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返航,起航(1 / 1)
本来按照洗衣机预想中的规划,极光过后是“急光”。
只是小刘对于在船上同他共赴巫山云雨没有什么安全感,即便客舱和工作区域是完全隔离的,但总归没有在传统敦伦地点来得安心。
她只是有时候被色鬼导演带得有些开放,也是不可避免地想要取悦爱人,在性事上迎合他。
但骨子里仍是保守观念作祟。
于是折腾了半夜,凌晨的圣汐克掠夺者号又劈波斩浪回到比格尔湾的海港,一行人披星戴月地回到酒店。
看完极光后,这两个普通人类吸收了日月精华,抓住机会狠命地双修了一番。
也许是年龄还没到,攻守之势还是男强女弱的局面,小刘的敏感体质叫她每一次奶凶奶凶的挑衅,都以娇软似泥收尾。
5号早晨,两人都罕见地没有醒转,一直睡到9点多当地天亮——接近南极圈的乌斯怀亚白天时间很短,当地人往往九点半才真正开始一天的生活。
是刘晓丽的“十二道金牌”叫醒了刘伊妃。
老母亲在夺命连环call中欣喜地告诉她:姥姥、姥爷、小姨都已经到了北平,舅舅原也正式到北平工作,现在就等着两个孩子回来办大事了。
刘伊妃耐心地应付完老娘,这才把仍旧呼呼大睡的未婚夫叫醒。
她拿嘴巴堵住对方,又捏住他的鼻子,浑然忘记了是自己制定的不刷牙不得亲嘴的床上规矩。
直至被洗衣机按倒又又亲又摸地蹂躏了一番,这才桃花扑面地说起正事儿。
“妈妈说万事俱备,只欠你我了。”少女笑道:“她把所有的迎来送往,当天的餐食什么的都安排好了。”
“不过主要也是你说不请外人,那就很简单了。”
小刘雀跃道:“对了,我爸爸也会回来!”
路宽惊讶:“他这样的驻外工作人员,也这么方便请假的吗?”
“我听妈妈讲。。。他好像要提拔了?”
“啊?”路老板这一瞬间想到了巴黎火炬传递时的金晶。
如果说这一世安康的升迁轨迹有什么改变的原因,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想到这一点了。
总体而言,奥运会刚刚结束不到半个月,正是论功行赏的密集期。
无论是他自己成为《电影促进法》的咨询委主任,刘领导等人的更进一步,还是参与演出的各部队人员的集体三等功等等——
很显然,小刘的老父亲也借上这股东风了。
刘伊妃看着他凝神静思的模样询问道:“怎么啦?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路老板捻着她的耳垂把玩:“没问题,好事啊这是!”
“希望他老人家做大官啊,特别是外交口的,关键时刻说不定能给我们的作品出口、海外宣传使使劲呢。”
小刘故作不悦:“你什么意思,是不是嫌弃我出身低微配不上你?没给你的事业提供帮助啊?”
路宽知道她在玩笑:“阴阳怪气,都跟谁学的?”
他话音顿了顿,转而仔细琢磨道:“不过你别说,这事儿还可能真的有操作空间,等回了北平我去看望下刘领导。”
刘伊妃撇撇嘴,这些事情她无心置喙,其实倒想补上一句“尽力而为,别影响你自己”呢!
“泼出去的水”即将成为别人的爱妻,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
路老板想多了解一些安康的情况,评估一下这件事的可能性:“茜茜,安叔叔同刘阿姨分开后,个人生活上。。。”
他怕小刘心中有郁结,温柔地将少女搂在怀里,靠在床头。
熹微的晨光透过落地窗的薄纱窗帘,在床头的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乌斯怀亚的清晨带着南半球特有的清冽,却丝毫无法侵入这个被温暖填满的空间,路宽感觉着怀中人的娓娓道来,不着痕迹地将毛毯往上拉了拉,裹住刘伊妃裸露的肩头。
她语气平缓:“爸爸后来有了一个新的家庭,我还有个妹妹,叫安嘉灵。”
“这些年我也只见过一两次,几乎没有来往,更多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路宽在未婚妻额头上印了一记:“心里会有感觉吗?”
小刘其实早就走出了这段童年伤痕,神态轻松道:“原来有,但妈妈一直陪着我,渐渐就忘掉了。”
小小年纪就经历家庭“巨变”的她,显然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体悟。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就像昨晚的海上极光一样,美的时候就算用最贵的摄像机也留不住它划过天空的轨迹。”
“爸爸妈妈他们两个人只能说没有缘分,我同爸爸也因为长期不生活在一起,有时候会有些陌生感。”
少女轻舒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好的回忆镌刻在脑海中,至于不开心的事情,就停留在视网膜上,该忘掉就忘掉吧。”
“好在我只能记得很小的时候爸妈吵过架,但脑海里一点画面都不剩了,能记住的都是美好。”
刘伊妃突然从男友怀里坐直了身子,精致的下颌微微抬起,晨光在她瓷白的肌肤上镀了一层柔和的釉色。
她抬手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在耳垂上短暂停留,仿佛在触碰某个无形的记忆锚点。
“爸爸妈妈的家庭我干涉不了,不过我现在要有自己的家庭了,我一定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它。”
“我的孩子可以遭受任何挫折,但不会让他们在原生家庭感受到缺憾,这是我的决心。”
路宽看着一脸正色的女友笑道:“想要遭遇挫折,大概也很难吧?”,他转而调戏起小刘:“玉不琢不成器,我看以后可以人为给孩子制造一点挫折,我们搬小板凳坐旁边嗑瓜子看戏。”
刘伊妃面露不满之色:“捶你奥!不允许!”
少女看着洗衣机这副惫懒的模样有些来气,故意刺激他:“再说了,我说的是我的孩子,至于你嘛。。。”
“妖精!口出什么狂言?”路老板怒目圆睁,伸手一把将她的肩带扯掉,惊得少女娇笑着雪浪颤涌。
世界尽头,床榻之间,洗衣机三打天仙。
。。。
两人胡天胡地了一番,洗漱干净再全副武装进入酒店大堂已经十点半了。
玛利亚已经等候许久了,不过脸上仍旧保持着职业微笑。
她其实已经在努力克制了,不然会因为昨天看极光看美了的夫人的打赏,嘴巴直接咧到耳根去。
5000美元啊!对她而言已经算一笔巨款了,不枉自己提供的悉心服务,也是昨晚的老天爷给力,观赏效果极佳。
“先生、女士,去欺骗岛的直升机已经准备好了,不过今天天气不太好,光线昏暗,机组建议下午早一些返航。”
路老板点头:“安全第一,其他无所谓,我们自己在岛上转悠散步都行。”
“是,那我们先去停机坪。”
几人走出酒店,感觉更加明显。
迎面而来的寒风裹挟着刺骨的湿冷,刘伊妃不由得缩了缩脖子,下意识往路宽身后躲去。
她抬头望向天空,明明已近正午,天色却如同被一层厚重的铅灰色幕布笼罩,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昏暗。
远处的山峦轮廓模糊不清,仿佛被稀释的墨汁晕染,而近处的云层低垂,压得人几乎透不过气。
阳光被彻底吞噬,只剩下一种朦胧的、近乎于暮色的微光,勉强勾勒出建筑的轮廓。
少女咋舌:“越发感觉这儿是世界尽头了。”
玛利亚略微解释了原因:“先生、女士,昨晚的极光非常盛大,但这样的强烈的极光活动通常伴随地磁暴,地磁扰动会引发高层大气电离层电子密度变化,导致云层形成概率增加。”
“同时,乌斯怀亚处于极光带,地磁活动残余效应可能使大气中悬浮更多冰晶微粒,形成薄云层削弱光线强度。”
众人上车,小情侣坐在车上看着窗外变换的街景,不断有行人滑倒,当地市政甚至重新开启了路灯和公用照明。
刘伊妃冲男友笑道:“一天两天还好,要是天天感受不到太阳,感觉人的心情都会变得很差。”
路老板点头:“所以北欧的瑞典、芬兰这些高纬度国家的人抑郁症发病率高,人其实也要光合作用的。”
“大概就是一些光照影响大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节律,还能抑制血清素的合成,这些神经递质的失衡都会导致情绪低落。”
小刘点头:“极光越美,今天的天色越昏暗,果然美丽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是啊,就像你现在嗓子哑了。”“要死了你!”刘伊妃耳尖瞬间染上绯红,狠命捶了男友一记。
这两天的她确实有些放纵了,不像在温榆河府有时候想着老母亲就住在隔壁别墅,无论她能不能听到,总归心理是带着刻意压抑的。
这次出来可就不一样了。
乌斯怀亚的直升机停机坪位于比格尔湾东侧的军用航空基地附属区,专为南极科考和高端旅游开放。
由于9月仍属南极旅游淡季,停机坪上仅有两架红色eurocopter as350 b3直升机待命,其旋翼已预热完毕,引擎在低温中保持着怠速运转。
直升机租赁公司的大胡子老板,很客气地过来同这位亚洲富豪打了招呼,又亲自介绍了自家的服务和产品。
“路先生,我们专门为两位准备的as350 b3是是专注高海拔、低温环境设计,2005年曾经在中国的珠峰起降,至今仍旧保持着世界纪录。”
他指向旋翼系统:“全复合材料主旋翼采用特殊防冰涂层,配合电加热除冰系统,能应对南极常见的冻雾天气。”
“考虑到欺骗岛的火山环境,”老板打开舱门展示仪表盘,“我们加装了火山灰监测警报器,一旦探测到pm10浓度超标,会自动切换为封闭式循环供氧模式。”
小刘听得津津有味:“感觉会开飞机也很酷”
玛利亚笑道:“女士,您可以先上去体验一下,等雾气稍微散散就可以出发。”
“好啊!”
刘伊妃雀跃地钻进驾驶舱,路老板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看着面前花花绿绿的仪表盘。
她好奇地摸了摸操纵杆,机长笑着递给她一副备用耳机:“可以听听塔台通话,现在正在播报气象代码,br表示轻雾,对我们来说就像早餐咖啡上的奶沫一样无害。”
机长站在两人身后指着仪表盘:“这是我们的‘魔法水晶球’,能看穿云雾。”
他指着地形雷达屏幕,乌斯怀亚的山脉轮廓正泛着荧光绿色,“等会儿飞跃德雷克海峡时,它会变成海蓝色的波浪纹。”
机身突然一阵抖动,小刘一把握住了身边男友的手,后者探出头去看了眼:“地勤在安装雪橇式起落架,我们还没飞呢。”
“你飙车的时候胆子不挺大的吗?”
刘伊妃有些羞赧地笑了笑,机长的对讲传来声响,地勤人员的防冰液、抗凝剂以及最后检查即告结束。
世界尽头的直升机之旅即将开始。
欺骗岛和乌斯怀亚隔德雷克海峡相望,即便是乘机前往也需要三个半小时,乘船的时间就更久了。
对于路老板这样的富豪来说,昨天的徒步暴走远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玛利亚今天随行,很好地发挥了她导游的职责,一路上向两人介绍着欺骗岛的由来和情况,一直到众人眼前出现了一座圆环形的岛屿。
小刘好奇道:“为什么叫欺骗岛?”
玛利亚解释道:“1820年,一个美国人第一次发现了这个岛。他远远望过去,感觉这个岛跟一个普通的多山小岛看起来没什么区别。”
“但他绕了一圈后发现,这个小岛的东南侧有一个几百米宽的狭小缺口,把船开进去以后别有洞天,里面竟然是一个开阔的港湾。”
“后来这里就吸引了欧洲各国的捕鲸者在建立据点,在鼎盛时期,一度有将近一百艘捕鲸船在这里停靠。”
“捕鲸?”刘伊妃诧异道。
直升机平稳降落,巨大的噪音暂时阻止了玛利亚的解答。
少女走出机舱,眼前的荒凉环境和巨大的废弃人造物,让她产生了一种宛若外星世界的科幻感。
路老板环顾四周:“这就是捕鲸者遗弃的铁罐吧?”
小刘更讶异了:“捕鲸要这么大的铁罐做什么?跟化工厂似的。”
“一开始是为了填饱肚皮,不过进入工业时代就是冲着鲸鱼的鲸油去了。”
“这种储藏在抹香鲸头部的鲸油在燃烧时可以提供明亮、稳定、没有气味的火焰,是上佳的照明燃料,还可以用作机械润滑油。”
鲸油是鲸类在千百万年的时间中为了生存进化而来的,并不是用来燃烧的。
但鲸油碰巧拥有的这些不幸的特质变成了它们的罪证,导致所有鲸类被人类判处了集体死刑。
其中,以西方和鬼子最甚。
路宽看过一部叫做《血色海湾》的纪录片,其中受惊的幼鲸拖着母亲尸体游弋的画面令人震撼,也暴露了西方把持的所谓环保组织的真面目。
他和女友在岛上散步,心情闲适,但说出的话却异常残酷:“抹香鲸的鲸油在头部,捕鲸者会在它们的头部钻洞,然后抽油。。。”
“咦!别说了。。。”刘伊妃牵着他的手都攥紧了几分,哪里想到眼前的废弃铁罐,正是资本狂潮退去后留在世界尽头的文明伤疤。
触目惊心。
“你十多岁在纽约生活,应当也看到过环保主义者的活动之类的吧?”
小刘点头:“学校有相应的课程,但很少有这种揭示自身发展中的恶迹的。”
“之前奥运会开幕式,被西方诟病的很重要一点就是环保,譬如焰火、鸟巢施工的材料、国内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等等。”
“但他们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
路宽指了指远处的硕大油罐:“1956年西方有部电影叫《白鲸记》,把鲸脂工厂的血腥场景转化为工业史诗的画面。”
“沸腾的鲸油釜配以恢弘交响乐,把每提炼1吨油脂需6头幼鲸的事实,转化为人类征服海洋的视觉奇观。”
青年导演笑道:“怎么样,叙事视角一转变,是不是觉得看这个问题的视角又不一样了?”
小刘若有所思地点头,更加明晰了他要通过奈飞、中国神话宇宙等所有文化产品和工具进行系统化打造的野心和目的。
文化产品和文化战线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够通过叙事重构和美学包装,潜移默化地重塑公众认知,将历史罪行和现实矛盾转化为符合特定意识形态的“合理”叙事。
西方通过电影、文学等载体,将血腥的殖民和环境掠夺美化为人类文明史诗,用浪漫化的视觉语言掩盖残酷真相,从而在文化层面完成对民众的思想驯化。
在现实中,展现出的特点就是对东大等国的恶意攻击和诟病,再通过文化产品和公智舆论添油加醋和掩盖自己的双标。
被困在信息茧房里的民众其实很难看到真相。
欺骗岛的巨大油罐引申出的文化思考,充其量算是个小插曲。
两人毕竟是来度假的,路老板也没有再讲这些太过严肃的话题,和女友并肩看起带帽企鹅的群体出动。
两人站在黑沙滩上,脚下的火山灰像细密的墨玉颗粒般簌簌滑动。浓烈的硫磺味裹挟着寒风钻进鼻腔。
近岸浅滩处,几十只企鹅如黑色鱼雷般破浪而出,又在触岸瞬间收拢翅膀踉跄站定。
水珠顺着它们金属光泽的羽毛滚落,颈间那道标志性黑纹像被浸湿的丝带。
路宽拉着她避让开一条横穿小径的企鹅队伍,领队的老企鹅喙缘已磨出灰斑。
队伍末尾的幼崽突然停步,凝霜的眼睑缓慢开合,远处山崖风口处,十几只企鹅如黑色音符缀在陡峭岩壁上,任凭寒风掀起绒毛,兀自用身体为巢穴里的蛋保温。
刘伊妃对这类萌物无法抗拒,就这么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夕阳将冰川染成金红时,企鹅群开始向深海迁徙。
几百个黑白身影顺着洋流跃入水中,化作幽蓝海面下迅捷的剪影。
小刘靠进男友怀里,看那啼鸣的企鹅终于没入冰海轻声道:“它们带着南半球夏天的故事游走了。”
路宽收紧环住她的手臂,沙滩上只剩雕刻着企鹅足迹的印痕,像是一首用爪尖写就的南极诗篇。
远处传来游艇引擎的嗡鸣,提醒着他们这场世界尽头的童话即将落幕。
“该回去了。”路宽轻吻女友的发梢:“北平的秋天正等着我们。”
刘伊妃望着最后一抹金红沉入德雷克海峡,忽然觉得这片冰封大陆就像被翻过的日历。
那些极光、企鹅和蒸汽缭绕的火山湖,都将成为夹在人生篇章里最珍贵的书签。
刘伊妃突然踮起脚尖,双手环住路宽的脖颈。她仰起的脸庞被极地暮色镀上一层柔光。
来自中国这对年轻情侣,在世界尽头深情拥吻。
良久,唇分。
少女雀跃:“返航!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