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平事(1 / 1)

加入書籤

“哦。”

“好的,我知道了。”

郭家菜的大厅内,郭老师将电话递给了张远。

赵老师当众找他这事周围人都看在眼里。

窃窃私语下,大家都聊。

“看到没,找来找去,还得找他。”

“是啊,说是祝贺,其实还是找那小子吧。”

“对喽,看来还是演员更利害。”

大家都觉得,张远抢了风头。

今日的主角,或者大家以为是主角的郭奇林,也向张远这位师叔投来了羡慕的眼神。

实际今日的主角是郭老师。

或者说,只要郭老师在场,他都会想办法将自己弄成主角。

做节目,办活动都是这样。

郭奇林一个半大小子,羡慕演员这个更露脸的行当也属正常。

他不光羡慕张远,还羡慕于思洋。

毕竟谦哥的儿子,想吃啥吃啥,想喝啥喝啥,想抱大姐姐就抱大姐姐……

现在又甩开谦嫂这个老妈,来到刘诗施身边要抱抱。

这里边都快有伦理梗了。

“来。”接完电话,将手机还给郭老师。

“有重要的事?”对方小心翼翼的问道。

生怕和自己有关。

“有点麻烦事,赵老师托我帮忙。”

“哦。”见他不细说,便也不再追问。

“很麻烦吗?”小狮子凑过来问道。

“还行,一般麻烦。”

“不用担心。”

赵老师托他帮忙平个事。

不是大事,真有大事也轮不到自己。

过了山海关,就找赵本衫,这话可不是瞎说的。

赵老师在东三省可是不少厅局级官员的座上宾,与各大企业家都是推杯换盏的好哥们。

所以找他的事不大,但适合他来办。

拜师仪式没一会儿就结束了。

又放了两挂电子鞭炮,十多位徒弟们也拿着彩炮一顿崩。

这是恭贺饭馆开业。

张远扫了一圈,又多了好些位自己不认识的徒弟。

没一会儿郭老师领着过来挨个认人。

“这是闫云大,我十多年前在津门认的学生。”

“这是曹鹤扬,马鹤其。”

“这是陶阳,外号京剧神童……”

张远笑着点头一一见过,并让助理去车里拿红包和现金装带,做见面礼。

别的徒弟还好,单说这位被称为京剧神童的陶扬,郭老师收了他后,可被同行骂化了。

你一个说相声的,祸害我们京剧苗子!

这孩子可了不得,10岁之前就已经上遍了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戏曲比赛和节目,全国闻名。

并且上了春晚,办了专场。

所以当郭老师公开表示收这小子为徒时,北方京剧界一片哗然。

一堆老师傅跺脚骂街。

可有一个问题,这孩子3,4岁就出名了,既然你们京剧行那么看重他,为何好几年过去了,却没有一位大师名家收他做徒呢?

这就得说曲艺行的一个大问题,门阀!

任何一个市场,行业新兴时,总是人才辈出,可一旦成体系了,却会逐渐人才凋零。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门阀世家掌握了升迁渠道,掌握了一个行业的话语权和规则的最终解释权。

不少王朝没落的原因之一也是如此。

京剧显然已经到了“末法时代”,可越是市场小,那些门阀就越死死护住自己的饭碗不肯放。

别说分一口给外人,你路过瞅一眼,他都得骂街。

陶洋不是不想拜师,是没人要他。

不是不收徒,就是只收关系户。

就算有愿意收徒的,那成,先谈谈收徒的费用吧。

少则大几万,多则十多万。

郭老师收他,说完全没有私心也不现实。

首先他说男孩有“倒仓”,也就是变声期。

孩子现在嗓音条件好,可万一倒仓后毁了呢?

这都是不可控的事。

好多前辈的京剧神童,都是青春期后就突然不成了。

后来正如郭老师所说,陶洋倒仓不算太成功,声音没有那么亮了。

郭老师说学相声,就算嗓子不成了也能有口饭吃。

私心则是他自己爱京剧,需要一个“证明”。

就像郭奇林,岳云鹏能证明他的“教徒”水平一样,他的性格使然,需要一个京剧行的孩子来证明自己。

张远只是看了几眼,并未多说。

因为从生活,收入角度来讲,跟着郭老师的确是上上策。

什么天赋,什么神童都比不过生活所迫这四个大字。

所以给别的徒弟都是200的红包,给这孩子的明显厚了一沓。

“京剧神童不容易,咱们得保护好。”

“多买点吃的补补。”

别的徒弟见此都羡慕的很。

郭老师也高兴,毕竟这孩子是当干儿子养的。

干儿子受欢迎,心里得意。

“还有件事,前阵子去李文华先生的葬礼,他那外孙子,是个大胖子。”

“我知道。”张远点头。

“你知道?”郭老师睁大了眼睛。

“在帝都动物园喂大象的,早几年我去玩时见到过。”

“哦,那可太有缘分了。”

“这大胖子也组了个相声团队,可是不挣钱。”

“我想着索性让他来团里。”

“不过他说来没问题,但放不下那帮兄弟,要来就得一块来。”

要这么说,孙胖子还挺够意思的……张远摸了摸下巴。

苟富贵,莫相忘。

有出路了,不光没抛下哥们,还想着一块。

“您觉得没问题就好。”

“那成,就让他们都来吧。”

“还有侯家大爷的儿子,我也想让他来团里。”

“都是自己人,应该的。”

“那成那成……”

见他痛快,郭老师笑着答应。

张远明白,无论是大胖子孙岳,还是碎嘴子侯震,背后都是相声世家。

郭老师也是想吸收这些大家出身的人来让自己更强大。

这些事说完,去了楼上听相声。

今天郭老师格外卖力,为儿子撑场。

他则被小师姐拉着说悄悄话。

“最近香奈儿又出了新的包包。”

“买。”

“麦昆有了新鞋子。”

“买……不对,你现在不有片酬和代言了。”

“对啊。”小狮子笑着点头:“最近接了很多代言,我的收入分成也拿了不少。”

“那你自己买不就好了。”

“你买和我买的不一样。”

“行吧。”张远拍了拍她的手背。

她最近事业上升快,也是因为贾仕凯给的宣发。

虽然对包包,鞋子,化妆品没啥兴趣,但还是陪着她聊了大半场。

表演结束后,重归楼下开席时,她还拉着自己聊。

显然不止是想让自己花钱,更多的是想让自己陪她。

的确,见面的时间很少,所以他也愿意给出一些其他形式的补偿。

“小张啊,我听人说,你买飞机了?”吃喝到一半,刘妈妈有些八卦的问道。

“没有没有,算是借来的,不过使用的成本都我自己付。”他没有满口答应下装逼。

“你也太谦虚了,我们到这个岁数了,别说坐,就连见都没见过私人飞机。”

说着刘家妈妈看了眼刘爸。

小狮子的父亲满脸无奈,这是怪我赚的少?

张远瞧出来了,便问小师姐。

“你最近有很多通告吗?”

“还好,那部《白蛇后传》我已经拍完了。”

“公司给我安排了一部新戏叫《天涯织女》,还要过几个月才开机。”

“最近只有些零散的通告和商务。”

《天涯织女》是糖人的自制剧,之前给他发了项目资料,他大概看了眼就没管。

虽然刘诗施已经是糖人明牌的一姐,但蔡老板觉得她的能力依旧不够撑女一号。

所以找了这时候还挺嫩的张钧甯来主演。

这时候的张小姐刚褪去婴儿肥,脸颊稍稍消瘦,显得更英气了些。

“你就当是锻炼,好好拍。”

“嗯,我知道,我一直在学习。”

“既然最近活不多,索性出门玩一趟吧。”

“你有时间!”小狮子双眸亮了起来。

“我没空,还有戏要拍,需要处理的事也很多。”

“啊……”她顿时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不过我的飞机有空。”张远又接着道。

“刘阿姨,刘叔叔,你们就一块坐飞机去度假吧。”

“哎呦,这个不行,我们怎么能用你的……”

“不白用。”他打断道。

“无论是刘先生还是袁先生,这二位年纪大了,出远门不方便。”

“坐民航很费劲,但私人航班会好很多。”

“我托你们带着袁先生一块出门,让两位老头散散心,享享福。”

“我年初时在海南和余杭各置办了一套度假用的别墅,我明天让助理把钥匙交给你们。”

“你们可以随便用。”

“哦呦呦,这怎么好意思呢。”刘妈妈笑的合不拢嘴。

坐私人飞机,还去度假别墅。

这回头把照片发给老姐妹们看,不得羡慕死她们!

女人的攀比心还挺强。

“刘叔叔你们也不用推辞,就当是帮我照顾袁先生的报酬了。”

“照顾袁先生是我们小辈应该做的,不提这事。”老刘也挺会说话。

最终三请三让,还是接下了。

刘诗施已经兴奋的呼吸急促,开始规划该穿什么衣服去度假了。

私人飞机这东西别说对普通人,对小狮子他们家这种中产家庭都诱惑力极大。

更何况周围那些曲艺圈的同行了。

都说袁先生找了个好徒弟,老爷子享福。

同时也眼珠子通红,羡慕的要死。

没一会儿来敬酒的就排成了一长溜。

“师傅,我也要坐大飞机。”

“你就别想了。”

“为什么?”于思洋小朋友不解。

“因为我的飞机只给漂亮大姐姐坐。”

小子想了想,随后毫无怨念的一点头。

他认了,毕竟在他心中,漂亮姐姐是神圣的,值得获得一切。

吃完饭给这一家人拉倒小四合院,与袁先生说了此事。

老头又是三请三让,最后满脸不愿意的答应下。

结果转头就拿着老年机给朋友打电话。

“喂,老王啊,最近好吗。”

“我跟你说,我过几天要出远门,你猜我怎么去的?”

“不是火车。”

“不是私家车。”

“私人飞机听说过吗,老贵了!”

“放刚解放那会儿,都得是毛主席周总理这种人才有资格坐……”

打完一个,换一个继续打,挨个和老哥们装。

袁阔成和一般老人不同的地方就是老有少心,别看年纪大了,心态不陈腐。

张远见此,也觉得心里有了慰藉。

无论是女生还是老爷子,自己都没时间陪伴,只能用物质稍加补偿。

看着他们高兴,他也共享了快乐。

把这事定下后,他就得去面对赵老师给他布置的任务了。

隔了一两天,老谋子的新戏《三枪拍案惊奇》在帝都举办了开机发布会。

张艺某,张伟平,小沈阳,丫蛋,闫妮等一众主演主创悉数登场。

当然还有男一号孙洪雷!

这戏是老谋子奥运后的出山作,理论上,记者应该围着大导演拍。

可今日的所有闪光灯,都属于小沈阳和孙洪雷二人。

小沈阳一夜爆火。

孙洪雷近几年的长进也相当大。

但这并不足以让俩人盖过老谋子的风头。

会发生如此情形的原因,还得从正在回答记者问题的孙洪雷说起。

今天的孙洪雷打扮与众不同。

并非奇形怪状,而是他的右手正打着石膏,并包裹着厚厚的纱布!

还没开拍,主角就挂彩了。

并且江湖传说,是小沈阳给孙洪雷打骨折了。

这话一听就不可信。

就小沈阳那体格,打舞厅混社会出来的刘华强?

真当红雷哥在东三省只会跳舞。

互殴一事为妄言。

可俩人的确有矛盾。

发布会后,张远早早在后台等候。

“张导,张总。”

“你来啦。”老谋子见他后上前闲聊。

赵本衫说过了,拜托他来平事。

平的就是自己徒弟和孙洪雷的事。

赵老师最近大病初愈,正在修养。

他已经给孙洪雷打过电话,做了调解。

但他知道,自己身份地位高,人家孙洪雷就算点头说没事了,心里未必这么想。

说不准觉得是你这个师傅棒徒弟,硬逼着我退让。

真做下毛病,对沈阳未来发展不利。

刚出道就和资深演员结仇,肯定不好。

“我和他们聊聊。”

“那成,交给你了,我还有事先去忙。”老谋子嘱咐几句后就坐飞机赶去片场。

赵老师找他,就是因为他两头都沾人情。

双方肯定都愿意卖他面子,坐下来说话。

省的在片场又出矛盾。

俩人具体啥矛盾呢?

首先,戏份。

孙洪雷是男一号,而且为了片子还提前减肥,挺辛苦。

但赵家班加入后,增加了不少戏份,此消彼长。

再加上赵老师最担心的就是沈阳飘。

他担心的没错,小沈阳爆火后是有点找不着北。

人之常情,谁到了这位置都迷糊。

所以最近说话办事都有点忘了自己混江湖时学来的油滑收敛,有点暴露本性了。

也不是说他本性坏,只是他是那种比较梗的人,有点倔劲。

于是在拍摄前的训练中,他和红雷哥的矛盾就越发明显。

到了最近的一次聚餐时,俩人因为给粉丝签名的事呛呛了起来。

都喝多了,有粉丝路过,闯进包间要签名。

孙洪雷见人闯进来不高兴,不愿意签,往外哄人。

小沈阳嘴欠,说“万一人家不是找你签呢”。

本来就没少喝,这下好了,更是闹了起来。

没有打架,但肢体动作浮夸,唬人是有的。

都是东北人,喝多了后呜呜渣渣的情况很常见。

发展到最后开始扔酒瓶子。

孙洪雷的胳膊倒不是让小沈阳给开了。

而是自己没控制好力道,甩酒瓶时砸到了大理石茶几。

破瓶子给手划了不说,还给小手指撞骨裂了。

放平时生活中,就是俩酒鬼闹事。

但放这俩人身上就不一样了,心里做了结。

之后还得合作一整部戏,所以无论赵老师还是老谋子都挺重视。

也就是自己撞坏的,若真是小沈阳打的,孙洪雷早翻脸了,哪儿还会坐一块开发布会。

发布会结束后,时间不早。

给俩当红艺人说和,也不能当众。

所以张远打算找个合适的场子。

刚好老王又想找他打牌,看来是想给自己送零花钱。

打牌就算了,他也没空。

与对方说了下自己要处理的事情。

老王大大咧咧的表示刚好她没见过小沈阳,这大红人也想认识认识。

倒不是爱听二人转。

主要是小沈阳夫妻俩的嗓音条件和声带机能异于常人,是天生的好嗓子。

人家女儿能出道,也是因为遗传了这一点。

音乐圈又不少人嘀咕,一个唱二人转的,在春晚小品上靠唱歌火了。

王非不在乎什么隔行如隔山,觉得好玩就行。

便约着他们去喝酒。

张远想着,人多,有老王这种大牌压阵也好,平事说话,不看我的面子,也得看在场那么多大咖的面子。

这就约着去了她好友那鹰的酒吧。

其实老王之前在帝都也开过酒吧。

但是李亚棚管理的,所以没多久就倒闭了。

李大哥实在不是做生意的料,基本做啥赔啥。

到地方后,那鹰特意安排了包间。

不光这俩“相约98”在,杨昆,王学斌,李静这些六年一班的人也来了不少。

张远挨个和这些位打招呼。

“我来介绍,小沈阳,大红人。”他指向苏格兰调情道。

见到这帮偶像,沈阳立马客气多了。

他也有音乐梦,这些位之前可都是他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主。

“洪雷哥呢?”介绍完,张远转头看了一圈。

“撒尿去了,还没喝就尿,这种人就是鸡贼。”那鹰喝了口酒后粗着嗓子道。

她和孙洪雷早就认识,再加上这位是出了名的“口无遮拦”。

“上厕所这么久吗?”张远朝着保镖挥挥手,示意他去看一眼。

不能是溜了吧?

红雷哥不至于这么没起子。

不一会儿,保镖就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

“老板。”他附耳道:“孙洪雷那边出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