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无奈(1 / 1)
“雷猴啊!”
王青松几人正在那里思索,听到这个声音都抬起了头。
有人那自然是得接待了。
杨科长见状面带笑容的往前倾了一下身子,只有一小步,而且已经抵到了台子,但是这代表着尊重。
“这位先生,有什么需要的?”
虽然这一头小黄毛看着怪异,而且对方年龄也不大。
叫先生有些怪异,但还是礼貌的回应着。
年轻人摘下了墨镜,看着箱子,指了指说道:“我试一试可以吗?”
虽然带着粤语,但说话明显能听懂。
沈倩自然是赶忙点头:“可以!”
听到这话,小黄毛拿起了中号的箱子试了试。
在狭小的过道上重新试验了几次。
随后在几人期待的眼神中,想了想说道:“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说完掏出了一张名片,双手递给了几人。
杨科长接过来,念了一下:“港岛国际服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远志。”
乖乖。
不明觉利的感觉。
这名头是真大啊!随后抬起头来,看了看对方。
没想到对方这么年轻,就是国际贸易公司的总经理。
总经理这个词他自然是知道的。
公私合营之前,内地大的公司都是总经理管理。
“黄先生你好!这边请!”
杨科长对着小黄毛客气的示意了一下,随后对着沈倩说道:“你在这看着,青松,你跟我过来!”
见沈倩点头。
三人穿过过道,来到边上的一张空桌子坐了下来。
之所以没带沈倩,那自然是因为对方是一个男的,不方便。
“青松,去给黄先生倒杯水!”
王青松见状就要过去。
不过被黄远志给阻拦了:“不用啦,我不渴,咱们谈谈这个箱子的事情喽!”
虽然是第一次来这里,但是黄远志实在是不能理解。
接待员不应该都是女的吗?弄俩大老爷们算什么事情啊!
不过他是来做生意的,自然也不管这些了,而且来的时候也被人说过。
来到边上,杨科长搓了搓手,笑道:“黄先生,你是做衣服的吧,怎么也要皮箱吗?”
黄远志将眼镜放在边上,一副有派头的样子说道:“我们是国际贸易公司,什么都做的啦!”
杨科长又不知道对方情况,感觉是笔大单子,便开口说道:“那黄先生是想要买箱子吗?准备要多少?”
不买的话,干嘛要谈呢!
黄远志翘着二郎腿,一副洒脱的样子。
随后笑道:“你们这个产能是多少的喽!”
杨科长听完一脸的兴奋。
这个自然之前就有大概核算过,便直接开口说道:“这个……我们的月产能大概是在200个左右,当然了,如果黄先生还要更多的话,我们可以跟领导说一下,看看能不能再调节一下。”
之所以产能只有这么多,反而不是因为钢管之类的。
而是皮革。
生产皮箱的皮革都是四九城的作坊手工生产,处理时间非常的长,工艺繁琐。
加上市场消化就那么多,所以只能这么多。
当然了,如果有出口的需要,上级领导肯定会大力协调,把内需转为出口。
听到这话,黄远志嘴角抽了一下。
这么多啊!
这样差不多一个月就是两万港元了。
两万港元足够在市中心买一套千尺豪宅,或者在郊区买一栋洋房。
想了想,他开口说道:“那个……你们这箱子最快供货是多久?我需要小批量的在港岛试卖,因为这东西,我们也没有卖过,也不知道销售情况。”
杨科长想了想,尺寸是有的,如果签了合同,厂子那边生产的话,最多半个月就能小批量的出货。
加上火车运输,估计二十天左右。
都不用他们回到厂子,就能有出货的了。
只不过为了保证产品,可能还需要沈倩或者王青松回去监管一下。
毕竟这是贸易出口的。
想到这里他便开口说道:“那这个就要看黄先生要多少?”
“15个!”
黄远志举了两个手指头在那里示意了一下。
听到这个,杨科长心里一阵的高兴。
总算是开张了。
虽然没有那么多。
但也不少了。
而且他们这次来,压根就没想到过能满产销售的,能卖掉一点,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因为广交会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供不应求。
当下便说道:“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到货。”
“那好,那就签约喽!合作愉快。”
黄毛伸出了手,握了握手。
杨科长高兴的示意王青松去服务台拿合同。
王青松赶忙起身过去,拿了合同就回来了,顺便带着箱子的简易宣传册。
不过接下来又有问题了。
按照广交会的规定,新客户必须要预付30%的定金,老客户,可以根据情况请示以后20%预付就可以了。
黄毛自然想少付一点。
双方硬磨了好一会,最后杨科长还是以有规定为理由,收了人家5套的定钱。
158.2元一套,按照汇率2.42,一共是382.84元,,总价1914.2港元收了574.3港元的定钱。
王青松眉头皱了一下。
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是因为太顺利了嘛?
好像也是。
这段时间,他老是想着专利的问题。
他就有点对号入座了。
可是他查过了,1980年的时候,我们才算是加入了世界知识产权的组织。
现在连专利局都没影子呢。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就算是内地人知道专利的问题,也没人在意。
因为没地方去申请。
内地没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的组织,你就算是申请了专利,也不被认可。
并且,现在是什么时候。
国家工业落后的时候。
内地在意的是能不能生产,只要有配方,有工艺,就生产。
也没人在乎专利。
因为在内地,这都是公家的,没什么专利的说法。
上面一道通知下来,全国各地要人的给人,要资源的给资源,要技术的给技术。
要什么专利啊!
温饱还没解决呢!想到这,他感觉自己想多了。
不知道是不是开门红了,还真的有好几个人订了箱子,都是三个五个订购。
不过其中一人居然是老熟人。
正是之前是在宾馆门口遇到的那个洋鬼子艾瑞克。
这次对方倒是没嚷嚷着什么找领导的话。
又询问了一下样品是否买卖无果的情况下,直接订了两套,六个箱子。
而且给钱很利索。
黄远志拿着合同没着急离开,在旁边看到了这一幕。
他也想看看自己的眼光是不是正确的。
特别是听到王青松几人嘀咕着专利、知识产权话语的时候,他有些着急了。
他的公司名字起的好听。
说白了,就是家里丢给自己打发他的公司。
谁让自己是庶出,而且还是家里的老小呢!他买箱子,一部分是为了拿过去卖,另外一部分就是为了专利啊!这是有人也打这个主意啊!作为港岛的有钱人,而且家里也做过贸易的生意,虽然大部分都是服装,但是他知道,这个箱子,现在肯定没有。
也就是说只有这里有。
赶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向着杨科长走了过去。
而此时杨科长刚刚将艾瑞克送走。
“黄先生,还没走呢!有什么问题吗?”
杨科长看到他,笑呵呵的问了一句。
黄远志整理的一下仪容,这才笑道:“我刚刚听说,有人跟你们说什么专利的问题?能不能谈谈。”
这话,让几个人都相互看了看。
都是眉头一皱。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跟艾瑞克谈专利的事情,这也是事后谈的。
不过杨科长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去了一遍谈了一会。
留下沈倩和王青松两个看着台子。
“看看,别的国家都这么重视专利,咱们这里是一点也不重视啊!”
沈倩看着两人在那里聊天,嘀咕了一句。
听到这话,王青松想都没想的摇摇头:“没办法!咱们就算有单位去专利,人家也不承认啊!”
这个他也是查询了以后才知道的。
不过不是正式文件。注册专利,必须是本国公民,如果是外国人或者外国公司的话,那就得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家才行。
这些都是西方那些国家组建的。
沈倩惊讶的看了他一下:“伱这都知道?”
看着她的表情,王青松眉头皱了一下。
自己表现的是不是太超前了?
回想一下自己的话语,这才松了口气,幸好没说什么特别准也的词汇。
随后笑道:“这不是你自己跟我说的嘛!说什么巴统协议对咱们禁运啊,不是一样的吗?难道不一样?”
沈倩琢磨了一下,自己确实说过。
也没多想。
便点了点头:“确实啊!”
说完,没有再说了,而是看向了杨科长,心里一阵的紧张。
王青松也是在那里看着,时不时应付一下来这里看东西的外商。
过了好一会,杨科长这才皱着眉头回来。
沈倩赶忙追问道:“科长,怎么说啊!是不是说专利的事情。”
杨科长轻轻点了点头:“嗯,他说了,想要这东西生产的图纸,以及设计理念。”
“啊?那怎么弄?好不要跟上面汇报!他还说了什么。”
沈倩知道杨科长没有权利做这个决定。
杨科长直接开口说道:“他说的很直白,我们的专利不被国际上认可,而且随着箱子的出售,这种工艺肯定会被人破解,最多两个月的时间,这个专利就会被人给申请。
所以他想作为补偿,给我们每个月200个箱子的采购量,直到半年以后秋季广交会结束。
同时,这个专利也允许我们以后生产,他们还可以优先采购我们的产品。”
沈倩闻言一阵的恼怒:“想的倒美啊!咱们的东西在国际上本来就是物美廉价,帮他生产,不还是给他赚钱嘛!”
王青松听到物美价廉的词语,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
物美价廉,这是好听的。
难听点,就是廉价。
杨科长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话是这么说,但是人家说的也是没错的。防也防不住,又不是什么特别难弄的产品。拆开就能研究出来了。他的提议也是很有诚意的。”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说道:“我去上报一下领导,看看领导怎么说!我们做不了决定。”
两人闻言都是沉默了。
看着杨科长离开柜台去了外面。
等人走了以后,沈倩叹了口气:“哎,这些人好讨厌。”
王青松没说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太奇怪的。
形势就这样也没办法,而且一个箱子的专利而已。
虽然他知道光内地,未来箱包市场一年的份额高达几千亿,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那么多家箱包厂,总不能所有的厂家都有专利吧?避免不了的。
相对于这个箱子的专利,他的脑子里则是想到了未来那么多的专利。
这些是专利,同样也是生产力。
专利,同样对应着技术。
没必要在这个上面多纠结。
能给厂子里带来工作,给国家创汇,暂时这些已经足够了。
两人安静的在那里接待着客户。
中间,王青松去楼下上厕所。
看到了黄毛,对方正在纺织机那边转悠着,他也没去管。
等他上完厕所出来以后直接回去。
不过半路上,正好碰到了黄毛。
对方也看到他了:“细佬啊!不是,兄弟啊!又碰到了啊!我们很有缘分的喽!”
王青松看着对方笑着点了点头:“黄先生!”
对于对方的做法,虽然让他很无奈,但是他也知道,换成任何一个外商都会这么干。
那些买箱子回去的人,没这个想法吗?
不一定。
但是形势就这样,没办法。
“兄弟啊!一会看到杨先生,帮我说说好话喽,下午,我请你们在东方宾馆饮茶啊!”
王青松看着对方,笑道:“这个我一会跟科长说一下,至于他去不去,我不能做决定。”
“哎,好,谢谢了啊!老弟,能不能借一步说话啊!”
对方拉着他走到了一边。
王青松皱着眉头,不过还是跟了过去。
来到旁边,看没什么工人人员,对方直接拿出来一张一百的港币塞给了他。
“小兄弟,一点点心意,麻烦你多说说好话喽!”
看到这一幕王青松赶忙扭头看向了四周。
立马把钱拿出来塞给了对方:“不用了,话我会转达!要是没其他的事情,我就先走了。”
说完,直接就离开了。
看着他苍茫离开的背影,黄远志在那里琢磨着。
失笑着摇摇头:“居然还有不爱钱的啊!”
既然王青松不愿意收,那他也就不勉强了。
随后在那里叹了口气。
他是表面看着风光。
但是呢!这只是在普通人的眼中。
这次来广交会,他是背着家里人过来的,因为家里已经有人去纺织工业品和手工业品那里。
不允许自己参与。
因为大的生意他做不了,只能做一些小的,成本稍微低的。
而这个箱子,他已经感觉到,这东西如果再优化一下,将来的市场十分的可观。
港岛穷人一大堆,但是同样的,有钱人也是非常的多。
不说港岛,自己的公司再小,至少有个出口贸易的权利。
不行就卖国外去呗!
什么样的人需要行李呢?
航空公司?
金融街的那些人!想到这,他感觉完全是有搞头的。
或许这是自己破局的关键。
一定要拿到手。
……
王青松出来以后,看着没什么人注意到他,这才松了口气。
他还没给人送过这东西呢!
回到自己摊位这边,沈倩正在跟人签合同呢!弄好以后,看到他过来,高兴的说道:“接到了一个大单子70个箱子,中号的和小的都是30个,大的是10个。”
王青松点了点头:“那就好,这才第一天,按照这样下去,咱们厂子今年说不定能开足马力生产了。”
沈倩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嗯,希望后面能来几个大的单子吧!”
一直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杨科长这才面无表情的回来了。
“科长,怎么说?”
王青松赶忙追问道。
其实他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局势在这摆着,拉杆箱又不是技术含量的东西,肯定会答应的。
果然。
就听到杨科长平静的说道:“已经和领导说明情况了,局里还要请示一下部里,估计答应的可能性非常的高。也就是说,一旦事情确定,我们可能就要提前结束展会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
这个他是知道的。
产能是固定的。
一旦订单满了,就开始撤离了,不是不赚钱,而是不能硬接单子,免得后面产生纠纷。
当然了。
一旦接了。
那就是拼了老命都必须要完成,已经算是政治任务了。
听到这话,两人也是叹了口气。
而王青松则是在脑海里想着怎么把后世的那些专利,包括国际上的都给弄过来。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
只不过那些玩意太多太多了,他一时间都不知道弄什么东西过来。
没有方向。
随着广播里传来了音乐的声音,众人知道这是中午休馆。
下午一点重新开馆。
会有人过来打扫里面的卫生。
王青松赶忙将黄毛的话说给了杨科长听。
老杨点了点头:“上面说了,让我们再争取一些利益,这样,找个时间,和他谈谈,我们请客。不过去的人不能太多,青松,这个东西是你研究出来的,到时候你和我一起。”
王青松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随后问道:“那……我去了不是超过人数了吗?行吗?”
广交会这边宴请客户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过有规定,每个人的标准是5元,而且他们参加的人数不能超过总人数的三人之一。
老杨点了点头:“这个我知道,对方就一个人,我们只能去一个,但是这东西是你弄出来的,我又不懂,你一个人去我又不放心,没事,到时候我会跟上面说的,多出来的这一个人的钱,我们单位出。不用局里出。”
听他这么说,王青松也就没有再去勉强了。
沈倩撅着嘴说道:“你们也真是的,每次都把我甩开了,让我一个人在这。”
杨科长闻言笑了出来:“那怎么办?要不是青松太年轻了,我就让他一个人去了。行了,去食堂吃饭去。”
说笑着,三人拿着饭盒出了场馆,来到了后面的大食堂。
中午员工可以回去吃,也可以在这里吃。
时间还算是充裕。
一共两个小时时间,下午六点闭馆,一会吃了东西,他们还要回来呢!…………
ps:拉杆箱基本上也就到这了,毕竟这只是一个敲门砖而已,没必要把高度写的太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