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赵卫红的警觉!炮坦协同理论的实战(1 / 1)

加入書籤

听罢赵卫红的命令,王飞等人对视一眼,立马叫回了放哨的张清源。

说心里话,王飞几个是不太想回去的。

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他们这支小队已经干掉六七十个116师的步兵了。

虽说这些人都是赵卫红打的但作为同小队的成员,王飞等人也是蹭到了“助攻”的。

要是再这么发展下去,王飞几个都有希望“蹭”出来一个三等功!

至于现在嘉奖肯定是已经到手了,而作为主射手的赵卫红如果不是干部,演习结束后准能拿个三等功!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王飞实在是无法相信,这世上居然有人能够用带瞄准镜的八一杠,打出狙击步枪的效果。

更无法想象一场规模宏大,涉及近三万人的演习,居然会在赵卫红神乎其神的枪法下,变成简单的射击训练,外加“功勋收割器”

就连和赵卫红有过冲突的张清源,此刻对赵卫红都是一脸叹服,执行各项命令不叫苦,不叫累,坚决不打折扣!

想想也是。

谁会和自己的三等功过不去呢?

不过他们这支小队目前的战绩,肯定是支撑不起人手一个三等功的。

想要将三等功落袋为安,毙敌人数起码要再翻个倍才行。

眼看三等功就要到手,王飞等人心里肯定是舍不得离开的。

但出于对赵卫红的信任与敬重,他们还是没有质疑赵卫红的命令,转而在密林里一路疾驰,很快就回到了红二连布置在第二道防线后方的指挥部。

“是!是!”

“请团组织放心,只要我红二连还有一人尚存,敌人就绝对不可能突破我们的阵地!”

这场演习打到这,保密守则已经被149师,视作无物了。

平时怎么喊,电话里的称呼就怎么喊,突出的就是一个简洁明了,不绕弯子。

这也算是有线通信的一大优点了,保密性强。

除非对方能够通过物理手段,侵入149师的通信线路,否则几乎不可能监听到具体的通话内容。

些许称呼上的问题,自然也就没人计较了。

当然,这也和通信手段的落后有关系。

老式野战电话虽然解决了149师的通信问题,但在通信效率上明显比不上无线电台。

关继武的部署与命令,最多直接交代到团一级,再由团级指挥员依次向下传达,最终才能传到一线将士们的耳中。

这么一套流程走完,五分钟都是少的了,还得是在各单位需要汇报的问题不多,通信线路绝对畅通的情况下,才能达成。

可现在,149师正在面临三个方向的全面进攻,情况频出。

在防守方地利优势最小的南线阵地,116师已经顺利夺下了战线对面的高地,反倒是对149师的防守部队形成了居高临下的俯瞰之势。

这意味着116师拥有了一块极难被炮兵进行直接反制的炮兵阵地,就算149师可以通过战壕转移,躲避炮火,却无法阻止116师的部队,跟随炮火,缩减攻击距离。

如果116师铁了心要从南线突破,直接使用赵卫红当初提出的“炮坦协同”战术,南线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北线战场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北部防线外虽然没有明显的高地,但也没有中部防线外这种极其适合打阻击的大平原。

北部防线的主要任务,就是扼守两条极其重要的主干道,防止116师从侧翼突破。

而主干道之外,从主防线一路延伸到前哨区尽头的辽阔区域,都是一望无际的密林。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虽说限制了116师装甲部队的进攻,但也为其徒步部队提供了便利,实在是太适合穿插渗透了!

116师已经调集了全师超过半数的侦察部队,试图在密林的掩护下对149师的阵地进行渗透,已经和149师的北线部队打起了极其惨烈的肉搏战。

渗透与反渗透,穿插与反穿插,正在北线战场的密林中不断上演。

此情此景,就像是两支王牌部队对于先辈们的致敬,纵使惨烈,却谁也不肯率先退后一步!

相较之下,446团反倒变得格外清闲。

战前认为适合装甲部队展开,进攻的大平原,反倒成为了116师徒步步兵的屠宰场。

而347团和116师的指挥官,都不想在第一道防线浪费太多的装甲力量,一时间竟是和446团僵持住了。

赵卫红回到连指,路上花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却依旧没有听到对方发起进攻的消息。

见胡一鸣居然没有和韦滔沟通战况,反倒是在电话里立什么军令状。

面带忧色的赵卫红立马忍不住了,也不等胡一鸣放下电话,便主动上前,十分严肃的开口道。

“连长,情况不对!”

此言一出,胡一鸣先是一愣,随即立马露出了凝重的神情,用眼神示意赵卫红慢慢说。

而电话那头的韦滔,仿佛也听见了赵卫红的声音,捧着话筒一声不吭,目光却是在一旁悬挂的地图上来回打量。

一个实习学员,仅凭一句话就能让直属连长和作为顶头上司的团长放下一切,认真聆听他的高见。

此情此景看似有些荒谬,却也证明了赵卫红如今在446团的地位,与各级指挥员对赵卫红指挥能力与战术眼光的信任!

赵卫红也不客气,立马走到了悬挂的地图旁,拿起指挥棒对着地图上表示出来防线重重的敲击道。

“根据战前的推演,我们都认为有着辽阔平原,便于装甲部队突击进攻的中段防线,将会成为敌人进攻的重点!”

“而从敌人暴露的战术意图来看,他们分明是存了速战速决,中段突破的心思。”

闻言,不管是胡一鸣,还是电话那头的韦滔,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显然非常认可赵卫红的推断。

事实上,如果不是赵卫红在前伸区,敏锐的察觉到116师具备电子干扰手段。

并用最快的速度返回主战线,天马行空的使用老式野战电话,帮助446团率先重建了通信网络。

失去协作性的446团,估计早就被347团的钢铁洪流正面突破了,哪里还会坚持到现在?

真要论起来,347团的防守压力,战前公认最为艰巨。

能打成如今这种优势最大,甚至让进攻方都不敢露头的境地,就连关继武都没有预料到。

而赵卫红的分析,还在继续。

“连长,截止到现在,敌人有对我们团负责的阵地尝试着继续进攻吗?”

赵卫红这问题,其实问错人了。

胡一鸣一个连长,怎么知道其他阵地上的情况?

幸好,身为团长的韦滔还在电话那头等着呢,听赵卫红这么说,韦滔立马将赵卫红返回连部途中的战况,通报道。

“只有零星的两三次小规模进攻,并且还是以装甲部队为主。”

“而他们一些好不容易靠上来的徒步部队,也都在装甲部队的掩护下撤回去了。”

“我判断,他们正在酝酿一场规模惊人的攻势,已经严令各部队加强戒备,一定要守住他们这波攻势!”

赵卫红方才看见胡一鸣向韦滔立军令状,为的,也正是这件事。

从表面上看,韦滔的判断没有任何问题。

敌人已经将近一个小时没有发起像样的进攻了,与此同时,南线与北线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对面的部队不是在酝酿攻势,还能是在干什么?

可深谙116师作战风格的赵卫红知道,116师反常举动的背后,绝对不可能只有韦滔想的这么简单!

“团长,攻势什么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直都想要速战速决的敌方部队,为什么会浪费一个小时的进攻时间,就为了筹备所谓的大规模攻势!”

“什么攻势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筹备?”

“更何况咱们团负责的阵地,从地理情况上分析,最适合装甲部队从正面突破。”

“一直都想要速战速决的敌人,怎么会对我们这个重点目标弃之于不顾?”

事出反常必有妖!

赵卫红的话说到这,韦滔和胡一鸣都已经意识到了赵卫红想要表达的潜台词。

116师既然放弃了对“最容易突破”的阵地,发起进攻。

只能证明,他们已经不再考虑从446团负责的区段上突破防线,而是准备从其他区段上尝试突破!

并且116师突破这些区段,远比突破446团防守的区段,更有把握!

“我立刻将情况上报!”

“卫红,你不要离开连部,等我消息!”

韦滔当机立断,直接挂断电话,准备向关继武汇报这个要命的发现!

只可惜。

他们的动作。

还是太慢了。

经过一个小时“温水煮青蛙”式的试探后。

116师终于开始了全线进攻!

准确的讲,是从南北两线,同时发起了重点进攻!

北线,正忙着和116师的侦察部队,在密林中斗智斗勇的447团,突然发现对面的部队改变了打法,装甲部队直接沿着两条主干道发起了突击!

装甲部队只能沿着固定道路行进的机动方式,在实战中妥妥的就是给敌人送战功。

从始至终。

负责防守北线阵地的447团,都不认为敌人的装甲部队会从自己这里尝试突破。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447团的指挥官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轰轰烈烈的“捉地鼠”行动中。

为此,他甚至还从防守两条主干道的部队中,抽调了大量人员。

该说不说,447团这两个小时的防守,还是卓有成效的。

至少116师的侦察部队,没有任何人成功的进行了渗透,穿过447团的防守区域。

可当116师的装甲部队,突然极其反常的,堪称“自杀式冲锋”一般的沿着主干道发起突击。

被抽调了诸多人手的防守部队,面对这波进攻显得捉襟见肘,零星的反击非但没能给狂飙猛进的装甲部队造成困扰,反而还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接连不断的在坦克与后方炮兵的精准打击中宣告“牺牲!”

再看看南线的445团.他们倒是没有因为调度上的问题,导致防线上出现兵力空虚的情况。

但他们的情况和447团大差不差,甚至还比不上447团!

原因很简单。

打不过啊!

说起来,这也和赵卫红有点关系。

他当初提出“炮坦协同”理论的时候,仅仅是想顺势引出自己的毕业论文。

但赵卫红不“重视”,不代表其他人不会重视。

尤其是来自兵器工业集团的苗老,更是将赵卫红提出的“炮坦协同”当成了接下来信息化装备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达成的重要指标。

无他。

赵卫红描述出来的那番前景,实在是太诱人了!

而距离赵卫红提出“炮坦协同”理论,已经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这么久的时间,足够第一批成果落地生根,应用于实战当中!

很不幸。

赵卫红如今所处的149师,就变成了自己这套军事理论的第一个实战对象,第一个“受害者!”

大炮轰鸣!铁甲纵横!

当445团不得不因为敌人的炮火轰击而在战壕间进行躲避时。

116师最为精锐的装甲部队,已经沿着炮火的轨迹,发起了势不可挡的冲锋!

而116师的96a坦克,与04式步战车上装备的初级战场信息处理终端,让前方的装甲部队与后方炮兵部队形成了一整套针对重点目标“猎-歼”模式!

装甲部队发现,狩猎!

炮兵部队攻击,歼灭!

为了让这套战术能够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负责组织这波攻势的徐峰,极其大手笔的调用了全师三分之二的火炮部队,全部聚集到了南线战场!

149师的炮兵几次试图反击,却都因116师的炮兵部队布置在了高地反斜面,而被判定反击无效!

很快。

南部战线在116师的饱和式火力覆盖下,宣告失守。

而北部战线,也在116师装甲部队不计代价的冲锋,突破下,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虽说防线并没有被正式突破,但这已经足够了。

防守战就是这样,兄弟部队的溃败,会导致自己的侧翼暴露给敌人。

如果不想自己被夹击或是包围,就要学会不当那个人人喊打的“突出部”,哪怕占据优势也要及时撤退。

幸好。

447团的侧翼有446团进行掩护,447团一时半会倒不用担心自己被包围。

然而从南段,北段突破的装甲部队,并没有不管不顾的朝着核心阵地一路冲锋。

而是目标明确的从南北两线,开始向446团的后方进行穿插!

与此同时。

347团也发起了酝酿许久的进攻!

原本风平浪静的中部战线,在南段,北段相继被116师突破后,瞬间成为了整场演习的漩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