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吴宸啊,这你就格局不够了;顾问(1 / 1)
诺兰还没来,但是韩三评的电话先一步打来。
对此,吴宸已经见怪不怪了。
“韩董,真没外面传的那么复杂。诺兰导演这次过来,主要是因为他有个新剧本要探讨一下。不过,他的电影项目都跟华纳深度绑定的,其他公司没有特别原因,恐怕很难插进手去。”
“那也是!”韩三评闻言顿时叹了一口气。
诺兰可是华纳的“皇冠导演”,人家的项目,岂能容的中影插上一脚,除非吴宸来主导,但是俨然不可能的。
诺兰的项目他自己的syncopy公司都会参与制片。
这事可能吴宸有机会插上一脚,但是其余人应该没什么可能了。
想通了这一点后,韩三评也不再纠结,岔开了话题,说起了最近政协的一个献礼项目:“这些天我去局里开会,你现在拍的《火星救援》被定义为预备的献礼项目了,这些被誉为中国电影的一份‘航天答卷’;现在政协的领导找我,还要做一部献礼项目《建国大业》,局里建议我亲自担任导演”
“这是一份好差事啊。”吴宸笑笑。
“虽然是一件好差事,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十八年没导过电影了,献礼片我以前拍得多,但哪个也不卖钱啊,。
现在这市场环境,我总不能搞一部没票房丢了面子的献礼项目吧”
韩三评显得有些苦恼,这项目要咋搞呢,既要拍的好,真实,又得观众买账,否则怎么献出一份大礼呢?
这还是他担任中影董事长以来接到的最重要的一项献礼片任务。
“想想,有没有可以成功的法子”
“嗯”吴宸犹豫了一下,“韩董,这种项目要想成功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借鉴当年二战大片《最长的一天》的思路:
启用全明星阵容,哪怕每个明星只有一句台词,也要集结成史无前例的阵容。”
“有道理!”韩三评闻言一怔,瞬间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火星救援》不就是全明星阵容嘛,这光是客串五个人,票房就值不少了,他这要是整一个全明星阵容的《建国大业》.只能说前无古人,只有他韩三评能干的到。
想到这里,韩三评嘴角一咧。
“韩董,片酬上.”吴宸话没说完,韩三评就已经搭上话了。
“吴宸啊,这你就格局不够了,天底下都是儿女为母亲庆生送贺礼,哪有儿女还要母亲付片酬的,你说是不是?”
吴宸哑然失笑:“有道理!”
有了主意的韩三评心急火燎地挂断电话,立刻联系上自己的老同学、当年班长黄建新。
两人都是北电83级导演进修班的同学,更是室友兼挚友。
他作为中影董事长不可能几个月不在岗去导戏,而刚辞去中国电影集团第四制片公司总经理的黄建新就是最好的搭手了。
况且黄建新导演献礼片的能力他信得过啊。
电话一通,韩三评便兴奋地说道:“老班啊,上次和你说的事我想到主意了,吴宸提了个醒,我觉得有搞头,你给琢磨琢磨”
“吴宸想的啊,全明星阵容,确实是可行啊,你说这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啊。”黄新建闻言点了点头,“不过有个问题啊,按照现在的这个市场行情,你请那么多人,片酬得花多少啊,我们请得动嘛?”
“你这.干嘛非得花钱呢,等一下我就邀请人,由他开始先零片酬出演,把风气给正一正,带一带.”
“你丫的,和当年一样啊,一点没变,抠抠搜搜的,亏你还当了中影董事长”黄新建笑骂着。
“我当年给你们当个支部书纪我容易嘛我,不是我抠抠搜搜,你丫的班长能当的这么轻松?拍得了电影?少废话,过来咱们商量细节”
韩三评也不恼,开始翻起了以前的丰功伟绩。
柴旦镇,《火星救援》片场。
午后光线通透,蓝色天空下,红色沙丘起伏绵延,地表的火星车、栖息舱、太阳能阵列等道具一字排开,科幻感与真实感扑面而来。
克里斯托弗·诺兰带着助手缓缓走进片场,望着眼前精致考究的场景道具,眼中闪过一丝惊叹。
见吴宸过来,诺兰报着一丝歉意道:“希望我没打扰到你拍摄进度.”
“没事,不过你可能要稍等片刻,我还有一场戏要拍。”
“当然,你先忙.”
吴宸转头吩咐了场务接待诺兰,随即转身投入到拍摄中。此时工作人员都是满脸疑惑。
“奇怪了,克里斯托弗·诺兰还真来探班了,专程过来的?”
“估计是有什么事吧,你没看小道消息嘛,可能有大合作!”
“鬼鬼,没想到我进来的剧组有一天还能被克里斯托弗·诺兰探班,怎么感觉那么不真实呢?”
“废话,不看看进了什么剧组,吴导的剧组,见到谁也不奇怪。”
“也是!”
“.”
诺兰与助手环顾四周,惊叹于片场中各种道具的逼真与专业:精密复杂的航天器材、逼真的火星地貌、栩栩如生的科研设施,无一不散发出细致考究的真实质感。
诺兰忍不住喃喃自语:“质感太棒了”
助手疑惑道:“为什么这么说?”
诺兰沉思片刻,缓缓回应:
“因为只有真实的布景与道具,才能赋予电影独特的生命力与质感,观众虽然未必懂得专业航天技术,但他们一定能感受到电影中的真实与诚意。”
助手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当日拍摄结束,太阳已逐渐落山。
片场内的帐篷中灯光温暖,吴宸与诺兰相对而坐,两人面前摆着那张复杂的梦境层级图,开始了深入探讨。
帐篷中,两位顶级导演的思维如疾风骤雨般碰撞交织:
“吴,你这个梦境设定层次之间的时间比例是如何计算的?”
“克里斯托弗,时间比例本质是情绪张力的延伸,你用线性叙事搭配非线性的层级结构,就能在保持逻辑的基础上,强化观众的沉浸感”
“所以说,关键点在于‘踢醒’机制如何精准地控制叙事节奏?”
“对,‘踢醒’本质是时间的情绪节点,精准地掌握它,就能在每个梦境层级建立起既合理又令人震撼的戏剧冲突。”
诺兰频频点头:“不可思议吴,你对结构与逻辑的理解比我还要更细致。”
第二天,诺兰依旧留在了剧组,两人又进行了有关层级图的交流,关键时刻,吴宸都直接画了一些手稿出来了。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才对.”吴宸递了过去,把部分难点细节化了。
“完美!”诺兰看着吴宸画出来的手稿,终于忍不住了,扭头看向吴宸:
“吴,我想邀请你做我这部电影的顾问,我甚至希望你的名字能署在编剧之中”
“克里斯托弗,我恐怕没那么多时间。”
“不,你已经帮我省了太多时间,顾问身份不会额外占用你太多精力,我们会支付相应的酬劳,并且我可以为你争取一个挂名投资人的名额,虽然份额不高,但我想聊表谢意。
这些结构太美妙了,它们一定会在电影里大放异彩”
克里斯托弗·诺兰连忙说道。
他也不知道吴宸看不看得上,毕竟挂名投资人的份额确实不多,如果票房赚的不多的话,其实没多少钱。
而吴宸在好莱坞每一部赚的钱都相当不菲。
“若是没太多事情的话,我可以参与”
诺兰顿时露出笑容,伸出手来:“那就这么说定了。
对了,《火星救援》拍完后,你是否有时间来洛杉矶,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剧本里的细节,你知道的,剧本这东西带出去风险太大了”
吴宸笑着微微颔首。
诺兰是剧本保密狂魔在业内是人尽皆知了,什么只读室制度、演员定点读本,签署保密协议、分段剧本制度、场景代号混淆、不准发邮件、只能传真.这些业内导演很多都是只会使用其中一两项,而诺兰则是一股脑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