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蠹虫(1 / 1)

加入書籤

印度现在的电信业务主要分为长途和市话,最赚钱的长途由电信部垄断,市话短途则交给了mtnl。

不管是长途,还是短途,这里指的都是固话。

截至今年,也就是96年,全印度的固定电话用户还不到2000万。

这个普及率相对于近十亿的人口而言,实在是不值一提。

没办法,就在几年前电话都能当传家宝,那时候开通这项服务的家庭才800多万。

如今经济情况好转,才使得这个数字翻了一倍多。

相对于电视机开始大规模进入千家万户,电话的普及着实要慢的多。

这和两者的传播方式有关,电视接收的无线电广播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电话却依赖复杂的网络覆盖。

印度政府没钱,哪有那么多经费去搞大面积的铜线电缆铺设。

如今的固话用户,基本都集中在孟买和新德里这样的大城市。

早期安装电话的费用也贵,动辄一两万卢比,买台电视机都绰绰有余。

国家出于宣传的目的,也在各方面把政策向电视机倾斜。

民众自不用说,电视机是娱乐刚需,一台能满足七八口人同时观看。

电话这种东西,商用大于民用,很多家庭并不在意。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电视机完全向私营企业开放,电信业务则依旧牢牢把持在电信部手里。

在三四年前,政府名义上出售了一些vsnl(国际)和mtnl(市话)的股份,也向民间资本开放了电信市场。

但开放的政策很奇葩,他们把全国划分为21个固话区,每区仅允许1家民营固话商进入。

这种人为分割导致新运营商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投资回报率低。

同时私人运营商还要把线路并入电信部自己的长途网络,dot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导致互联互通困难重重。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你猜这些固话牌照要不要钱?印度政府就是妥妥的商人做派,固话牌照卖的一样很贵。

这种一看就很亏本的生意,根本没人敢下手。

说来好笑,直到今年,市话牌照招标仍然无人问津。

是的,一家都没有。

吃相太难看,就连外国人都骗不到。

21个分区,一块一块去买牌照,才能把电话业务覆盖到全国。

有资本的商人直接被吓跑,小商人又进不来。

这种模式也延续到了移动通信领域,全印度被划分成了20个移动区。

罗恩靠着各种手段,也只拿下了北方邦、新德里和孟买三个地方的牌照。

其他地方,他实在没精力去搞。

在当前的政策模式下,几乎不可能诞生通信巨头。

再瞧瞧电视机市场,硬件不用说,光制造商就好多家。

配套的电视台更是百花齐放,零零总总有几百个电视台,涵盖了所有领域。

这就是罗恩去年拿了电信牌照,到现在都不急的原因。

限制的太死,竞争对手也太少。

他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布局,顺便考察市场。

说来罗恩对bb机业务的兴趣,比手机移动通信还大。

在印度政府眼里,bb机属于增值业务,移动通信才是正统。

奈何经济环境一坨,手机什么的对民众而言,高不可攀。

这就是导致bb机不受重视,即使在孟买这样的大都市,发展也乏善可陈。

罗恩提前约了mtnl的官员,对方自然很给面子。

苏尔的名声,在孟买无需多言,属于最顶级的那一小撮。

他们在海洋酒店碰面,这里安静、风景又好,还足够私密。

距离罗恩的住处也不远,他是这里的钻石用户。

不用招呼,侍者就把他们领到阳台上的专属位置。

从海湾吹来的习习凉风,没有任何遮挡,那是来自大自然最原始的馈赠。

“您想参观mtnl的交互中心,当然没问题,随时都可以。”那个官员美滋滋的品着醒过的威士忌。

“是,我很感兴趣,不过我还想了解的更深入一点。”

“深入?”

“对,比如工作流程、原理之类的东西,最好有布局规划图,还有基站的建设。”

“噢,”那个官员放下酒杯,“这可不是一般的深入,那是完全的、毫无保留的、坦诚相对。除了夫妻之间,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恰当的比喻。”

“你知道的,我们只是想学习一下,我在去年拿了电信牌照。”

“苏尔先生,您总是这样的大手笔。”那个官员秒懂。

“所以.你觉得怎么样?”罗恩看他。

“这很花时间,偏偏我最近又忙。孩子想出国留学,却一直没定下来。那很麻烦,您懂吧,苏尔先生。”

“嗯哼,”罗恩点头,“我有两个建议,你要听一听吗?”

“当然。”那个官员瞬间来了精神。

“一个是英国,我认识某个教授,可以帮你搞定伦敦大部分地区的商科和艺术类学校。另外一个是德国,你随便选。”“英国!”那个官员立马喊道,“就英国,至于学校.这需要回去和孩子商量一下。”

“行,有决定了告诉我。”罗恩点头。

“谢谢!谢谢!”官员喜不自胜。

要说印度人心目中最向往的国家,那还是大英啊。

搅屎棍殖民了印度两百年不假,但它的光环也深入人心。

没有英国,有没有今天统一的印度还两说。

它虽然是搅屎棍,却也难得把这一大缸屎搅拌的相对均匀。

英国留下的制度、教育、铁路等基建,全都成了印度的财富。

上层社会,也就是高种姓,受英国各方面影响最深。

印度如今相当一部分富豪都有英国永久居留权,或者在英国置办不动产。

印度的官员和富人也奉行精英教育,他们的孩子首选留学地就是英国。

罗恩的生意虽然没做到英国,却也有点关系。

当初做旅游咨询公司时,第一个客户史密斯教授,到现在还保持联络。

让他帮忙写个介绍信什么的问题不大,而且罗恩这样的超级富豪,想塞个人总归有办法的。

德国嘛,嗯,西门子的莱昂到现在还对人肉火车恋恋不忘。

罗恩和他可是有利益往来的,苏尔电器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就是用的西门子方案。

妥妥的大客户、甲方,安排个人留学,还不轻轻松松。

总之,mtnl官员的小麻烦,顺利解决。

这个年代想去国外留学并不简单,对官员来说也是一样。

外汇管制就卡掉很多人,此前的半封闭政策,也让印度的国际交流十分稀少。

大多数人出国留学都没有门路,那只是少数富人的待遇。

那个官员对罗恩的安排很满意,他也懂得投桃报李。

“苏尔先生,交互中心和基站的规划资料,我会派人送过去。如果你的人想来参观,我也会派专人接待,不限次数。”

“不错,大家都是为印度的通信事业努力,以后应该多交流。”

“说的是。”

两人碰杯,都满意的笑了。

孟买是腐败之城,你找官员办事,永远也离不开行贿。

既然达成约定,罗恩也不含糊,他当即就派人去mtnl电话局,开始熟悉那里的业务。

从岗位设置,到运作流程,再到设备等等,里里外外都抄了个遍。

就这还有人在边上讲解,寻呼机系统是怎样通信的,以及遇到了哪些问题。

全是罗恩这里急需的行业经验,不知道可以省去他们多少弯路。

最后所有的资料都在苏尔研究所汇总,辛格教授他们负责评估,接着转化为自己的方案。

罗恩去听了最后的项目会议,大体搞懂了寻呼机的通信原理。

首先这玩意儿确实需要基站,但并不复杂,和普通的电台广播基站类似。

“太阳电台有很多信号塔,可以覆盖印度大多数地区,这可以和寻呼机共用吗?”他突然想起自己名下也有电台生意。

“还是有些不太一样的,”辛格教授回答,“它们的频段不同,这是基于各自的通信协议考虑。”

罗恩点点头,不通用也没关系。因为当初建立太阳电台也没花多少钱,大不了再建一套。

广播信号塔覆盖范围大,几百公里轻轻松松,基站投入不会太多。

“不过如果广播电台有富余,只要把发射塔改改,就可以用到寻呼机系统上。”

“那也不错。”

“除了基站,还要建立地面寻呼中心。”

“怎么说?”

“主要是配备人工服务或自动接入设备,处理用户信息发送请求。”

罗恩懂了,这可能像早期的接线员。

当有人需要联系bb机持有者时,需先拨打寻呼台电话,告知话务员要呼叫的bb机号码以及简短信息。

话务员将信息编码后通过基站发送给相应的bb机。bb机持有者收到信息后,若看到类似“请回电[电话号码]”的内容,会通过附近的固定电话或公用电话回拨过去。

这就是bb机的通信过程,中间需要寻呼台来协调沟通。

基站、寻呼中心,把这两样搞定,bb机业务的路子就走通了。

这对罗恩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前期筹备已经可以开始。

还有手机通信,这个也要好好琢磨。其他地方不说,孟买和新德里还是可以搞一搞的。

忙忙碌碌到十月份,他才有空去太阳电视台看看自己的传媒帝国。

啧,不得不说,今年开播的《达人秀》简直是印度的国民话题。

辣眼睛的表演太多,罗恩看到都直呼变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