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队伍扩大(1 / 1)
“哎,青松,你刚刚干嘛给钱啊!我看他们都没给钱!那人也没敢要啊!”
出来的时候,祝永华笑着问了一句。
王青松摇了摇头:“没必要这么干。这要是被人问起来,就麻烦的很。”
只不过他不想这么干而已。
祝永华若有所思。
随后两人又骑着车子在市区里溜达了起来。
之前只是本地学生。
现在外地学生过来学习,肯定要有实践,于是本地学生带着外地学生出入大院,已经变成了常态化的事情。
重新回到单位,这里还在开会。
路过一处街道,他发现了一个正在扫地的人。
梁副厂长。
王青松也只是看了看。
毕竟这是未来一年的常态化。
此时厂里到处都是人,车间里反而不是很多,大家伙不是在学习,就是在那里进行辩论。
……
“青松!”
刚刚回到了车间,赵铁柱就找到了他。
王青松看着他严肃的说道:“赵铁柱同志,以后见到人了,记得喊别人同志。”
赵铁柱挠了挠头,笑道:“哦,王青松同志,祝永华同志。”
其他人都是在那里笑着。
王青松这才说道:“怎么了?找我有事情?”
赵铁柱嗯了一声:“师……不是,刘全有同志让我们参加你们的东方红指挥所。”
听到这话,王青松愣了一下。
看着刚刚走过来的刘全有。
只见对方说道:“这些都是我带出来的,相对来说,都是能信得过的,本来他们也想自己成立一个团体的,但是有时候祸从口出,所以我想让他们加入你们。”
王青松闻言看向了其他人。
赵铁柱笑呵呵的说道:“王同志,你今天干的事情实在是太解气了,我嘴笨,但是我服你。你带咱们***吧。”
王青松看着几人在那里琢磨着。
赵铁柱,是刘师傅的徒弟,本来就是单亲家庭。
当年东北工业支援四九城的那一批人。
但是赵铁柱的父亲出事情了,后来一直是刘师傅照顾的,算是半个儿子了。
不然的话,今天对方也不会带人拦着。
其他人也都是受到刘师傅的照顾。
这些人年龄都不是很小,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都比他要大一些。
想了一下,便直接答应了下来。
“好,不过,我们的宗旨是工人思想宣传队。主要是做宣传的。”
工宣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规模,现在已经有不少单位开始办了,但是数量很少。
因为没时间和精力。
刘全有笑着答应了下来:“行,这挺好的!”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王青松见状,这才去拿了一个本子过来:“那行,我给你们登记一下。”
这是特地用这个时代的纸张和字体打印出来的表格。
随后开始登记了起来。
一共十三个人。
加上王青松和祝永华两人,队伍一下就扩大到了十五人。
看着不多,但是在整个厂里也不算小了。
毕竟大部分的人其实都是随波逐流,看着别人干什么,他们感觉对了,就跟着后面摇旗呐喊。
“王同志,我们接下来干什么?”
赵铁柱对着他笑呵呵的问了一声。
王青松想了想,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大家互相学习,有些需要背诵的必须要背诵。”
“啊?”
赵铁柱一阵的为难。
这么大的年纪背书,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王青松笑道:“没事!大家慢慢来,明天开始,我会去弄一些宣传报,到时候你们负责去张贴。”
“哎,这个可以,我去贴。”
赵铁柱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好!到时候浆糊去跟食堂要,他们会提供的。”
现在食堂可是担惊受怕,深怕招待不好这些爷们。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下午,王青松闲着没事,便去了厂里溜达。
没一会就看到沙春明。
对方看到他赶忙喊了一声:“王青松同志!”
“沙春明同志!”
王青松停了下来,同样招呼了一声。
沙春明看着附近没人,便赶忙说道:“有个事情,想让你想想办法!”
“什么事情?”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
沙春明这才低声说道:“是这样的,现在不少学生来城里,我们接到了安顿的任务,一共五百人。”
“嘶!”
王青松吸了口气。
“这么多人?”
随后想到了后世看到的资料,这时候很多人进来,吃喝总要人解决,于是就有了分派任务。
主要是学校、机关、街道办以及招待所等等。
但是很多单位也接到了安顿通知。
“是啊!”
沙春明点了点头,随后说道::“现在厂里没人管事情,食堂老王那边压力很大,这个怎么办?我也找不到人商量。”
王青松想了想,说道:“主要是什么问题。”
现在的领导不是去干校,就是在扫地,确实没什么人管。
“吃喝,我们的物资没那么多啊!让我们自己解决。还有住的地方。”
王青松闻言思索了一下,说道:“这样吧!你们保卫科适当的招收一些知根知底的人,记得人不要脑子不好的,给这些人办理登记,食堂物资我去找机车班的人,看看能不能处理了。”
城里的粮食都是吃定量的,短时间没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不行。
不过此时他的想法是这些人不能在厂里待着。
否则的话,厂里会更加的难以控制。
他是有办法了,但需要这些人过来,而且还需要时间一下。
“你有想法?”
沙春明此时有些胆战心惊,深怕他们自己被这些人给拿下。
他现在就是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王青松自然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
只要撑过这年年底,到了明年初就会稳定下来。
当然了,学习还是要进行的,很多人还是会各种各样的遭遇,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
点了点头:“嗯,你先去弄!我去看看!”
沙春明此时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闻言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好!我知道了,那我去办!”
随后这才离开。
王青松出来以后,直奔机车班那边。
不过人不在。
在厂里找了一圈,这才在厂子这里找到了他。
“杨连东同志!”
看到杨连东,王青松笑着打了个招呼。基本版一共就三个人,老姚走了,现在就剩下两个人了,整天也没什么事干。
就是看热闹。
“王同志!”
对方看着他笑着打了个招呼。
“走,我们去一边,有点事情!”
杨连东闻言跟了过去。
来到没什么人的地方,王青松这才拿出烟来给他递了一根。
“东哥,机车班现在还好吧!”
杨连东看了看四周,笑道:“还行吧!现在厂里也没事情干,一天到晚就闲着看热闹。怎么了?有事情?”
王青松看着对方,机车班一共就两个人,也成立不了什么团体。
这些人只要家里问题不大,就没什么事情。
但是想要成为这次事情的主体以及得益者,可能性不是很大。
不是没可能。
只是可能性很小。
毕竟厂里还是工人为主体。
收回思绪笑道:“有一点吧!厂里需要一些物资,一会能不能帮忙去拿一些回来。”
随后将情况说了一下。
主要是粮食、猪肉、以及一些衣服。
这些人可不像是工人那么好糊弄和讲理,孩子都是热血的年纪。
一言不合就给你上课。
有时候连说话辩解的机会都没有,辩解就是在狡辩。
“可是……这些东西,我也拿不到啊!”
杨连东为难的说道。
王青松笑道:“没事,一会我给你盖个章。”
说的自然是东方红指挥所的章,前几天他就已经做好了。
这玩意如果是以前,那是私自刻章。
那可是违法的。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
毕竟他们现在是奉旨响应号召,有了这个章,那才算是一个健全的指挥所。
而那些部门,接到这样的章,都会积极配合。
现在纺织厂的制衣车间现在压力是非常的大。
已经大批量开始赶制军装布,供给各大学校的学生组织。
杨连东眨巴眼睛:“有用吗?”
“试试吧!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去的时候你这么说!”
王青松对着杨连东的耳朵说了一句。
听完以后,杨连东一脸的古怪:“不会挨揍吧!”
“放心,要是挨揍了,回来你捶我!行了吧!”
杨连东闻言想了想,师父走之前交代过,有事情就找王青松帮忙。
思索片刻,便答应下来:“好!那我试试。”
他也想出去走走,厂里的情况看的他心惊胆战的。
“那行,你先忙去!我先走了啊!”
王青松见说通了,便打了个招呼离开了这里。
路过宣传科这边,这里又乱了起来。
就是因为里面有一句话不适合,厂里的人又来这里了。
王青松摇了摇头,没有去管这个。
其实现在厂里两个部门是很重要的,一个是宣传口,一个是保卫部门。
如今沙春明掌握着保卫科。
但是宣传科的领导已经去了厕所。
又是无聊的一天过去。
王青松也没有去港岛,就在这边安静的等着。
……
晚上下班,回到家里自然是听着各方面的八卦。
翌日,正常去上班。
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很多学生。
而沙春明正在组织人在那里登记。
学生毕竟比绝大部分工人都是有文化一些,特别这个时期大部分都是高中生。
在这些学生慷慨激昂之下,厂里的气氛又上了一个台阶。
“青松,幸好你安排的好,否则真的可能要出事情啊!”
角落里,沙春明对着他感叹了一句。
王青松闻言笑了笑:“没事,方厂长他们没回来之前,我们不能让厂子失控。”
一旦失控,到时候什么人都能上来。
那时候真的会乱套。
沙春明轻轻点了点头:“行,方厂长走之前交代过,如果有什么问题,让我征询你的意见,实在不行,也要保证基本盘,不能完全没有话语权。”
王青松恍然,难怪对方老是来找自己!
想了想无奈道:“沙同志,现在什么事情你也知道,谁又能保证呢?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了。”
沙春明闻言也是叹了口气:“我知道!只能这样了啊!”
“对啊!你们保卫科的性质放在那里,只要你们不要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言论,问题不是很大。”
就剩下这么一个火种了。
他可不希望对方出问题。
沙春明轻轻点头:“我明白!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虽然这家伙看着年轻,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和王青松接触,都感觉有种如负释重的感觉。
王青松想了想说道:“先这样吧!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但是有一点,不要做太过了,哪怕这些人现在是这样的情况,你就能保证哪天这些人以后就站不起来?”
沙春明若有所思,随后点了点头:“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哪天,这些人又重新回来了。”
“是啊!”
王青松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对了,沙科长,到时候如果遇到困难了,也希望你能搭把手。”
他说的其实不是什么困难。
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厂里肯定需要稳定。
那么他的小团体就需要转型。
将来会有一个新部门就会应运而生。
他需要在这里占一席之地。
如果他学着现在这些人,以他对这个时代的了解,他可以更加的冲动一些,甚至可以直接坐上主任位置。
只不过这样的话,对将来不是好事情。
沙春明闻言以为他说的是类似的困难,笑着答应了下来:“嗯,好!放心好了!”
王青松笑了笑。
知道沙春明会错意了。
如果真的自己出现思想上的问题,沙春明也救不了他。
也不敢救。
没有点破,两人在那里聊好一会。
聊了一会,王青松便离开了这里,在厂区里溜达了起来。
不得不说,学生的威力还真的大。
进了厂区以后,动静比之前大了许多。
目光看向远处,眉头皱了一下。
那是技术科科长,冯彦昌。
心里叹了口气,技术部门,特别是技术科的主任。
这时候压了是最大的。
此时一群人带着他去了广场,其中不乏一些技术科的普通技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