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教科书的实力(1 / 1)
在江承德的视频教程里,做米糕最繁琐的步骤是把糯米和大米捣成米浆。
这是一个体力活,同时也是一个技术活,做米糕的米浆需要细腻,越细腻米糕的口感越好。对于米糕这种简单的,只有米的本味和白糖的甜味的糕点而言,口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样一个体力活兼技术活,在现代科技榨汁机/破壁机面前,变得有手就行。
设定好时间,机器启动,想要多细腻就有多细腻。
秦淮一边看着榨汁机的米浆疯狂搅拌,一边感叹现代科技真是大大解放了白案点心师傅的双手。
若是一个现代人带着一个可以不用充电,不会损坏,无限使用的榨汁机去江承德那个时代。就算是一代宗师江承德,也得目瞪口呆,继而发出感叹世上竟有如此厉害的制作米浆的天才。
伴随着糯米和大米被打成细腻的米浆,秦淮逐渐发散的《重生之我在上个世纪当厨神》的思绪也被拉了回来,非常谨慎地往米浆里加酵母和白糖,搅拌。
从江承德的视频教程里,秦淮学到的最大的技巧是不要出错。
只要每一步都没有出错,那就无可挑剔。
听起来是废话文学,但是执行起来非常难。想要真的做到挑不出任何错漏,就必须对点心有极高的掌控能力,这不是单纯的全神贯注就能做到的,这个首先得知道什么才是没有错漏。
幸运的是,秦淮现在知道了。
秦淮匀速的均匀搅拌米浆。
这个匀速在谭维安看来就觉得很满了,做白案点心,尤其是米糕这种讲究量大快速出货的白案点心,速度是很重要。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在谭维安看来,搅拌是可以的很快的。
谭维安其实早就该回去干活了,但他想留下来看热闹,看秦淮到底要装一波什么大的。周师傅也无心管谭维安,谭维安就借机留在赵诚安边上,前排吃瓜。
“秦淮这是在干嘛呀?他怎么动作这么慢?”谭维安小声吐槽。
“嘘,别说话。”赵诚安盯着秦淮,满脸严肃,“你仔细看,带手机了没?带了把手机拿出来录像。”
谭维安:?还要录像?
虽然不明白,但是谭维安还真无视店规把手机揣兜里了,听赵诚安这么说直接光明正大掏出手机开始录像。
米糕搅拌完成了,需要蒙上保鲜膜发酵。江承德的视频教程里是蒙上纱布,这种做法的难度更高,瓷碗或者木碗蒙上纱布厨师根本看不到里面的米浆是什么状态。
玻璃碗+保鲜膜就不一样了,秦淮再给米浆蒙上保鲜膜后没走开,就守在边上边看边等。
秦淮在视频教程里看到了发酵至最好状态的米浆是什么样的,在视频教程里他看不到发酵的过程,但是现在他能看到。
赵诚安、谭维安和周师傅站在秦淮边上跟着等,中途王嘉一过来传了个话,然后就再也没走,站在边上等。
华师傅过来想问秦淮明天吃什么面,结果人来了问题没问出来,在边上等。
苏老板找周师傅商量下个月开会的事,周师傅拒绝和他商量,苏老板无奈只能等秦淮米糕做好再商量,也在边上等。
随着米浆即将发酵完成,边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周燕、王师傅、李师傅、赵师傅……
谭维安直接被挤出去了,录像的手机被赵诚安接手,准确来说是被赵诚安抢走。赵诚安害怕以他的辈分再来两个大师傅他也得被挤出去,必须接下录像的活确保自己前排的位置。
谭维安:?
终于,秦淮找到了最佳时间点。
发酵不像火候,最关键的点可能只有一两秒甚至一秒不到,发酵要找的是一个最佳的状态,不需要争分夺秒,只要把握时机。
秦淮果断把发酵好的米浆倒进早已准备好的模具里,大火蒸。
随着秦淮的行动,围观的大师傅们纷纷发出感慨,互相讨论。
“刚才那个米浆很漂亮啊,那个状态那个色泽,老赵你看到那个米浆倒进模具里的…我很难形容,很漂亮,真的很漂亮。”
“确实,没想到小秦做米糕还有一手,小谭怎么之前没跟我们说呀?”
“就是,小谭这情报打听得真不行,最关键的东西不说。”
“那米浆的状态真好,就来做米糕可惜了,要是用来做米浆汤圆就好了。小秦四喜汤团做得这么好,做米浆汤团肯定也不差!”
“得了吧,你不就是想显摆你会做米浆汤团吗?要我说,这么好的米浆该拿来做米浆糕,这不比米糕有难度,还比米糕好吃。”
“你什么意思呀?什么叫米浆糕比米糕有难度,你那个米浆糕不就是比米糕多一个熬糖浆和分层蒸制吗?有什么难度呀。要我说还不如米糕呢,米糕吃起来纯粹一点,你那个米浆糕吃起来甜不拉叽的。”
“什么叫甜不拉叽的,你懂不懂米浆糕啊?米浆糕就是要甜!”
大师傅们聊着聊着又吵起来了,知道的这是在看秦淮做米糕,不知道的还以为早会提前开了。
周师傅没理众人,也没跟上去看秦淮是怎么蒸米糕的。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跟上去看秦淮是怎么蒸米糕的,这一步根本就不用看。
“老三,拍清楚了吗?”周师傅问赵诚安。
“后面的拍清楚了,前面谭维安拍的时候他不会拉特写,一直都是一个视角。米浆发酵的步骤拍得很清楚,师父您看。”赵诚安把谭维安的手机递上去。
周师傅眯着眼睛细细看了一会儿,无奈摇头感叹:“小谭做事还是不行。”
谭维安:???周师傅,这是我的手机。这么多人里面只有我违反店规把手机揣兜里了!
二十分钟后,秦淮端着几盘已经蒸好,放凉几分钟温度可以入口,卖相非常漂亮的米糕回来。
秦淮用的是最简单的方形模具,没有任何额外的造型,蒸出来的米糕就是一个个小方块的形状。
每块米糕都圆鼓鼓的,像是一个被缝好的小钱包。整体呈米白色,泛着非常漂亮的光泽,肉眼可见的外表细腻华润,没有到泛光那么夸张的地步,但绝对比普通米糕更加吸睛。
这两盘米糕如果放到市面上卖的米糕欧里面,就像把肤白貌美大长腿的超模混进普通人群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
秦淮给每个大师傅发米糕,发完之后还剩小半盘,才从盘子里拿起一个和大家一起吃。
刚才还在灶台边的时候秦淮已经吃了一个了,味道非常超出预期,因此秦淮现在可以说是胸有成竹。
秦淮细细地咀嚼米糕。
要说好吃,这个米糕也算不得多好吃,它的口感并不丰富,没有层次,没有花里胡哨的味道。它就是一个普通的米糕,有点微甜,跟全天下的米糕是同款味道,因为它就是米糕。
但它是超越正常米糕和好吃米糕的美味米糕。
它的口感很细腻,它的米香味很浓郁,它的甜味恰到好处。它吃起来并没有任何奇异的清香,但是很舒服。
它是教科书一般的米糕,无论是口感、松软程度还是味道,都和大家想象中、记忆中、认知中的米糕一样,但是比那些米糕更好。
考了100分的米糕站在它面前也得恭恭敬敬地鞠个躬,因为它是教科书上的例题,它才是符合大众认知的标准意义上的美味米糕。
它是标准答案。
也是秦淮一直在追求的点心上的美。
既是审美,也是美味。
周师傅之前让秦淮看了那么多有关美学的书,想让秦淮从中找到答案或者找到思路。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道路,探索出特色与风格,王嘉一和周燕的区别已经告诉秦淮,想要成为大师傅,就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之前秦淮确实也不明白什么才是属于他的风格,他一直都在模仿,一直都在学习,无论是学点心大全还是照抄视频教程,他都不知道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的风格。
秦淮感觉自己从小到大做点心就没有风格,他做的一直都是标准款的符合大众认知的点心,只不过他的点心是标杆罢了。
他从来不创新,也不独树一帜,点心大全上怎么写,秦淮就怎么做。就连他自己也摸索出配方的四喜饺,也是这种大众认知款的标准点心。
你别管配方是不是秦淮自己摸索出来的,你就说看到这个点心,吃到这个点心,听到秦淮介绍这个点心的时候,觉不觉得四喜饺就是这样的吧。
周师傅之前让秦淮跟着赵诚安,看赵诚安做了那么多天的点心,其实也是想让秦淮意识到他和赵诚安有同样的问题。他们两个都过于死板和教科书,以至于完全没有个人风格。
秦淮在看视频教程之前也是这么觉得的。
现在他觉得周师傅错了。
周师傅还是格局小了,没见过一代宗师款的点心。
教科书怎么了?教科书死板吗?教科书如果够权威,可以大杀四方的话,教科书式的点心也是特色点心!
哪个学生不要看教科书?
学习教科书,理解教科书,成为教科书,超越教科书。
秦淮看着盘里所剩不多米糕。
【米糕 a级】
可惜,他的数值面板不够强,做到极限,领悟到极限也只能做出a级的米糕。
别说超越教科书,离成为教科书也还有一段距离。
江承德随便做做,米糕还是放凉口感变差的都能有a+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秦淮吃得陷入沉思,众人吃得惊喜连连。
“好多年没吃到这么标准的米糕了!”
“真的,很标准,一点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没有,够纯粹。”
“小秦可以呀,还藏了这么一手。”
“其实这类点心我也很擅长,小秦如果专攻这方面的话,我……”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周师傅,周师傅对说这话的大师傅投去一个轻蔑的眼神,理都没理,继续吃米糕。
反倒是华师傅,冷哼了一声,脸上写满了我还在排队呢,你算老几?
谭维安都吃傻了,谭维安是技术不行,但他味觉很好,不然也不会成为小分队指定试吃员。秦淮大部分点心都是b级,极少数很擅长的,比如四喜汤团才是a级,以谭维安的舌头,b级和a级的区别他还是能吃出来的。
谭维安知道秦淮要憋个大的,但他没想到这么大。
谭维安咽下最后一口米糕,呆呆地看着赵诚安,问出他心中最想问的问题:“你们昨天看的那个画展,在哪?”
赵诚安:……
赵诚安挠了挠头。
看展真的有用?
周师傅也吃完了米糕,他看着秦淮,问:“所以你心目中想追求的教科书的水平,比这个米糕要高多少?”
“很多。”
“很多是多少?”
“如果按照我想象出来的那个游戏系统的评级的话,这个米糕是a级,您做出来的米糕可能是a+级或s-级,但是我想达到的高度是s级甚至更高。”
“等哪一天我可以随随便便,应付孩子做的早餐都做出s级的米糕的时候,就是达到我追求的教科书的水平的时候。”
“你能达到吗?”周师傅问。
“我不知道,但是我至少有这样的目标,而且我知道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拥有怎样的水平。”秦淮说,“米糕就是最好的体现,因为它够简单,够纯粹,没有任何额外的技巧,就像最普通的白面馒头一样,可以最直观的体现一个厨师的水平。”
“那小秦你要不要再做一个最简单的白面馒头?”周师傅问。
秦淮点头应下,他也正有此意。
虽然他只有米糕的视频教程,没有白面馒头的视频教程,但是他从米糕上学到的东西一样可以用到白面馒头里。
“那个……”苏老板弱弱地打断两人,“马上就是早会了,要不小秦师傅先去开早会,把午饭吃了在做白面馒头?”
“都这个时候了还开什么早会,苏柒你最近开会开傻了吧?把我们俩的盒饭放那儿,今天的早会我和小秦不去了。”周师傅给苏老板一个你堂堂知味居老板,居然这种场合都不会看的眼神。
苏老板:我会看场合,但是我真的有正事找你啊周师傅,咱们去开个会吧。
“我也不去早会了。”华师傅连忙表态,看秦淮做米糕他没什么兴趣,看秦淮做白面馒头他是真的有兴趣。
白面馒头最重要的就是揉面,抻面揉面也很重要,虽然要运用到不同的技巧,但是基本功是殊途同归的。
“我也不去了。”
“既然你们都不去,那我也不去。”
“我也留在这儿。”
“我……”
其余大师傅们纷纷响应。
苏老板:……
“那…小谭你去通知一下其他大师傅,今天早上的早会就不开了,延迟到中午或者其他时间。”
苏老板伸长脖子看秦淮的厨艺台,他虽然表面上是个老板,但背地里也算个点心师傅,秦淮刚才的米糕做得有多好他是能看出来的。
“周师傅,您这指点人的手艺真是越发厉害了,小秦师傅才跟着您多久啊,我感觉这水平进步了一大截呀!”苏老板感叹道,“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跟我没关系,他是自己找到方向了。”周师傅淡淡地说,看表情还有点不爽。
“顺便用实际行动证明我是错的。”
说罢,周师傅看了一眼赵诚安,小声说:“到时候我要谢谢他,要不是小秦这么快就悟了,我们家老三就要被我带跑偏了。”
“原来老三没骗我,看展真的有用。”
苏老板:?
看展?什么看展?昨天的那个画展?
看画展对做点心有用?看展不是赵诚安偷懒不上班的一个借口吗?
苏老板暗暗记下,决定等会儿就打电话告诉闺女这个好消息。
闺女,你爸我给你找到偏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