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0244【七级浮屠】(1 / 1)
刘德桦入驻海内网之后,新浪博客给出迅速反应。
仅仅数日之后,刘德桦还没把老朋友拉进海内网,新浪博客就打包请来英皇明星。
有谢庭锋、冠希哥、房太子、陈奕逊、容组儿、tns……等等。
只能说新浪确实有牌面!
搜狐博客后知后觉,也跑去请港星入驻,但只捡到几个有些过气的。
博客网(博客中国)已经快炸了,一年前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5%,现在的市场占有率竟跌到不足30%。
而新浪博客的市占率,几个月时间就飙升到40%多。
搜狐博客的市占率则刚过20%。
当然,这没有统计具有博客功能的sns网站。比如校内网、海内网、赛我网、占座网、qq空间等等。
网易和百度也即将下场,目前正在开发各自的网站——网易博客、百度空间。
反正什么东西火了,互联网大厂们就会涌进来。
陈贵良其实差不多,互联网大厂们搞彩铃,他不也兴冲冲跑去凑热闹?
“小陈,那些老朋友不习惯用电脑,也不熟悉大陆那边的互联网。只有蔡少分答应玩海内网。”刘德桦给陈贵良打来电话。
娘娘啊?陈贵良笑道:“愿不愿意来都是朋友,麻烦刘天王了。”
“叫我华仔或安迪就行。”刘德桦道。
陈贵良说:“那我还是叫华哥吧。”
《疯狂的石头》虽然只是刘德桦亚洲新星导项目之一,但刘德桦却是非常关注,还公开亮相帮忙宣传过。
只不过,宣发费用有限,连正经的宣传路演都不搞。
更别提什么首映仪式。
大概在《疯狂的石头》上映第二周,口碑开始在小范围内发酵。
尤其是在网络发酵,豆瓣网那边就非常火。还有就是校内网、海内网,陈贵良写文章也帮电影吸引来不少关注。
已经有一些院线,开始增加《疯狂的石头》场次,而且转去排在晚上放映了。
宁皓跟刘德华交流之后,刘德桦愈发认为互联网很有用。
刘德桦说道:“除了蔡少分以外,我现在拍的这部电影,有几位主演也打算去海内网。”
“什么电影啊?”陈贵良问。
“《门徒》,我昨天进的剧组,”刘德桦说,“有吴颜祖、张婧初、古添乐、袁泳仪他们几个。”
古添乐属于博客狂魔!如果没有陈贵良出现,古添乐是2008年开始玩新浪博客的。
十二年时间,他写了4434篇博客。平均下来,一天写一篇!别人都跑去玩微博了,他还继续在新浪发博客文章。
张婧初此时已经注册新浪博客。
这位女星非常有野心,自我对标徐婧蕾。徐婧蕾的博客火了,她就主动跑去新浪,而且写更文艺范的文章。
但她的新浪博客一直不温不火。
现在进入《门徒》剧组,听刘德桦说海内网很好玩。张婧初在仔细了解海内网之后,立即答应从新浪博客转移到海内网。
她要成为“海内网的徐婧蕾”!袁泳仪同样热衷于写博客,她平均每个月要发三篇,后来转战微博才没写了。
至于彦祖嘛,比袁泳仪发博客的频率还高,生活、工作、友情、爱好……啥都往博客里面写。
刘德桦这次拉进海内网的几人,全都属于喜欢玩博客的,并非为了工作宣传而随便糊弄。
导演尔东升得知消息,干脆也跟着注册账号,并且第一篇文章就写道:“大家好,我是尔东升。《门徒》剧组集体入驻海内网,希望广大网友关注这部电影,预计明年就能上映。”
一下子来好几个明星,他们的海内网主页特别热闹。
陈贵良也跑去留言。
还专门在吴颜祖的留言板说:“你好,我是北大吴颜祖。你怎么也叫这个名字?”
一堆网友调侃嘲讽:“陈十亿的脸皮真厚。我还东北金城武呢!”
“滇西吴颜祖前来报到!”
“同名同姓的真多,我正好也叫浦东吴颜祖。”
“……”
妈的,全在玩梗。
入驻海内网的明星越来越多,最大竞争对手赛我网也做出反应。
正好《刁蛮公主》今年很火,于是赛我网请来韩星张娜拉入驻。
这符合赛我网的一贯风格,即通过“韩流”来吸引用户。效果很好,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50万。
但大量韩流粉丝扎堆,也让许多网友很不爽,声称打死也不用赛我网。“咦,陈小旭的账号半个多月没更新了?”陈贵良到处跑去明星主页串门,忽然发现陈小旭的状况。
陈贵良掏出手机,给自己的《中国哲学史》老师楼教授打电话。
这位楼教授,是北大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北大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
“楼教授你好,我是陈贵良。”陈贵良说。
楼教授笑道:“你这次考得还行。就算不特殊照顾你,你的《中国哲学史》也不会挂科。”
啥呀!
我在诸位教授的心目中,难道就是这种鬼印象吗?通电话的第一句就是说挂不挂科。
“那得多亏楼教授有水平,听您一节课抵十节课,所以我期末才考得好。”
陈贵良先拍了一句马屁,随即转入正题:“我有个朋友信佛。她得了乳腺癌,不愿配合治疗。一会儿说佛家随缘、生死有命。一会又说,做了摘除手术很难看,样子就不美了。我该如何用佛家言论去劝她?”
楼教授顿时严肃起来:“佛家可不支持有病不治。你等着,我去查跟治病有关的佛家经典。保证有理有据,帮你劝那个朋友去治病。”
“多谢楼教授。”陈贵良感谢道。
两天之后,陈贵良收到楼教授发来的电子邮件。
这些资料非常详实,都能拿来写论文了!陈贵良有陈小旭的手机号,他看完这些佛家资料,发短信过去说:“晓旭姐,你的海内网怎么半个多月不更新了?”
“最近很忙。”陈小旭没说自己得了癌症。
陈贵良懒得绕弯子,直接发短信道:“佛陀在《增一阿含经》中告诫:疾病以医药为救。佛说生病了应该接受治疗。”
“谁告诉你我生病了????”陈小旭发来一串问号。
陈贵良继续发短信:“《梵网经》说:见病不救犯了菩萨戒。保持健康才能更好修行、利益众生。”
又发一条短信总结:“综合这两部经书,如果有病不去治疗,既违背佛陀的宗旨,又犯了菩萨的戒律。”
陈小旭没有再回复。
陈贵良还在发短信:“《法句经》有云:自爱身命,当求安全。轻视自身健康,会令关爱你的人痛苦,这并非智慧的选择。接受治疗是践行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优婆塞戒经》说:若有病苦,当念疗治。积极治疗不违背因果,治疗是一种消业的过程。不治疗反而在积累业力。”
“《佛说骂意经》:有病当得医药为救,何须自苦乃得行道?”
“《大庄严经论》: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佛家的五种学问叫做五明,其中一种学问叫医方明。就连菩萨求法,其中一个途径都是治病救人。”
一条条短信轰炸过去,全是佛经关于医治疾病的内容。
过了好久,陈小旭终于回复:“你也信佛?”
陈贵良说:“我的《中国哲学史》老师,是北大的宗教研究院院长。他写了大量佛教有关的论文,对于佛学的理解,并不比寺庙里的大和尚差。晓旭姐如果有什么疑惑,可以去跟我的老师楼教授聊聊。”
随即,又补发一条:“楼教授已经72岁了,是一位敦厚长者。你不用怕他到处宣扬谈话内容。”
过了十多分钟,陈小旭发来短信:“你把楼教授的电话发给我吧。”
陈贵良立即发去号码。
陈小旭说:“谢谢。”
楼教授以为陈贵良的朋友是普通人,接到陈小旭电话才知道是林黛玉。
楼教授顿时更加上心,在电话里一顿开解,并驳斥陈小旭从其他和尚那里听来的反智言论。
他甚至用佛陀和菩萨来恐吓陈小旭,说有病不治是对佛不敬、违背菩萨戒律!陈小旭被说的脑子晕乎乎,不知道该听北大教授的,还是该听某些和尚的。
楼教授觉得在电话里说不清楚,于是约陈小旭出来见面。
两人足足交流了半天时间。
次日,陈晓旭就由丈夫陪同去医院,答应接受医生给出的手术方案。
楼教授给陈贵良打来电话,连连吐槽道:“哪有这样信佛的?命都不要了!幸好你跟我联系了,否则怎么找人说服她?林黛玉简直榆木脑袋!”
“她答应治病了?”陈贵良问。
楼教授说:“答应了。我还要了她丈夫的电话,有什么事情,她老公随时跟我沟通。”
“哈哈,楼教授您这叫不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陈贵良开玩笑道。
楼教授说:“把林黛玉救回来,是很有成就感。”
师生俩越说越乐呵,都对这件事感到高兴。
就算不是陈小旭,换成一个普通人,他们做这种事也会非常得意。
挂断电话,陈贵良坐在车里打盹儿。
china joy展会即将开始,陈贵良要亲自去魔都一趟,顺便参加接下来的三国杀决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