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闪耀格莱美,初到旧金山(下)(1 / 1)

加入書籤

莎拉·布莱曼在台上激动地感谢了写这首的魏明,以及歌曲的制作团队。

这个奖结束后还有她的表演项目,个人独唱《moonlight shado,这首歌再次把大家带回了列侬过世的伤感中,台下的小野洋子戴着墨镜,也看不清墨镜后面的眼神变化。

下台之后,莎拉大方地让魏明摸了摸她的奖杯。

接下来颁发的是年度制作奖,《only time》也在入围名单之列。

这个奖项授予的是单曲的制作团队,包括歌手、制作人、录音工程师、混音师等,强调对录音技术、制作工艺的认可,除了歌是魏明写的,其实这个奖跟他关系不大。

获得提名的除了《only time》之外,其他也都不弱。

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的《starting over》(重新开始),这也是列侬生前最后一张专辑里的作品,本来口碑和热度一般,结果发布一个月后列侬遇刺,成为绝响之后销量和口碑就爆了。

金·康恩丝的《bette davis eyes》,81年蝉联公告牌单曲榜九周冠军的神曲,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神曲。

《endless love》,波姬·小丝电影《无尽的爱》的同名主题曲,同样也蝉联了公告牌单曲榜九周,后来被路德·范德鲁斯和玛丽亚·凯莉(牛姐)翻唱,十几年后又火了一次,经典永流传了属于是。

还有就是灵魂乐大师比尔·威瑟斯的《just the t of us》,可能算是最容易被拿捏的了。

《only time》是拿了七周公告牌冠军,但公告牌在榜时间是提名作品里最长的,至今还吊在前百末尾,销量也是最高的。

五个提名里的三首歌几乎霸占了公告牌冠军一半的时间。

魏明并不清楚这届格莱美的归属,奥斯卡他可能还有印象。

最后一刻,他和其他人同时听到的结果是——金·康恩丝的《bette davis eyes》(贝蒂·戴维斯的眼睛)。

她和这首歌的制作人val garay上台领奖,并用沙哑的女嗓感谢了格莱美以及她的丈夫dave ellingson。

留学生们在别墅里疯够了,此刻都坐在沙发上或者地上看着电视,陈充喃喃道:“魏明又没得奖。”

旁边的男同学道:“很正常啊,他毕竟是中国人,美国音乐这么发达,能让他入围已经算是很侥幸了,说不定还是看在要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的份上。”

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觉得魏明能入围就是胜利,而且他本身并不是专业搞音乐的,他本职好像是作家吧,纽约畅销书排行榜最近还能看到他的名字呢。

接下来要颁发的最佳年度单曲,这个才是真正属于魏明提名的奖项,获奖者是歌曲的词曲作者。

当然有时候词曲作者就是歌手自己,原创型歌手在美国日本是很赚的,一个人赚三份钱。

比如提名作品里那首《9 to 5》(朝九晚五),就是由乡村音乐歌手多莉·帕顿创作并演唱的,未来还能在《欢乐好声音》等影视作品里听到。

另外还有提名了年度制作的《endless love》(无尽的爱)、《bette davis eyes》、《just the t of us》。

年度制作和年度音乐两个奖项的重合率达到了80%。

颁奖嘉宾上台,是一个盲人黑人大叔,他展开信封,上面是为他特意准备的盲文。

“获得这个奖项的是……《only time》,恭喜mr.why,一位来自红色中国,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音乐人,让我们掌声欢迎。”

这位黑人大叔态度很好,感觉很多词都是他自己加的,后来魏明才知道他就是顶顶有名的雷-查尔斯,有灵魂乐之王的传奇音乐人,也是一名还活着就被好莱坞立传的音乐人,那部《灵魂歌王》更是把杰米·福克斯捧上了奥斯卡影帝的宝座。

不过电影上映的时候他刚刚去世。

雷-查尔斯提到魏明的作家身份,对魏明的态度可能也源自他是国际上最早声援南非曼德拉的著名作家吧。

后排观众席上程龙问旁边的李爱国:“这个奖厉不厉害?”

“当然厉害了,是词曲作者能拿到的最高荣誉了,而且第一次提名就能拿到我都没想到,简直盖了帽了!”

听他这么说,程龙立即站起来大声鼓掌喝彩,李爱国紧随其后,然后是梅琳达,她还想拉着魏翎翎站起来。

魏翎翎觉得这样好幼稚啊,但拗不过梅琳达,还是站了起来。

电视转播的时候对着这一排“粉丝”扫了一眼,旧金山的老太太一眼就看到了魏翎翎,忍不住又咯咯笑了出来,然后又想尝一尝家乡的味道,直接被小护士挡住了那瓶酒。

“夫人,今天可不能再喝了。”

“唉,没劲儿,睡觉睡觉。”

说要睡觉,不过还是等着听完了魏明的获奖感言。

他先是常规地感谢了演唱者莎拉和制作人以及歌迷朋友们,还郑重感谢并缅怀了约翰·列侬先生:“是他指引我走上了英文歌曲的创作之路,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不限于中文创作,如今不仅又创作了多首英文歌曲,还开始使用英文创作小说。”

这时镜头又给到了小野洋子,她绝对是今晚镜头最多的女人。

最后魏明还感谢了两名北大的留学生朋友:“英国的梅琳达同学带我接触到了英文歌曲,美国的汤姆森同学让《moonlight shado能够顺利发行,认识你们我很开心。”

最后魏明挥舞了一下自己的金色留声机奖杯,意气风发地下台。

留学生们在别墅里有那么一瞬间的沉默,然后有人带头给同胞鼓掌,以后再有人说华人没有音乐细胞,他们终于有了马友友之外的第二个例子。

而驻美大使馆的官员和新华社撰稿人也都在看着这档节目,看到这个结果后撰稿人立即开始动起了笔杆子,这可是一个提振国人信心的大好事。

改革开放,很多之前严厉禁绝的国外新鲜事物正通过各种渠道涌入国内,和世界的巨大差距让人民变得迷茫,脆弱,甚至自卑。

而魏明的获奖是针对这种情绪最有效的解药,虽然我们发展的晚,但魏明同志只是听了两年英文歌曲就能写出征服全世界的音乐作品,中国人还是很优秀的嘛,切勿妄自菲薄。

~

还剩最后一个最佳年度专辑,这个跟魏明就是彻底没关系了,莎拉都是发行的单曲唱片。

最终这个大奖给了已故的约翰·列侬和遗孀小野洋子共同制作的《double fantasy》(双重幻想),小野洋子在热烈的掌声下走到台上。

其实很多人乐评人,包括魏明都对这张专辑不太感冒,由于列侬优越的家庭生活,这张专辑被形容成“一个自恋的灾难”。

不过专辑发行三周后列侬就遇刺身亡了,外界不好的评价彻底烟消云散,美国公告牌专辑榜上这张专辑也从11名瞬间来到了第一名,而且保持了八周榜首,英国榜从46名经过两周跳到了第一名。

至此第24届格莱美颁奖典礼落下帷幕,后面就是一些社交活动了,莎拉之前来美国活动的时候就已经见过小野洋子了,也趁着这个机会把魏明引荐给了这个日裔美国人。

这一年多时间来,纪念约翰·列侬的歌曲层出不穷,但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这首《moonlight shado。

甚至保罗都觉得自己还没发行的那首纪念列侬的《here today》比之也稍逊一筹,没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音乐人对列侬的感情比自己还深厚。

魏明对小野洋子这样的先锋艺术家通常是敬而远之的,太先锋容易刺到自己。

就说她那个先锋行为艺术《切片》吧,让观众用剪刀剪碎她的衣服直至全身赤果,以此来表达女性被凝视和污名化的痛苦。

后来《切片》在伦敦上演引起轰动,年轻的列侬看过之后大受震撼,然后就爱上了。

魏明只能说自己还达不到艺术家的高度,他就是俗人,拿了奖就想跟梅琳达做爱。

不过拍张合影还是要的,不仅跟小野洋子,还有菲尔·柯林斯,灵魂歌王,主持人约翰·丹佛以及迈克尔·杰克逊几兄弟等,从此之后mr.why在欧美音乐圈就算是立棍了,欢迎大家前来买歌。

目前来看,写歌比写小说和剧本赚的快,有利于原始积累。

离开颁奖现场后,魏明跟几个好朋友先是去落日大道的酒吧嗨了一把,程龙和李爱国早就想去了,这下子算是师出有名了,李爱国还大方地承担了今晚的所有开销。

在这种热闹喧嚣的场合里就连看上去乖乖女的莎拉·布莱曼都游刃有余,不过魏明注意到小姑有些不自在。

他给魏翎翎端了一杯无酒精饮料:“怎么,以前没来过这种地方啊?”

魏翎翎嗅了嗅,这才抿了一口:“这种地方也没多好玩啊,来干嘛。”

“那你留学那些年平时都去哪儿玩啊?”

魏翎翎:“去姑姑家的公司实习啊,或者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自驾或者远足。”

“感觉你没什么社交啊?”

“没用的东西要来何用。”魏翎翎理直气壮道。

魏明严重怀疑她是不是都没交过男朋友,反正有手的话男人或女人也用处不大。

从酒吧出来后,只有魏翎翎没喝酒,于是她开车把魏明他们五个人送回不远处的凯悦酒店,分开的时候她叮嘱魏明明天不要误了时间。

魏明比了个“ok”,他喝的并不多,晚上真正的庆功活动梅琳达可以喝多,但自己最好的状态是微醺。

然而就在魏明和梅琳达翻云覆雨的时候,一个打扮有些土气的亚洲女孩来到这家酒店,并报上了一个房间号,说是要找人。

房间里刚洗完澡清醒后的程龙接到电话后疑惑了一下,然后就让对方上来了,同时他当即翻出自己随身必带的安全措施。

现在魏明对梅琳达都不用这玩意儿了。

他知道自己可能给不了梅琳达婚姻,所以想给她点别的,只不过两人聚少离多,有时候总是不那么凑巧。

第二天魏明早早把梅琳达叫醒:“我和小姑要去旧金山,要不要一起啊?”

梅琳达:“好啊,反正莎拉今天也要走了。”

“回伦敦吗?”

“不是,去百老汇,韦伯也过去了,说是要谈《猫》在百老汇演出的事。”

于是两人起床后先去找莎拉,跟她说了一声到时候纽约见,然后魏明又敲门找林正义,邀请他一起去旧金山。

旧金山是美国的华人窝子,而且台湾移民为数不少,他可不敢去。

他问:“你们还回洛杉矶吗?”

“回啊,明天就回来了,还要跟米高梅谈判。”

“那我就在酒店等你们吧。”

“那多孤单啊,”魏明道,“我让李爱国带你玩玩吧,可以去他们南加州大学逛逛,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林正义由衷道:“谢谢你想的这么周到,还有,恭喜你拿奖,昨天我看直播了。”

“哈哈,能拿奖确实还挺惊喜的,以后写歌能要更高的价格了。”魏明镀了层金,算是金牌词曲作家了。

最后魏明去楼下找程龙,没想到看到程龙背着包有些慌张地从房间里面跑出来。

“阿明,我现在迫不及待回香港拍《a计划》了,我们就此别过。”

“你也太赶了吧。”

“没办法,飞香港的航班少,我怕误了航班就要等明天了,我现在是一天都舍不得浪费。”

“好吧,那你一路保重。”

程龙掏出剧本和笔:“来,签个名,再写一句‘同意让程龙当导演’。”

魏明哈哈一笑,接过笔作了批示。

然而程龙刚离开,魏明和梅琳达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女孩从程龙的房间走了出来。

梅琳达脱口而出:“小花!”

魏明:“陈充?”

陈充表情复杂,她整了整头发,问:“刚刚那人去哪儿了?”

魏明愣了一下,然后指了指电梯。

陈充立即冲着电梯跑了过去。

等她进了电梯,梅琳达立即拉着魏明上了另一架电梯:“走,看看去!”

两人下楼后看到陈充跟程龙在大堂拉拉扯扯,程龙有些无奈脸,后来他说了什么,总算安抚住了陈充,然后两人一起离开了酒店,分别上了两辆出租车。

去机场路上,程龙扶着脑袋,有点后悔昨晚的冲动,没想到大陆女人也不是个个都重视贞操的啊,自己显然不是她的第一个男人,而且还差点被她缠上,她想跟自己去香港,还要嫁给自己。

你想啥呢妹妹!

后来程龙好说歹说,表示去年票房大爆的好莱坞大片《炮弹飞车》要拍续集了,到时候自己会推荐她出演重要角色。

还让她留在美国,做好自己在海外最坚实的后盾。

现在陈充已经决定了,要转到洛杉矶的北岭分校学影视,将来成为龙哥的贤内助。

虽然魏明和梅琳达没有听到什么有效信息,不过两人显然都猜到,昨晚那俩人睡了!

魏明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段由自己扇起来的蝴蝶效应,不过陈充和程龙都挺爱写自传的,只是程龙的自传里很少谈及女人,都是兄弟和事业。

而陈充的自传则热衷于把自己那些丰富而混乱的私人生活展示在读者面前,如果她到时候用了实名的话……呃,好像对程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他在女人方面早就没有维护口碑的必要了。

顶多就是小房子演《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见到他陈姨会有点尴尬。

其实开车沿着西海岸从洛杉矶到旧金山是一条不错的路线,路上风景也很有特色,开车六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三个人相当于每人开两个小时。

不过考虑到事情一箩筐,需要快去快回,还是坐飞机吧。

到了旧金山国际机场,出来后有人负责迎接他们,还举着写有中文的牌子。

“龚必扬?”魏明一怔。

魏翎翎:“你们认识?”

梅琳达:“他的公司买了魏明一些小说的繁体和英文版权。”

魏明:“而且我的漫画公司跟他的公司合作很紧密。”

魏翎翎:“什么他的公司,那是姑姑的产业。”

龚必扬也认识魏翎翎,还叫她“大小姐”。

以前魏翎翎在旧金山上学的时候曾去唐人出版社实习过,跟龚必扬算是同事。

她问:“怎么是你来接我们?”

“我也不清楚,可能是老太太觉得我和魏老师认识,所以派了我来吧。”

魏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他郁闷道:“我还以为是我的作品吸引了你呢,没想到是因为姑奶奶的指使啊。”

龚必扬坐上驾驶位:“老太太指使的好啊,我们唐人出版社因为跟mr.why的合作现在业绩涨得很快,还在台湾买了一家小型出版社公司专门负责亚洲业务。”

他明显是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好像也确实是这样。

魏明问了一下《狂人漫画》在台湾和北美的销量。

“差不多每期能卖五万本吧。”这个生意其实很小,哪怕到了美国可以加价,但利润也高不到哪去,还是魏明那些儿童文学作品好卖。

现在龚必扬就期待着魏明什么时候能跟唐人出版社合作一本畅销书。

梅琳达笑道:“没可能了,接下来我们准备自己创办出版公司,以后自产自销,不过可能会跟你们的唐人连锁书店合作。”

龚必扬听后叹了口气:“那可太遗憾了。”

汽车驶过著名的金门大桥,来到一个叫蒂伯龙的静谧小镇,这里依山傍水,但人烟稀少,是旧金山著名的富人区。

本着越有钱住的越高的原则,车子进入了山林地带,魏明打开车窗,空气很舒服。

一路上能看到零星点缀着一些看上去很高档的别墅,最后汽车几乎到了山顶,停留在一个高大的木质门前,稍等片刻,门就被打开了。

这是魏明目前看到过的最大的一套房子,或许可以称之为庄园,论占地面积肯定是比自己那套三进四合院要大得多。

而且里面的建筑颇有一些旧魔都的风情,魏明猜测可能是根据原来的觉园建造的。

车子进院后又开了一会儿才停下,后面就没龚必扬什么事了,魏翎翎带着魏明和梅琳达进去。

太大了,太豪了,梅琳达小声跟魏明说:“原来你们家是豪门啊!”

魏明:“这是亲戚家,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的豪门要自己努力建设。”

正说着,一只慵懒的三花猫从别墅里走出来,魏翎翎跟它打了声招呼,猫咪停下来对她喵了一声,继续往外走。

而魏明也跟它打了声招呼,人家甩都不甩他,径直出了门。

“看来你可没你祖父那么讨小动物喜欢。”一个满头银丝,但皮肤很好的老太太走了出来,看上去七十来岁,可要说六十出头也能说得过去。

魏明知道这个老太太实际年龄已经七十多岁了,生于清朝末年,但是她看上去跟她那个小十几岁的弟弟像是同龄人。

“姑姑,这就是魏明,这个是梅琳达,我们三个最近合作搞了一家传媒公司。”

“年轻人自己做点事业挺好的。”

前世今生第一次见到这位姑奶奶,魏明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喊道:“姑奶奶。”

魏琳笛看着魏明的情绪有些复杂,在他们来之前她一直在看一张照片,照片上的青年穿着军装,高大帅气,跟面前的魏明竟隐隐有些重迭。

她颤巍巍把人扶起来,然后背过身去。

“嗯,坐吧。”平复了一会儿,姑奶奶不去看魏明,开始跟魏翎翎聊天,询问她大伯的身体状况。

魏翎翎春节期间是回台湾过的,她表示:“大伯身体还是很硬朗的,就是对坐飞机有些恐惧,他总是念叨您要是想他就去台北看看他才好呢。”

魏琳笛笑道:“我不想他,他要是想我就该克服一下坐飞机的恐惧。”

魏明问:“大爷爷怎么不敢坐飞机啊?让戴老板那事儿吓的?”

魏翎翎:“一是这个,还有就是当初飞去台湾的时候飞机差点失事。”

魏琳笛道:“也就台湾小,坐车不需要太多时间,如果他在美国或大陆,不坐飞机太不方便了。”

“大伯说了,除非让他回大陆老家,否则他应该不会再坐飞机了。”

听到这话,魏琳笛眼眸低垂,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些想念家乡。

随即她抬起头问:“你们吃了没?”

~

(今日保底,求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