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人类的未来,西方与东方的力量转移(1 / 1)
【路神起的这个名字……还挺别致。】
【哈哈哈,神特么灵机一动就起名叫“灵机一动号”!】
【确定了,路神不是完美的,因为他起名字的能力不行!】
【一说这个我就想起他给国产太空互联网星座起名叫做“周天星斗大阵”的事。】
【呃,其实路云给太空穿梭机起名叫“灵机一动”还算靠谱,因为老美的那个马一龙起名更不靠谱。】
【哦,怎么说?】
【哈哈哈哈,这事比较关注航天的人都清楚,只能说奇葩名字还是很有历史渊源的。】
【确实,虽然马一龙的火箭回收船名字歪的厉害,但那也是出自《文明》系列科幻文学,突出了马一龙的喜好……】
【三艘猎鹰九号一级火箭回收船的名字叫“当然我依然爱你”、“先读说明书”和“有失庄严”。】
【啊这……】
【懂了,这就跟村里孩子叫“狗剩”一样,歪名好养活……】
在路云的太空穿梭机出现之前,很多网友都承认马一龙是比路云强的存在。
哪怕路云一年多就弄出来60%猎鹰九号火箭规模的万户火箭,但要说可回收火箭“鼻祖”,那还得看买一龙。
往后不管有多少可回收火箭,都得说“借鉴了猎鹰九号火箭”。
所以就连马一龙给三艘猎鹰九号火箭回收船起的名字也被各种解读。
其中最粗浅的解读是知道它们来源于著名的《文明》系列科幻小说,表现了马一龙对科幻作品的喜爱,并且用实际行动制造科幻。
比如他著名的火星殖民计划。
然后又说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带领人类走向星辰大海,是“人类之光”巴拉巴拉……
突出的还是一个自由、随意。
不像某国、某云、某公司,就把万户火箭的回收船叫做“万户回收”系列,分为一号船、二号船之类的。
一点也不自由、不随意,充满了沉闷气息!
这种人就当不了人类之光。
就连光头贝索斯执掌的蓝色起源航天公司拥有的火箭回收舱也有个不错的名字——杰奎琳号。
这个名字就不是什么科幻文学著作了,而是贝索斯母亲的名字。
虽然蓝色起源的7米直径可回收重型火箭“新格伦”还完全没影,但是不妨碍公司先造一艘万吨级火箭回收船。
毕竟贝索斯已经连续当了好几年世界首富了,他有的是钱。
也因为有钱,所以贝索斯并不太在意“新格伦”火箭的研发速度,一切只要平稳安全的往前走就可以了。
他可不是马一龙那种“炸炸炸”的性格。
蓝色起源成立于二十年前,最初的目标是在二零年发射“新格伦”火箭,也就是今年。
但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他们将其推迟至明年底。
不过路云倒是知道上一世的时候蓝色起源“新格伦”火箭二五年才首飞。
跟老中的几款商业可回收火箭的首飞时间差不多。
更别说这一世有路云的参与,国内的几个商业航天公司突飞猛进,除蓝星航天之外的可回收火箭“红雀二号”都在今年首飞了。
当然,“红雀二号”首飞并没有回收,而是打算第二次发射的时候才进行回收尝试。
毕竟不是每个商业火箭总设计师都叫“路云”。
有了外国同行们的衬托,知道路云给太空穿梭机起的名字还算“严肃”之后,那些习惯“严肃叙事”的网友们就不再说什么了。
现在他们已经在期待“灵机一动”号太空穿梭机的正式商业运行和人类首次全商业太空旅游了。
不过一进十二月,就有两个不太好的消息。
一是《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二零年度报告》发布了。
该报告聚焦“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全球城市扩展与土地覆盖变化”和“南极冰盖变化”3个专题开展遥感监测与分析。
其中“南极冰盖变化”是今年首次拓展的专题方向。
而从本世纪初到现在一共二十年的时间,南极冰盖表面融化显著,融化面积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9%!
报告指出,融化多分布于南极冰盖边缘及南极半岛地区,且呈增加趋势。
南极半岛融化最为剧烈,且冬季焚风事件的增加和异常环流现象造成了融化趋势增强。
预测未来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将会继续增加,尤其在西南极和南极半岛地区,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将变得显著。
现在就有好几个小岛国深受危害,甚至图瓦卢可能在三十年后的五零年被海水淹没。
老中的国土面积非常辽阔,就是整个南极的冰盖都融化了也无法全部淹没,甚至还有高耸的西部高原。
曾经著名的末日电影《2012》里的“末日方舟”就是在西部高原里建造的,大洪水最后才冲到西部高原,让足够多的人进入了末日方舟,保留了人类文明的火种。
当然,那个电影剧情很扯就是了。
不过大场面确实好看。
而且路云记得一二年之前末日网文还很火的,但发现一二年过去后并没有发生末日,那些末日网文也就衰落了。
但要是南极的冰盖都融化的话,老中拥有的漫长海岸线会随着海平面上涨产生危机。
毕竟老中的沿海地区可是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
也因此,全球变暖问题再次提升日程。
也因为这个,所以人类一直在寻找外星生命和类地球星球。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美就开始依托山体结构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整座望远镜由底层直径305米的接收盘面,以及悬挂于此之上重达900吨的接收平台组成。
三个钢筋混凝土高塔拉撑的18根电缆,帮助接收平台悬吊在盘面之上。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建成之后,它被称为“地球之眼”。
它曾帮助搜寻危险的近地小行星,寻找外星生命的迹象,并发现了太阳系以外的第一颗行星。
到了七四年它经过全新的改装,并在改装完成之后向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面星团m13发送了一串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信号,尝试与外星文明联系。
也就是著名“阿雷西博信息”。
其中包括二进制1~10的信息、人类dna的化学元素序号和结构、人类外形,以及太阳系的信息等。(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维护费用逐年增加。
管理这座望远镜的空间研究所一直在申请经费,但联邦拨款却越来越少。
自一七年来,阿雷西博望远镜接连“受伤”。
当年,飓风“玛莉亚”带来的强风导致430兆赫线路馈送断裂并掉到主镜盘上,损坏了接收盘面上38000块铝板中的约30块。
由于阿雷西博的观测资料主要依赖于位于圆顶中的馈送和接收器传送,而不使用线路馈送,总体而言“玛莉亚”造成的伤害很小。
但今年阿雷西博受到的两次损害却堪称严重。
八月,热带风暴“伊萨亚斯”过境造成一根辅助电缆脱线,并在接收盘面上开了一道约30米长的口子,对望远镜的运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因为经费有限,所以工程师们考虑了很长时间想用最少的钱进行修复,只不过等他们考虑好了即将展开修复时,第二根主电缆又于十一月六日掉落。
本来工程团队预估望远镜的结构能够继续承重,但新事故表明他们预估错误,可能危及修复人员的生命。
果然,就是十二月一日早上8点左右,望远镜彻底发生了坍塌事故。
重达900吨的接收平台完全坍塌坠落,直接砸毁了大面积的接收盘面。
(坍塌图)
当科学家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很多长时间围绕着它工作的人都哭了。
“我当时在不远处的地面控制室,听起来像隆隆声,我知道那是什么,我直接尖叫出声……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是一种非常深刻、可怕的感觉。”
“我觉得胃里不舒服,很多人做了很多艰苦的工作来修复这个设施,我们没有成功,真令人失望,今天早上真是难熬。”
“当我知道这一消息后,我崩溃了,这真让人难以接受,就像失去了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
事实上联邦境内还有弗吉尼亚州国家射电天文台,以及西弗吉尼亚州的绿岸天文台可以承担阿雷西博的部分数据收集任务,但这两个天文台对无线电信号的敏感度远不及阿雷西博。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放弃阿雷西博,即意味着老美的外星无线电监听计划的实质终止。
目前,最可行的方式还是重建。
重建后的阿雷西博将在许多领域成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装置,尤其是在引力波领域。
但科学家们也承认,必须考量经济因素。
因此,新上台的老登和国会将是资金的最大阻碍。
好在这么多年他们也摸到了一些门道,所以科学家对记者说道:“现在,全世界只有fast一只‘眼睛’了。”
“你问fast是什么,那是老中的射电望远镜,它现在是地球唯一了,并且它的直径有500米那么大,比阿雷西博还大一百多米……”
阿雷西博和老中的fast望远镜被誉为地球射电天文学上“地球的两只大眼睛”。
如果要监测一个无线电频谱较弱的来源就需要两个大的无线电望远镜,一个在白天指向某物,另一个在夜间指向某物。
相对于老旧的阿雷西博,老中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一六年建成,然后调试运行了四年,今年年初才通过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外语缩写简称“fast”)现在只是老中的科学家在用,但明年会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
虽然老美禁止航天方面跟老中合作,但现在这个活只有老中能干,要是这些科学家直接去老中那边工作,估计老中国还是很欢迎的。
万一要是让老中先探测到外星文明……
“老美,你也不想老中先探测到外星文明吧?”
“那还愣着干什么?打钱!”
虽然科学家们没有说出这些话,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然后联邦高层——无动于衷!现在正是联邦高层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金毛不想交权,还指责驴党搞选举舞弊,而老登方面要防着金毛搞事,可没工夫关注航天方面的事。
“外星人?”
“联邦寻找几十年了都找不到,老中这么两年就能找到?”
“我们现在正忙着党争呢,等我们搞定对面党派再说吧!”
“而且也是你们之前报告说随着星链和星斗那样的万颗卫星星座数量越来越多,对地面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吧?”
“还说未来最好在没有干扰的月球背面陨石坑里建造新的射电望远镜,那联邦还花钱重建阿雷西博做什么?”
“不如省下钱来都投入重返月球计划!”
科学家:“……”
不过不管怎么说,航天爱好者们还是感觉相当可惜的。
而且他们还从很多蛛丝马迹中发现了问题。
【我发现联邦的gdp在连年增长,但是对航天探测,尤其是深空探测方面的拨款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
【是啊,老中在大建深空探测设备,而联邦不仅不维护老的设备,也不搞新建设备,这是要放弃深空探测了吗?】
【不会吧,这记得nasa未来有好几个深空探测器的,并且这不是才发射了新的火星探测器吗,还带了无人探测直升机,这都是新突破啊。】
【这方面老中也在做,并且老中还多了地面的新设备建设,而联邦这边一直砍经费,看似未来的深空探测项目都不少,但不知道能坚持下来几个。】
【确实,就我知道的就有至少三个项目明年要被砍经费了。】
【这么严重吗,那些航天经费都花到哪里去了,不会全集中到重返月球计划中了吧?】
【我敢肯定明年的军费一定会进一步增长,但明年的航天经费不一定有增长。】
【唉,为什么联邦这么喜欢发动战争呢,如果把那些海外基地撤了,肯定能省好多钱,这要是都用到航天上……简直不敢想!】
【所以还是别想了,不可能的,没了那些军费的支撑联邦肯定崩溃。】
【我以前还幻想过nasa获得了军费一样多的经费会怎么样,那火星殖民的事根本轮不到马一龙来做,现在可不敢想了。】
【可惜商业航天公司都不干深空探测的“赔钱”事,现在也就是马一龙的火星殖民梦想和路云参与的登月计划有点可能。】
老中的网友倒是对阿雷西博的损失没啥感觉,毕竟国内有了更大更好用的。
而且相对于联邦内部的人,老中的人反而更能从外部发现老美衰落的速度之快。
当然,也可能是老中发展的太快了,所以衬托了老美的衰落之快。
实际上在其他人看来,老美依然是那个无可战胜的世界灯塔。
毕竟十一艘核动力航母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老中的军事爱好者却发现随着本国的003航母开始快速建造,老美的十一艘航母大多都在趴窝。
甚至想要进坞维护都得排队。
这可是以前没有的情况。
不过这事有国家操心,更多的人还是期待人类首次全商业太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