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 雪中送炭(1 / 1)
在经历“迷失东京”、“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火爆成功之后,斯嘉丽的职业生涯被卷入名利场的洪流里,她一直在颠簸与混乱之中试图识别方向、站稳脚跟,寻找到自己的声音,成为一个自己认可的演员。
但显然,这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在好莱坞,刻板印象的重灾区其实不是普罗大众,而是行业内的制作人。
原因非常简单,没有什么私人的理由,一切都是因为利益,制作人们试图遵循规律完成流水线制作,一遍又一遍地复制黏贴成功公式,批量生产爆款。
至于其他全部不重要,什么艺术什么创作什么导演什么编剧什么电影,一切的一切都必须靠边站,所以,演员依靠一个角色成功之后,接下来就会看到一批似曾相识的角色蜂拥上门,制作人的刻板印象远远比普罗大众更加严重,他们完全拒绝冒险,甚至不会拿其他多样性的角色邀请演员尝试。
最明显最直接的一个案例就是连姆-尼森(liam-neeson)。
这位演员依靠“辛德勒的名单”名扬四海,后来不仅数次提名奥斯卡,而且领衔主演“星战前传”系列,尽管始终不是顶级巨星,却稳稳当当地在好莱坞拥有一席之地。
2008年,职业生涯进入晚期的连姆,出演一部动作电影“飓风营救”,这部小成本投资的作品意外引爆市场,口碑和票房双丰收,出人意料地拉开连姆职业生涯第二春,以至于他的形象被彻底定位下来:
拯救孩子/家人的孤胆英雄。
在那之后,“空中营救”、“通勤营救”、“夺金营救”、“疾速营救”、“冰路营救”、“圣人营救”、“暗夜逐仇”等等一系列电影全部以连姆为主角,甚至可以打造一个营救宇宙了。
当然,以连姆在业内的人脉和地位,他还是拥有一些不同邀约的,但毫无疑问,制片人们被困在刻板印象里,一遍又一遍简单无脑地复制黏贴,完全困住连姆的职业生涯。
一直到安森所了解的时间尽头,如此困境也没有改变过。
汤姆-克鲁斯后期职业生涯也是一样。
如果就连这些业内打滚多年的演员都没有例外,那么他们这些年轻演员自然也是一样。
斯嘉丽,正是如此。
在“迷失东京”里,斯嘉丽扮演一个在异国他乡因为语言不通而渐渐在孤独和寂寞里迷失的年轻女人。
孤独,敏感,脆弱,这是关键词;但同时,她也是一个欲望的化身,投射比尔-默瑞那个角色对年龄、对衰老、对欲望的凝视。
电影的巨大成功让她站在聚光灯底下,却也让她成为一个标签一个符号。
现在人们讨论她的时候,仿佛她是一个没有灵魂也没有自我的芭比娃娃,理所当然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彻底抹杀她自己的色彩和棱角,不管她说什么做什么都会成为人们浮想联翩八卦议论的奇情产物。
制作人们也是一样。
正是因为如此,斯嘉丽事业终于打开了局面,却又被困在一个符号里,磕磕绊绊地找不到自己的出口。
今天下午,斯嘉丽和经纪人狠狠吵了一架,来自经纪人的项目千奇百怪,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然而邀请她出演的角色却千篇一律,翻来覆去都是同一类型的角色。
说难听一些,就好像一个相同的芭比娃娃塞入不同电影项目里一样。
这让斯嘉丽几乎发疯。
然而,更糟糕的是,制片人们已经形成刻板印象,所以出现在经纪人桌面上的邀约,全部大同小异,这才是好莱坞最残酷也最冷漠的现实,那些制片人就希望斯嘉丽遵循这样的形象迎合市场的需求。
在烦躁和沉闷里,安森宛若一缕阳光穿透水面,斯嘉丽抓住曙光往上一冲,摆脱困境,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不是因为安森自己也曾经经历这样的困境,却成功挣脱枷锁重新打开局面;而是因为安森作为制作人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敢于在刻板印象的范围里作文章,这给了斯嘉丽灵感——
她觉得,也许她应该换一个视角看待刻板印象。
有些演员被困在标签符号里,不断重复自己,亚当-桑德勒、马修-麦康纳、琳赛-洛翰等等全部都是如此。
有些演员大胆果决地摆脱符号框架,展现截然不同的演员形象,丹尼尔-戴-刘易斯、杰克-尼科尔森、罗伯特-德尼罗等等则是代表。
还有些演员则在刻板印象里展现自己的不同可能性,似曾相识的角色却总是能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玛丽莲-梦露、詹姆斯-斯图尔特、杰克-莱蒙等等演员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创造了无数奇迹。
标签。符号。
这可以是坏事,却也可以是好事。
斯嘉丽静静地看着安森,一直闷在胸口的那一口浊气,威士忌没有能够舒缓,此时却悄悄散了开来。
雪中送炭,正中下怀——
斯嘉丽嘴角轻轻上扬起来,她强烈怀疑,安森明白她的困境和烦恼,甚至是主动伸出这根橄榄枝的。
毕竟,安森自己也经历这样的烦恼。
然而,被识破、被看透,斯嘉丽却没有懊恼,反而有种释然,威士忌再次进入口里,似乎也顺滑了许多。
但斯嘉丽并没有顺着安森的思绪走,稍稍停顿一下,“另外一个项目呢?”
安森能够察觉斯嘉丽的不按常理出牌,不过,他不介意,眼睛里流露出笑意,云淡风轻地继续说道。
“阿方索-卡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的导演,这是他的项目,改编作品,原著文学性比较强,他不打算丢掉这种文学性,但演变为镜头语言,让文学成为影像。”
“故事讲述在不远的未来,人类丧失生育能力,全世界已经许久许久没有新生儿出现了,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边界面临严峻考验,而少部分发达国家也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在这时候的伦敦,一位非法移民却怀孕了。”
三言两语,斯嘉丽试图描绘出脑海里的画面,但她失败了,因为这样一个故事拥有不同的发展可能。
斯嘉丽看向安森,“所以,故事准备往哪里发展?”
安森,“出埃及记。”
斯嘉丽微微张开嘴巴,尽管没有发出声音,却可以从表情里清晰地感受到震惊。
思绪微微一顿,斯嘉丽抓住了重点,“我看不到我在这个故事里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