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后宫高手(1 / 1)

加入書籤

罗恩带着乌尔米拉拜访了乔普拉在班德拉的小葡萄牙区别墅,这里是天主教徒的聚集地。

乌尔米拉很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氛围,她没踏入演艺圈前唯一认得的天主教徒是学校的老师。

那时她对天主教的全部认识都来自印度电影:信教的女人穿短裙,男人爱酗酒。

她因此格外喜欢他们,等慢慢长大进入宝莱坞,她发觉和天主教徒相处更加自在。

不像和古吉拉特朋友在一起时那样拘束,和天主教徒的待客之道不同,去古吉拉特人家吃饭空有精心烹调的素食,却无开胃佐餐的酒水。

他们都是坚定的印度教徒、苦修士,食素,禁酒。

乌尔米拉以前住南孟买,现在也搬到了班德拉。

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城郊,如今已经成了孟买的娱乐中心。

她在班德拉的新公寓,姑且称之为“家”的地方是某知名影星的故居。

对方在八十年代的平行电影运动时期颇有几部代表作,可惜天妒红颜,佳人已逝。

她的妹妹答应把房子租给乌尔米拉,整个谈判过程漫长的堪比印度独立运动。

乌尔米拉见过父亲和宝石商就一间公寓握手为盟,大笔一挥签了约,而班德拉公寓的合同之冗长详尽,属她平生仅见。

在中介的推波助澜下,双方从一开始就彼此提防、互相怀疑。

房东罗列了各项条款,唯恐她在租约到期后卷走房间里的窗帘杆、各式灯具乃至卫生纸架。她们像预备签署《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军事专家一般,对合约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锱铢必较。

哪怕在签约完成以后,板着脸的房东也没有握她的手,更没有祝她在新居住得愉快。

《租赁法》让孟买变成了一座毫无信任可言的城市。就为了一间距宝莱坞中心十分钟车程、没有电梯的三层楼公寓,她尚且要忍受房东的百般刁难和横眉冷对。

罗恩知道后,直笑她是小傻瓜。堂堂宝莱坞女星,还要看人脸色?第二天那影视明星的妹妹,就拿着房产地契之类的文件,双手送到乌尔米拉的面前。

什么租房条款,现在整栋楼都是她的。

不仅如此,全孟买最好的室内装修设计团队,还到公寓里转了一圈。

紧接着三份风格不同的装修方案就摆在了乌尔米拉面前,任她挑选。

在孟买这座金钱之城,财富可以让你为所欲为。

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栋美好得多的住所,乌尔米拉十分钟意。

房间整面落地窗外就是怡人的棕榈树、沙滩和大海,光线怎么变都怡人。

装修结束,且电梯安装到位后,罗恩还来这里住了几天。

乌尔米拉任他折腾,从客厅沙发到厨房,再到阳台,他们摆了几十个造型。

罗恩最喜欢阳台,上午太阳不太热的时候,吹着海风还能享受绝美的海景。

那是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舒爽,通透的不行。

罗恩喜欢偶尔欺负一下乌尔米拉,柔柔弱弱的她有时候甚至会哭鼻子。

就像在达人秀的舞台上一样,过于激烈的表演她根本不敢看,胆子小的可怜。

不过罗恩终究是爱护她的,宝莱坞各种资源不缺,太阳卫视的节目也随便挑。

达人秀带来的流量,已经让她稳居宝莱坞一线女星。

她的收入其实不低,家里条件也不差。她只是想脱离父母的视线,单独在班德拉有个住所。

她性子弱,以前一直和父母住。除了外出拍戏,每天无论多晚都会回家,绝不在外面过夜。

偏偏罗恩最近很痴缠白白嫩嫩的她,没办法乌尔米拉只能找借口,偷偷摸摸搬到了班德拉。

“罗恩,乔普拉导演要拍什么戏,需要你出马?”她紧紧依偎着他。

“大概是什么敏感题材,进去问问就知道了。”

罗恩带着她进入乔普拉的别墅,仆人早早就等在了门口。

乔普拉还是那副模样,头发稀疏,在家里没戴他那标志性的棒球帽。

罗恩进门的时候,这位导演正躺在地板上直哼哼,有三位女士蹲在那儿替他按摩身上不同的部位。

其中就包括他的妻子、罗恩的老朋友阿努,她可是《今日印度》的首席记者。

这副场景看的罗恩一愣,另外两位女士看起来也不像仆人啊。

“我最近腰疼。”乔普拉艰难的起身。

“你需要休养。”罗恩猜可能是腰椎盘之类的问题。

三位女士叽叽喳喳的走进厨房,结果忙活了半天,连个像样的点心都没端上来。

“那个厨师今天请假了。”阿努不好意思的解释。

“你们都不是合格的印度女人,没一个知道怎么做煎蛋卷。”乔普拉抱怨道。

“这些后宫可都是你自己选的。“阿努刺他。

另外两位女士也七嘴八舌的数落乔普拉,把他的各种毛病、丑事全都抖了出来。

“好啦,好啦,是我的错。”乔普拉求饶。直到这时候罗恩才知道,屋里的这三位女士都是乔普拉的太太。

不过别误会,另外两个是前任,阿努是他的现任妻子。

罗恩大感惊讶,要不是时机不对,他都想问问乔普拉是怎么做到的。

两个前任加现任,三个女人不仅能和睦相处,还替他按摩?溜啊,罗恩现在都没这种本事。

按照乔普拉的解释,两任前妻都常拜访他的住所,他们并没有就此断了联系。

他和阿努成婚时,把她带到第一任岳母的家,老太太在阿努的额头点了提拉克,祝福她说:“从今往后你便是我们家的女儿了。”

乔普拉不认为离婚后应当停止爱他的前妻,更重要的是,他不认为离婚后他的前妻应当停止爱他。

绝了,罗恩决定,私下里找他取取经。

这家伙是个高手啊,罗恩现在就迫切的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嗯,他也想躺在地上,有八个不同的女人,替他按摩不同的部位啊。

说了会儿闲话,两人聊到今天的正题。

“你看看这个。”乔普拉递过来一份剧本。

“战争戏?”罗恩奇道,这个题材很少见。

“重点不是战争,而是战争发生的地点。”

“噢,”罗恩又瞄了一眼,“克伸米尔?”

“对,背景是克伸米尔地区的冲突问题。”

“这个题材,有够敏感的。”罗恩大概懂他的意思了。

“你知道的,罗恩。我就在旁遮普长大,甚至我的老宅就被武装分子一把火烧毁了。”

乔普拉对那里有执念,别人不敢拍的题材,他却跃跃欲试。

电影围绕一个叫可汗的军官开始,他的儿子受了重伤,却没有医生敢医治。

因为武装份子放话,谁敢为军人的家属治病,就杀那个医生全家。

可汗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死亡,他伤心欲绝,觉得儿子的死是由那个恐怖分子造成的,发誓要报仇。

因为故事发生在克伸米尔地区,背景非常复杂,还牵扯各种人性的考虑。

大概就是武装分子也有隐情,他们同样有各种无奈,只能在命运的胁迫下随波逐流。

啧,这还得了,印度军方绝对不乐意看到这种电影。

“这剧本已经定型了?”他问。

“不,还没有,我很犹豫。”说到这里,乔普拉干脆拿起电话打给编剧。

很快一个来自古吉拉特的年轻编剧,还有罗恩的熟人作家——维克拉姆,赶到了乔普拉家。

他们现场讨论剧情的走向,尽力把故事的完整架构讲给罗恩听。

印度电影的剧本与其说是用写的,不如说是用讲的。

导演必须用无与伦比的热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尽管乔普拉说旁遮普话时再生龙活虎不过,他们针对剧本及台词的交流用的却都是英语。

印度的电影产业为中产阶级所垄断,新入行的、英语又不甚流利的人处于极大的劣势,必须尽快迎头赶上。

罗恩就参与过印度电影的拍摄,导演的指令,不论是对情节的推进说明、对演员的指导还是对场务的吩咐全用英语下达。

最近他还因为《达人秀》的节目,邀请沙鲁.汗和阿米特.巴强共进午餐,听他们谈论各自喜爱的美国影视剧等。

也听他们抱怨全印电视台强令他们在访谈节目中说印地语,而他们甚至不知道某些英语单词对应的印地语是什么。

维诺德的书房里堆满了外国导演的英语剧本,他说《克伸米尔任务》是他执导的最后一部印度电影。

如果票房表现好,他想用收益拍一部好莱坞影片。

他在拿他的职业生涯做赌注,除了《爱在云起时》,后面拍的几部电影又扑街了。

乔普拉的电影公司已经亏损一亿卢比,如果《克伸米尔任务》也惨败,他在电影行业将无法立足。

“要是电影不卖钱,我就要抵押房产了。”他无奈的摊手。

“你为什么非得拍这种题材的电影?”罗恩觉得他就是闲得慌。

至于什么破产之类的话,听听就罢。他妻子阿努的一个哥哥,可是马尔代夫度假村的大股东,不缺这点钱。

如乔普拉这种知名导演,他们拍的电影,观众在进影院前已对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

对于这种充满争议的电影,媒体也会不断跟进报道,很容易触及敏感线。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故事,既有深度,又有商业价值。”

更何况还事关他的家乡,乔普拉很难忍得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