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央视采访!(1 / 1)

加入書籤

人民会堂。

方才热闹非凡的颁奖大厅,此时已经人去楼空。

程开颜本以为座谈会是在这里召开,但中午吃饭时得知是去了一个小一点的会议室。

毕竟人民会堂是国家重地,经常有领导人在此开办重要会议,或是接见外国政要。

而且参加座谈会的人少了很多,其他不相干的旁人在看完颁奖典礼之后,大多都离开了。

留下来的大多是编辑作家们。

“明花阿姨,您也跟着要采访吗?”

程开颜跟在唐明花身后,好奇的问。

“央视的领导邀请我,本来是打算回去处理公务。”

唐明花优雅地双手抱胸,轻轻转头看了他一眼,淡声道:“不过你一个人去参加采访,我还是有些不放心……要是主持人问了一些敏感的问题,而你又说了一些不妥当的话,那就不太好了。”

“原来是这样啊,谢谢你,明花阿姨。”

程开颜没想到她会这样细心,心中微微一暖,诚恳致谢道。

他知道明花阿姨多半是看在小姨还有宁绾嘉的面子上,但还是挺感动的。

他知道明花阿姨现在可是文化部排得上号的领导,说一句日理万机也不为过,还愿意抽时间陪着过来采访,关照他。

“没事。”

唐明花淡然摇摇头,不再多言,转身带着程开颜走进了颁奖大厅。

……

此时的颁奖大厅经过打扫整理之后,重新变得干净整洁起来。

灯光只开了讲台上的几盏。

沙发上。

身穿女士衬衣,齐耳短发的女主持人邢质斌坐在程开颜与唐明花对面。

三十多岁岁的样子,举止得体,仪态端庄严谨。

这位就是目前《新闻联播》的主持人。

程开颜来了才意识到这个简短的个人采访的严肃性。

他和唐明花二人,作为本次被采访的作家和辅助采访的文化部领导,则挨在一起坐着。

三人的斜对面,有一个摄像师扶着一台冒着红光的外国摄像机器对着三人。

除此之外,在摄像机后方还有电视台的干部,负责监督和审查。

这次的采访可是要登上央视新闻的,容不得任何错漏。

“开始吧!”

导演打了个手势,采访开始了。

“电视机前的同志们,我是邢质斌……”

邢质斌握着话筒看向镜头,轻声开口和观众打着招呼。

镜头一转落在程开颜和唐明花身上。

“我是程开颜,我是文化部唐明花……”

二人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打了个招呼。

画面后退,将三人都囊括其中,采访对话正式开始。

“程开颜老师的大名,我是早有耳闻,如雷贯耳。”

邢质斌脸上带着端庄的微笑,字正腔圆的祝贺道:“首先在这里恭喜程老师,在今天的颁奖典礼上狂揽五座文学大奖。这一成就足以载入中国文学史,实在令人叹服!”

“谢谢。”

程开颜表情保持着平静,这是来时明花阿姨提醒过的。

不要表现任何突兀的情绪,一定要平静。

“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而您又是如此的年轻,能否请您讲讲您是如何走上文学的道路?我想有很多同志都好奇您的经历。”

邢质斌微笑问道,眼中闪过一抹掩藏的很好的好奇。

第一个采访问题大多比较简单,用于拉近对话者之间的距离,进入采访氛围。

“应该算是一个巧合,1979年的冬天,我从南疆前线因负伤退伍回城。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一无学历,二无工作,三无技术。

回城的大多时候,我都因无所事事在院子里,躺在阳光底下晒着太阳……”

程开颜微微抬头,脸上浮现回忆之色,不急不缓的诉说着。

一旁唐明花听见这带着悠闲颓然意味的话,一对弯柳般的眉微微蹙着。

“呼……”

唐明花深吸一口气,没有打断程开颜,而是眼神示意希望他在后面调整回来。

程开颜将明花阿姨的眼神看在眼里,感慨道:“那一年我十九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改革开放的黄金年代。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奋斗,想贡献,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于是文学成了我的救赎……”

话锋陡然一转,变得积极向上起来。

唐明花听见这里,终于松了口气。

“如今的确是黄金一般的时代,希望所有人都能像程开颜老师一样找到自己道路。”

邢质斌点点头,看向手中的提词板,该继续下一个问题:“在《芳草》之中,我们看到那个年代许多描写,知青的热血和不堪,生活的艰苦和人民的顽强。

您如何看待苦难?你认为苦难对年轻人有哪些教育意义?”

“苦难没有任何意义,苦难也不值得歌颂,这是错误的价值观。”

程开颜不假思索的回答。

此话一出,在场的无论是邢质斌,还是唐明花以及导演都不禁脸色一顿。

“程开颜同志的理解……”

邢质斌正要开口,却被程开颜打断。

但程开颜自顾自的平静开口,眼中的悲悯与柔和,仿佛是在教育众人:“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苦难的神圣化根源。

它来自于中国五千年的儒家文化,是批判的对象。

事实上,苦难只会带来创伤记忆和健康问题。

根据国外科学研究,创伤记忆会永久改变大脑海马体结构,造成精神疾病的概率比常人高出三倍。

苦难需要铭记,而非赞美。

苦难需要对抗,而非歌颂。

真正值得被歌颂的是在苦难中,咬牙坚持的人民,在苦难中挺直的脊骨。

在伤痕深处开出花朵的从不是苦难,而是生命不驯的光。

这也是现如今伤痕文学真正偏离的主题。”

“呼……”

在场的所有人听完这番话,陷入安静之中。

所有人仿佛被洪吕大钟敲中,心中没有任何反驳的欲望,反而只觉被人揭开遮眼布一般豁然开朗,一片清晰。

“程开颜老师的话真是发人深省,令人深思,我想先烈们之所以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为了人民付出,为了国家奋斗。

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国家富强,幸福美好的日子。”

唐明花忽然微笑着开口找补道。

“是极!”

主持人连连点头,开始下一问题。

“您认为集体和个体之间是否是矛盾?”

“我的看法是……”

“您对市场经济的未来如何看待,是悲观,还是乐观的?”

“好!非常好!人民有了富裕起来的机会!要先富带动后富……”

“您的看法如何……”

一连几个堪称敏感的问题问下来,程开颜也不禁背后冒出冷汗,这他妈是哪个混蛋编写的问题啊!这是赶着给他挖坑呢!难怪明花阿姨早早提醒他注意说话分寸。

好在有明花阿姨在一边帮腔找补,程开颜也老老实实的往光伟正的话上靠拢。

动辄振兴中华,建设新时代四化宏图,亦或者是坚持维护……

“采访的最后,希望程开颜老师还有说的吗?”

“最后的话,我想感谢陪伴在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我的爱人,没有他们的鼓励与支持,我想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

“谢谢您的配合,不出意外的话,采访内容将在明天晚上七点《新闻联播》中播出。”

下午两点半,摄像机关闭,。

主持人邢质斌与导演二人,与程开颜、唐明花二人握手道别。

“呼……终于结束了。”

程开颜抹了把额头上的细汗,长长舒了口气。

这看似光荣,实则惊吓的央视采访总算是圆满结束了。

“以后不许随便乱说话知道吗?你大小也算是个公众人物了。”

唐明花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转眼看见他被吓出了一身汗,又忍不住眉眼弯弯的轻笑了起来。

知性秀美的眼眸轻轻转动,唐明花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白色丝巾递过去,淡淡道:“好好擦擦吧,一会儿还有《人民日报》的采访呢!”

“……谢谢。”

程开颜愣了愣,接过来擦了擦,只觉有种道不明白的淡淡香气。

似乎是某种茶叶的香气。

片刻后。

《人民日报》的老熟人杨振武同志接到消息,走了进来,朗声笑道:“好久不见,程开颜同志!”

“好久不见,杨振武同志!”

“恭喜了,今天可算是出了个大新闻。”

杨振武语气中满是惊叹与感慨,去年第一次见到这个年轻人,他就见识到了他的出色。

当时他还觉得未来必将成为有名的作家,鼓励程开颜加油,说是以后希望能在全国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台上见到他,到时候再亲自给他做单人采访。

当上午从主编口中得知程开颜连续斩获五座大奖的时候,吓了他一跳。

斩获五座大奖!当时差点当着主编的面爆粗口了。

这可不是什么一般的有名作家能够形容的。

说一句未来的文坛领袖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唐局长您好,我是人民日报的小杨……”

万分感慨过后,杨振武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美妇人,语气尊敬的说道。

“嗯,小杨同志。”

唐明花轻点螓首,淡淡道,表现的不冷不热。

三人一番寒暄,采访开始了。

相较于央视的采访,这次就轻松多了。

谈论的没有敏感内容,而是文学上的事情以及程开颜的作品。

下午三点半,所有事情告一段落。

人民会堂大门口。

程开颜和唐明花一人带着一个装满饭盒的布袋子走了出来,在知道程开颜是带回去给家里人吃的之后。

唐明花中午就让人民会堂的国宴大厨们,做了多的菜打包好,保温。

现在还是热乎的。

程开颜带了一份,唐明花想了想也拿了一份准备拿回去当自己和女儿的晚饭。

“那我就先走了,明花阿姨您怎么过来,不然我送您回去?”

程开颜垂眸看向眼前的美妇人,温声道。

说起来这位阿姨自认识以来,就帮助了他不少。

明花阿姨或许一开始是看在小姨的面子上,或者是宁绾嘉的面子上,但不管怎么样,程开颜还是挺感谢她,拿她当尊敬的长辈对待。

要是没有晓莉,说不定他真忍不住从了。

“谢谢,不过不用了,一会儿司机过来带我回去。”

唐明花摇了摇头,看着程开颜手中的饭盒,想了想开口道:“小颜,我跟你换一下吧。”

“盒饭?”

程开颜将手中盒饭提了起来,疑惑道。

“嗯。”

唐明花轻轻点头。

“给。”

程开颜没有任何迟疑的和她进行了交换,没有多问,唐明花也没有说。

“那我走了。”

“路上慢点。”

唐明花双手提着袋子垂落身前,静静看着街道上那个迎着风远去的年轻人。

他张着双手松开了把,自行车车轮随意在街道上摇晃的轨迹,潇洒肆意的背影,在斜斜的阳光下拉得很长。

风中隐约还传来若有若无的笑声。

“青春年少的肆意洒然……”

唐明花抬起白嫩的尾指,将耳边不知被风,还是被笑声拂动的秀发捋到耳后。

柔妤的腰肢一拧,干净利落的转身离去。

……

“轰轰……”

空军大院,花园洋房门口。

一辆黑色小轿车在门口停下,车门打开。

一条骨肉匀亭的腿将修身的西裤绷得紧紧的,落了下来。

唐明花下车,与司机知会一声后,走进屋内。

古典风的客厅里,传来电视声。

一个身材纤细修长,俏脸精致无暇的少女蜷缩在沙发上,身上盖着毛毯子,怀里抱着一个洋娃娃,百无聊赖的看着电视。

细长的玉腿斜斜倚在一起,卷起纯棉裤脚将少女粉白的柔嫩腿肉裸露在外面,在窗外的光线下泛着莹莹的瓷光。

小巧精致如白瓷的秀足悬在沙发半空,正无意识的晃动着,暗示着少女此时的心情。

昨天宁绾嘉就已经知道了今天是文学界三座大奖的颁奖典礼,还求着母亲想去一起见见世面。

唐明花哪里看不出来女儿的小心思,见见世面?

是去见某个男人吧?

话虽如此,但唐明花还是拗不过女儿,无奈答应了下来。

只可惜宁绾嘉翻看了课表,这才发现明天有一上午的发动机设计课程。

平生第一次如此讨厌上课的宁绾嘉,只好无奈的打消了计划。

乖乖上课,中午回家后就一直看电视,等着母亲把消息带回来。

“咔嚓……”

粉嫩的耳尖听见门外的发动静声音,微微一颤,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小兔子一般。

“妈妈回来了?”

宁绾嘉顿时坐直了身子,专心的看着电视。

“嘉嘉……我回来了。”

唐明花在门口弯着腰换着鞋子,喊了声,很快耳边传来女儿清冷的嗓音。

“知道了。”

嗯?这么冷淡?

唐明花心中有些疑惑,换好鞋子进屋,先去厨房洗了个手,然后提着盒饭走到沙发。

看见宁绾嘉专心看电视,就连自己回来了都目不斜视的样子。

“呵呵……”

美妇人无奈的摇头,一手带着女儿长大的她,哪里还不明白这是装矜持呢。

不过她不急。

索性挨着女儿坐了下来,也看起了电视,时不时拿茶几上的水果吃着。

见母亲没有任何说话的想法,宁绾嘉咬了咬牙,继续看电视。

母女俩僵持了许久,宁绾嘉一口银牙都快咬碎了。

“哎……累死我了今儿一天。”

唐明花这才长长叹了口气,靠在了沙发上,疲累的揉着肩膀。

“妈,我来帮您按按!”

宁绾嘉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开口。

“行吧。”

唐明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然后开始毫不客气的挑刺,“你能不能用点劲儿,没吃饭啊?往左边点……”

“呼……”

要不是牙齿太坚硬健康,少女都快咬碎了,一张小脸气得通红。

但还是屈服于母亲的淫威,弱弱道:“是没吃饭……”

“那正好,这些盒饭你吃了吧。”

唐明花指着茶几上的盒饭。

“算了我不……”

“颁奖典礼宴席上,程开颜他打包的。”

唐明花悠悠道。

“不吃!”

宁绾嘉坚决不吃,转移话题道:“颁奖典礼上的?妈妈,程开颜今天得奖了吗?”

“得奖了啊,五部作品提名,五部作品全部获奖,央视和人民日报专门采访了他,明天的新闻联播会播出。”

唐明花淡淡的说道。

“……”

但宁绾嘉没有表现出预想中的高兴与惊喜,反而有些沉默,她喃喃道:“真厉害啊这家伙!比那些大家族里的优秀子弟都强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你就该相信你三姨的眼光,当然你的眼光也不差……差在你的性格,差在运气上,差在时间上。”

唐明花冷声道。

……

梧桐院。

春日午后的四合院里,安静的像是平静的湖面。

秀美温婉的妇人百无聊赖捧着下巴,静静看着院子里的随风拂动的树叶与扑弄蝴蝶的猫儿。

“叮叮……”

一道颀长清俊的身影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

“开颜!回来了!”

“回来了。”

程开颜看向屋檐下端坐的母亲,脸上露出轻快的笑意。

此时徐玉秀已然快步走了过来,帮他推着车子,提着车篓子里袋子。

虽没有开口询问,但妇人满含关心的眼神还是说明了一切。

“五篇提名,五篇全部获奖了妈!多亏了您早上炸的五个荷包蛋啊!”

“真的!”

徐玉秀听见这话,美眸圆睁,轻掩着嘴惊呼起来。

全部获奖!

早上的祝愿成功实现了!

妇人心中惊讶很快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则是抑制不住的自豪与骄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