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做邻居(1 / 1)

加入書籤

这趟自驾西疆,玩了将近一个月。

本来还想慢悠悠的开车回北安的,结果冯雪出现了孕反,恶心呕吐吃不下饭,只能临时结束行程,吐鲁番玩了一天,直接去西疆首府。

先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很意外。

“双胞胎?”

听到医生说怀的双胞胎,姜宁那叫个意外。

冯雨和冯雪也意外。

“对,怀的双胞胎。”

医生十分肯定。

姜宁大为振奋,双胞胎好啊!

一次生俩,免的以后再受罪。

冯雨也很高兴,谁不想多子多福。

只是很多时候,条件不允许。

姜家当然有那条件,双胞胎更好。

冯雪孕反严重,提不起精神。

姜宁晚上没再运动,搂着她说了会话。

老实睡觉。

早在确认冯雪怀孕不久,冯雨就不让她和孩子睡了。

姜甜甜睡觉不安稳,晚上满床滚,时不时梦中练习拳脚。

这要是一脚蹬在肚子上,乐子就大了。

所以冯雪都是和姜宁睡。

次日,农场的司机赶了过来。

姜宁把车丢给司机,一行坐飞机走了。

到了北安,收拾了一下。

歇了两天,第三天飞往澳洲。

农场已经准备收麦子了,结果连着下了两天雨。

不得不推迟了几天。

姜宁回来悄无声息,哪都没有去。

就在家陪老婆。

走的时候也是悄无声息,直到他离开两天。

有心人才收到消息。

朱老板心情比较差,接完电话久久没动静。

农场出了大事,这是大麻烦。

养殖大户在闹,省投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早就捅到省里去了,越来越压不住了。

最近焦头烂额,旅游小镇早停了。

哪还有功夫和精力折腾那个。

正思索呢,秘书进来了。

“问了没,什么时候能回来?”

“不回北安了,已经飞去澳洲了。”

朱老板脸色很难看,这种老板最麻烦。

资产都在外面,根本没办法拿捏。

……

飞机在云层中穿梭。

姜宁有点意外,竟然接到了陆经纬的电话。

聊了几句……

陆经纬问:“二场是不是出事了?”

姜宁意外:“你听谁说的?”

陆经纬道:“我在北安还是有些朋友的,一个老同志给我打电话说的。”

姜宁释然,道:“我放手了,没怎么关注,好烂都与我无关。”

陆经纬问了问情况,姜宁就给说了说。

听了后直叹气,不知道说什么了。

二场是他好不容易说动姜宁搞的,只要能稳定运行下去,北安会一年比一年更好,经济总量或许无法和南方县域比,但只要分配得当,北安人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只可惜啊……

姜宁转移话题:“陆航怎么样了?”

陆经纬拢了拢思绪,道:“他很努力,在学校拿奖学金,不用我给他生活费,我和你嫂子的工资就存着养老了。”

“毕业了还得买房子娶媳妇。”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谈恋爱了没?”

“这我哪知道,他又不跟我们说。”

聊了一阵结束通话。

冯雨问道:“陆哥打电话有事?”

姜宁道:“问二场的事。”

冯雨就没再问,又发愁:“唉,甜甜一直是我和姐带,也不知道跟不跟奶奶。”

姜宁到很乐观:“适应几天就好了。”

冯雪怀孕,预产期在明年二月份。

从现在开始就要备产了。

等孩子出生后,冯雨要照顾孕妇。

到时姜甜甜也要上幼儿园了,要让爷爷奶奶带。当然不可能上学时再送过去。

现在要过去一起住半天,早点让孩子习惯。

飞机上太无聊,姜泽和姜伟也跟了来。

他还要去非洲,两人正好蹭飞机。

跑非洲坐民航实在麻烦,那叫个一言难尽。

哥仨斗了一会地主,没赢钱。

喝酒。

姜伟一边发牌,一边问:“保镖训练的咋样了?”

姜宁道:“元旦前就结束了。”

姜伟道:“外面比不得老家,治安还是没法跟老家比,可得小心点。”

姜宁嗯了一声,他当然不怕。

能绑他的人还没出生呢!

老婆孩子家人才是软肋,不过也快了。

过了元旦,保镖也该毕业了。

打了会牌,又睡了一觉。

睡醒时澳洲大陆已经望。

老家正值盛夏,澳洲却还是冬天。

飞机在跑道上停稳,先不急着下。

先穿衣服,冯雨和冯雪怕冷。

都穿了羽绒服。

姜甜甜也穿成了小胖墩,跟妈妈抗议:“妈妈,热热。”

“一会下飞机就不热了。”

冯雨随口哄着,姜宁和两个堂哥则负责拿东西。

姜宁也穿了件外套,做了做样子。

腿上就穿一条裤子,秋裤都不穿。

墨迹半天下了飞机,一股澳陆的寒流扑面而来。

感觉还行,比羊城冷些,比上海暖和。

不过排队,走专用通道过了海关,出机场。

来了两辆车接,姜宁一家坐一辆。

姜泽和姜伟哥俩坐一辆。

先去家里,兄嫂爸妈都在等着呢。

一家人在澳洲聚齐。

姜爸姜妈四月份没有回老家,放假了带着大孙女在澳洲旅行,越发习惯澳洲生活,快半年没见小孙女,见了小家伙,那叫个稀罕。

奈何小家伙不让抱,和爷爷奶奶不熟。

姜婷婷不放学,姜子文在家。

还不到十分钟,兄妹俩就玩在了一起。

屋里坐了一会,喝了几口茶。

姜妈拉着冯雨冯雪去了别屋,传授养胎的经验去了。

陈慧茹也跟了过去,顺便把两孩子也带走。

姜家人男人们坐沙发上,聊了聊老家情况。

姜宁则问了问他哥农场情况。

歇了一天,翌日去巡视地盘。

父兄和两个堂哥也跟着,女人留家里。

先去看了看姜华的牧场,

上万英亩的牧场不算大也不算小,这是个精品牧场,接手时有几千头牛,陆陆续续又买了些,现在有两万头牛,三百多只羊,姜爸买了养着吃肉的。

这玩意不值钱。

澳洲羊比人多,贸易战打的羊价塌方。

一只羊才十几澳元,不到一百块。

姜爸就买了几百只,把牧场养着吃肉。

其他牧场主养不起,草料钱比羊都贵。

姜爸却不考虑成本问题,牧场还卖牧草呢!

转了一圈。

姜宁问道:“有啥问题没有?”

姜华说道:“大问题到没有,就是澳洲人太难使了,还有牛不太好卖。”

姜宁道:“外面和老家不一样,入乡随俗,习惯就行了,牛不急着卖,反正卖牧草就能维持开销,还能有的赚,价格好就卖点,价格低就买,牧场经营看长期。”

姜华点头,他也不缺钱。

不卖就养着呗,多繁殖一些。

将来收给儿子。

姜泽和姜伟越看越羡慕:“这才叫家产啊,我挣钱了也买个牧场。”

姜宁笑道:“那就好好挖矿,有钱了我给你们物色。”

两人摩拳擦掌,矿老板虽然好听。

但挖矿不是一辈子事业,也没法留给儿子。

农场牧场虽然利小,且不好经营,却是一份长久的事业。

可以作为产业留给儿子。

等挖矿挣到钱,就在这附近买个农场或者牧场。

哥几个做邻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