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环保大军来了(1 / 1)

加入書籤

两日后,港岛瑰丽大酒店

凯莉,波尔特一行人在酒店一楼的咖啡厅里,一边喝咖啡一边随意地聊着,偶尔看一看窗外维多利亚港的美景。

前面提到过,这一支国际环保组织的队伍,名叫“蓝色希望”,是非盈利性质的,能量很大。

现在整个团队基本上到齐了,他们今天就要去腾龙岛上,按照计划要去那边做调查取样活动,好好找一找腾龙岛附近的环境问题。

波尔特说道:“凯莉,我们什么时候走?接咱们的人还没来?我一杯咖啡都喝完了,也太慢了。”

凯莉看了看时间,说道:“不要着急,还有人没有到齐。”

“还有人没到齐?还有谁?”

其他人也纷纷询问。

凯莉有些无奈,这帮同伙真是一点儿专业精神都没有,去一个地方只有她在查资料,读电子邮件,他们只会跟着。

凯莉有点儿像是带团出来的导游。

波尔特这个家伙倒是遇事儿挺积极,

“你们都没有看电子邮件吗?是从南越国过来的同僚。”

“……南越国?你是说云丽陈?”

“是的,就是她,他们今天也会到,跟我们一起汇合去腾龙岛,看时间的话,应该快到了。”

波尔特皱起了眉头:“他们过来干什么?凑热闹吗?有咱们不就行了吗?”

凯莉说:“他们基本上都在南越国,离这里很近,理论上比咱们要关心这里的生态环境,他们想过来一起看一看也很正常。”

博尔特嗤之以鼻,其实他有点儿看不上南越国人,或者说是亚太人都不在他的眼里。

不过既然大家都是国际环保组织的成员,也就是同僚,多少也得给点儿面子,表面上也就不说什么了。

所谓同僚,并不一定是在一个环保组织里。

比如说凯莉和波尔特等人,他们是在“蓝色希望”,而刘陈云丽是在“绿境”组织。

绿境的注册地是在灯塔国,获得的资源其实比“蓝色希望”还要更多一些。

当然,一个非国际组织究竟获得多少资源和财力支持,取决于组织有多会搞事情。

这个组织取得成绩有多大?影响力有多大?

他们这些国际组织闹腾的越欢腾,收到的支持也会越大,这已经成为了国际共识。

所以这些组织每年都会整出很多活儿来,有些听起来很奇葩,非常离谱,搞出大新闻,闹得蓝星天翻地覆,那样更好,其实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影响力。

只要干完这些事情,资金流水会哗哗地往他们这些组织中流入,组织从上面的干事,到底层的小成员分都分不完。

华夏古人早就看穿了一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搞公益组织同样如此,甚至与钱绑定的程度会更深,所谓的非盈利,只是他们不会赚钱而已,有资金供养着就行了。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闲得没事儿干的人。

当然,也有一些人例外,比如凯莉,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凯莉家境非常好,父亲是跨国公司的老板,她就算躺着也有钱砸过来,但是她却选择加入国际环保组织,四处奔波,甚至还帮着组织拉赞助,尽心尽力。

至于其他人是不是真心要为环保出一份力,凯莉并不在乎,她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从这方面来讲,凯莉的格局相当大,确实是为了理想献身的那类人。

就在这时,有几个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正是陈云丽。

前面提到过,陈云丽是南越国人,经常来港岛,对这边相当熟悉。

陈云丽不是一个人来的,还有两个男的同行,长得很精瘦,他们同样也是南越国人。

另外还有港府人的陪着,正是姚虹和赵逸彬。

两人在港府的商务部门工作,日常经常会搞一些接待工作。

陈云丽在港岛还是挺有名头的,有亲戚在这边,身份还不低,另外陈云丽本身又是“绿境”的主要干事,港府这边当然不会怠慢,让姚虹和赵逸彬也跟过来了,如果中途跟腾龙岛有什么事情,两人也可以在其中协调处理。

当然,两人也知道,这活儿可不好干,弄不好是两边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纯纯就得挨骂。

可是没办法,谁让这活儿交到他们头上了呢。

此时,双方已经见面了,不过只是简单的寒暄。

陈云丽等人跟凯莉这一波都认识,有时候去参加会议和活动,但其实交流的并不多,说白了就是不太熟。

姚虹和赵逸彬则在旁边有些紧张,时不时地交流几句。

赵逸彬说:“这两伙人凑在一起,没什么好事儿吧?”

姚虹叹了口气:“我哪儿知道,我也是第一次接待这样的人,也许没有咱们想象得那么严重。”

“希望吧,对了,腾龙岛那边的老板是不是那个胡江山?”

姚虹点点头:“对,就是他。”

赵逸彬露出了苦笑:“胡江山可不是个善茬,到时候不会跟这些人吵起来吧?不对,胡江山那样的公子哥儿没准会动手。”

姚虹脑海中出现了胡江山那张俊逸的脸。

她摇了摇头,表示那可不一定,胡江山作为一个老板应该没那么离谱。

在新加国,姚虹跟胡江山有交流的机会,还不止一回,对胡江山的印象很深刻。

而且胡江山给姚虹留下的可不是什么坏印象,恰恰相反,印象非常好,感觉胡江山完全不像传言的那样,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

姚虹也觉得很吃惊,没想到传说中非常夸张的公子哥儿居然可以跟“完美”沾上边。

胡江山在新坡国表现得确实很厉害,完全是新一代企业家的翘楚表现,在大人物之中毫不逊色,甚至还显得很出彩。

不仅在港岛企业家中鹤立鸡群,跟新坡国的那些所谓大佬相比都相当出色。

至于胡江山是不是装出来的,有些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姚虹却不这么认为。

胡江山确实长得帅气,气质好,但是姚虹自认为不会被他的外貌迷惑,还是相当清醒的。

一个人可以暂时装得很完美,文质彬彬,才气十足,很多男的都可以做得到,尤其是在女生面前,但是长时间的装批,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儿,总是会露馅的。

胡江山在新坡国的完美发挥如果真是装出来的,那绝对配得上一尊小金人。

所以姚虹觉得胡江山确实是个精英分子,绝对不是传说中只会闯祸的公子哥儿。

至于胡江山会不会跟这些国际环保分子闹腾起来?

说实在的,姚虹也不是很肯定,毕竟这些环保分子声名在外,向来不是会顾忌面子的那类人,一旦发现什么问题,一定会疯狂输出,不留情面,甚至会撕破脸。

就算是泥菩萨也有三分土性,何况胡江山到底还是个公子哥儿,富二代,向来生活在别人的赞赏中,而且还年纪气盛,真被惹恼了恐怕脾气小不了。

不过姚虹可不觉得胡江山会大打出手,倒是有可能让腾龙岛上的安保人员去赶人,那也是个麻烦事儿。

看来今天必定是不太平,不安宁的一天。

姚虹低声说:“不管怎么说,都要打起精神来中,把咱们之前商量好的预案再好好回想一下,合适的时候用出来。”

“知道了,我现在就在回想。”

姚虹和赵逸彬知道今天的工作必定不轻松,所以事先找了个会议室商量了一些预案,预想到的情况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虽然这些解决办法不一定完美,未必可以真正把事情解决,但至少到时候不会措手不及,束手无策。

想到这里,姚虹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腾龙岛那边能给力一些,不要让这些国际环保人员找出太多的问题和漏洞。

姚虹确实没跟这些人打过交道,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她和赵逸彬都听说了这些人做过的事儿,有一些非常夸张。

就算是拥有完备法务体系的跨国大企业都很怕这些人去搞“取证调查”,往往最终都会花大笔的钱才能摆平,还会闹个坏名声。

这时,赵逸彬低声问:“对了,姚虹,腾龙岛那边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姚虹摇了摇头:“不知道,听说那里还行,风景挺漂亮的。”

“听说?你不是看了那一期《奔跑总动员》了吗?我看了花絮,那座岛确实挺漂亮。”

“我是看了,可是表现出来的未必是真的啊,希望不要跟节目里的差太远就谢天谢地了。”

“说的也是,哪怕能达到节目里表现出来的一半也行。”

两人对腾龙岛的信心显然都不太足,毕竟真人秀节目的取景都很会找角度,往往就只会找漂亮的地方拍,其它还有大量简陋肮脏,垃圾遍地的地方都不在镜头里,哪怕有一点儿都会剪掉,一切都是为了节目效果嘛。

姚虹只希望腾龙岛不要太过脏乱差就行,可不要像港岛的一些码头那样,水面上到处都飘着垃圾,那就没眼看了。

姚虹说:“不过我听去过腾龙岛的人说,那里确实不错,应该不用担心他们找到太恶劣的生态环境破坏的证据。”

赵逸彬说:“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但也不要太乐观了,这些人都是专业挑刺的,眼光刁钻的很,就算是再干净的地方他们也能挑出问题来,而且都不小的问题,姚虹,你知道吗?他们用的可是科技手段,现场采样是要做化验的。”

姚虹点点头,明白赵逸彬的意思。

这些环保人士确实都有专业能力,可不是去现场看看,走走过场就完事儿了。

他们会提取当地的水源,土壤,植物,甚至空气去化验,有时候甚至是现场化验,马上就能得出结果。

无论是看上去多干净的地方,多少都会有问题,多半结果都不会太好,这就是他们找麻烦的时候了。

赵逸彬又说:“他们可不会心慈手软的,据说选择目标地点都是设计好的,不查出问题来不会善罢甘休。”

姚虹听赵逸彬这么说,心里也有些沉甸甸的,她对胡江山很有好感,还是希望他能撑得住吧,只要腾龙岛不要太难看,有港府背书,从中斡旋,应该可以把这些环保人士打发走的。

实在不行,就是花些钱了事儿,只是花的钱多钱少的问题。

胡家应该不差这些钱才对,要不然也不会拉起腾龙岛那么大一个摊子,据说搞火箭发射场是相当烧钱的。

赵逸彬说:“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

姚虹好奇地问:“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这两天腾龙岛要发射火箭了,咱们这次出差可以住在岛上,那不就能现场观光火箭升天场面了吗?这可真是太难得了,听说不少人都想去看,只能在岛外围的船上看,咱们可以上岛,待遇不一样啊。”

“那倒也是。”

姚虹一说要去腾龙岛,确实有不少人露出一副羡慕嫉妒恨的表情,都说可以看火箭发射,太幸运了。

姚虹高兴之余,也有些担心,火箭发射应该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据说这次发射的火箭还要搭载一颗来自中东的卫星,港府这边也派人去协调这事儿了。

火箭发射有风险,一旦发射失败了怎么办?

那腾龙岛,胡江山岂不是丢了大脸。

更重要的是,港府这边的信誉也会有所损失,最近这段时间给予了江山集团那么大的支持,如果真把这个项目搞砸了,到时候再去搞航天宣传,那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姚虹现在都有些患得患失了,虽然跟他们的关系不大。

就在这时,来接环保队伍的车来了。

那是一辆大巴车,挺豪华的新车,是比洋迪的电动大巴,是港府安排的专车,甚至连船都已经安排好了,就是为了把这些环保大爷们伺候好。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大巴车来到了码头。

环保人士们当然要对码头的环境顺便做一做口头评价了,还真的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脏乱差。

水上面飘着的垃圾确实没眼看。

希望腾龙岛那边可不要是这样的,好歹把表面上的卫生环境搞一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