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310不会写神曲的镇长不是好顶流(1 / 1)

加入書籤

林骁说到正题上,蒋博涵的激动心情瞬间冷却,变得严肃认真起来。

林骁道:“星光镇要建一批保障住房,大概1200户左右,规模不大,但是镇里今年的重点工程,质量必须要保证。麻山县这边的工程公司资质有限,前期也建了一期,质量嘛……”

林骁没说下去,十分熟稔地停顿。

蒋博涵代表帝锦集团也跟各级领导打了多年交道,这点行情也不懂,也枉费老爹把这么大个公司交到他手上了。

“哈哈哈,我明白,我明白!”他含糊不清地回应两句。

这事吧,都懂,反而不用说得太明白。

林骁继续道:“所以后面的工程项目,我打算找一家资质过硬、质量有保障、责任心强的企业来承建,这不一下就想到了蒋总嘛!”

蒋博涵识趣地大笑了起来。

领导的好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管是真的假的,他都最好当成真的。

“林镇长这么赏识我们帝锦,是我们的荣幸啊!”蒋博涵笑道。

“不是荣幸,是名副其实!”

“承蒙领导们关照!”

蒋博涵语气冷静下来。

客套话也说得差不多了,他直接表态:“林镇长这么看得起帝锦,有项目还想着我,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您的期待啊!这项目交给我,您放心,我绝对高规格、超标准完成,给您挣面子,就是给我们帝锦挣出路……”

一番话说得豪迈,却是没有丝毫推脱。

林骁笑了笑。

他知道这位蒋总理解差了,以为自己找帝锦承建这个项目,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和名声。

他这么理解也很正常。

毕竟自己大小算是个官,当官哪有不想往上升的。

而除了官身之外,自己还是个网络名人。

顶级的这种。

这层身份,又愈发要求自己要时刻注重形象和名声,工作上自然求稳求新、保质保效。

林骁也不解释,笑了笑道:“蒋总,刚才我可能没说明白。这项目和学府雅居这种商品房小区可不一样,这是个保障房项目,资金由麻山县专项拨付。

“麻山县的经济状况,你也是宜州本地人应该知道,所以经费不会太充足。这项目我还要严格保证质量,所以……”

林骁没说下去,他自己都觉得这要求有点过分。

蒋博涵却洒脱道:“我明白,当然明白!政府保障房项目,我们帝锦这些年也一直在承建,也算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嘛!您放心,我们帝锦绝对不是那种一门心思向钱看的企业,在回馈社会、关爱底层群众上,爱心工作一直没停过!

“就算您不说,我们该做的一定会做到位,尤其是房屋质量绝对有保障。现在您都专门给我打电话了,那没什么可说的,星光镇的这个项目我亲自盯,经费不足我们帝锦倒贴钱,也一定要高规格高质量建成,打造成星光镇的标杆小区,就算是我感谢您之前的照顾和扶持了!”

蒋博涵这话说得十分慷慨豪迈。

但这份豪迈,相比于他刚才就潮白镇学府雅居的项目表达感谢时,明显少了五分真挚,多了三分虚伪。

这也正常。

毕竟林骁现在是有求于人,被求的一方装大拿乔,说说场面话拿对方一把。

这是再理所当然的事情。

新村花园虽然只是个保障房项目,资金预算不高,但再怎么不高,开发商还是绝对有得赚。

这是毋庸置疑的。

要是预算给得太低,低到只能压缩房屋质量才能建成,这不相当于是说,政府在推动政策和项目落地的时候就没打算让老百姓住得好、住得舒坦吗?

这个逻辑是万万不能成立的。

事实上,这种保障房的资金拨付,不说把房子建成豪宅,但满足基本需求、不漏水不断电,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之所以新村花园一期成了现在这个质量,之所以那么多保障房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无外乎是开发商嫌一分太少,要挣三分甚至五分。

再往下挖就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根本没办法说了。

林骁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蒋博涵也知道。

帝锦集团接下这个项目,明明有得赚,可到了蒋总嘴里就成了贴钱还林镇长的人情……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语言艺术,真是叫林骁叹为观止。

还好他没被蒋博涵刚才的一番诚挚感谢所“感动”,现在自然也不觉得有多扎心。

事实上,以帝锦集团几十亿的规模,接下新村花园这么个苍蝇腿大小的项目,也确确实实是看了林骁很大的面子了。

林骁淡然笑道:“蒋总这么爽快,那我也不多客气了,替星光镇这些即将入住新房的村民感谢帝锦集团,感谢蒋总!”

蒋博涵客气地连称不敢。

话风一时热络。

片刻后,蒋博涵却又神秘道:“林镇长,我们帝锦吃下您这个项目,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这一行的生态,总体还是讲究一个大碗的大口吃饭,小碗的小口喝汤……帝锦算是端大碗的,吃些大项目那没的说,但要是连一些汤汤水水都抢,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当然我们帝锦一向作风野蛮,也不怕得罪地方势力,做完这个项目就拍拍屁股走了。但是林镇长你毕竟还要在星光镇任职……您明白我的意思吧?”

蒋博涵没有点破,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他知道越是小地方,山头主义就越严重、地方势力就越恐怖。

要不然“县城婆罗门”这个词是怎么在网上流行起来的!

像新村花园这种小项目,还是不参与市场盈利的保障房项目,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种大肥肉肯定是留给本地的婆罗门享用的,外来户不管身家几何、地位多高,都没有份!

所以蒋博涵其实应该问:“你林镇长凭什么敢做主,这项目就给我们帝锦承建了?”

但他没这么问。

因为知道林镇长的背景和能耐,都远不止一个“镇长”这么简单。

只要他想,压住本地的地头蛇还是没问题的。

蒋博涵深信这一点。

但即便如此,他也坚信,林骁主动挑起和地方势力的斗争,赢也不会赢得太轻松。

甚至会很累、很险。

正因为看透了这一点,蒋博涵才忍不住提点一下林镇长,毕竟他打心底里还是真心欣赏这位横跨多界、还给自己喂了一大口肥肉吃的青年才俊。

有些人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在努力改变世界。

有些人表面风光无限,其实不过是啃老蛀虫。

蒋博涵是后者,所以他羡慕前者,然后真诚地希望前者赢得更畅快、更体面一些。

……

蒋博涵的提醒,林骁其实早就有了准备。

新村花园二期三期项目,虽说在星光镇内部,但合村并镇项目一直是由县里主导,资金也是从省里一级一级拨付下来,现在留存在县里。

等项目真正动工,这笔资金会直接从县里流转出去,压根不会经过星光镇。

也就是说。

林骁这个镇长只有干活的份,别说吃肉了,连喝汤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他本来就不打算吃肉喝汤,也瞧不上这点蚊子腿、蜘蛛尿。

但蒋博涵提醒得对。

这项目终究要经过县里,所以他自己拍板了没有用,得县长拍板同意帝锦集团承建,这才算是真的成了。

但这一步非常难。

且看那个于耀发在麻山县地界内如此嚣张跋扈,就可见一斑。

合村并镇的保障房项目,原本是于耀军的囊中之物,现在平白无故要给外面的人,这相当于动了整个婆罗门圈子的蛋糕。

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

林骁在打帝锦这张牌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甚至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成功。

但正如丈母娘所说的。

要想说动村民们真正心甘情愿地离开空心村,搬到镇里的新楼房里居住,再怎么嘴皮子磨破了苦口婆心地劝,都没有用,最有用的就是把体面舒适、质量过硬的房子摆在大家面前,童叟无欺地现场抽签摇号。

那才有可能。

否则,再怎么扯政策、做工作,都是白搭。

林骁又绝不愿意搞暴力施政那一套,更不愿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和于耀发斡旋。

这事就陷入了僵局。

要想破局,唯有引入第三方势力,俗称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现在这和尚是请好了。

但要让他能稳稳当当地进到麻山县来,还需要林骁下一番苦功。

他没有十足的信心。

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也没有了退路,唯有挥刀拔剑、破风前行。

接下来的两周。

林骁没心思关注网上的骂战和舆论进展到哪一步,也没时间和《向往的婚姻生活》节目组沟通录制细节,甚至连和老婆打情骂俏、和女儿打闹嬉戏的时间都没有了。

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给县里做工作上。

这工作的艺术成分很大。

不能一味野蛮斗狠,毕竟那都是自己的领导上司。

不能一味拍马求和,毕竟要从人家腰上割肉下来。

还不能全程自己单枪匹马,毕竟他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而非那简单的一个官称、一把交椅。

所以这个过程,少不得要狐假虎威、纵横捭阖。借一些势力、造一些声浪,甚至还要弄点空城计、苦肉计、美人……美人计就算了。

反正三十六计怎么也得使了十几出。

最终才让县里勉为其难地,拍板同意了由帝锦集团入驻,接手新村花园后续工程的承建工作。

会议纪要出来的当天,是个大晴天。

《往生》栏目组在大丰村的三个拍摄基地,刚好全部装修完成,三套废旧的民房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改造,已然全部焕然一新。

林骁被节目组邀请过去检验成果。

他虽然是节目的签约嘉宾,但同样也是星光镇的镇长。

《往生》作为一档生活类慢综,还带着兴农助农性质,节目播出后对当地的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肯定有正面带动作用,所以在拍摄过程中也需要当地基层政府的支持。

当地政府也十分乐于支持。

所以于情于理,节目组发来了参观验收邀请,林镇长都得拨冗前去支持。

到了大丰村。

村子显著呈现了星光镇地处山区的地形地貌,田地是高矮错落的,村宅也是高矮错落的,由一条条蜿蜒起伏的坡道给串联了起来。

而《往生》节目组挑选的三间房子,正好成一条波浪线,立在一片苍翠青山和秋黄的稻田中。

房子经过装修整饬,已经和原本的破败老旧完全不同,整体风格古朴雅致。

木屋竹床篱笆院,有鸡有菜有烟火。

林骁只是看了一眼,便莫名卸下了浑身的疲惫,有种永世在这里隐居的冲动。

三间房子虽然远处看起来差不多,但走近一看又各有特色。

一想到再过一周,他和老婆就要入住其中一间。

林骁顿时无比期待。

到时候摄像机一打开,他拉着行李带着老婆光临,表面上是在录综艺挣外快,其实是在和老婆休假度蜜月,但实际上自己这镇长的本职工作也没耽误……

嘿嘿,没人比我更懂时间管理了!

林骁想到一周后的生活,简直都要流口水了。

参观完录制基地,正好也到了下班时间。

导演路特丹提议,请林镇长吃个便饭,也好沟通一下接下来录制的细节。

林骁拒绝了。

他不是不给路导面子,而是这阵子实在太累了。

这个累不是体力上的累,而是心累。

路导说是请客吃饭,但林骁和这个中年女强人接触了两次,便知道她不是一般人。

虽然自己跟她没什么利益冲突,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一条船上的人。

但是和这种人说话,少不得又得全副武装、全身心戒备。

想想都累。

所以林骁直接拒绝了,当然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还是给了个要加班开会的理由。

路特丹似乎早就料到了,面色没有半点难堪,反而闪过一丝会心的笑意。

“林镇长公务繁忙,我这阵子早就感受到了,这才是真正的百姓父母官啊!”

路特丹感慨了一番,几个工作人员也纷纷点头附和。

气氛有些奇怪,但林骁又说不出哪里奇怪,总觉得大家对自己的尊敬,已经超出了“镇长”和“嘉宾”这两重身份,而奔着“恩人”“大恩人”的级别去了。

他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当下也懒得理会,辞别节目组一行人后,开车回家。

刚进麻山县城区,路过一个广场,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阵动感又酷炫的声音。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林骁开着车,身子疲累地萎着。

听到这魔性又洗脑的音乐,顿时身体像弹簧一样弹了起来,耳朵和眉毛都支棱了。

“嗯?这歌……又杀回麻山县了?”

林骁诧异。

虽在意料之中,但却比预料更快。

正好是红灯,他放眼往旁边广场望去,就见在初秋薄暮的琥珀色光线下,十几个中年妇女正和着《小苹果》的旋律,跳着整齐动感的舞步。

那精神抖擞的样子,看得林骁都自叹不如。

当然他也没心思羡慕。

而是诧异,自己这首《小苹果》不是在网上被骂得一文不值,网友恨不得众筹给自己寄刀片吗,怎么突然就杀入了广场舞的圈子,火得一塌糊涂了?

他有点恍惚。

但醒了醒神才意识到,距离《小苹果》发布已经快三个礼拜了,也就是整整二十天。

二十天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可以让一首人人喊打的垃圾作品,以另一种形式被更多人所接受。

林骁在地球上经历了这个过程,所以一点不吃惊。

他吃惊的是这个速度。

毕竟当年在地球,《小苹果》至少经过了两个月的传播酝酿,才最终奠定了一代广场舞神曲的地位。

而如今到自己身上,这一切竟然只花了二十天。

不得不说,自己本身的顶流热度,为这一切加速催化提供了超强的内生动力。

林骁这才理解,刚才路特丹和节目组全体员工对自己那感恩戴德的眼神了。

就《小苹果》现在这全民追捧的热度。

足可以推断,这二十天来,网上关于林骁的关注讨论就没断过。

而林骁又是《往生》的签约嘉宾。

他一直挂在热搜上,就代表着这一季《往生》不用花一分钱预热,就已经有了超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

当然,如果林骁的名声一直像《小苹果》刚发布时那么臭。

那这关注度和话题度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黑红虽然也是红,但只对一般艺人和一般节目有效。

到了《往生》这种s+级别的综艺,其实就不太经得起“黑”了,宁愿没有关注度,靠前几季积累的忠实粉丝也可以吃饱,也不愿意被黑上热搜,造成粉丝群体的大量流失。

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当时林骁被全网黑的时候,路特丹虽然兴奋又激动,但节目组其他人还是很忐忑不安的。

直到如今,《小苹果》历经谩骂涅槃重生,得到了广大中老年和青少年儿童群体的认可。

主宰网络的那帮人竟也跟着见风使舵,开始一边震惊广场舞神曲的热度,一边反思这首歌到底有什么魔力。

最后的最后。

无一不是收敛起那副指点江山的高傲嘴脸,承认林骁不愧是音乐圈最后一个天才,就算不承认的也不敢再骂他了,顶多就是死鸭子嘴硬说一句:“反正我是欣赏不来!”

呵,这就搞笑了。

在绝对的热度和火爆面前,这些音乐家也不敢再代表全体网民和全国人民,而终于老老实实地只代表他们自己了!

林骁觉得有点搞笑。

他无心炒作自身,但架不住这首歌魔力太大,丢到市场后自己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起起伏伏的剧情连编剧都编不出来,更遑论林骁自己。

这一个半月。

在公众面前,他其实就干了两件事,签约加盟《向往的婚姻生活》和发布了《小苹果》这首歌。

甚至这两件事,他自己都从来没有公开表态过。

节目官宣是节目组主导的,发歌是公司和企鹅音乐谋划的。

他全程什么也没管。

却愣是一声不吭地垄断了一个半月的热搜,把整个娱乐圈都搅了个天翻地覆。

如此滔天热度,看得圈里的大小明星无不眼馋心热。

尤其是那些靠流量吃饭的流量明星,何止是羡慕嫉妒恨,简直一个个脸颊火辣辣的疼。

毕竟这个以一己之力抢走全网关注度的人,都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圈内人。

一群所谓顶流,被一个圈外人随手秒杀了。

这戏剧性,堪比智能手机杀了胶卷,外卖杀死了方便面,出人意料又理所应当。

其实这局面,叫林骁倍感无奈。

他做这些动作的初衷的确是想为星光镇引流。

但他也没想到,自己随随便便一出手,就会引发如此猛烈的流量海啸,几乎颠覆了整个娱乐圈的生态。

这事闹的!

林骁:不会写神曲的镇长,不是好顶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