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才色双全就挺罕见(1 / 1)

加入書籤

如果只是小富即安的做到万元户级别,大隐隐于市的随波逐流,靠着重生天眼避开这场大戏。

肯定能安稳舒适的过这辈子。

当然市井中工商税务、卫生城管,外加各类鸡毛蒜皮、地痞流氓的各种时代变迁也得体验。

要赚钱就得在人世红尘里,超脱于世去挖金矿的技能让卫东不具备。

所以三年时间主动被动的冲到眼前的这个局面。

值得吗?站在盐业公会的楼上,让卫东就有这种恍惚。

因为能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正在七月夏季的丰水期。

那种民国之前更老的建筑历史,连绵到今天,都在流逝共存的岁月感。

很容易让人想把自己来世间走一遭做个记号。

以前刷小视频就看到过那种国学、修行、语重心长的视频段子,说人在开始思考活着为什么,在想着要留下点什么,就算是翻过一道内心修行的坎儿,因为在寻求我是谁之类的哲学命题。

老保安不会想这么多,但架不住刷小视频确实看得多。

等一家人回到工业园区,这种感受就具象化了。

因为近千户人搬家,带动近万人去楼里进出观看。

就是喧哗热闹。

尤其相当部分人是从三线厂转移出来,很容易怀念前些年热火朝天的单位气象,突然怎么就举步维艰的萧条,结果到这里来又续上,泪目啊。

很容易有种这次一定要好好干,不要再重蹈覆辙的心气儿。

国营厂就这样,多半还是经历过刚开始战天斗地的奋斗,然后慢慢就人浮于事的摸鱼吃大锅饭心理变化。

十多二十年下来的三线厂,既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自己封闭起来没有战斗力的懈怠。

最后被时代淘汰就无可奈何了。

感受过那种全厂上下没了着落的惊惶,又没空置十多二十年才会有的索性躺平心态,现在只想重塑辉煌。

所以让卫东再抱着孩子踱进去,肯定会引发如主公微服私访的山呼海啸。

甭管用什么身份类比形容,所有人那种山呼万岁的气氛就是发自内心。

“让总好,这个五号楼也要交了哇?”

“让总,八号九号楼什么时候开卖,可以先报名不。”

“让总吃点卤牛肉不,刚出锅,小蝶可以尝尝……”

“感谢让总,感谢公司……”

让卫东也平易近人:“这里修围墙不,要不要把厂区和宿舍区隔开?”

“还是修一排小楼,做成小卖部,方便大家上下班买点东西……”

“搞个电影院?”

大家也积极热烈的围着七嘴八舌:“好哦,好哦……”

确实有人真知灼见:“小卖部肯定不错,但电影院真的没必要,我们厂以前就搞过,建筑成本较大,关键是十年二十年后老化改造很麻烦,厂里可以搞个露天电影院就行了,我们厂有设备可以搬出来用,建个小放映机房在后面就是。”

让卫东都随手指派:“好,那你把这个事情搞出来,需要什么支持找你的领导一起来问我。”

这就是初创时期的机会,跟改开初期到处都是空白一样,的确比后来什么都完善以后容易抓机会。

能在这个阶段凸显出价值,就迅速的脱颖而出拉出人生差距了。

所以让卫东这样随步走来,自然如强磁吸引,越来越多人,但又不拥挤争抢,因为知道他天天都会这样走在所有人中间。

有心的好好琢磨准备考虑妥当再开口,老实人就远远看着开心上班。

沈翠月和孕妇靠在五楼顶的栏杆边,看着下面漩涡般的人群移动:“我还是觉得他有点奇怪,带着你一起家庭幸福的样子也没问题啊,非得藏着掖着。”

凤雏连做人态度都跟姐夫越来越趋同:“如果不是真把你当自家人,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在挑拨了,哥什么意思还不清楚,你看看这么多人,总有喜欢嚼舌根的,我不大着肚子跟他一起亮相,少几分废话,而且现在计划生育抓得这么严,还有人拿相机拍照呢,落人话柄很有意思吗?”沈翠月的意思是:“嗯,你知道我不是挑拨,我是探讨,爷们儿不就是应该霸气十足,我就是有俩孩子,就是有女人了,你们还不是都得给我乖乖的服着,他这心气儿不够支棱啊。”

就学术性的希望能强硬起来。

董雪晴还要苦口婆心给她解释:“哥从来都不是那种威压高压,压住的东西终究要反弹的,而且是压得越狠反弹越厉害,他这是顺毛捋,以前在商州我们就这样,做柑橘沙石生意,把利润分给大家,看似那个时候没赚什么钱,但打下了基础……等等,我想下,为什么现在不这么做呢。”

她是真明白让卫东的心思脉络,所以很容易举一反三:“七楼饭堂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吃,我们索性再便宜些在底楼开个门脸对外放饭?让市区没钱的人也能吃饱饭。”

美食街老板立刻嗤之以鼻:“你是没做过餐饮啊,几菜几汤很麻烦,而且穷人未必心善,他们会拼命占便宜,搞不到便宜就搞破坏!”

董雪晴就是让卫东那种我只要有了目标,其他只是如何找到最优解的思路:“那就做简单点,只很便宜的卖……面包?馒头?还是蛋糕?两分钱一个,不能白送,但起码保证几分钱也能吃饱肚子。”

沈翠月的优点则是她太懂人性险恶,又会利用:“咦,你这么一说也对,以前大富人家还都要做粥棚善堂呢,我们家就要这个名声,做鸡蛋糕,烘烤出来特别香,显着很阔气,其实比馒头多不了几个钱,我来安排人给你做,每天搞它几千块,名声准保传遍天。”

董雪晴已经在笑:“嗯,就这么干,但不能说是我们家,哥不需要这种名头,他不想出名,反正知道的都会知道,不知道的知道了也没用,嘻嘻,就在老刘的像馆背后,流金蛋糕。”

沈翠月琢磨下:“对,官家肯定知道是他,老百姓知道了也只会嚼舌头,老刘肯定愿意这事儿,流金蛋糕是不是上面要撒点金粉啊,洒芝麻就行了,也算是个特色。”

年轻孕妇喜笑颜开的搂住她:“真好,从小只能拼命读书,姐姐总是把最好的都给我,所以我心里也绷得蛮紧,生怕辜负了姐姐,跟你聊什么都畅快。”

沈老三挑挑眉毛,眼角都写着巧言附和不是咱的拿手戏吗。

于是等让卫东逛游打篮球夜啤酒一气呵成的玩到十点过回来,这边俩已经把事情都铺排好了。

张经理甚至已经连夜安排人到流金相馆后门外,停车场出口边隔出来个巴掌大售卖间。

正好可以利用地下车库里的电梯运送,七楼啥设备都是现成的。

第一批试验做的蛋糕都热气腾腾摆在桌上,十几个口味品种可以选。

果然,让卫东对这种不用出名,但惠及底层的事儿就很赞同,挑不出任何执行流程上的毛病,那就卖力的把所有蛋糕都吃了表示感谢。

笑得俩姑娘都使劲叫他慢点,最后是石头被叫过来无可奈何的说给我们留点,才没把让卫东撑死。

小蝶一直在边上冷眼卧槽,可能觉得你们怎么就这么幼稚!不过让卫东唯一提出改动的就是最后还是卖五分钱一块,太便宜了会直接杀死其他做同类型产品的店家。

而且每天只卖定量,每人限购四块。

于是第二天厂里和白楼那边同步开卖。

就好明显,厂里上万人进进出出,最后一千块都没卖完。

经济条件已经整体提升的厂区这边,哪怕有不少家庭在节约存钱买房,也不用在吃饭上抠门。

五毛钱的伙食已经能吃好,最多买块蛋糕当孩子夜宵,大人真想吃夜宵,等娃睡了再来美食街撸串喝两杯不爽吗。

吃这玩意儿干嘛。

就不用贪便宜。

但流金相馆背后的铺子,第一天就把五千块卖空!

虽然才两百多块钱营业额,但市中心出了这么个“单位食堂”卖的便宜蛋糕,还是引发了周边抢购。

等过了四五天,连周围医院、警局、百货公司的职工都来买。

因为七楼食堂有完备的餐饮手续,这种单位食堂附带外卖的铺子很常见。

但这么便宜就真是让人欢喜。

而且还今天撒葡萄干,明天洒牛肉末,后天来猪肉松,居然有种开盲盒的口味期待。

让卫东也趁着接二娃妈的时候,抱着女儿在边上笑眯眯看。

小声给女儿灌输:“现在家里能赚点钱,就要尽量让大家都过得好点,不然谁给你做事呢,卧槽……不至于为这个排队打架吧,保安,哎哎,去人啊。”

所以说这孩子怎么会不张口闭口的卧槽呢。

于是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鸡蛋糕的事情加速了发展,就在市里面来查账之后,跟让卫东协商过采购电脑的国家银行金融系统总部来人,也是说着参观考察,却把凤雏这边的账目翻了个底儿朝天。

这是要查变天账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