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帮帮王宝强?(1 / 1)

加入書籤

高地中心

罗杰伊伯特是《芝加哥太阳报》的一名专职影评人,同时也是全美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影评人。

电影开始播放后,罗杰习惯性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录下自己的观影的一些感触。

第一条便是——视觉效果震撼。

这方面罗杰承认,真的没什么好挑的。

《2012》的特效方面极为出色。

地壳变动引发的全球性灾难,汹涌海啸淹没都市、高楼大厦瞬间崩塌、火山大喷发、飞机坠悬崖等场景,都极为逼真,末日景象呈现出毁灭的极致美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灾难现场。

看个电影,却真真正正感受到了末日灾难的恐怖与压迫。

这些精彩的特效画面成功地将“末日”这一概念具象化,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没过一会,他又在本子上写下第二条——程龙的转型非常自然。

程龙自己也说了,在这部电影里,他不再是个能打的大侠,而是变成了为了家人能够活下而搏命的拼命三郎。

虽然依旧有摩托车追逐飞机这样的惊险镜头,但只有一处。

而且全片没有任何程龙化的符号,堪称一大进步。

电影界一直不给程龙任何表演类奖项就是因为程龙本人的符号化太严重。

或者叫个人风格过于浓烈。

过于浓烈的个人风格于演员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周星驰,金凯瑞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不管什么电影,只要让这些人参演,影片的个人风格立马就会被同化。

评奖团体很讨厌这点。

但相同的情况如果放在导演身上则被视为是好事。

导演只有具备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才被认为是好导演,否则就只是工具人。

罗杰记录之后就放下笔,记录观看,可没过一会,却偷偷皱起了眉头,然后,突然轻蔑的笑了。

他好像发现了很多小细节,无一不透露着导演的小心思。

首先是灾难来临之时各国政府应对的态度。

《2012》中,各国政府的应对方式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美国选择对民众隐瞒,但最后实际总统选择与民众共同赴死,显示了担当;罗杰看到这里轻轻一笑。

他觉得张辰这是在拍美国的马屁。

如果是美国导演来拍,那么总统肯定是个怂蛋,平日里他们就是这么骂的。

但因为张辰不是美国人,所以他不敢这么拍。

不但不敢这么拍,还把总统安排成英雄。

然后是意大利。

灾难发生的时候,意大利人民在祷告。

墙顶上是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壁画,地震发生,裂纹正好沿着上帝和亚当对手指的中间裂开,暗示人类繁衍生息这一次次的生命循环即将走向尽头。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镜头,暗示着神已经放弃人类了。

印度很倒霉,海平面反转,整块地面陷入海中。

日本也差不多,整块沉没。

哈哈~罗杰自认发现了张辰的小心思。

他恰好是知道华夏和日本的世仇。

一个华夏导演的末日灾难片中,日本被搞沉没了~然后是大英帝国博物馆毁于一旦~哈哈~他偏巧又知道大英博物馆里有许多华夏文物,都是当年鸦片战场的时候抢来的。

华夏政府曾经要求归还,但英国方面拒绝。

既然要不回来,那么干脆大家都别要。

罗杰猜测张辰大概是这么个想法。

不过这些都没什么,私货嘛,每个导演在拍电影的时候都会夹带。

他真正觉得有意思的是:那么多国家,有的国家选择隐瞒,只对精英开放。

有的国家则选择对公众公布真相,并陪着民众祈祷~唯独华夏不一样。

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华夏有一个镜头一闪而过,很多热气球升空。

不仅有生产方舟的工人登上热气球的画面,还有普通民众登上热气球的画面。

这个镜头很短,夹杂在众多镜头当中,不注意很容易错过,但很凑巧的被罗杰捕捉到了。

这个华夏人是什么意思?暗示华夏政府对待民众的方式与其他国家都不一样吗?

想到这些,罗杰很兴奋的将这一发现记录在小本子上。

然后又随便罗列了几条缺点,譬如角色塑造扁平,每个角色都没怎么发掘。

写影评就是挑刺,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电影,挑不出刺,以后谁还会把他们这些影评人当回事。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条——内涵挖掘不足。

整部片子只顾玩弄技术,灾难的缘由没有很好地与历史、宗教或哲学对接,缺乏合理的解释,对于人类文明即将毁灭的更深层次探究,在人物快节奏的生死逃亡情节中无暇顾及。

没错,他真是这么想的。

很多信教的人真的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惩罚。

……

首映礼很成功,不论是明星还是观众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赞不绝口。

电影放映完毕后张辰回答了一些媒体的问题,首映礼宣告结束。

然后是晚宴环节。

这时候就没媒体什么事了,完全是圈里人的交际宴。

张辰一走进宴会厅就成为整场的焦点。

“恭喜张导,又拍出一部大作~”

“《2012》绝对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灾难片~”

“张导能不能透露一下,下一部作品是什么题材,我们好提前避开,和张导对上,那真是十死无生啊……”

扑面而来的恭维话好像不要钱一般,张辰也只能笑着打招呼。

他虽然不喜欢应酬这样的场面,但今天情况特殊,人家都是来给他捧场的,他作为主人家当然要给予春天般的温暖。

不过,虽然是恭维话,却不一定是假话。

《2012》的特效水平的确是全世界最顶尖的那一批。

不止国内观众,老美观众看了都要惊呼。

有人拍拍他的肩膀:“你这次又成功了~”

张辰转头看到来人,赶忙从旁边侍者那里拿过一杯酒,冲着附近几人举杯:“电影质量好是一方面,但要成功,还要仰仗各位前辈的栽培……”

在他对面,正是韩三坪,任仲伦,阎依云等人。

张辰已经得到消息,《2012》第一天的排片是81%。

81%啊~这个逆天的排片全世界只有《赤壁》拿到过。

原时空,《赤壁》上映的时候,中影直接下达任务,这个电影院要求2000万的业绩,那个电影院3000万的……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赤壁》的首日排片率高达81%,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种。

现在,这个特殊待遇则变成了《2012》的。

看来大佬还是很照顾他的。

为了不再被人说暗箱操作,《2012》的同期可谓是大片云集。

国产的只有一部,《梅兰芳》,不过是在月底,还是点映,不存在竞争关系。

但好莱坞大片可就多了。

梦工厂的《功夫熊猫》,迪士尼的《纳尼亚传奇2》都是和《2012》同一天上映。

索尼的《全民超人汉考克》则在月底。

同期有三部好莱坞大片,这下总不能再说《2012》独霸档期了吧。

至于排片,完全可以说是市场行为。

国内第一部灾难片,国内第一大导的作品,还有前作《环太平洋》的人气支持,院线方面看好不行吗?

给点高排片不行吗?

不行?

那我换个说法,人家院线爱国不行吗?

你还敢说不行,那就得挨揍了。

告别了几位大佬,迎面又走来了黄小明。

黄小明也在《2012》里打了个酱油,不过镜头不多。

其实很多和星辰娱乐交好的明星都在里面打了个酱油,毕竟是全世界发行的一亿美元大片,哪怕是打酱油也有很多人愿意的。

“怎么了,看你愁眉苦脸的?”

张辰和黄教主碰了一下,香槟在口中传来一种异样的口感。

“没什么,就是妒忌。你拍部电影,就好评连连,我拍部戏就被骂上了天~”

黄小明说的是《鹿鼎记》。

最近张大胡子的《鹿鼎记》播出了,一片骂声。

随便上网翻翻评论,网友们那是各种骂。

当然,不止骂他,张大胡子也被骂。而且骂的非常有道理。

骂黄小明油腻,根本没演出来韦小宝的那种市井无赖气质。

骂张大胡子的选角,男主选了黄小明这么个油腻大叔,七个女主选的也不怎么样,一个赛一个的丑。

这点其实有点冤枉张大胡子了,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从人选上其实还可以:应采儿饰演的阿珂美丽动人,胡可饰演的苏荃成熟妩媚,舒畅饰演的建宁公主活泼可爱,刘芸饰演的沐剑屏单纯善良,何琢言饰演的双儿温柔乖巧,李菲儿饰演的曾柔温婉大方。

七个演员与其他几个版本相比,其实外形上并不差。

真正差的是化妆。

也不知道张大胡子是不是欠了化妆师的工资,要么就是换人了,《鹿鼎记》的化妆堪称灾难,明明很漂亮,上了镜就变成了柴火妞。

……

人群中,柳妍默默观察。

张辰身边的人走马灯一般的换,她好几次鼓起勇气想要自荐都没找到机会。

和柳妍一般的心思的还有杨小蜜,一颗心整晚都在张辰身上,和其他人的聊天都显得心不在焉。

其实在与星辰娱乐合作的女艺人中,她已经算是频率非常高的了。

电视剧方面基本她是第一位的。

全凭和陈曦的香火情。

但凡事就怕对比。

前面还有一个范小胖呢。

遥不可及~偏巧今天是个机会,范小胖不在这里,杨小蜜觉得这是佛祖给她专门安排的偷家好时机。

杨小蜜是佛教徒。

只是,她的碧池小雷达早就嘟嘟嘟的报警了,光这个宴会厅,不知道有多少女妖精想与他抢这个机会。

想吃唐僧肉的不止她一个。

就比如那边那个大胸妹,眼里赤果果的,连掩饰都不知道掩饰,一看就是刚入行的新人。

怎么能在千军万马中拔得头筹,拿下一血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呢,必须另辟蹊径。

杨小蜜觉得自己得好好设计设计~必须独树一帜,自己可是清华世家,和那帮没文化的小妖精不是一个层次的。

张导不也说了吗,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底蕴。

……

张辰完全不知道自己此时正在被群狼环伺。

他正在和王宝强说话呢。

王宝强今天一身西服,精干帅气,明显是经过精心搭配的,形象看上去还有点小帅。

只是一张口,那积攒起来的帅气就消失大半。

等再一笑,剩下那点也荡然无存。

“张导,谢谢你给我机会,我早就想拍武打片了……”

王宝强的声线很有特点,没有距离感,还有淡淡的喜感。

“没想到上次和你说了我是少林寺出来的,你竟然真的就推荐我进了组……”

他这次是专门过来感谢张辰的。

张辰推荐他进了《十月围城》剧组,饰演邓四弟这个角色,就是原本谢逼王饰演的那个黄包车夫。

霍文西当然想把谢逼王塞进来,但被陈曦明确拒绝了。

“张导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看不起内地的艺人了,有暴打白龙马事件,我不可能让他出现在电影里的。”

一句话,几乎断送了谢逼王在嘉禾电影里出现的可能。

“那时候他还年轻,不懂事……”

“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霍文西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陈曦堵了回去,但没办法,也只能无奈叹气。

只能感叹老板的运道不好。

鹰皇一哥是这么个情况,几乎与内地与香港最大的影视公司全部绝缘。

鹰皇一姐容祖儿只唱歌不演戏,演戏的一姐阿娇又几乎被行业封杀。

唉~这是造了什么孽啊~“你很喜欢拍动作片?”张辰问道。

“那当然了。”

说起这个,王宝强神色兴奋:“俺从小就喜欢武功,所以进了少林寺,出来以后最想拍的就是功夫片,可惜,没人愿意找我……”

“那如果我找你呢,功夫片,不过不是主角,是大反派,你愿意吗?”

“愿意,当然愿意,不管什么角色,只要是功夫片我都愿意的。”

王宝强出了名的没架子,拿了影帝还跑龙套呢。

倒是他旁边的经纪人宋哲惊讶的合不拢嘴,这傻小子运气这么好?

闻言立马挤出笑容凑上来:“张导,我是宋哲,宝强的经纪人。”

面对宋哲递上来的名片,张辰却接也不接:“还没到那个份上,有什么需要,我的人会联系你的,现在就是闲聊……”

宋哲也看出来张辰不待见他,点头哈腰的赔笑离开。

张辰这才又重新和颜悦色的看向王宝强。

王宝强也被这个操作搞得有些懵,怎么张导好像很不喜欢他的经纪人似得,可又感觉张导对自己很友好。

确实很友好。

王宝强这个人的性格其实和张辰很难做朋友,但张辰倒是对他印象挺好的。

演技好~人品也好~算是娱乐圈里一股清流。

很多人说他是装老实,但张辰觉得应该不是。

就拿他离婚这事,闹得全网皆知,双方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这种时候已经是打明牌了,有什么把柄那肯定都要捅出来的。

可一个妻子,一个经纪人,都是他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

这种关键时候,愣是拿不出黑料来,一个实锤的都没有。

这不正好侧面说明了宝强的人品过硬吗?那可是妻子和经纪人啊。

妻子还能说聚少离多,防着一点。

经纪人可是朝夕相处的,艺人有什么事,绝对瞒不过经纪人。

可愣是没有,编都遍不出来~……

王宝强也没敢耽搁太长时间,表示完感谢,又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走开几步,之前躲开的宋哲又凑了上来:“你们都说什么了?那部电影定了吗?”

王宝强摇摇头:“没定,张导就是提了一嘴,他没细说,我也不敢问。”

然后他又好奇的问道:“你什么时候得罪张导的?”

他只是显得憨,人可一点都不憨,刚才张辰对宋哲的态度他都看在眼里。

宋哲更纳闷:“我也不知道啊,我今天才第一次见张导~”

另一边,王景花也在跟张辰闲聊:“你很看好王宝强?”

张辰也不掩饰,点点头:“是的。”

“难怪对方是华谊的人你都愿意给机会,要不,我想办法把他签下来?”

王景花的心思又活了,仿佛看到了第二个杨小蜜。

杨小蜜是因为和陈曦关系好,顺带着和张辰的关系也不错,才能拿到那么多资源。

这还只是顺带的。

王宝强可是张辰亲口承认看好的人,那还得了?

张辰却摇摇头道:“签下来可以,但不是现在,你先默默观察吧,等时机到了,我会通知你的……”

王宝强是老实人,老实人不应该受到那样的伤害。

张辰决定找个时间帮这个老实人一把。

这时候,兜里的手机突然振动了两下。

张辰掏出看了一眼,是杨小蜜发来的短信。

短信内容莫名其妙:

欧阳失去偏旁!

张辰惊讶,自己居然秒懂了。

上辈子要是有这脑子还至于一事无成吗?

远处的杨小蜜,看到张辰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他看懂了。

暗暗在心中比了个‘耶’,勾引成功!

……

《大场面》有人看过吗,我觉得挺不错的,大家可以看看。

今天突然有点想法,下本书想写1984年的港娱,只是个想法。

我是八零后,别看我在书里总喷香港,但关于电影的经典,基本都是港片。

香港电影人我也有很多很喜欢的,干中学的典范~大家有类似的好书,帮忙推荐一下,我学习学习~另外,求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