宁昊,张辰,董建强外,还有黄渤和徐征……

宁昊一脸痛苦:“我就是觉得《无名之辈》的本子不行,和《赛车》相比,差太多了,我不想拍……”

“就因为不让你拍《无人区》你就闹脾气?”张辰的语气有些冷。

“也不是,你们都说那么明白了,我怎么可能还惦记着,早就放下了。

但《无名之辈》我也不想拍~感觉这就不是我的故事~”

宁昊好像钻进了牛角尖。

此时屋里,董建强沉默着不说话,另一边的小透明黄渤和徐征,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乖乖,你平时就是这么和张导说话的?

张辰也有点无语,换了宁昊之外任何一个导演,他绝对一口老痰吐对方脸上,可眼前这个闹脾气的是宁昊。

他的好兄弟,得惯着~“那算了,不拍就不拍吧。”

这话一出口,不仅董建强惊讶,旁边的黄渤和徐征也张大了嘴。

还能这样?

尤其是董建强。

剧组开机那就是钱啊。

拍一半闹脾气,不拍了?

那之前的投入可就都打水漂了。

虽然宁昊给公司赚了不少钱~虽然宁昊是国内唯三的两亿元大导演~那也不能……嗯,好像也没什么。

不拍就不拍吧。

“辰子,对不起,可我真的拍不下去了,一分钟都不想拍……”宁昊也有些不好意思。

张辰无所谓的摆摆手:“没事。”

旁边的董建强这时候道:“可这样的话,我们十一档就没有电影可上了,要不,换个其他的导演接手……”

他也不知道张辰到底怎么想的,只能试探着提出建议。

张辰却是大手一挥:“不用,封存就好,没准什么时候他想通了,又想拍了……”

几人一听,好家伙,张导对宁昊是真爱啊。

这都由着他。

“那你接下来准备做什么,就这么歇着?”

张辰问起了宁昊今后的打算,宁昊也茫然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张辰干脆道:“给你两个选择,要么跟我去好莱坞,我下一部电影马上要开机了,给我做副导演。

要么,我给你再重新找个剧本,你不是嫌弃《无名之辈》是多线叙事吗,那这次就找个不是多线叙事的,甚至,是你从来没有拍过的类型……”

嗯?那是什么?宁昊也来了兴趣。

“《爆裂鼓手》。”

张辰公布了答案,答案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周董那部?”

众人都对这部片子有所耳闻,因为一次发布会上,张辰曾经公开喊话周董,说他有一部关于音乐的电影,邀请周董担当男主角。

“对,剧本一会让编剧部的人送过来,你看一下。人物很简单,很适合周董,但电影有些黑暗向,我想,没准会合你现在的口味。

最关键的,这电影很简单,应该一个月就能拍完,完全不耽误十月档上映……”

原时空,《爆裂鼓手》只拍了19天就杀青了。这电影在欧美的票房其实很一般,但在亚洲却异常火爆,日本300万美元,韩国1100万美元,不过没在内地上映。

张辰这么一说,宁昊更感兴趣了。

“黑暗向的?”

“对,所以我一直没急着拍,和我们公司的风格不符,不过你现在这种情况,正好拿来以毒攻毒……”

“我这种情况?我什么情况?”

“你看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了。”

宁昊再看,黄博和徐征像是两个傻子一样的盯着他,顿时萘然起来。

没多久,剧本被送了过来,宁昊逐字逐句的看起来。

张辰这版的《爆裂鼓手》进行了适当的本土化。

将故事背景设定在香港,人设也稍微改了一下。

原著中弗莱彻老师满嘴芬芳,简直就是标准的人渣。

放在老美可能没什么,放在香港真的让人没法接受。

又不是《麻辣教师》~原时空,许多观众都是因为这点对这部电影打出了低分。

张辰觉得没必要。

如果强行按照原版的设定,没准连过审都过不去。

毕竟,就连电视剧里出现粗口也才是这两年刚出现的事。

比如,奶奶个腿之类的……

宁昊读的很仔细,电影大致讲述的是音乐学院的新生周董一心一意想成为最强鼓手。

在加入学校乐队后,他感觉自己正在朝着梦想迈进。

然而,在梦想的道路上,有一个最大的绊脚石,乐队的魔鬼教练何冰。

是的,张辰在写剧本的时候,连主演的人选都选好了——周董和何冰。

剧本里角色的名字直接就用的演员的真实名字。

“当然,具体的角色人选你来定,不过我建议周董就请周董……”

“可他的演技……”

“慢慢磨呗,刘天王一开始也只是会耍帅而已,而且,这部戏里其实不需要太多演技,周董的角色,全程只需要一个表情就好了。

更主要的是,周董音乐才子的人设与角色本身就很相符,观众看到他表演敲鼓,一点违和感都不会有。

换了其他演员,你能保证吗?”

宁昊哑口无言。

不得不承认,的确是这样,从人设来讲,没人是周董的对手,谢逼王或许勉强可以,但也只是勉强而已。

张辰见宁昊不再反对,也放下心来。

他坚持用周董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票房。

周董是少数有票房号召力的歌手,《大灌篮》居然能破亿,多少老牌演员都达不到。

更夸张的是《刺陵》,这种绝世大烂片都能有6000万的票房,看到这个成绩,恐怕很多专业演员都要哭死在厕所里。

《爆裂鼓手》只要有周董加盟,票房的基本盘就有了。

虽然他确实不会演戏。

“魔鬼教练你选的何冰?”

“这只是我写剧本时想到的人选,并不代表你也得选他。

其实换成任何一个老戏骨都没问题,陈宝国,王志文,陈导明,都能轻松驾驭这个角色,对了,冯远征老师也不错……”

“行,这片子我接了~”

宁昊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张辰则说道:“你接没问题,但这次必须有始有终~”

“我保证这次一定不会再撂挑子了。”

得到宁昊的保证,张辰再次看向董建强:“那就把《爆裂鼓手》定在十一档,替换之前的《无名之辈》。”

“好的。”

“另外,演员方面你帮着联系一下,尤其周董那边,他这两年这么红,档期肯定都排满了,我们这部戏最多一个月,和他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印象中,周董这两年的作品就没有断过。

《不能说的秘密》《大灌篮》……

平均一年一部电影。

半天后,董建强回复,周董那边正在拍《大灌篮》,这个月杀青。

太好了!档期刚刚好。

“我已经和他基本说定了,半个月后,他来参加上影节,到时候谈具体细节……”

张辰点点头,有了周董基本就成功了一多半。

其实,陪着宁昊任性一回也没什么,他也赔得起。

主要是不想宁昊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名声毁掉。

前一部《赛车》过两亿,下一部《爆裂鼓手》票房不到一千万。

到时候媒体绝对会用最恶毒的语言去攻击宁昊,江郎才尽什么的估计都是最文明的。

张辰不想宁昊遭受这种无妄之灾。

唉,真是操碎了心。

汇报完,见董建强站在原地没出去,张辰抬头:“怎么了,还有其他事?”

董建强点了点头:“还真的有。”

“那你说~”

张辰放下笔,停下手头工作,正式聆听对方的诉求。

“华录百纳和中影在筹备重拍《红楼梦》这事你知道吗?”

张辰点头:“知道啊,前几天发布会还听到有人在后台说这事。”

“我听说高希希也在筹备《新三国》,他的背后是中国传媒大学制作中心和小马崩腾……”

“嗯,那又怎么样?”

张辰还以为他是在担心这些剧会对他们的剧造成影响,但其实大可不必。

无论是《武林外传3》还是《潜伏》都是大热剧续集,根本不愁卖。

然而他却想错了,董建强问道:“你觉得我们筹拍《新水浒》怎么样?”

此时他的眼睛里有光。

张辰一惊:“你想翻拍四大名著?”

董建强点头:“别人能翻拍,我们为什么不能?”

是啊,别人能翻拍,我们为什么不能。

我们当然能。

以张辰今时今日的地位,只要他说想翻拍《水浒》,绝对会有国字头的找上他。

关键是,张辰不想。

为什么不想?因为他不喜欢《水浒》。

四大名著里,《水浒》是被曲解最严重的一部。

所谓的梁山好汉,其实没一个好人。

也不能说一个好人都没有,但确实不多。

大多数都是强盗,土匪,杀人犯,强干犯。

没杀过人在里面就已经算是身家清白了。

所谓的替天行道和劫富济贫都是给自己找的合法抢劫的借口。

张辰还记得他上辈子第一次读《水浒》时的震惊,尤其是看到里面的李逵,这他么能叫好汉?见人就杀的好汉?一直以为梁山都是好汉,结果就是这么群玩意。

这他么还不如陈浩南呢。

搞不懂它是怎么混成四大名著的。

这不就是造反教科书吗?

就一百零八将这种货色,也就是四大名著的光环,否则电视剧也过不了审。

让他翻拍《水浒》,他是一百万个不愿意。

哪怕知道肯定赚钱,也还是不愿意。

为什么肯定赚钱?那是必然的。

四大名著只要拍出来,就不愁卖。

但让他选,他更愿意拍《三国》或者《西游记》。

可《三国》已经在筹备了,而《西游记》,其实更适合改编成电影而不是电视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