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光鸡娃是没用的!(47K)(1 / 1)

加入書籤

“是我问你才对,你想去哪里?”

李老师像小猪一样哼哼唧唧的同时,拱呀拱的。

“我想去的地方有点多哦。”陈景乐被她拱得有点脖子痒痒。

李北星抬头,笑说:“不怕!暑假长着呢,我们大可在外面玩到不想玩再回来!”

去哪玩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跟陈景乐出去,自然是去哪都行,去哪她都乐意。

陈景乐呵呵一笑,想了想:“夏季比较适合去北方避暑,可以考虑去三晋,或者陕北,亦或是草原跟东北。你觉得呢?”

大概是牛马都向往草原吧。

即便是他这种对风景不是很感兴趣的人,都对草原多少有点憧憬和向往。

如同敕勒歌里描绘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光是想象都觉得鸡皮疙瘩要起来了。

三晋大地则适合看古迹,那边是国内古建筑保存得最完善的地方,而且是碳水发达地区,很适合陈景乐这种碳水狂人。

都说人家晋菜上不得台面,可陈景乐觉得,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饮食文化,总会有其特色。

再说,面食也不差啊。

再去陕北看黄土高坡,去听信天游跟陕北说书,去尝尝风格迥异的西北菜。

至于东北就更不用说了,他倒要看看传说中的东北菜量大,到底有多大,尝尝特色烧烤,再顺便体验下传说中皇帝级享受的洗浴文化。

陈景乐抱着李北星,轻声说着自己心中所想。

“去!都去!至少要玩一个月!”

李北星很大气地表示同意。

关键是出去玩,可以充分享受二人世界,对李老师来说,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决定暑假要出去旅游,那么自然要提前做攻略。

这事交给陈景乐来办。

谁让他脑子好使呢,有这么强大的信息处理器,不用多可惜。

在没有专门收集信息的情况下,陈景乐脑海中就已经大概整理出一条从江北出发,路经隔壁南桂省,一路往西北方向去,最后再往东北走,旅程长达30-45天的路线。

涵盖交通食宿景区等方面。

仔细想想,光是隔壁南桂省,就有大把可玩性高的景点,尤其是山水。

还有大把好吃的美食,各种粉。

不过说句扫兴的话,很多人向往的绝美风景,其实是别人一辈子走不出的大山。

但话又说回来,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人嫌弃嘉峪关,有人直奔百色山。

……

接下来几天,大家都忙碌起来。

陈景乐除了忙自己的工作、学习外,有空就会带李文卉到处走走逛逛。

她最大的问题是见识面太窄。

学生是脱产阶层,不参与社会生产,天然带有小资属性,如果不能今早通过实践,意识到课本上教授的知识与现实的差距,那么就只能等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后被社会毒打过,才能幡然醒悟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那些没毕业的大学生接收采访,说自己的理想薪资是一个月两三万时,会有那么多人嘲讽。

一群活在象牙塔里的年轻人,哪知道赚钱的辛苦,从读书认字开始,就一直在为学习考试而服务,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学到最后,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便觉得自己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了,高人一等,对底层的工人农民骨子里看不起。

实际上考上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并不意味着就实现了阶级跃升。

个人的阶级属性,是由家庭和个人立场决定的。

除了先前那些电子产品礼物外,陈景乐还送给李文卉一套《选集》。

如果能好好阅读,即便一时半会儿因为教育的滞后性无法完全理解,至少日后回想起来,能帮她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

毕竟自己不可能帮她一辈子。

再就是这两天网上闹得最沸沸扬扬的,莫过于各省高考成绩,以及分数线相继出炉。

有人欢喜有人愁。

年年如此。

南东省属于出分比较晚的,得25号临近中午11点。

李文卉第一时间查了成绩,比估分的成绩还要高一点,624分,排名是11985。

在南东省,理科这个成绩已经很厉害了,毕竟快80万的考生,理科有52-56万,读个985应该没问题。

尽管现在985、211已经不是高考志愿填报唯一标准,你看国科大这种双非院校,是吧是吧。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性往985、211院校走。

只是她的具体成绩有点偏科,语文127,数学99,英语138,物理75,生物91,化学95。

这成绩……

好吧,陈景乐知道她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了。

数学跟物理成绩上不去,肯定跟计算机还有电子类是无缘了,就算能录上,学起来也很痛苦,不如学点她擅长的感兴趣的。

重点就是接下来的填报志愿,感觉这个比高考更重要。

毕竟高考只需要考试答题就行,而填报志愿要考虑的就多了。

……

小姑也知道志愿的重要性,直接带着李文卉来找陈景乐:“我问她要不要当老师或者医生,她说不喜欢。你帮我劝劝她。”

我劝她学医学师范?

陈景乐很无语:“我说小姑,你又不是没有智能手机,文卉高考,你就不提前关注了解一下学校专业的吗?就算你不了解这些专业,你好歹关注一下新闻或者身边的事啊。

就拿江北来说,别说市人民医院,现在就连下面的区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都要求硕士才能入编,再过两年,说不定镇卫生院都要求硕士了,这种情况下,你还让她去学医?”

“还有老师,全国都在缩编,今年更是有不少地方直接停止招聘教师岗,根据北师大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35年,全国将有150万小学教师、37万中学教师,加上高中以及大学,教师过剩人数或许将超过200万。现在还去读师范,这跟49年入蝈菌有什么区别?”

槽点太多。

李老师也在旁边帮忙出谋划策,微笑说:“小姑,现在师范生确实不好找工作,即便江北人口增长率这么高,依旧有不少乡镇小学中学合并或者关闭,就连省城那边都有不少民办幼儿园跟小学是被关停的,因为生源确实比以前少了。”

小姑闻言一滞,支支吾吾:“你知道的,我没什么文化,哪里懂这些?我就是听别人说老师工作稳定,医生越老越值钱,想着她以后能有份稳定工作就行……”

陈景乐:“……”

明明是很鸡娃的一个人,但又只停留在给孩子打鸡血的阶段,把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好像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根本不曾考虑过以后的事。

典型的中式家长,好歹负责点吧!

光是只会鸡娃是没有用的!撇开小姑的意见不谈,陈景乐想了想,对李文卉说:“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

李文卉犹豫,说:“能赚钱就行。”

赚钱啊。

陈景乐蹙眉:“要说最赚钱自然是新工科,奈何你这数学跟物理水平,学不了啊。双985新工科硕士毕业出来,工资都挺高的。”

双985基本属于普通人天花板了,再往上就是c9、华五、清北级别。

要是赶上前几年互联网行情好的时候,计算机类的年薪那才叫高。

李文卉惭愧低下头。

“不过除了数学物理相关大类,其他类型认真找找,也是能找到不错的。”陈景乐安慰说。人生很多时候,都是选择大于努力。

而选择正确与否,关键是看掌握的信息量,选志愿就是典型的看谁掌握的信息差更多。

南东省现在实行的是平行且一次性志愿,如果志愿填得不好,不只是有可能滑档,甚至直接退档落榜。

举个例子。

李文卉624分这个分数能上华南理工,但她想冲中上游985,又怕喜欢的专业录不上,被调剂到学校的垃圾专业,于是选择不接受调剂。结果分数够华南理工的分数线,却因为不接受调剂没法被录取,这样就会被直接退档,连被第二个学校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一次性志愿。

因此陈景乐内心是更倾向于稳健性志愿填报,以前那种冲、稳、保三段式填报方式,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版本。

“你之前说过能接受读研是吧?”他问。

“嗯嗯。”李文卉点头。

陈景乐又问:“接受省外高校吗?”

小姑忍不住打断:“还是省内比较好,出省太远了,外省工作不好找。”

陈景乐:“……”

没听过说双9工科硕不好找工作的,您以为是我这种烂大街的废物二本文科生呢?李文卉看一眼她妈妈,犹豫着说:“能留在省内自然是最好。”

“行,那就优先选择省内高校。”

陈景乐没说什么。

只是觉得她这个名次,留在省内可选择的余地不多,省外高校的话,选择面会广阔不少。

至少选专业不选学校的话,有更多选择。

奈何南东省或者是岭南地区的学生跟家长,好像大多都不太爱出省读书。

……

南东省内就两所本土985学校,一个中大,一个华南理工。

前者肯定是够不上了,后者勉勉强强,只能选非热门专业。

另外两所211工科实力都一般,其他几所985高校以及两所港校在这边的分校区,招生数量又不多,也够不着。

不纠结985、211的话,其实深大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级别的学校强不强,看院士数量就知道了,以过去的92高校标准,确实有点落伍。

询问过李文卉,得知她不太想学计算机跟电子类等新工科后,陈景乐就知道自己没猜错。

“数学物理不好,新工科没法选,甚至电气都不好选,文理兼招又太卷,得走化学生物相关的,同时还得排除生物,就剩一个化学。生化环材中的化学跟材料类,要是读研深造的话,其实是可以选的。”

这时候知识面广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很多家长花大几千甚至几万,去找机构帮忙报,他们也不见得能比陈景乐提供更多的信息,最终结果好不到哪去。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只要愿意,绝大部分信息都能在网上找到,关键是汇总跟整理比较麻烦。

陈景乐关注的不仅是高考专业选择跟高校科研水平方面,还有上面的各种政策计划,十四五具体完成度、十五五大致方向等等。

这些结合到一起,未来上面要往哪些方向下重注,哪些行业不会被淘汰,就自然清楚了。

就陈景乐了解到的,211以上工科院校这些专业毕业出来,收入都还可以。

特别是往电化学跟电材料方向走,比如说新能源电池、半导体材料,读研的情况下,至少能甩掉天坑的帽子。

生物跟环境就真的没办法了。

这都是在没办法选新工科的情况的无奈选择,能选新工科肯定新工科更好。

再从本省教育考试院里面找到一分一段表。

624分,该分数段有468人,累计人数排名12432,李文卉的排名是11985。

华工还是有机会的。

再看具体分数线,化学类拔尖基地班不太好进,普通材料类、轻工类跟化学与制药类,都有机会。

正好她个人倾向于化学生物方向。

再看看国内高校的第四轮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准,特别是有明确专业方向的,一定要参考学科评估,里面其实有不少宝藏级的院校,很多某个专业强势的院校,分分钟能在该专业领域压那些985、211高校一头。

很多考生跟家长只知道选学校,然后随便填个差不多的专业,却不曾了解这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什么水平,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未来前景如何。

好比小姑一开始想让李文卉读师范或者医学一样。

这些都是信息差。

“拿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来说,国内最强的大学,其实是津大跟华东理工。这俩的评分能上到a+级。然后才是top2级的清大,再到北化、连理工、南工业、浙大,这些是a级。华南理工则属于第三档a-级,排到第12名。”陈景乐把资料找出来给大家看。

当然,第12名已经是很强的一个层次了。

只是在行业领域内的地位,没有津大跟华东理工那么权威。

如果希望留在省内,那么选华南理工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省内对华工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特别是工科这块。

毕竟每个人的要求不一样,不能指望所有人都为了更好的专业或者学校,奔赴几千里外,一呆就是四年甚至更久。

再就是材料工程类。

比化工类多点物理要求,不过要是被材料工程专业录取,那就是华南理工强过华东理工了。毕竟华南理工是有着好几个材料学院士的。

院士诶,这还不算最顶级的名校。

陈景乐只能感慨自己学生时代没有好好读书,考不上好大学,现在知识水平提上来了,但也没空再回校园去读一个全日制研究生。

好在知识可以通过主动学习获取,无非是多啃文献。

他追求的不是学历,而是知识。

化工类跟材料类本来就不算什么好专业,分数不算高,应该够得着的。

“华工去年缩招,今年是扩招,我们参考去年跟前年的分数和排名,文卉这个分数都是可以上的,问题不大。”

陈景乐笑说。

李北星笑眯眯地看着他不断查阅各种资料,怎么说呢,这也是魅力的一种体现吧。

陈景乐的知识面,应该是她认识的人里面最广的,好像什么都懂。

比高校那些老教授都要强。

反正有什么不懂的问他就对了,什么问题都能给你解决得明明白白,快赶上专业人士了。

……

最后。

为了保险起见,陈景乐又在化工跟材料这俩专业的基础上,琢磨一下其他几个能选的专业,争取一次性录上,不至于沦落到调剂。

化工材料本来就已经是被调剂的专业类型,还要调剂的话就太惨了。

如果纯看专业,最稳妥自然是报华东理工这种比较顶的211,或者深大这种。

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坏就坏在这里。

只是小姑跟李文卉都觉得华工更好,那就报吧。

回头赶紧报完,然后安心等录取通知书,不耽误正常工作日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