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半夜赶出去(1 / 1)

加入書籤

蒙古包睡着不舒服,但别有一番趣味。

八个人排排睡在一张巨大的大通铺上,姜宁左边是冯雨,过去是女儿,再过去靠边则是冯雪;右边是姜泽,过去是刘芳,再过去则是孙梅,姜伟最右边。

姜宁喜欢脱光了睡,但睡大通铺哪能脱光。

穿着裤子睡觉,那叫一个不舒服。

所有人都和衣而睡。

最高兴的莫过于姜甜甜,关了灯也不安稳。

小家伙穿睡袋,枕着她的小枕头,从来没这么多人陪着她一起睡,那叫一个稀奇,一会儿爬起来扒拉一下冯雪,喊一声妈妈,一会又扒拉冯雨,同样喊妈妈。

“乖乖睡觉觉。”

冯雨早就困了,一边拍着女儿一边哄。

小家伙却兴奋的睡不着。

时不时的闹出一点动静。

蒙古包晚上有点冷,但有个炉子。

可以烧煤取暖,烟囱插到外面的。

也不怕被煤烟呛着。

睡觉前加了一次煤,火烧的正旺。

帐篷里暖暖的。

不知过了多久,帐篷里安静下来。

可惜好景不长,呼噜声开始接棒。

姜宁还没睡着,捅了下姜泽。

呼噜声暂时停下了。

可惜没过多久,就再次响起。

姜宁那个蛋疼,来了下狠的。

“啊!”

姜泽一声惨叫,瞬间所有人全部惊醒。

连姜甜甜睡梦中也是一激灵,差点被吓醒。

姜伟没好气问:“大半夜的你鬼哭狼嚎啥?”

姜泽骂娘:“姜宁你掐我干嘛?”

姜宁也没好气:“你别打呼噜。”

“呃!”

姜泽不吱声了,显然也知道自己睡学会打呼噜。

孙梅装不住了:“大哥这呼扯的,跟打雷一样,嫂子你能睡的着?”

刘芳也醒了:“早习惯了。”

孙梅又问:“冯雨呢!”

冯雨随口吱应:“我还好。”

姜伟其实早被呼噜声吵醒了,但一直忍着没说,这时不想忍了:“老大去房车睡,别跟我们睡帐篷了,不然今晚别想睡觉了。”

姜泽不爽:“你真是浑身贴膏药,毛病不少,非洲的时候躺发电机旁边都能睡着,打个呼噜就嫌吵了,嫌吵你去睡房车。”

“你犯众怒了。”

姜宁发声支援:“你赶紧去睡房车,不然今晚大哥都别想睡了。”

在集体抗议下,姜泽也只能服从民意。

郁闷的爬起来,去房车里睡。

刘芳不想跟他去睡房车,继续睡帐篷。

姜宁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姜泽这一走,他旁边就是刘芳。

不太合适。

于是爬起来爬到了边上,睡在了冯雪旁边。

这蒙古包太大,即使睡了八个人,也依旧十分宽松。

冯雪离墙都还有一米呢。

姜宁侧身躺下,从后面楼住冯雪。

冯雪往他怀里靠了一下,抱住他手臂。

没了姜泽,帐篷里彻底安静下来。

早上五点,姜宁早早就醒了。

时间太早,西疆这会天还没亮呢。

起床闹出动静,会吵醒别人。

姜宁就没起来,想了会事情。

到了六点实在睡不住了,炉子里的煤早烧完了。

帐篷里也越来越冷。

就爬起来,给在炉子里加了点煤。

把火烧旺,然后开门出去了。

这时天才刚亮,山区昼夜温差大,体感还不到十度。

远山寂静,空气格外的清新。

远离了俗世的喧嚣,感觉别有一番清净的滋味。

姜宁活动了下肢体,去房车上叫醒了姜泽。

喊姜泽起来和他去晨跑。

不然大清早的没事可干,也太无聊了。

姜泽人胖,本就瞌睡多。

昨晚又睡的晚,这会睡的正香呢。

被他叫醒怨气满满,才不起。

姜宁就拔根草,捅鼻孔。

“你脑子有坑!”

姜泽气的骂人,想打人。

却打不过。

被折腾了一阵,瞌睡也折腾没了。

只得爬起来陪他去晨跑。

转了一圈回来。才七点刚过。

山区依旧一片安静,只闻虫鸣声,不闻人语者。

西疆九点半才上班,离单位近的,据说九点才起床。

山区更不用说,没人会起这么早。

在房车上洗漱了下,商家总算起来了。

去问了下:“早饭有什么?”

老板说:“酥油茶,饼子。”

“还有别的吗?”

“别的没有了,早饭就这些。”

姜宁有点挠头,这可真够简单的。

去看了下,饼子就是白面饼。

酥油茶看着像姜汤,装在一个大铁茶壶里,放炉子上烧热就能喝,不用凑近,都能闻到一股很浓重的膻味,姜宁到不怎么挑,但冯雨和冯雪都不喜腥膻。

估计喝不下这玩意。

左右没事,姜宁就拉上姜泽。

去房车做早饭。

出来时准备的物资很全,连蔬菜都有。

洗好打了真空包装,拆开就可以下锅。

都不用洗。

做了个瘦肉粥,又弄了几个凉菜。

再把花卷热下,一顿早饭就好了。

姜宁和姜伟在家里都不怎么做饭,姜泽在家却经常下厨。

手艺相当不错,瘦肉粥做的稀稠适中,口感非常好。

哥俩支起户外小桌,把椅子打开。围着桌子吃饱喝足,其他人也陆续起来了。

姜甜甜只要睡的晚,早上起的来就晚。

大伙陆续从蒙古包出来,看了看商家给提供的洗脸盆,都到房车上洗漱,然后围着桌子吃上一顿营养早餐,没忘夸奖一下早起做饭的男人。

冯雨还说:“这个粥好,给甜甜留点。”

姜宁剔着牙道:“泽哥做的,没想到他还有这手艺。”

姜泽很是得意:“你说啥呢,我在家经常做饭,哪像你五指不沾阳春水。”

姜宁道:“我也经常做饭呢,不信你问我老婆。”

冯雨笑着点头:“嗯嗯,你也经常做饭呢!”

姜伟抓住姜宁手腕拉了起来,让大伙看个清楚:“我咋就不信呢,看你这手,细皮嫩肉的比女人的还秀气,你这是做饭的手?”

姜宁道:“我撸一个月的铁锹手还是这样。”

“你扯犊子呢!”

姜伟不信,其他人当然也不相信。

一个人是不是经常干活,看手就知道。

吃饱喝足,已过了八点。

姜甜甜还没醒,大伙也不急。

早上空气清新,很适合赏景。

快九点的时候,小家伙总算睡醒。

冯雨给弄了一碗瘦肉粥,小家伙吃的挺香。

磨叽到九点半,才收拾东西上路。

冯雨上了车才揉腰:“床板也太硬了,硌的腰疼。”

姜宁回头瞧瞧:“咋不早说,车里拿个被子垫上。”

冯雨抓着女儿,说:“那多不好意思。”

姜宁无语:“这有啥不好意思的,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中午到了江布拉克,又是蒙古包,感觉跟水磨河差不多,基础设施比水磨河好点,游客也比水磨河多,奇台的面粉比较出名,姜宁就知道这个。

在蒙古包吃了个柴火鸡。

感觉比昨天下午水磨河吃的那顿要好一点。

露营的人不少,随便问了问。

大多是就近过来的,有的就放松一下。

下午要走,有的则准备过夜。

征求了下意见,都不想赶睡。

于是找了块平坦的地方,把帐篷搭好。

帐篷很大,两室一厅的,打开充气开关自己就撑起来了。

露营非常方便。

再撑起遮阳篷,拉开带靠背的折迭椅。

坐在遮阳篷下看着远山风景,那叫个惬意。

冯雨不想坐着,想钻树林子。

姜宁就陪她去,冯雪也跟着。

路边不远就是松树林子,草长的也不怎么茂密。

冯雨却有点不放心,下脚之前都要仔细瞅几眼,问:“有蛇没?”

“应该没有吧?”

“南方蛇多的,前阵子还刷到有人在公园里被蛇咬。”

姜宁给她宽心:“北方蛇本来就没南方多,有毒的更少,我在北安还没见过蛇呢,把心放宽,不要自己吓自己,这种高寒山区不可能有蛇,冬天大雪一封山什么蛇都冻死了。”

“蛇不是会冬眠吗?”

“那也有极限,北疆这地方冬天零下二三十度都是寻常,听说阿勒泰最冷的时候,能到零下四五十度,什么蛇那么耐冻,能扛住北疆这种低温。”

冯雨这才放心,把悬着的心放下。

到是姜甜甜压根不知害怕为何物,蹲在草丛里揪着野花。

“妈妈,花花。”

“嗯嗯。”

“爸爸,花花。”

“嗯嗯,宝贝儿厉害。”

钻了一会松树林子,拍了些照片。

孙梅和刘芳也溜达过来。

正好帮一家四口拍了张合影。

回到营地,吃的喝的拿出来。

姜泽问道:“今天走不走了?”

姜宁道:“走吧,这地方也没啥好玩的。”

姜泽道:“那晚上到阜康住一晚,明早上天池。”

姜宁没有意见,这时手机又响了。

拿出来看了看,梅特西斯打来的。

姜宁接了起来:“梅特西斯,什么事?”

梅特西斯道:“老板,那位首富和总统闹翻了。”

姜宁来了精神:“怎么回事?”

梅特西斯道:“这事说来话长了,之前出台了一份税改方案,对马克斯非常不利,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政策和利益。”

姜宁问道:“对我们有没有影响。”

梅特西斯道:“对我们没有影响,白宫对农民还是很不错的,刚刚又出台了政策,会拿出160亿美元补贴农业,但白宫关税政策的影响依旧非常大,我拿到了一组数据,最近美丽坚农场主们的违约率在持续上升,可以预见的,农场破产率也将持续攀升。”

“有好的土地就买。”

“有一个问题,今年东大降低了对美丽坚农产品的进口份额,粮商降低了收购价,老板在东大有没有渠道,我们自己出口到东大,不用贱卖给粮商。”

“没渠道,卖给粮商吧,少挣点也无所谓。”

“好的,还有个事,最近加州也不太安稳。”

“什么情况?”

“移民的事……”

姜泽和姜伟互相望了望,觉的自己像文盲。

姜宁和梅特西斯讲英语,两人听的一头懵。

偶尔听懂几个单词,也不知道讲了些什么。

冯雨能听懂一小半,也只知道跟小麦有关。

其他的就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旁边营地,几个人也扭着头张望。

西疆不是bj,也不是上海。

在这种地方听到有人说外语,真是六月里下雪,稀罕事。

过了七八分钟,姜宁打完了电话。

姜伟先问:“啥情况,谁打电话?”

姜宁道:“美丽坚的,马斯克和特朗普闹翻了。”

“咦!”

姜伟顿时惊讶:“那两不是好的穿一条裤子吗,还能闹翻?”

“有啥稀罕的!”

姜宁一点都不奇怪,合作伙伴闹翻的还少了?

冯雨问了一句:“我听到你说麦子了,麦子怎么了?”

姜宁道:“东大降低了美丽坚的农产品进口份额,粮价在压价,小麦不好卖了。”

冯雨问:“卖不掉吗?”

姜宁道:“能卖掉,就是少挣点。”

冯雨哦了一声,再没问。

她不太关心这些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