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一人单挑一亿,这才叫封神之战啊!(1 / 1)

加入書籤

徐老怪回去之后,也是忍不住破口大骂陈默不讲武德。

可是这种钞能力,他傻了才会去用。

毕竟,钞能力不是谁能有的!

那些钱对于陈默来说,可能就是供大家一乐,可是对于他们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徐老怪很荣幸的在继乌儿鳝之后,荣登热搜。

只是可惜的是,这次的热搜,他是真的不想上啊!

与此同时,剩下的两家看到这一幕,也是瑟瑟发抖。

陈四成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当被记者问起:“能预测一下《唐探1900》的票房吗?”的时候。

他只能回答:“我们更关注电影质量当然,我肯定希望《唐探1900》的票房能越多越好。”

然后不等记者问,就直接截断话题自爆道:“我知道你们想问我敢不敢拿钱出来对赌票房,我这里可以回答一下,我不是不敢,而是没那么多钱!毕竟,比钱多,我想国内没有一个导演能比的上陈导!”

虽然陈四成的早有准备的处理方式,没有像前面两个那么狼狈,可是网友们却依然不肯放过他。

纷纷调侃起来。

“呵呵了,这根本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好吧?说陈默就是吹牛,然后他连牛都不敢吹!”

“人家说的没毛病,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而且,陈默的确是导演里面最有钱的!”

“可之前干啥去了?陈默预言百亿票房的时候,一个个跳的那么欢,这会儿就怂了?”

很快的,话题#导演对赌敢不敢#直接冲上热搜榜首,阅读量破10亿!

几个导演的采访视频,以及陈默的对赌视频被放在一起做对比。

然后网友还制作了对比图:

陈默:举着“10亿存单”配文“我梭哈了”。

其他导演:集体缩在“艺术无价”盾牌后,头顶对话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还有网友表示:“陈默这波叫‘钞能力破防术’——你们批判的泡沫,老子真金白银砸给你看!”

“这些导演像极了过年时的亲戚:‘我家孩子清华保送''年薪百万很简单’——你一问‘能看看录取通知书吗?’立马切换话题‘吃饭吃饭’(笑哭)陈默:哦,这是我家银行流水(甩单)”

“莫名地有种抖音炫富视频的既视感啊!人均开豪车,人均年薪百万,人均月消费几十万的短视频,结果好家伙,去四儿子点一看,一张照片200块!”

随着话题的发酵,陈默10亿豪赌百亿票房的事情更加火爆。

而这一波对赌营销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纪录。

因为陈默的10亿对赌完成了好几个纪录,霸占热搜最长时间纪录。

参与人数最多微博互动纪录。

因为短短几天的时间,报名和参与陈默的10亿现金对赌百亿票房的网友超过一亿大关。

也完成了一个人单挑一亿网友的壮举!

无疑从效果来说,陈默的这一波对赌营销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而陈默营销大师的名头也更加响亮。

然而让无数人无语的是,随着这波对赌营销的热度爆炸,开始裂变出各种各样的话题。

话题热度空前。

而且盛世影业的股价已经连续涨了好几天了,要知道盛世影业如今可是市值超过两千亿的庞然大物,单单是市值涨幅就已经把陈默允诺的10亿对赌基金给成倍的赚回来了。

财经媒体分析师更是用极其夸张的标题来解析陈默的这次对赌营销。

““10亿对赌营销”:一场足以让陈默封神的经典营销案例!”

“当所有人都在感叹陈默财大气粗,钞能力无敌的时候,却忽略了,陈默的这一波的对赌营销带来的效应和收益!

陈默完成了一场真正足以让他在营销界封神的案例!

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这场营销堪称金融思维降维打击:零风险期权+杠杆效应!

为什么短短几天的时间,参与人数过亿?

因为陈默可谓是对“免费心理”研究的最透彻的一位营销大师。

他利用了“免费彩票”的心理!

网友参与对赌无需任何成本,若《哪吒2》未达百亿,可瓜分10亿;

若达标,仅需自愿购票(无强制约束)。

这种“稳赚不赔”的设计,本质是陈默用10亿保证金购买全民关注度,类似金融中的“看涨期权”。

其次,杠杆最大化!

10亿这个数字,而且还是现金,后面的一大串0,足以震撼所有人!

可是对于陈默而言,这个数字多吗?我相信哪怕是陈默,这个数字也绝对不算小数目了。

可是为什么他还是拿出来了?

因为这对于他而言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看到没有,单单是这个话题发酵之后,盛世影业的市值飙升的幅度就足以让他成倍地赚回来。

而从宣传层面来说,10亿现金撬动了超过一亿网友的自发传播,形成病毒式裂变。

他这是在用对冲基金思维做电影宣发,将观众转化为免费‘营销节点’。

而最核心的问题,是不可复制性,以及舆论战的终极解法!

作为公众人物,一旦被人在道德层面进行指责,那么可以说是无解的!

结果,陈默用了不可复制的“钞能力”破掉了这一局!

当徐客、乌儿鳝等导演批判“营销过度”时,陈默直接甩出10亿存单,反问:“敢赌吗?”——将道德批判转化为财力比拼,让对手的“工匠精神”论显得苍白无力。

而他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营销模式,一个独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营销模式。

因为放眼全国,乃至于全球,也只有陈默这样一个,他创造了814福利节,疯狂撒币!

所以,这一次他用钞能力来对赌,大众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因为这就是陈默!

可是反观其他导演,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做出像陈默这样的举措的。

不是因为拿不出那么多钱,而是因为,他们只是导演!

徐客、乌儿鳝等人被记者追问“敢不敢对赌”时,只能以“艺术无价”搪塞,网友嘲讽:“ppt吹票房可以,掏钱证明不行。”

而这一次的营销带来的长期效应也是足以让同行无比头疼的。

因为可以想象此后春节档电影宣发被迫“透明化”,任何票房预测都会被网友追问:“赌注在哪?”——陈默无形中为行业立下新规。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陈默直接给“吹牛”上税了!

陈默的10亿对赌,本质是一场‘阳谋’:用绝对财力碾压行业潜规则,用娱乐化包装消解严肃批判,用零风险参与感绑定观众利益。

它不仅是电影营销的巅峰之作,更揭示了商业社会的底层逻辑——当对手在道德高地指手画脚时,最好的回应永远是甩出一张他们付不起的账单。”

这篇分析文章迅速引来了无数网友的围观。

“卧槽,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牛逼!别人是不敢花钱,他是钱怎么越花赚的越多了?”

“这投资回报率,简直离谱啊!”

“这波陈默真的在大气层啊!名利双收的典范!我愿称之为默神!”

“没毛病,以后就喊默神了,真正的营销之神啊!”

而陈默的10亿对赌营销如同一场飓风,不仅席卷国内影视圈,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

《好莱坞报道者》以头版标题《华国导演的“10亿赌局”:疯狂营销还是行业革命?》详细解析事件,称陈默“用华尔街思维颠覆传统电影宣发”。

报道指出,好莱坞虽惯用票房保底协议,但从未有导演敢以个人财富与全民对赌——毕竟“《复仇者联盟》导演罗素兄弟的净资产加起来可能也不够支付这种赌注”。

奈飞全球内容副总裁在推特转发相关新闻并调侃:“建议陈默下次赌‘流媒体播放量破百亿’,我们愿意接招!”

网友迅速p图恶搞:陈默cos哪吒踩着奈飞logo,配文“10亿刀,跟不跟?”

韩国媒体将事件称为“核弹级营销”,当地网友发起#韩国导演敢不敢#话题,疯狂@《与神同行》导演金容华。金容华在采访中苦笑:“我们电影圈还在讨论‘千万观影人次’,陈导演已经用‘亿’做单位了……(擦汗)”

日本雅虎新闻下,网友对比中日导演收入差距:“新海诚《铃芽之旅》票房125亿日元(约6亿人民币),陈默随手就赌10亿……这就是‘二次元强国’和‘钞能力大国’的差距吗?(笑哭)”

高盛发布分析报告,将陈默的对赌策略类比为“娱乐化众筹”:“10亿保证金相当于发行‘票房期权’,观众成为免费‘做市商’——若成功,陈默获得百亿票房;

若失败,10亿成本已通过股价上涨和品牌增值收回。”

报告末尾调侃:“建议马斯克学习:下次赌cybertruck销量时,请直接晒账户余额。”

这场始于国内围剿、终于全球狂欢的营销事件,最终被《时代》周刊总结为:“陈默用10亿人民币买下了一张‘全球最大电影票’——它的副券写着‘21世纪娱乐至死宣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