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自研新品大爆发,先礼后兵(1 / 1)
至于售价,前世小米手环2代2016年才发布,售价149。
那个时候,产业链早已成熟,成本都降了下来。
但在2012年,做这么一个手环,摊薄的研发成本+物料成本都得100左右!
当下这种配置的智能手环,友商都会卖到100美金以上,也就是700多,甚至上千人民币!王逸让星逸智家团队研发出来,年底开售的话,卖个499,都算是超高性价比了。
毕竟是星逸品牌,不能贱卖。
倒是明年下半年可以再出个无界手环,届时根据市场行情,卷到399,甚至299!
这种小东西单件利润不高,但是走量。
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容易形成一种潮流。
看着畅聊朋友圈有人发了一些健身图,不经意地秀了星逸手环,记录了各种运动数据,其他人也会纷纷跟入,从而形成一种潮流。
再加上和星逸智家联动,虽然星逸手环一代不支持小艾,但支持星逸智家部分简单的联动,比如可以查看星逸智家的环境状况,温度,湿度,开关灯状况。
如此一来,星逸手环用户多了,也算是给星逸智家积累用户。
哪怕在当下他们是学生,是刚工作的年轻人,用了星逸手环,接触到星逸智家,等几年后他们租房买房,也都会优先考虑星逸智家!用户从娃娃抓起。
星逸手环这种价格低,可以迅速走量的产品,无疑是对星逸科技,星逸智家最好的宣传。
而且造手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团队后续开发智能手表,也就是水到渠成。
智能手环,将是接下来星逸智家研发的第一款新品。
而第二款新品,王逸定在了电动牙刷。
这个东西,谁用谁知道,用过离不开。
一旦用过电动牙刷,就再也放弃不了。
哪怕重生后,王逸都买的电动牙刷,只是这年头的电动牙刷属于“高科技产品”,很贵。
王逸一月份买的飞利浦电动牙刷新品hx6972,售价1599。
没错,就是这么贵。
而且这年头的电动牙刷又贵质量又差,一年多出保就坏,都是正常的。
前世王逸2018年买了一款飞利浦电动牙刷hx6730,将近四百,结果一年后出保就坏。
幸好王逸买的时候随手加了个延保到四年的京东延保服务,果断返厂。
但这种东西检测+维修的成本,都快赶上生产成本了,果断直接换新。
就当王逸以为这次稳了的时候,一年多以后,再度损坏,继续延保返修,继续换新。
又过了一年多,再度故障,已经出了四年延保,王逸直接换了其他品牌……
电动牙刷早晚一次,一年用七百多次,算是使用频率超高的存在。
因此电动牙刷的平均寿命一般是二到五年,但到底是一两年还是四五年,就得看品牌是否良心。
某些品牌能做到平均寿命三四年,有的只有一两年。
一倍的差距,有时候不是价格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良心问题。
有个术语叫做“计划性报废”,适用于白电,适用于手机,也适用于电动牙刷。
像是2012年-2016,大多数的智能手机两年就卡得不行,不得不换代,就是计划性报废。
直到2016年后,国产智能机的品质变得很不错,可以多用一两年。
比如小米6,就成了钉子户,换个电池继续用。
同样,星逸电动牙刷也得面临这个问题。
不过王逸的选择和飞利浦不同。
不管是手机,还是电动牙刷,王逸都不会为了多赚钱,而选择计划性报废。
像是星逸电动牙刷,王逸宁可成本高一点,也得把品控做好。
最起码把当下平均寿命一年的电动牙刷,做到平均寿命三年!友商质保一年,星逸电动牙刷直接质保两年。
后续产业链成熟,会提升到四年寿命,甚至五年。
没办法,在2012年各种产业链都不给力,若是做到四年寿命根本不现实,哪怕马达不坏,电池也扛不住。
五年后,产业链全面升级,那就问题不大了。
电动牙刷,第二个研发品类。
同样好研发,至于电动牙刷的马达?价格不高,完全没有研发的必要,直接购买就是。
若是自研,还得自己生产,太费事了。
随后,王逸的目光看向周围的办公室,开始思考其他智能产品。
之前简子妍买房,阴差阳错之下和仁恒达成合作,将为仁恒的高端小区打造全方位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和产品。
为此,王逸都得迅速丰富起星逸科技的产品线。
否则都合作了,星逸智家拿得出方案,拿不出产品,那不完了?王逸开始规划:灯具,收购一家灯具工厂,专门做智能灯具
前世王逸用的主要是米家生态,灯具买的易来yeelight的,感觉还可以。
当时王逸做过对比,米家灯具质保一年,yeelight质保三年。
就这一点,就让人觉得后者品控更好。
实际上也是如此,用了五六年,没出任何故障。
就是不知道yeelight目前成立没有。
王逸打开浏览器搜索资料,表情变得很是精彩。
5月,亿联客信息技术注册新的智能照明品牌易来……
王逸叹了口气,刚注册,那就废了。
按照他们的进度,班底打造起来就得第四季度了。
开始研发新品就得年底了,等他们研发出新品,就得明年年中了。
慢!太慢了!当然,这个效率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都是正常的。
但对于华为来说,太慢了。
同样,对于王逸来说,更慢!
为什么华为能在多个领域都用两三年的时间,走完欧美巨头二三十年的路,并且做到行业领先?就是华为的效率高,狼性文化,天天和战斗似的加班研发。
别的企业成立一个部门都得半年,有点产出就一年多。
而华为要做什么,迅速调配人手组建团队,直接开搞,半年就有产出。
哪怕是高端的智能驾驶,巅峰时期,华为弄了7000多位年轻工程师。
要经验有经验,要精力有精力,要能力有能力。
每个人开几十万的年薪,全部集体加班,嗷嗷地干!
没有任何意外,华为智能驾驶突飞猛进,迅速跻身第一梯队。
若是换了友商,可能框架才做好。
同样,星逸科技也是如此,所有部门全部华为效率!甚至比华为还效率!
不可能研发个灯光,都得一两年的时间。
既然友商靠不住,那就两条路走。
一来,让刘董出面,把雷士、飞利浦等灯光巨头,拉入星逸智家生态。
有了这些品牌加入,星逸智家就不缺灯具了。
第二,成立星逸智能照明事业部和品牌,做自己的智能灯具。
灯具都是成熟的行业,没多少技术含量,投入资金,招募业内人才进行研发,引入iot模组,升级算法就是。
生态链+自研,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而最先研发的,无疑是智能台灯,床头灯,客厅卧室灯组,射灯,灯带……
这些灯在仁恒的合作中,很多都需要。
明年仁恒高端住宅全套星逸智家,全套星逸智能灯光。
除了智能灯光之外,还有智能窗帘,智能马桶,多合一的智能浴霸,智能晾衣架……
王逸一一记下来。
还有新风机,空气净化器……
王逸将这些产品的标准和要求,全部写下来,然后发送邮件给孟庆振。
王逸只负责提要求和标准,剩下如何实现,都交给孟庆振。
孟庆振再进行细分,组建团队,进行开发。
当下星逸智家就有八百多研发人员,完全可以同时推进很多项目。
接下来趁着毕业季,还在疯狂招人。
后续星逸智家的研发工程师都将达到1500+,甚至2000+。
星逸智家研发中心有21栋楼,但员工只有2000多,原因就是20栋研发楼都有很多实验室,很多设备,占了大量空间,所以容纳的研发人员不多。
如果全是写字楼的话,可以容纳6000多人!
另一边,正在研究方案的孟庆振收到邮件提醒,瞬间来了精神,查看邮件,仔细分析。
连夜进行项目划分,人员配备,以及需要招募的新研发工程师要求……
随后再将这些在明天的晨会上,一一安排到各个部门。
接下来星逸智家大量招人,多个项目同时推进。
但多久有产出,就不好说了。
有些项目比较简单,可能三四个月就能投产。
有些项目比较复杂,估计得半年多,还有的得明年……
但基本上,年底左右,星逸智家会迎来一波新品大爆发!
自研新品大爆发!对此,王逸都满是期待。
再加上和仁恒的合作,项目是今年签的,但是首批合作的楼盘还在建设中,明年才会封顶然后装修。
届时,星逸智家的新品全部量产,仁恒就是第一个大客户,也是试点。
星逸智家全家桶,全部引入仁恒高端住宅,打造一个行业标杆,给地产界来一波王炸,也算是大手笔。
不过这些,王逸就懒得亲自过问了。
他提出要求,星逸智家的孟庆振自然会处理妥当。后续和仁恒对接的事,也有简子妍负责。
第二天,王逸在研发中心转了一圈,给员工打了气,离开黄岛,直奔市区。
简子妍选的四套别墅,都离着海边不远不近,算是最好的位置。
太近了,潮气太重。
途中,王逸还经过了前世的大学,那个学校自己努力,部分二本专业强势升级成一本的大学。
“吴霜,门口停一下。”王逸突然开口。
“好的,董事长。”吴霜将车停在路边。
王逸落下车窗,看着眼前的大学一时出神。
前世就是在这个学校混了四年……不,上了四年。
毕业后,王逸去了大厂北漂。
至于说考编?考公?
2015年毕业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没这个想法,更不会集体冲编制,哪怕是鲁省。
那几年经济好,就业也轻松,五百强国企,央企,本科学历,专业对口,人不憨,都很容易进。
海尔、海信、青啤这些五百强企业,都去非985、211的学校校招。
王逸的很多同学都去了这三家企业,而王逸则选择了北漂。
还有的去了私企。
2015年的私企,工资比体制内高得多。
很多人去6000的私企,也不会死磕月薪四千的编制。
世事无常,谁也说不住。
如果不是重生,现在的王逸和前世一样,也在宿舍里和舍友玩cf,偶尔背背书,准备期末考试。
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见王逸出神,吴霜忍不住道:“董事长,你要去这个学校看看吗?”
王逸落下车窗也想去学校里转一转,看一看前世四年的风景。
看一看前世一起逃课开黑的舍友。
看一看那个曾经亲密无间,互交第一次,最后又和平分手的大学对象……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不打扰,就是最好的交代。
王逸升起车窗,平静道:“不用了,去别墅。”
“好。”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虽然同样的年纪,但却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随后的几天,王逸一直留在岛城。
故地重游,看了前世的风景,也住了简子妍给他买的四套别墅。
后续星逸智家的智能设备量产后,四套别墅也都得全面升级。
没办法,用过了智能马桶的冲洗功能,就不再习惯普通马桶,总觉得擦不干净……
同样,习惯了智能家居一键操控,也不想都躺下了,再起来去关客厅灯。
习惯这个东西,真的可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享受了智能体验,也回不去落后的传统模式。
两天后,王逸接到了刘董的电话:“王董,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这一周我去了佛山美的总部,和他们谈了一下。对于加入星逸智家,美的表示可以考虑。但希望您能亲自去一趟美的总部。”
王逸听懂了潜台词,美的这是想要王逸去投资啊!眼下的美的市值只有格力的一半,是白电三巨头的老幺。
也正是今年,刚换了新的领导人方波,自然需要强大的外力支持。
毫无疑问,王逸和星逸科技就是最好的目标。
因此对于美的来说,是否加入星逸智家不重要,重要的是王逸的投资!
只要王逸愿意投资美的,美的全系加入星逸智家,都没问题。
星逸智家这条航空母舰,美的也想搭上关系。
有了王逸的支持,不管是方波,还是美的,都将前途无量。
不过这对于王逸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眼下美的市值300多亿,六年后就能涨到4000多亿!
6年时间,十几倍的增幅,妥妥的优质黄金股。
不管是出于投资回报率,还是出于战略合作考虑,现在投资美的,都是最好的时机!
星逸科技要和bat死磕,就得组建强大的班底。
美团,比亚迪,京东,歌尔,科大讯飞,都是王逸的战略盟友。
同样,美的也能成为星逸系,并且非常重要的一份子。
只是美的市值三百多亿,这一次投资,得大出血了。
不过没事,眼下星逸手机、星逸平板、小艾音响全部热销。
进入夏天,美柚、甄柚纯欲风再度席卷全球,营收节节攀升。
可以说,星逸科技并不缺钱,再拿出大几十亿去投资美的,也没有任何压力。
王逸索性道:“没问题,这样,我明天和岛城官方有个投资会议,等我忙完这事,就去美的那边。”
“好,王董!”刘董话锋一转:“至于坏消息,岛城我也去了,海信、澳柯玛还好,给我面子,都愿意加入星逸智家。可海尔油盐不进,特么的!怎么劝都没用,我差点和老张干起来!”
刘董越说越生气:“王董,不是我不出力,老张就像石头,油盐不进啊。”
王逸笑了:“没事,刘董,拿下格力,美的,海信,澳柯玛,已经很好了,非常好了。至于海尔,我来处理。”
“行,王董,我是真没辙了。”刘董叹了口气:“那我继续南下,拜访其他客户。”
“辛苦了!”
“都是应该的,星逸智家的产品也都在我们京东销售,若是星逸智家生态做起来,我们京东也能更进一步,双赢!”
刘董笑说,这也是他全力奔走,邀请各大品牌加入星逸智家的原因。
挂断电话,王逸哂然一笑:“果然,海尔还是那个海尔,国际海尔!”
“行,那就这么着吧,刘董都请不动你,我也只能先礼后兵了!”
第二天,王逸来到岛城某个机要之地。
见到了岛城的一些领导。
一番寒暄过后,聂主任说到重点:“王董,现在星逸科技在岛城有四个大项目。”
“第一个就是星逸智家工厂,去年12月份规划,经过半年建设,如今一期交付,二期也快了。”
“第二个是星逸智能电视工厂,和智能家居工厂一样,都是去年动工的项目,下个月一期厂房也能交付。”
“第三个则是星逸科技岛城研发中心,足足四百亩商业用地。今年三月份的新项目,产业+商业结合的研发中心,会打造很多200米以上的高楼,进度会慢一些,一期也得明年交付。”
“第四个则是岛城研发中心附近,1500亩的居住用地,全部交给星逸地产开发!”
“是这样的。”王逸点点头,原本星逸科技在岛城只有去年规划的星逸智家工厂和星逸智能电视工厂。
今年三月份星逸科技要扩大规模,在全国各地打造研发中心,配建高端住宅,疯狂扩张,这才有了后续的星逸科技岛城研发中心。
去年济州给美柚科技批了300亩商业用地,1000亩住宅用地。
于是岛城直接给星逸科技岛城研发中心批了400亩商业用地,1200亩居住用地,压过济州。
王逸则让宋思凝提议,将居住用地增加到1500亩,星逸科技全部拿下。
对此,岛城欣然同意。
原本至此,这一波鲁省双子星博弈,也算是落幕。
济州抢了先发优势,时间上快了一年。
而岛城则凭借后发优势,规模做得更大!
而且星逸科技岛城中心位于石老人区,岛城的富人区,前途可观。
却不料,济州一看岛城的研发中心,竟然盖过了美柚科技园!那怎么能行?
济州不甘示弱,又给星逸科技批了无界科技园+周围的住宅用地给星逸地产开发。
目前无界科技园的规划还在研究中,但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估计快落地了。
这一次之所以这么慢,肯定是因为规模太大,不得不慎重处理。
毕竟岛城中心都干到了400亩商业用地+1500亩住宅用地。
那无界科技园,必然得干到500亩商业用地+2000亩住宅用地。
虽然具体政策没出,但大概率如此。
眼见济州又放大招,岛城不甘示弱,于是有了这一次的面谈。
“王董,听说你们要把岛城的星逸智家工厂,作为星逸智家全球总部?”
王逸点点头:“没错,50亩研发中心,150亩厂房,可以当做总部。”
聂主任喜上眉梢:“当总部好,当总部最好了。但是总部得有总部的规格,200亩的总部太小了。正好星逸智家总部附近还有很多空地,我们再拿出800亩工业用地,都划给伱们,足足1000亩工业用地,作为星逸智家总部。还有周围的居住用地,2000亩都低价卖给星逸地产!”
星逸科技岛城研发中心,位于石老人区,都是商业用地,妥妥的富人区,寸土寸金。
而星逸智家总部最初规划的就是智能家居工厂,只是不值钱的工业用地,位置也在远离市区的黄岛区。
2012年的黄岛区还很荒,离市区太远,算是工厂集聚区,正需要强大的企业打造居民区,带动周围发展。
毫无疑问,星逸智家总部和星逸地产,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土地价格也比星逸科技研发中心附近,低得多。
对此,王逸原本不会拒绝,可想到海尔拒绝加入星逸智家的事,王逸还是摆了摆手:“抱歉,聂主任,星逸智家总部不打算在岛城扩张。星逸地产也暂时没有投资黄岛的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