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订单,大师赛开幕(1 / 1)
“正常情况下,海钓场应该是不太可能满塘,但开业活动这几天肯定火爆,实时检测钓位情况,如果剩余不多就在群里提醒一下,以免跑空。”
陈渊朝陈德全交代道。
“明白了。”陈德全点头应下。
想想还拿起旁边的工作笔记将领导的话记下。
小领导也有小领导的派头,就像陈军一样现在都有工作本了,日常排班规划,或者一些特殊事情都要记下来。
“陈叔,忙碌的差不多就让人去带点早餐过来,还有钓友的预定,数量多就多派两个人去。”陈渊抽着烟提醒。
“嗯,正准备安排。”陈德全笑道。
“二哥,咱们也去吃饭。”一根烟抽完,见海钓场稳定没什么事,陈渊便和陈铭去餐区。
吃过早餐后,陈铭又赶往大塘那边,陈渊下楼转悠了圈老塘。
今天老塘换鱼种,同样吸引不少钓友,钓位早早便被预约抢空,不比海钓场开业吸引力小多少。
转悠一圈后,陈渊便来到村委。
“你是想承包周围村落的地种植些原料?”陈文斌听完陈渊的诉求后问道。
“三只羊发展速度超乎我预料,对原料物料的需求量极高,禹城村可能不够维持,毕竟禹城村开发了不少项目。”陈渊点头说道。
微微停顿他还补充道:“除正常承包外,种植打理肯定需要人手,禹城村其他项目岗位需求,这些都可以优先从附近村里招聘,算是给他们的额外福利,也算是帮忙解决些就业问题嘛。”
陈文斌抬手对着陈渊连点几下,笑着说,“你都这么说了,这事喊你东叔出面,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
接下来几天,海钓场开业活动非常火爆,几乎每天都是爆满,从清早八点多基本上便座无虚席。
陈东这边亲自出面和禹城村附近村落交涉,顺利拿下上千亩土地。
陈渊带着杨阳洋一起去挨着签订合约。
后续如何种植,怎样安排人员都由杨阳洋来负责,至于这些村落的人员招聘问题,陈渊丢给梁春萍。
搞定这些事后,秦奋那边腾出档期,趁着休息的时间,陈渊让王恒拍摄了陈氏渔具品牌代言广告。
龚垒和崔亮还没回国,路亚代言没法拍摄,但临近国庆结束,两人却是传回一个好消息。
订单。
两人在那边和好几家品牌达成线下合作,陈氏渔具的产品将入驻销售门店,第一批赛事所用路亚鱼竿和亮片便高达三万套。
“果然邀请龚垒崔亮负责海外市场是正确的选择。”
陈渊收到这个消息时既兴奋又庆幸。
兴奋是因这笔订单的价格,龚垒他们谈的不是销售分成,而是相当于供货商的身份,价格谈到150美金一套。
按照现在的兑换比例,已经超过一千元,即使鱼竿和亮片套装组合,也比系统换算价格更高一些。
这之间利润可想而知。
而且协议还对陈氏渔具零售价有限制,不能疯狂抬高价格以避免影响陈氏渔具品牌性价比。
“这笔订单拿下,少说能赚好几百万。”
按照利润估算,三千多万的订单,除开各种成本,至少能有两三成的利润,陈渊很庆幸邀请到龚垒,上来就拿下这种大单。
而且这只是初始尝试,如果陈氏渔具销量不错,后续还能增加订单,海外销路肯定越来越好。
前提是,产品质量效果够硬。
海外有市场,就看产品到消费者手上的反馈。
“陈老板,国内现在鱼竿饵料销售已经非常火爆,再接三万套路亚产品,新厂根本转不过来。”
当陈渊来到陈氏渔具厂,将海外订单交给王恒他们时,后者没有高兴只有无奈。
太火爆了。
随着他们拿下全球渔具品牌超级联赛双项冠军,登上国内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有着最高收视率的新闻平台后,陈氏渔具真的迎来销量爆发。
宛如井喷式火爆。
而陈氏渔具新厂才刚刚成立,虽然框架已经搭好,但生产线规模还是有限,应对这种火爆期还是吃不消。
“渔具厂规模可以继续扩充,多招聘些员工,将生产效率拉满,剩下的我来想办法。”陈渊道。
陈氏渔具只要满效率运转便好,剩下他来想办法,或是借用左贤唫他们的生产线,这是达成战略合作时就有的约定。
这要是不行,那就只剩系统商城了。
“现在是难以预测销量爆发高峰,如果冒然扩大规模待销量平稳后可能造成人员过剩。”徐百略带苦涩的说道。
他们几个有过商议继续扩军,又怕现在是陈氏渔具品牌效果最强盛时,这波销售高峰一过肯定会趋于平稳。
“可以在适当增加几条生产线。”陈渊明白他们的顾虑,也赞成他们的做法,但还是可以再扩充些。
就算鱼竿使用周期很长,但饵料的消耗却是非常快速,而海外市场他相信只会越来越好,陈氏渔具厂不会闲下来。
“行。”王恒他们想想应下。
“不要太幸苦,调整好休息时间和状态,大师争霸赛即将开赛了。”陈渊提醒王恒他们比赛安排。
按照caa年度赛事安排,月中就将开启全国大师赛总决赛,现目前各个地方的预选赛已然结束,只待总决赛开始。
“看着赛程的。”王恒笑着点头。
“希望能拿个奖。”小鱼王也有些期待,再不济拿个参与安慰奖嘛。
“我就是垫底的,参与第一,比赛第二。”徐百没压力,他虽然拿到大师赛参赛名额,但分区基本上就是最后一名,全国赛肯定不敢想成绩。
“这是今年最后一个重要赛事,争取拿下它,实现年度大满贯。”陈渊也清楚,他鼓励王恒冲击大满贯。
从国内渔具品牌超级联赛的双项冠军,到一类赛满贯,全球国际赛事同样拿下双项冠军,如果国内特类赛再拿到冠军,将是绝对的大满贯。
“百万奖金,肯定不会放过。”王恒嘿嘿一笑。
虽说这次国际赛拿到手的奖金已经超百万,但大师赛的奖金也不低,而且是国内最高规格赛事,冠军含金量可不低。
最重要的是,他刚刚担任陈氏渔具国内代言人,如果不能延续辉煌在大师赛夺冠,肯定很丢分。
“对了陈老板,和你商量个事。”王恒忽然开口。
“就我俩的关系,有什么事直说,能做到的肯定不推辞,做不到的想办法也得做到。”陈渊正准备回去,听到王恒的话又停下脚步。
“今年是我人生中最成功的一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年,让我有底气去成家。”王恒笑着说。“这是要办喜事的节奏啊?”小鱼王瞬间听出味来,拍拍王恒笑着打趣。
“这不国庆节正好有空,前两天双方家长聚了聚,把我们婚事定了,我准备在禹城村举办,到时候还想请陈老板担任我们的证婚人。”王恒笑的满脸幸福。
“没问题啊,我先在这恭喜王哥。”
陈渊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并问道:“婚礼定在什么时候?”
“我们看了看时间,腊月二十六的日子不错,而且年度赛事打完后,正好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婚礼。”王恒道。
“没问题,那时禹城村应该也放春节假了,正好可以好好热闹热闹。”陈渊笑着答应下来。
禹城村春节放假比较早,而且假期比较长,放假期间一般来说是不会营业的,但王恒不一样。
不仅仅是钓场最早一批客户会员、陈氏俱乐部主要成员、陈氏渔具品牌代言人,陈氏渔具厂负责人之一。
最重要的是,他们是朋友。
好朋友婚礼来禹城村举办,必须得支持。
“你这速度可以。”徐百表示恭喜的同时还有些羡慕。
“别只是羡慕,你也抓紧点。”王恒拍拍徐百。
“我可没你那钓鱼技术,一年就赚好几百万奖金,我只能等事业稳定点再说,比赛也只敢参加陈老板组织的省市小型比赛。”徐百轻轻笑道。
他和龙佳文的感情没话说,但现在事业不算稳定,还给不了龙佳文一个家,或者说足够的底气。
“说到陈老板组织比赛,咱们协会赛事今年什么时候开始?”
小鱼王问着,还提醒王恒,“先说好哈,协会这些小赛事你不准参加,我们只能喝这点汤汤水水,可不能和我们抢。”
“拿过冠军的肯定不参加,我给你们当解说裁判。”王恒笑道。
“目前没有合适的比赛做协会积分赛事,等十二月份安排,正好等秋季纳新结束慢慢安排。”陈渊道。
协会肯定会有赛事,只是现在没有合适的赛事做季度积分赛,而且秋季纳新还在进行,崇市钓协这边同样在纳新。
人数还不固定,而且会员量巨大。
当然,之所以很多人加入崇市钓协,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陈渊钓场,无论是钓友狂欢节还是其他活动,没有钓场会员就只能追求钓协会员了。
反正会费也不贵,一场钓友狂欢节便值得。
……
国庆假期很快结束,海钓场开业活动结束后生意依旧不错,陈渊沿用老塘模式,让钓友投票选择鱼种,且不同鱼种钓费不同。
正好有开业活动的垂钓数据,大数据能很好把控。
国庆结束后秋季渐凉,死海和禹城海的生意越来越差,水上乐园和海啸池更是节后选择关闭,开启了秋冬项目。
其他项目影响不大,虽然迎来淡季,但禹城村还是很热闹,处于不忙不闲的状态,整体悠闲惬意。
很快时间来到月中,大师争霸赛全国总决赛终于到来,陈渊也结束了一段稍显休闲惬意的时光。
“又要出去打比赛?”
这天晚上,陈渊收拾好行礼和陈军唐英打声招呼要带队出去打比赛,两人听闻有些意外。
“这钓鱼赛事是真多。”
“这次是国内还是国外?”
两人问着。
“这次是国内最高规格赛事,大师赛结束今年就剩年底一个全明星钓王大赛,年度赛事完美结束,再等年底工作处理好,到时候好好准备老姐和姐夫哥的婚事。”陈渊一口气说到年底安排。
一听到婚事两个字,陈军和唐英就没指着钓鱼赛事,话题一下子就转移到陈莉和杨阳洋身上。
陈渊直接溜了,别一会又说到他身上来。
第二天一早,陈渊早早起床,洗漱后骑上三轮到村口,打个车直奔机场去,和王恒他们汇合后,飞往首都。
国内赛事已经是轻车熟路,陈渊他们下飞机后直奔酒店,李诗怡带着协会工作人员在这边安排。
“要不要去看看赛场?”
放下行李落脚后,陈渊问王恒他们。
“友谊赛的时候就看过了,没必要单独再跑一趟,不如休息会调整状态。”王恒他们摆摆手。
垂钓园就在那,国际友谊赛就在那里举行,赛场已经很熟悉了,确实没必要为看一眼还特意跑一趟。
而且赶了一天路挺累,休息恢复体能最重要。
“行,那你们休息会,一会晚上吃饭再聊。”陈渊挥手打声招呼回到自己房间,拿出手机翻看微信消息。
“晚上九点多航班,十点多落地,不用来接,酒店见。”
这是叶栀回他的消息。
做为caa形象大使,合约规定叶栀将做为特邀嘉宾,每年至少出席三次caa赛事,大师赛做为最高规格赛事,形象大使肯定在特邀行列。
陈渊询问她们行程准备接机,只是这回复要是落在狗仔手里,怕是能编写出不少故事版本,尤其是最后三个字。
“机场见。”
想了想,陈渊回了三个字,然后在房间休息了会。
时间很快来到六点。
协会安排的晚餐开始提供,陈渊他们也出门朝着餐厅走去,基本上都是一起打过许多比赛的熟人,一个个都熟络的聊着。
王会长和一众协会领导也来了。
他问了两个问题。
运动员报道情况和特邀嘉宾叶栀。
“运动员应到127人,实到127人。”这是李诗怡回应。
全员到齐。
“九点多航班,晚点我过去接。”这是陈渊的回答。
不会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