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小小网文,轻松拿捏。(求订阅)(1 / 1)
夜宵李雪还是请了的。
军训结束的晚上。
李雪就提出请全班大家吃夜宵。
不过被投票选出来的班长,也就是罗鹿拒绝了。
他说大家都是同学,没必要让一个人这么破费,还是aa比较好。
罗鹿的话让陈扬微微一赞。
不愧是班长,格局还是很大的。
“这个串好吃。”
“这个给你。”
“我喜欢吃脆骨,咬起来嘎嘎爽。”
经过15天的军训。
班上一众同学也稍微熟悉了。
此时撸起串来,气氛非常好。
大家坐在一起,聊着天,说着理想。
有位女同学说喜欢写诗。
有人说喜欢写散文。
还有一位叫“李含笑”女同学,说是在写小说。
不过问她写的是什么,她打死也不说。
陈扬在边上开了句玩笑:“不会是在写耽美吧。”
李含笑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
随后一众同学纷纷问什么是耽美。
陈扬咳了咳,说……就是一种小说类型。
具体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不过陈扬说到耽美之后,李含笑却是脸红红的,很是不好意思。
而且还偷偷对陈扬说:“你不能告诉别人。”
陈扬点头:“放心,我又不看耽美,其实我更喜欢看后宫文。”
“后宫……啧啧,渣男。”
陈扬噗嗤一声。
看个后宫文就成渣男了。
那我告诉你,我还天天看教育片,那成什么了?
不过李含笑偷偷告诉陈扬:“放心,我也是渣女,还是腐女。”
这只是小插曲。
大家说说笑笑,都很开心。
……
军训结束之后,震旦搞了一场迎新晚会。
原本这场迎新晚会与其他学校的迎新晚会也没有什么差别。
可在这一场迎新晚会上,班上的李含笑却是在迎新晚会上,唱了一首《少年中国说》。
这个视频放在媒体一暴光,一不小心,却是一下子火了。
没办法。
虽然这些天陈扬的热度下来了。
可只要一提,还是热度很不错的。
加之《少年中国说》这首歌实在是写得好,不管谁唱都有人气。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李含笑与陈扬一样,都是大学生。
大学生唱这一首《少年中国说》,又是女声版。
天然与热度融合。
据说。
李含笑唱了这一首《少年中国说》,还有一些经纪公司找她签约。
陈扬也觉得李含笑唱得很不错。
虽然是女生。
但李含笑却是唱出了男子身上特有的英气。
就是陈扬实在是很奇怪。
小丫头不是写耽美的腐女吗,怎么唱起歌来倒也挺有气势的。
……
魔都作协那边有消息了。
前段时间陈扬在起点网的推荐下,填了入会表。
这几天最新会员名单也下来了。
陈扬正式加入了魔都作协。
并且魔都作协还给陈扬发了一个作家协会的证。
还让陈扬双休的时候参加一个会,大家认识一下。
陈扬答应了。
周六。
陈扬前往了魔都作协。
会上。
陈扬碰到了王愉。
王愉很开心,说道:“陈扬同学,又见面了。”
陈扬也是有些奇怪:“你也是魔都作协的吗?”
王愉笑着说道:“我还是这里的理事哦,小会员,你得听我的。”
显然王愉在来之前就知道陈扬。
不过想想也是。
王愉虽然是电视台主持人。
但很多主持人文笔都不错,不少主持人和记者也都是作家,加入作协也很正常。
会议很简单。
陈扬就是跟会里一众会员,理事,会长,副会长认识了一下。
然后陈扬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接着就走人了。
不过陈扬这一边离开,魔都作协一众理事却还继续开会。
“各位理事,大家对于我们今年新进的这位网络作家陈扬怎么看?”
“我觉得媒体太过于炒作了,今天看了一下,好像挺普通的嘛。”
“是啊,前段时间炒得全国都沸腾了,现在的媒体真是,听风就是雨,当时搞得,我还以为国内哪位作家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呢。我对网文也有了解,我觉得大部分网文都不怎么样。就是小家伙能考进震旦,还是挺不容易的。”
“能上震旦,这个值得点赞。但关于他网络作家的身份,我就觉得一般了。我也觉得,网文都是一些不入流的作品。我看过几本,通篇都是一些杀人,修炼……还有不少色情。”
不少理事都是传统作家这一块。
他们对于网文的看法基本一样。
不过这时王愉却说道:“不能这样说,我们不能用守旧的眼光去看待新事物,现在网文发展的很快,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市场也很大,影响就更大了。如果不是因为影响大,当是媒体也不可能反应这么激烈。另外,我与起点主编聊过,他向我透露,一些顶尖网文作家的月稿费,基本都在10万以上。未来,还会更多。”
王愉也媒体代表之一。
虽然是后面采访陈扬的,但当时却是看得很清楚。
对于她来说。
陈扬能令媒体这么疯狂。
除了高考,震旦……等这一些热词之下。
网文的影响力,占据了不小的功劳。
再加上前有韩韩,郭小四……此时这位天才作家比他们还生猛。
媒体当时要是没什么反应,那他们就不是媒体了。
“10万一个月?”
这一说。
几位传统作家理事有些目瞪口呆:“不可能吧。”
“这只是他们线上的稿费收入。如果加上出版,以及其他就更多。拿陈扬同学来说,他的《大千世界》据说已经出版了50万册。分到他手中的稿税,就有100万。加上他的电子稿酬,今年他的收入破200万,这很轻松。”
“200万。”
这个数字太刺眼了。
别说是07年。
哪怕就是放在17年,27年。
一年稿费破200万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更不用说,对于传统作家来说。
说实话。
传统作家稿费真的没有多少。
以前杂志报纸比较繁荣的时候,不少人写写杂志,散文的,还能拿到一些稿费。
但现在杂志报纸销量暴跌。
很多时候他们一个月都发表不了几篇文章。
拿到的稿费,也就几百块。
甚至有的一些作家,一年都发表不了几篇。
这会儿听到陈扬一年稿费就200万……他们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王愉老师,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跟魔都税务那边了解了一下。他们也表示,确实有这个数。甚至,还有的更多。”
“我……”
金钱这玩意儿虽俗。
但任何一人都不可能无视他。
更何况一向清贫的传统作家。
他们眼里一方面说不为五斗米折腰。
但事实上。
一大堆都是为了五斗米。
当然也正常。
人都是在世俗之间。要吃饭,要喝水……什么都得要钱。
如果说他们之前还不屑这些网文作者。
可听到这些网文作家一年动不动破百万,两百万的,要说不眼红,那是假的。
“咳咳……这么来看,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网上写作?”
“我觉得行。不就是换一个地方嘛,以前我们给杂志报纸写,现在放到网上,以我们的文字功底,还能写差的?”
“对。那些写得这么白的网文都能赚钱,我们要是到网上写,肯定超过他们。”
“试试?”
“试试就试试。”
你还别说。
还真有几位理事准备到网上试一试。
“行,这次会议就开到这。陈扬是我们魔都作协第一批吸收的网文作家,未来可能会吸收更多。我希望大家也多多吸收网文作家的长处,大家取长补短,以后多多一起交流。”
会长最后宣布散会。
……
“陈扬同学,还没回去吧。”
“还没,正准备坐地铁。”
“你等一下,我搭你回去。”
“行。”
几分钟之后。
一辆大众在陈扬边上停下。
一看,正是王愉。
“上车吧。”
“谢了。”
陈扬也不客套。
此时魔都还不是那么堵,开车稍稍比较方便。
“刚才你走后,你知道在会里我们在聊什么?”
“聊什么?”
“聊你们这些网文作家的收入。”
“呃……这有啥好聊的。”
“太有聊了。我一说你月稿费破10万,个个都是口水都流出来了。”
“不能够啊,我可没有月稿费破10万的。”
上个月是最为接近的。
但稿费也只有9万多一些,还没破10万。
不过王愉却说道:“陈扬同学,别谦虚了,你还有出版这一块呢。加起来,你的月稿费可不只10万,而是20万……说真的,我这个当主持人的都很羡慕。”
“要不,我们换一下。”
“真的,那我现在就跟你换。”
“王愉老师,您就别调侃我了。”
“真不是调侃。我其实有写过,但没出成绩。后来我听说,写网文得每天更新,还不能断更,我就没有再写了。”
“是啊,网文确实不能断更。一断更,数据影响非常大。”
两人说说聊聊。
很快就到了震旦。
……
9月份学校还是比较多事的。
不过陈扬懂得抓住时间码字。
比如中午休息的时候。
陈扬一般会带着电脑去图书馆码字。
与宿舍几个同学相处了几天之后,陈扬就说在外面租了个房子,就此搬出去了。
偶尔陈扬也会回到宿舍,与宿舍几位联系下感情。
加上大学上课很多都不是那么的重要,陈扬有很多摸鱼的时间。
这也让陈扬这一段时间虽然没办法保持每天1万字。
但每天6000字,双休的时候也能搞出个8000-10000字出来。
不过这个月。
陈扬也不是没有挑战者。
此前创出无限流的z大,这一次在总月榜上势头很大。
还有番茄的星辰变。
上架以来订阅非常好。
但可惜。
陈扬的《大千世界》就是稳压他们一头。
不管z大还是番茄两人每天多么的爆更。
月票第一的名头,始终是陈扬的。
同时陈扬的均定。
这个时候来到了15500而在均定到达15500的同一天,陈扬后台收到了一条推荐短信。
【恭喜您的作品获得首页大封推的推荐,请保持更新。】
陈扬知道。
这是第二次封推。
07年在起点能获得第二次封推的作品,全站都找不出几部。
……
“小小网文,我还不轻松拿捏。”
魔都作协这一边开完会。
理事“张元平”回到家里。
他最近有些郁闷。
主要是最近他投的一些稿子,都没有被录用。
最后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找了几个内刊的主编,这才将几篇稿子发出去了。
这让身为魔都作协理事的张元平很没面子。
毕竟手上没什么大作,又没多少稿费。
这样的外表光鲜,其实啥也不是。
今天的会议让张元平动起了心思。
网文而已。
他2000年的时候就在天涯网注册过帐号,并发表过诗歌和散文。
获得过很多人的喜欢。
后来他还写了小说。
就是那个时候单位忙,他也没有时间更新。
要是他有时间的话。
指不定就是下一个当年明月。
是的。
他其实也很眼红当年明月。
他自认为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很一般。
如果让他来写,他会把明朝写得更为的精彩。
今年倒是单位不忙,他也有更多的空闲。
这一次他没有再去天涯网,而是去了起点。
因为今天新加入的会员陈扬,他就说在起点。
他还说起点有一个vip阅读模式。
发表出去的文章,别人要付费才能阅读。
只要有人付费阅读,那就有稿费。
这个模式他也觉得很好。
如果自己来写。
肯定一大堆的人付费。
为此。
他还到起点注册了一个作家号。
也不多想。
很快他就创建了一本新书:《那场秋雨》。
随后打开键盘,他也是噼里啪啦。
他的灵感很好。
一天就写了5000字。
发布发布。
当天发了5000字。
次日,他还很有精神,又写了5000字。
可接连几天。
他却发现,他的书评区竟然一个读者都没有。
这让他很郁闷。
怎么回事?
难道是自己写得差?
直到几天之后。
终于。
他的书评区来了一位读者,并进行了评论。
张元平很高兴。
点开一看。
只看到上面写着一行字:“垃圾,写的啥玩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